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变压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变压器在正常运行量,变压器本身存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这些损耗都全部转换能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让它散发出去,积累起来就会造成变压器温度过高,变压器的寿命就会大幅减少甚至烧毁,变压器冷却方式为内部油自然对流冷却方式,现有的变压器冷却方式难以实现均衡排热,容易导致变压器内部局部过热,造成变压器油分解,而产生气体,气体增多将造成油的绝缘击穿电压下降,运行黏度增大影响循环对流和传热能力,不能适应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变压器的运行寿命,甚至造成设备事故,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变压器的结构,以此来解决现有的变压器冷却方式难以实现均衡排热,容易导致变压器内部局部过热,造成变压器油分解,而产生气体,气体增多将造成油的绝缘击穿电压下降,运行黏度增大影响循环对流和传热能力,不能适应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并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变压器的运行寿命,甚至造成设备事故的问题。
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灯,其结构包括接线套管、固定横架、变压器油箱、散热管、循环助冷油浸装置、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油箱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油箱内部,所述的变压器油箱顶部排列有接线套管,所述的接线套管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油箱顶部并且与变压器连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前端设有等距排列有散热管,所述的散热管和变压器油箱连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后端设有固定横架,所述的固定横架和变压器油箱相焊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底部设有循环助冷油浸装置,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和变压器油箱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由左风力传动机构、中心水循环机构、右风力传动机构、右油循环机构、汇水接头、左油循环机构组成,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两侧设有左风力传动机构和右风力传动机构,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和右风力传动机构与中心水循环机构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底部设有左油循环机构和右油循环机构,所述的左油循环机构和右油循环机构与中心水循环机构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底端设有汇水接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由转轴、翼式风轮、传动带、出油管、风冷导流架组成,所述的风冷导流架前端设有翼式风轮,所述的翼式风轮中心位置设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和翼式风轮固定连接,所述的翼式风轮通过转轴安装在风冷导流架上,所述的转轴前端设有传动带,所述的传动带和转轴连接,所述的翼式风轮前端设有出油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风冷导流架由支杆、导流圆环、水箱、导流锥、散热片组成,所述的导流圆环中心位置设有导流锥,所述的导流锥和导流圆环之间设有四根支杆,所述的导流锥通过焊接支杆固定在导流圆环上,所述的导流锥后端设有水箱,所述的水箱外圈上排列有散热片,所述的散热片和水箱相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由右回水管、吸热排流主管、导流罩、左回水管组成,所述的导流罩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吸热排流主管,所述的吸热排流主管顶部设有左回水管和右回水管,所述的左回水管和右回水管与吸热排流主管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吸热排流主管由右回油管、汇油框、左回油管、递热圆环、中心回水管、一号螺旋推送杆组成,所述的中心回水管外圈上排列有递热圆环,所述的递热圆环和中心回水管相焊接,所述的中心回水管内部设有一号螺旋推送杆,所述的一号螺旋推送杆和中心回水管相配合,所述的中心回水管上方设有汇油框,所述的中心回水管两侧设有左回油管和右回油管,所述的左回油管和右回油管与汇油框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左油循环机构由二号螺旋推送杆、主回油管、吸热循环水管组成,所述的主回油管外圈上设有吸热循环水管,所述的吸热循环水管和主回油管相配合,所述的主回油管内部设有二号螺旋推送杆,所述的二号螺旋推送杆和主回油管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右风力传动机构和左风力传动机构以中心水循环机构的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右油循环机构和左油循环机构以中心水循环机构的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循环助冷油浸装置连同装入变压器油箱的变压器架设在高速公路旁或者高楼顶,循环助冷油浸装置主要由左风力传动机构、中心水循环机构、右风力传动机构和右油循环机构以及左油循环机构组成,能够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变压器油箱内部的油体持续进行高效循环,油体在循环过程中从变压器油箱带出的热量被相同导程循环的水体快速吸收,水体在空气的流动作用下快速冷却,利用运动中的油体和水体以及空气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使变压器能够实现均衡排热,避免变压器内部局部过热,从而提高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由一个变压器油箱、两根呈轴对称的出油管、两根呈轴对称的主回油管、一根左回油管和一根右回油管以及一个汇油框组成回油循环结构,因为置于主回油管内部的二号螺旋推送杆通过传动带与转轴连接,所以二号螺旋推送杆随翼式风轮转动的导程进行转动,使油体在二号螺旋推送杆形成的螺旋回转运动作用下持续进行循环,翼式风轮在旋转过程中会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在导流罩的导向结构下,空气由变压器油箱侧边输入,向上输出,且空气在输出过程中能够带走散热管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变压器排热效率;
本发明由一个水箱、两根呈轴对称结构的吸热循环水管、一个汇水接头、一根中心回水管和一根右回水管以及一根左回水管组成回液循环结构,因为置于中心回水管内部的一号螺旋推送杆和两根呈轴对称结构二号螺旋推送杆通过齿轮相啮合,所以一号螺旋推送杆随二号螺旋推送杆转动的导程进行旋转,使水箱中的液态水在一号螺旋推送杆形成的螺旋回转运动作用下持续进行循环,能够快速吸收油体从变压器油箱带动的热量,使完成冷却的油体经过冷却后回流至变压器油箱,利用设置的散热片能够增加风阻,提高水体的散热效率,增加水体对油体的吸热效率,使变压器能够实现均衡排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循环助冷油浸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左风力传动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冷导流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心水循环机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吸热排流主管的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左油循环机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接线套管-1、固定横架-2、变压器油箱-3、散热管-4、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左风力传动机构-51、转轴-51a、翼式风轮-51b、传动带-51c、出油管-51d、风冷导流架-51e、支杆-51e1、导流圆环-51e2、水箱-51e3、导流锥-51e4、散热片-51e5、中心水循环机构-52、右回水管-52a、吸热排流主管-52b、右回油管-52b1、汇油框-52b2、左回油管-52b3、递热圆环-52b4、中心回水管-52b5、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导流罩-52c、左回水管-52d、右风力传动机构-53、右油循环机构-54、汇水接头-55、左油循环机构-56、二号螺旋推送杆-56a、主回油管-56b、吸热循环水管-56c、变压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灯,其结构包括接线套管1、固定横架2、变压器油箱3、散热管4、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变压器6,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变压器6,所述的变压器6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油箱3内部,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顶部等距排列有接线套管1,所述的接线套管1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油箱3顶部并且与变压器6连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前端设有平行等距排列有散热管4,所述的散热管4和变压器油箱3连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后端设有固定横架2,所述的固定横架2和变压器油箱3相焊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底部设有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和变压器油箱3相配合。
请参阅图2,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由左风力传动机构51、中心水循环机构52、右风力传动机构53、右油循环机构54、汇水接头55、左油循环机构56组成,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两侧设有左风力传动机构51和右风力传动机构53,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51和右风力传动机构53与中心水循环机构52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底部设有左油循环机构56和右油循环机构54,所述的左油循环机构56和右油循环机构54与中心水循环机构52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底端设有汇水接头55。
请参阅图3,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51由转轴51a、翼式风轮51b、传动带51c、出油管51d、风冷导流架51e组成,所述的风冷导流架51e前端设有翼式风轮51b,所述的翼式风轮51b中心位置设有转轴51a,所述的转轴51a和翼式风轮51b固定连接,所述的翼式风轮51b通过转轴51a安装在风冷导流架51e上,所述的转轴51a前端设有传动带51c,所述的传动带51c和转轴51a连接,所述的翼式风轮51b前端设有出油管51d。
请参阅图4,所述的风冷导流架51e由支杆51e1、导流圆环51e2、水箱51e3、导流锥51e4、散热片51e5组成,所述的导流圆环51e2中心位置设有导流锥51e4,所述的导流锥51e4和导流圆环51e2之间均匀等距设有四根支杆51e1,所述的导流锥51e4通过焊接支杆51e1固定在导流圆环51e2上,所述的导流锥51e4后端设有水箱51e3,所述的水箱51e3呈圆柱形结构并且外圈均匀排列有散热片51e5,所述的散热片51e5和水箱51e3相焊接,所述的导流锥51e4和转轴51a通过轴承座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的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多功能灯,其结构包括接线套管1、固定横架2、变压器油箱3、散热管4、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变压器6,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变压器6,所述的变压器6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油箱3内部,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顶部等距排列有接线套管1,所述的接线套管1垂直安装在变压器油箱3顶部并且与变压器6连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前端设有平行等距排列有散热管4,所述的散热管4和变压器油箱3连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后端设有固定横架2,所述的固定横架2和变压器油箱3相焊接,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底部设有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和变压器油箱3相配合。
请参阅图2,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由左风力传动机构51、中心水循环机构52、右风力传动机构53、右油循环机构54、汇水接头55、左油循环机构56组成,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两侧设有左风力传动机构51和右风力传动机构53,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51和右风力传动机构53与中心水循环机构52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底部设有左油循环机构56和右油循环机构54,所述的左油循环机构56和右油循环机构54与中心水循环机构52相配合,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底端设有汇水接头55。
请参阅图3,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51由转轴51a、翼式风轮51b、传动带51c、出油管51d、风冷导流架51e组成,所述的风冷导流架51e前端设有翼式风轮51b,所述的翼式风轮51b中心位置设有转轴51a,所述的转轴51a和翼式风轮51b固定连接,所述的翼式风轮51b通过转轴51a安装在风冷导流架51e上,所述的转轴51a前端设有传动带51c,所述的传动带51c和转轴51a连接,所述的翼式风轮51b前端设有出油管51d。
请参阅图4,所述的风冷导流架51e由支杆51e1、导流圆环51e2、水箱51e3、导流锥51e4、散热片51e5组成,所述的导流圆环51e2中心位置设有导流锥51e4,所述的导流锥51e4和导流圆环51e2之间均匀等距设有四根支杆51e1,所述的导流锥51e4通过焊接支杆51e1固定在导流圆环51e2上,所述的导流锥51e4后端设有水箱51e3,所述的水箱51e3呈圆柱形结构并且外圈均匀排列有散热片51e5,所述的散热片51e5和水箱51e3相焊接,所述的导流锥51e4和转轴51a通过轴承座连接。
请参阅图5,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由右回水管52a、吸热排流主管52b、导流罩52c、左回水管52d组成,所述的导流罩52c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吸热排流主管52b,所述的吸热排流主管52b顶部设有左回水管52d和右回水管52a,所述的左回水管52d和右回水管52a与吸热排流主管52b连接。
请参阅图6,所述的吸热排流主管52b由右回油管52b1、汇油框52b2、左回油管52b3、递热圆环52b4、中心回水管52b5、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组成,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外圈上等距排列有递热圆环52b4,所述的递热圆环52b4和中心回水管52b5相焊接,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内部设有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所述的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和中心回水管52b5相配合,所述的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底端延伸轴垂直探出中心回水管52b5,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通过左回水管52d与水箱51e3连接,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上方设有汇油框52b2,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两侧呈轴对称结构设有左回油管52b3和右回油管52b1,所述的左回油管52b3和右回油管52b1与汇油框52b2连接,所述的左回油管52b3和右回油管52b1通过汇油框52b2与变压器油箱3连接。
请参阅图7,所述的左油循环机构56由二号螺旋推送杆56a、主回油管56b、吸热循环水管56c组成,所述的主回油管56b外圈上设有吸热循环水管56c,所述的吸热循环水管56c和主回油管56b相配合,所述的吸热循环水管56c一端通过汇水接头55与中心回水管52b5连接,所述的吸热循环水管56c另一端与水箱51e3连接,所述的主回油管56b内部设有二号螺旋推送杆56a,所述的二号螺旋推送杆56a和主回油管56b相配合,所述的二号螺旋推送杆56a后端探出的延伸轴与转轴51a通过传动带51c连接,所述的二号螺旋推送杆56a前端探出的延伸轴与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通过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出油管51d和左回油管52b3通过主回油管56b连接。
其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将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连同装入变压器油箱3的变压器6架设在高速公路旁或者高楼顶,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主要由左风力传动机构51、中心水循环机构52、右风力传动机构53和右油循环机构54以及左油循环机构56组成,能够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变压器油箱3内部的油体持续进行高效循环,油体在循环过程中从变压器油箱3带出的热量被相同导程循环的水体快速吸收,水体在空气的流动作用下快速冷却,利用运动中的油体和水体以及空气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使变压器6能够实现均衡排热,避免变压器6内部局部过热,从而提高变压器6的使用寿命,利用由一个变压器油箱3、两根呈轴对称的出油管51d、两根呈轴对称的主回油管56b、一根左回油管52b3和一根右回油管52b1以及一个汇油框52b2组成回油循环结构,因为置于主回油管56b内部的二号螺旋推送杆56a通过传动带51c与转轴51a连接,所以二号螺旋推送杆56a随翼式风轮51b转动的导程进行转动,使油体在二号螺旋推送杆56a形成的螺旋回转运动作用下持续进行循环,翼式风轮51b在旋转过程中会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在导流罩52c的导向结构下,空气由变压器油箱3侧边输入,向上输出,且空气在输出过程中能够带走散热管4的热量,从而大大提高变压器6排热效率,利用由一个水箱51e3、两根呈轴对称结构的吸热循环水管56c、一个汇水接头55、一根中心回水管52b5和一根右回水管52a以及一根左回水管52d组成回液循环结构,因为置于中心回水管52b5内部的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和两根呈轴对称结构二号螺旋推送杆56a通过齿轮相啮合,所以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随二号螺旋推送杆56a转动的导程进行旋转,使水箱51e3中的液态水在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形成的螺旋回转运动作用下持续进行循环,能够快速吸收油体从变压器油箱3带动的热量,使完成冷却的油体经过冷却后回流至变压器油箱3,利用设置的散热片51e5能够增加风阻,提高水体的散热效率,增加水体对油体的吸热效率,使变压器6能够实现均衡排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结构包括接线套管(1)、固定横架(2)、变压器油箱(3)、散热管(4)、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变压器(6),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内部设有变压器(6),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顶部排列有接线套管(1),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前端设有排列有散热管(4),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后端设有固定横架(2),所述的变压器油箱(3)底部设有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助冷油浸装置(5)由左风力传动机构(51)、中心水循环机构(52)、右风力传动机构(53)、右油循环机构(54)、汇水接头(55)、左油循环机构(56)组成,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两侧设有左风力传动机构(51)和右风力传动机构(53),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底部设有左油循环机构(56)和右油循环机构(54),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底端设有汇水接头(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风力传动机构(51)由转轴(51a)、翼式风轮(51b)、传动带(51c)、出油管(51d)、风冷导流架(51e)组成,所述的风冷导流架(51e)前端设有翼式风轮(51b),所述的翼式风轮(51b)中心位置设有转轴(51a),所述的转轴(51a)前端设有传动带(51c),所述的翼式风轮(51b)前端设有出油管(51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冷导流架(51e)由支杆(51e1)、导流圆环(51e2)、水箱(51e3)、导流锥(51e4)、散热片(51e5)组成,所述的导流圆环(51e2)中心位置设有导流锥(51e4),所述的导流锥(51e4)和导流圆环(51e2)之间设有支杆(51e1),所述的导流锥(51e4)后端设有水箱(51e3),所述的水箱(51e3)外圈上排列有散热片(51e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水循环机构(52)由右回水管(52a)、吸热排流主管(52b)、导流罩(52c)、左回水管(52d)组成,所述的导流罩(52c)内部设有吸热排流主管(52b),所述的吸热排流主管(52b)顶部设有左回水管(52d)和右回水管(5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排流主管(52b)由右回油管(52b1)、汇油框(52b2)、左回油管(52b3)、递热圆环(52b4)、中心回水管(52b5)、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组成,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外圈上排列有递热圆环(52b4),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内部设有一号螺旋推送杆(52b6),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上方设有汇油框(52b2),所述的中心回水管(52b5)两侧设有左回油管(52b3)和右回油管(52b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油循环机构(56)由二号螺旋推送杆(56a)、主回油管(56b)、吸热循环水管(56c)组成,所述的主回油管(56b)外圈上设有吸热循环水管(56c),所述的主回油管(56b)内部设有二号螺旋推送杆(56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风力传动机构(53)和左风力传动机构(51)以中心水循环机构(52)的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所述的右油循环机构(54)和左油循环机构(56)以中心水循环机构(52)的对称轴呈轴对称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