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采暖季换热机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补水泵窝气造成无法正常补水的现象,往往在排除管路安装、设备选型等因素后窝气现象依然时有发生。供热企业传统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旋转补水泵本体上的放气阀来解决窝气问题。该处理方式严重浪费了人力,特别是针对一些频繁出现窝气现象的机组会更加凸显,同时严重影响供热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及时排出补水泵中的窝气,解放人力,保证了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及时排出补水泵中的窝气,解放人力,保证了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包括补水泵、自动排气阀,所述补水泵的机封口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管路连接,所述连接管路末端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自动排气阀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阀门;所述自动排气阀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补水泵所在位置15-30cm。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采用外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可以及时排出补水泵中的窝气,解放了人力,有力地保证了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该系统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造价低廉,简单易操作,具备显著优势。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就结合图1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包括补水泵1、自动排气阀6,所述补水泵1的机封口2通过连接件3与连接管路4连接,所述连接管路4末端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6,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自动排气阀6之间的连接管路4上还设有阀门5;所述自动排气阀6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补水泵1所在位置15-30cm,自动排气阀6位置高于补水泵1可以使得在排气时更好的排出,并且补水泵1中的水不容易随着气体排出,操作更加安全可靠。

可以考虑,所述阀门5采用球阀。

可以考虑,所述连接件3采用外丝连接,其中外丝可以购买市面上常见的外丝即可,只要实现机封口2与连接管路4的连接即可。

作为举例,在本实施例中,将阀门5处于常开状态,当补水泵1系统中出现窝气现象时,气体会通过补水泵机封口2进入连接管路4,然后通过阀门5和自动排气阀6排出,当需要检修或者更换自动排气阀6时,可关闭阀门5,实现对自动排气阀6的检修或者更换。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泵、自动排气阀,所述补水泵的机封口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管路连接,所述连接管路末端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自动排气阀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阀门;所述自动排气阀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补水泵所在位置15-3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球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外丝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站补水泵自动排气系统,包括补水泵、自动排气阀,所述补水泵的机封口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管路连接,所述连接管路末端连接所述自动排气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自动排气阀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阀门;所述自动排气阀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补水泵所在位置15‑30cm。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排出补水泵中的窝气,解放人力,保证了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王咚;刘光宇;唐培忠;张鑫;赵睿;刘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8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