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拾音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42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干扰拾音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电设备噪声检测拾音器是单一的噪声传感器加上防风罩所组成,降低环境噪声及抗干扰的方法主要是以海绵材质的防风罩进行吸音,但是无法隔绝机电设备其他非检测部位产生的噪声带来检测的干扰,有使用带有指向性的噪声传感器解决收录其余部位冗余声音,但效果不佳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抗干扰装置的拾音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拾音器抗干扰结构存在对环境声抗干扰能力差,指向性拾音器成本高且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种抗干扰拾音器,包括收音件和套设在所述收音件外侧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壳壁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与第二壳壁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音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侧贴设有泡沫吸音层。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封闭一端的内侧形成为抛物面,所述收音件固设在所述抛物面的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开口一端的外周形成为自外向内倾斜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采用金属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收音件为噪声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壳体包括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第一壳壁和第二壳壁之间设有隔音介质,能够有效阻隔外部环境噪声传入壳体内部,从而大幅降低环境噪声对所需噪声检测的影响。通过设置泡沫吸音层,可避免噪声在壳体上产生回声,减少回声对噪声检测造成的影响,使收音件能捕捉到清晰的噪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以较低成本的方式降低冗余噪声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与判断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拾音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拾音器的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拾音器主要包括收音件1和壳体2,收音件1用于捕捉噪声信息,并传输至未图示的信号采集器。本实施例中,收音件1采用噪声传感器。壳体2套设在收音件1的外侧,具体的,壳体2呈管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收音件1通过螺栓或卡扣安装在壳体2封闭的一端,壳体2上设有供收音件1的电源线及信号线穿过的通孔。

壳体2优选采用金属制成,以保证其抗干扰效果。壳体2采用双层结构,包括位于壳体2外侧的第一壳壁3和位于壳体2内侧的第二壳壁4,第一壳壁3与第二壳壁4之间形成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隔音介质5。需要说明的是,隔音介质5可采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隔音介质5填充空腔,配合第一壳壁3和第二壳壁4能够有效阻隔外部环境噪声传入壳体2内,从而大幅降低环境噪声对所需噪声检测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拾音器的收音精度,壳体2的内侧设有泡沫吸音层6,泡沫吸音层6采用现有的泡沫吸音材料制成,其通过粘胶贴设在壳体2内侧的表面上。泡沫吸音层6可吸收噪声碰撞壳体2所产生的内部回声,减少回声对噪声检测造成的影响,使收音件1能捕捉到清晰的噪声。

壳体2封闭一端的内侧形成为抛物面7,收音件1设置在该抛物面7的中间,壳体2开口一端的外周形成为自外向内倾斜的斜面8,抛物面7及斜面8结构有利于声音的传导,可提高收音件1的收音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干扰拾音器,包括收音件和套设在所述收音件外侧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壳壁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与第二壳壁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音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介质为气体或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贴设有泡沫吸音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封闭一端的内侧形成为抛物面,所述收音件固设在所述抛物面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干扰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一端的外周形成为自外向内倾斜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干扰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干扰拾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音件为噪声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干扰拾音器,包括收音件和套设在所述收音件外侧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壳壁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壳壁,所述第一壳壁与第二壳壁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音介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以较低成本的方式降低冗余噪声干扰,提高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与判断的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君;钟金海;张帝强;钟嘉越;李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正海机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