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以及套设于导管外部的针套。使用时先将针套取下,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如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具有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临床输液用药的重要工具。

目前,医院里用于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主要是采用透明的静脉留置针贴膜,其通过粘胶层粘贴于皮肤表面,整体覆盖于留置针表面,再用胶布缠绕两圈以上达加强固定效果。儿童天性好动,常会撕扯贴膜,自己拔针造成留置针滑脱。静脉留置针针翼、外接肝素帽在不输液的时候仍然暴露在外面,日常容易被牵拉触碰及自行拔针,尤其是婴幼儿患者,家长需要花更多精力有意识的去保护带留置针。

现有技术中存在针对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设计的隔离罩,但是隔离罩通常固定不稳,导致罩体脱落而失去隔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其能够避免儿童患者触碰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包括隔离罩、固定板及固定带,所述隔离罩内部设有一供手放置的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罩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隔离罩面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形成将所述隔离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隔离罩背离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一侧设有一用于供手臂穿过的弹性开口;所述弹性开口与所述隔离空间相连通;所述隔离罩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所述固定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扣包括防撬块及闭合滑板,所述防撬块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罩能够贴合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防撬块上设有一插接通道,所述插接通道朝所述固定板方向延伸;所述防撬块内设有用于所述闭合滑板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插接通道连通,所述闭合滑板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以封闭及打开所述插接通道;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通道相连通的接容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扣还包括弹簧及抵压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接容通道的底部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压板固定,所述弹簧沿所述接容通道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背离所述隔离罩的一侧设有柔性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上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内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隔离罩内部直接抵压手臂的缓冲材料。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施用有静脉留置针的手放置于固定板上,操作固定带对手加以固定,隔离罩受力转动能够与固定板盖合,弹性开口能够适应手臂的形状对手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扣将隔离罩与固定板加以固定,隔离罩盖合于固定板上时能够对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进行隔离,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患者触碰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

2、针套能够从插接通道插入接容通道,起到将隔离罩固定于固定板上的作用。

3、闭合滑板沿滑槽滑动至防撬块内部时能够将针套隐藏于留置针保护用具内部,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患者的触碰。

4、针套在插入接容通道后能够通过抵压板对弹簧进行抵压,当需要将针套拆除时,弹簧能够通过抵压板对针套起到反作用力而将针套弹出,方便取出针套,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留置针保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在a处的放大透视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留置针保护用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隔离罩、11-长侧板、12-顶板、121-透气孔、122-观察滑板、13-弹性侧面、131-弹性开口、2-固定板、21-接容通道、22-柔性缓冲垫、3-固定带、4-防撬块、41-插接通道、5-闭合滑板、6-弹簧、7-抵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包括隔离罩1、固定板2及固定带3。隔离罩1内部设有一供手放置的隔离空间,隔离罩1的一侧形成将所述隔离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开口。固定板2大致呈长条板状,隔离罩1的一侧与固定板2的一端铰接,隔离罩1的开口面向固定板2。隔离罩1背离与固定板2铰接的一侧设有一弹性开口131,弹性开口131与隔离空间相连通。隔离罩1上设有与固定板2相连接的固定扣。固定板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固定带3。施用有静脉留置针的手放置于固定板2上,操作固定带3对手加以固定,隔离罩1受力转动能够与固定板2盖合,弹性开口131能够适应手臂的形状对手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扣将隔离罩1与固定板2加以固定,隔离罩1盖合于固定板2上时能够对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进行隔离,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患者触碰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离罩1呈长方体箱体状,其包括两个长侧板11、一个短侧板(图未示)、一个弹性侧面13及一个顶板12。两个长侧板11相对设置且沿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短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侧板11的端部固定,短侧板的一侧边还与固定板2铰接。弹性侧面13为弹性布料,弹性侧面13与短侧板相对设置,弹性侧面1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个长侧板11背离短侧板的端部固定,弹性侧面13的底边开设有弹性开口131,由于弹性侧面13采用弹性布料制成,因此使得弹性开口131受力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配合不同粗细的手臂使用。顶板12的周缘分别与两个长侧板11、短侧板及弹性侧面13固定,以共同围成隔离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板12设有透气孔121,能够使隔离罩1内的空气得以流通。顶板12的内侧设有用于避免隔离罩1内部直接抵压手臂的缓冲材料,缓冲材料为棉花。固定板2的上表面设有柔性缓冲垫22,柔性缓冲垫22的材料为海绵。缓冲材料与柔性缓冲垫22均经过消毒杀菌处理,能够防止皮肤炎症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扣包括防撬块4、闭合滑板5、弹簧6及抵压板7。防撬块4的一端与长侧板11能够贴合固定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防撬块4上设有一插接通道41,插接通道41朝固定板2方向延伸。固定板2上设有与插接通道41相连通的接容通道21。针套能够从插接通道41插入接容通道21,起到将隔离罩1固定于固定板2上的作用。

防撬块4在插接通道41连通外部的一侧设有一滑槽,滑槽与插接通道41在空间上呈垂直状态,该滑槽沿固定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一端连通插接通道41,另一端连通防撬块4的外部。闭合滑板5滑动设于滑槽中,闭合滑板5在滑槽中滑动能够使插接通道41打开或者闭合。闭合滑板5沿滑槽滑动使得插接通道41闭合时能够将针套隐藏于留置针保护用具内部,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患者的触碰。

弹簧6的一端与接容通道21的底部固定,弹簧6的另一端与抵压板7固定,弹簧6沿接容通道21的长度方向延伸。针套在插入接容通道21后能够通过抵压板7对弹簧6进行抵压,此时闭合滑板5沿滑槽滑动至防撬块4内部能够避免针套因受到弹力而弹出;当需要将针套拆除时,弹簧6能够通过抵压板7对针套起到反作用力而将针套弹出,方便取出针套,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在使用时,在隔离罩1打开的状态下,施用有静脉留置针的手放置于固定板2上,操作固定带3对手加以固定,隔离罩1受力转动能够与固定板2盖合,弹性开口131能够适应手臂的形状对手进行固定,将针套的尖部从插接通道41插入接容通道21,针套通过抵压板7对弹簧6进行抵压,弹簧6压缩,针套进入防撬块4内部,滑动闭合滑板5至防撬块4内部,针套得以隐藏,儿童患者无法将针套拔出,从而避免隔离罩1与固定板2脱离,便能够避免儿童患者触碰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当需要对输液情况进行观察时,打开隔离罩1即可。

可以理解,固定板2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长条板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其他形状。

可以理解,缓冲材料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棉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硅胶或者海绵。

可以理解,柔性缓冲垫22的材质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海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硅胶或者棉花。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板12的内侧未设有缓冲材料,顶板12上设有一透明观察区,透明观察区处采用透明材质制成,顶板12对应透明观察区处滑动设有一观察滑板122,顶板12上对应透明观察区设有滑道,滑道沿顶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观察滑板122滑动设于滑道上。当需要对输液情况进行观察时,施力于观察滑板122,观察滑板122沿滑道滑行,便能够通过透明观察区对输液情况进行观察。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罩(1)、固定板(2)及固定带(3),所述隔离罩(1)内部设有一供手放置的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罩(1)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2)铰接,所述隔离罩(1)面向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形成将所述隔离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隔离罩(1)背离与所述固定板(2)铰接的一侧设有一用于供手臂穿过的弹性开口(131);所述弹性开口(131)与所述隔离空间相连通;所述隔离罩(1)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2)相连接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所述固定带(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包括防撬块(4)及闭合滑板(5),所述防撬块(4)的一端与所述隔离罩(1)能够贴合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相连接,所述防撬块(4)上设有一插接通道(41),所述插接通道(41)朝所述固定板(2)方向延伸;所述防撬块(4)内设有用于所述闭合滑板(5)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插接通道(41)连通,所述闭合滑板(5)滑动设于所述滑槽中,以封闭及打开所述插接通道(41);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与所述插接通道(41)相连通的接容通道(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留置针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还包括弹簧(6)及抵压板(7),所述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接容通道(21)的底部固定,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抵压板(7)固定,所述弹簧(6)沿所述接容通道(21)的长度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背离所述隔离罩(1)的一侧设有柔性缓冲垫(22)。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留置针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1)上设有透气孔(1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保护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1)内设有用于避免所述隔离罩(1)内部直接抵压手臂的缓冲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针保护用具,包括隔离罩、固定板及固定带,所述隔离罩内部设有一供手放置的隔离空间,所述隔离罩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隔离罩面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形成将所述隔离空间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隔离罩背离与所述固定板铰接的一侧设有一用于供手臂穿过的弹性开口;所述弹性开口与所述隔离空间相连通;所述隔离罩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固定扣;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手臂的所述固定带。该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儿童患者触碰静脉留置针露出的部分。

技术研发人员:汤艳华;汤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8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