本发明涉及抛光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221400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直接伸入工件内部抛光的抛光机,该抛光机包括常规结构的底座和垂直安装在底座上的立柱以及沿立柱可作上下运动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分别设有两排滑轮,其两排滑轮之间设有大臂,所述大臂一端通过轴承设有抛光头,另一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电机,在所述的大臂内设有一根传动软轴,所述的传动软轴一端与抛光头相连,另一端穿过安装架与电机输出端相连。使用者可将抛光头伸入工件内部,并通过电机驱动抛光头旋转,实现工件内表面的抛光。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者轴向移动抛光头时必须手动控制抛光头的移动,移动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造成抛光不均匀且抛光质量不佳,手动控制移动速度的精准度低,加工质量不稳定。当工件的材质为贵价有色金属且工件规格较大时,抛光质量不佳更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可以便捷抛光大型回转体工件的内外表面。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移动座和间距座,所述移动座和间距座沿机架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移动座上旋转连接有轴线平行于机架长度方向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朝向间距座延伸且固定有抛光轮,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抛光电机,所述机架上和间距座上沿机架的宽度方向均滑移连接有工件台,靠近所述移动座的工件台在机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固定,所述工件台上架设有两个承载辊,所述承载辊的轴线与旋转轴的轴线平行且两承载辊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机架上和间距座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工件台水平滑移的偏移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移动座水平滑移的滑移机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间距座水平滑移的间距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距机构使得两承载辊之间的间距可调节,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工件均可设置在承载辊上并通过工件的自重和工件与承载辊的摩擦力固定位置,通过偏移机构改变工件台的水平位置,使得抛光轮的外周在工件端面上的投影与工件内周或外周相切,通过滑移机构改变移动座的水平位置,通过抛光电机带动旋转轴和抛光轮旋转,从而实现抛光旋转和轴向进给。抛光质量高,定位大型工件方便,抛光大型工件的内周和外周方便,大型工件的规格可变化,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滑轨,所述移动座底部旋转连接有工字形的滑移轮,所述滑移轮底部与滑轨嵌合且滑移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有滑移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滑移电机控制滑移轮旋转,带动移动座移动,操作简单且控制效果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偏移机构包括与机架或间距座旋转连接且轴线平行于机架宽度方向的螺杆,所述螺杆与工件台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偏移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偏移电机控制螺杆旋转,通过螺纹连接带动工件台移动,操作简单且控制效果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件台上旋转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旋转面平行于承载辊的端面,所述调节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调节板远离工件台的一端与承载辊固定,两所述调节板相离端面上沿调节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移动座上沿机架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对应支撑块设置且支撑杆的顶端与对应的支撑块旋转连接,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杆水平滑移的支撑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支撑部件改变支撑杆的水平位置,带动支撑块与调节板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改变调节板的旋转角度,支撑效果好,控制效果好,使用者可便捷微调承载辊和工件的高度位置。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与工件台旋转连接且轴线平行于机架宽度方向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分设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支撑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支撑电机驱动丝杠旋转,通过螺纹连接带动支撑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移,改变支撑杆的水平位置方便,且两支撑杆的移动绝对同步,承载辊上支撑点的位置绝对平齐,工件被支撑的效果稳定。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辊与调节板旋转连接,所述承载辊的旋转中心线与承载辊的轴线重合,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承载辊旋转角度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定位机构实现承载辊是否可自由旋转的控制,从而改变使用者手动旋转工件时摩擦阻力的大小,切换抛光区域方便且节省人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调节板端部且与承载辊的转轴旋转连接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沿承载辊径向滑移连接有内齿圈,所述承载辊转轴的一端水平向贯穿旋转座且固定有卡合齿轮,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内齿圈滑移的啮合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合齿轮和内齿圈啮合时承载辊无法旋转,卡合齿轮与内齿圈分离时承载辊可自由旋转,通过啮合部件控制内齿圈与卡合齿轮的相对位置和啮合与否,控制承载辊的效果好且易于实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啮合部件包括固定在旋转座上且用于常态下保持内齿圈和卡合齿轮啮合的弹性件,所述内齿圈的外周上固定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与调节板侧壁沿平行于内齿圈的滑移路径的方向滑移连接,所述调节板侧壁上旋转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轴线与稳定板的滑移路径平行,所述调节杆与稳定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旋转调节杆,通过螺纹连接带动稳定板和内齿圈滑移,弹性件的弹力使得螺纹自锁性更佳,内齿圈滑移至与卡合齿圈啮合或分离时二者的相对位置均自动固定,控制内齿圈和卡合齿轮的啮合状态方便,限制承载辊旋转的效果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间距机构包括旋转连接在间距座下部的间距轮,所述间距轮呈工字形且与滑轨局部嵌合,所述间距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有间距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间距电机驱动间距轮旋转,从而带动间距座在滑轨上移动,操作简单,控制方便。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移动架上固定有与旋转轴旋转连接的套筒,所述旋转轴水平向贯穿套筒,所述机架上竖直固设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设置在移动座和工件台之间,所述稳定架上旋转连接有稳定辊,所述稳定辊的数量为两个且呈v形对称设置,所述套筒的外周与稳定辊的外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辊和稳定架可为旋转轴提供竖直向的支撑力,降低旋转轴旋转时因惯性而轴线偏移的可能性,且稳定辊的旋转使得套筒轴向进给时只存在滚动摩擦力,轴向进给的阻力小,使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滑移的移动座、间距座以及工件台实现大型工件的便捷设置和抛光时移动精准度高的轴向进给,加工大型工件方便;
2.通过控制调节板的旋转角度便捷微调工件设置高度,使用方便;
3.通过控制承载辊的旋转与否实现便捷切换抛光区域,手动旋转工件时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的针对偏移机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的调节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移动座;111、旋转轴;112、抛光轮;113、抛光电机;114、套筒;12、工件台;121、承载辊;122、调节板;123、支撑块;124、支撑杆;13、滑轨;14、稳定架;141、稳定辊;15、间距座;2、滑移机构;21、滑移轮;22、滑移电机;3、偏移机构;31、螺杆;32、偏移电机;4、间距机构;41、间距轮;42、间距电机;5、支撑部件;51、丝杠;52、支撑电机;6、定位机构;61、旋转座;62、内齿圈;63、卡合齿轮;7、啮合部件;71、弹性件;72、稳定板;73、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包括机架1和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机架1上的移动座11和间距座15,机架1上设置有滑移机构2和间距机构4供使用者分别控制移动座11和间距座15水平滑移。移动座11上旋转连接有轴线平行于机架1长度方向的旋转轴111,旋转轴111的一端延伸出移动座11且可拆卸式固定有抛光轮112,旋转轴11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抛光电机113。机架1上和间距座15上均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工件台12,两工件台12沿机架1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且与机架1滑移连接的工件台12位于间距座15和移动座11之间。工件台12上架设有两个承载辊121,承载辊121的轴线与旋转轴111的轴线平行且两个承载辊121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机架1上和间距座15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工件台12水平滑移的偏移机构3。
使用者通过间距机构4控制间距座15滑移,带动其中一个工件台12移动,使得两工件台12之间的间距与工件的长度相适配。进而将工件放置在承载辊121上,通过工件的自重和工件与承载辊121的摩擦力固定工件的位置。通过偏移机构3改变工件台12的水平位置,使得抛光轮112的外周在工件端面上的投影与工件内周或外周相切,通过滑移机构2改变移动座11的水平位置,通过抛光电机113带动旋转轴111和抛光轮112旋转,从而实现抛光旋转和轴向进给。抛光质量高,定位大型工件方便,抛光大型工件的内周和外周方便,大型工件的规格可变化,适用范围广。
参考图2,为了加强旋转轴111轴向进给时的稳定性,移动架上固定有与旋转轴111旋转连接的套筒114,旋转轴111水平向贯穿套筒114和抛光轮112。机架1上竖直固设有稳定架14,稳定架14设置在移动座11和工件台12之间。稳定架14顶端旋转连接有稳定辊141,稳定辊141的旋转中心线与稳定辊141的轴线重合。稳定辊14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v形对称设置,两稳定辊141的上部外周均与套筒114的下部外周抵接。稳定辊141可为旋转轴111提供竖直向的支撑力,降低旋转轴111旋转时因惯性而轴线偏移的可能性,且稳定辊141的旋转使得旋转轴111轴向进给时只存在滚动摩擦力,轴向进给的阻力小,使用效果好。
参考图1,滑移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滑轨13,滑轨13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架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移动座11底部旋转连接有工字形的滑移轮21,滑移轮21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间距机构4包括旋转连接在间距座15下部的工字形的间距轮41,间距轮41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滑移轮21底部和间距轮41底部均与对应的滑轨13嵌合,滑移轮21的转轴带传动连接有滑移电机22,间距轮41的转轴带传动连接有间距电机42。使用者通过滑移电机22驱动滑移轮21旋转,从而实现移动座11沿滑轨13长度方向的水平移动,通过间距电机42驱动间距轮41旋转,从而实现间距座15沿滑轨13长度方向的水平移动,操作简单且控制效果好。
参考图3,偏移机构3包括与机架1或间距座15旋转连接且轴线平行于机架1宽度方向的螺杆31,螺杆31与工件台12螺纹连接,螺杆3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偏移电机32。使用者通过偏移电机32控制螺杆31旋转,通过螺纹连接带动工件台12水平移动,控制操作易于实施且控制精准度高。
参考图3,为了方便使用者微调工件的设置高度,工件台12上旋转连接有调节板122,调节板122的旋转面平行于承载辊121的端面。调节板12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应两个承载辊121设置,调节板122远离调节板122转轴的一端与承载辊121的外周固定,两调节板122相离端面上沿调节板12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的支撑块123,移动座11上沿机架1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杆124。支撑杆124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两调节板122相互远离的一侧,支撑杆124的顶端与对应的支撑块123旋转连接,移动座11上设置有支撑部件5供使用者控制支撑杆124水平滑移。
使用者通过支撑部件5驱动支撑杆12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移,支撑杆124带动支撑块123沿机架1宽度方向滑移,调节板122上支撑点位置的变化使得调节板122的旋转角度改变,承载辊121的相对间距和承载辊121的高度位置变化,从而实现工件设置位置的改变和工件上支撑点位置的变化。使用者可通过上述操作便捷微调工件的设置高度,并通过改变承载辊121之间的间距使得承载辊121上可设置的工件外径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使用更方便。
参考图3,支撑部件5包括与工件台12旋转连接且轴线平行于机架1宽度方向的丝杠51,丝杠51的两端分设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丝杠5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124螺纹连接,丝杠5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支撑电机52。使用者通过支撑电机52驱动丝杠51旋转,通过螺纹连接带动支撑杆124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滑移,改变支撑杆124的水平位置方便,且两支撑杆124的移动绝对同步,承载辊121上支撑点的位置绝对平齐,工件被支撑的效果稳定。
参考图4,为了方便使用者手动旋转工件以改变抛光区域,承载辊121与调节板122旋转连接,承载辊121的旋转中心线与承载辊121的轴线重合,调节板122上设置有定位机构6供使用者阻止承载辊121旋转。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在调节板122端部且与承载辊121的转轴旋转连接的旋转座61,旋转座61上沿承载辊121径向滑移连接有内齿圈62。内齿圈62的轴线与承载辊121转轴的轴向重合,承载辊121转轴的一端水平向贯穿旋转座61且固定有卡合齿轮63,旋转座61上设置有啮合部件7供使用者控制内齿圈62滑移。使用者需要旋转工件时,通过啮合部件7驱动内齿圈62水平滑移至与卡合齿轮63分离,此时承载辊121可自由旋转,从而将旋转工件时的滑动摩擦力转化为滚动摩擦力,旋转阻力减小,切换抛光区域方便。确定好抛光区域后通过啮合部件7驱动内齿圈62复位,承载辊121因内齿圈62和卡合齿轮63的啮合而无法旋转,工件抛光时不会旋转也不会位移,加工方便。
参考图4,啮合部件7包括固定在旋转座61上的弹性件71,弹性件71选用弹簧。弹性件71的两端分别与旋转座61和内齿圈62固定,弹性件71的弹力驱动内齿圈62滑移至与卡合齿轮63啮合的位置。内齿圈62的外周上固定有稳定板72,稳定板72与调节板122侧壁沿平行于内齿圈62的滑移路径的方向滑移连接。调节板122靠近稳定板72的侧壁上旋转连接有调节杆73,调节杆73的轴线与内齿圈62的滑移路径平行。调节杆73与稳定板72螺纹连接且贯穿稳定板72,调节杆73呈阶梯轴状设置。使用者旋转调节杆73,通过螺纹连接带动稳定板72和内齿圈62滑移,弹性件71的弹力使得螺纹自锁性更佳,内齿圈62滑移至与卡合齿轮63啮合或分离时二者的相对位置均自动固定,控制内齿圈62和卡合齿轮63的啮合状态方便,限制承载辊121旋转的效果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通过间距电机42驱动间距轮41旋转,改变两组承载辊121之间的间距后,将工件放置在两组承载辊121上,通过工件的自重和工件与承载辊121的摩擦力固定工件的位置,通过偏移电机32驱动旋转,通过螺纹连接改变工件台12的水平位置,使得抛光轮112的外周在工件端面上的投影与工件内周或外周相切,进而通过滑移电机22驱动滑移轮21旋转,从而改变移动座11的水平位置,通过抛光电机113带动旋转轴111和抛光轮112旋转,从而实现抛光旋转和轴向进给,抛光质量高,抛光大型工件的内周和外周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移动座(11)和间距座(15),所述移动座(11)和间距座(15)沿机架(1)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移动座(11)上旋转连接有轴线平行于机架(1)长度方向的旋转轴(111),所述旋转轴(111)的一端朝向间距座(15)延伸且固定有抛光轮(112),所述旋转轴(11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有抛光电机(113),所述机架(1)上和间距座(15)上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均滑移连接有工件台(12),靠近所述移动座(11)的工件台(12)在机架(1)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固定,所述工件台(12)上架设有两个承载辊(121),所述承载辊(121)的轴线与旋转轴(111)的轴线平行且两承载辊(121)处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机架(1)上和间距座(15)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工件台(12)水平滑移的偏移机构(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移动座(11)水平滑移的滑移机构(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间距座(15)水平滑移的间距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2)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滑轨(13),所述移动座(11)底部旋转连接有工字形的滑移轮(21),所述滑移轮(21)底部与滑轨(13)嵌合且滑移轮(21)的转轴传动连接有滑移电机(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机构(3)包括与机架(1)或间距座(15)旋转连接且轴线平行于机架(1)宽度方向的螺杆(31),所述螺杆(31)与工件台(1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偏移电机(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台(12)上旋转连接有调节板(122),所述调节板(122)的旋转面平行于承载辊(121)的端面,所述调节板(12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调节板(122)远离工件台(12)的一端与承载辊(121)固定,两所述调节板(122)相离端面上沿调节板(122)长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块(123),所述移动座(11)上沿机架(1)宽度方向滑移连接有支撑杆(124),所述支撑杆(124)对应支撑块(123)设置且支撑杆(124)的顶端与对应的支撑块(123)旋转连接,所述移动座(1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支撑杆(124)水平滑移的支撑部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5)包括与工件台(12)旋转连接且轴线平行于机架(1)宽度方向的丝杠(51),所述丝杠(51)的两端分设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杠(5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杆(124)螺纹连接,所述丝杠(51)的一端传动连接有支撑电机(5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辊(121)与调节板(122)旋转连接,所述承载辊(121)的旋转中心线与承载辊(121)的轴线重合,所述调节板(12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承载辊(121)旋转角度的定位机构(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在调节板(122)端部且与承载辊(121)的转轴旋转连接的旋转座(61),所述旋转座(61)上沿承载辊(121)径向滑移连接有内齿圈(62),所述承载辊(121)转轴的一端水平向贯穿旋转座(61)且固定有卡合齿轮(63),所述旋转座(6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内齿圈(62)滑移的啮合部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部件(7)包括固定在旋转座(61)上且用于常态下保持内齿圈(62)和卡合齿轮(63)啮合的弹性件(71),所述内齿圈(62)的外周上固定有稳定板(72),所述稳定板(72)与调节板(122)侧壁沿平行于内齿圈(62)的滑移路径的方向滑移连接,所述调节板(122)侧壁上旋转连接有调节杆(73),所述调节杆(73)的轴线与稳定板(72)的滑移路径平行,所述调节杆(73)与稳定板(72)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机构(4)包括旋转连接在间距座(15)下部的间距轮(41),所述间距轮(41)呈工字形且与滑轨(13)局部嵌合,所述间距轮(41)的转轴传动连接有间距电机(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内外表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上固定有与旋转轴(111)旋转连接的套筒(114),所述旋转轴(111)水平向贯穿套筒(114),所述机架(1)上竖直固设有稳定架(14),所述稳定架(14)设置在移动座(11)和工件台(12)之间,所述稳定架(14)上旋转连接有稳定辊(141),所述稳定辊(141)的数量为两个且呈v形对称设置,所述套筒(114)的外周与稳定辊(141)的外周抵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