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管整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井套管随生产时间的延长及井下复杂环境影响,油井套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套管变形直接影响油井的工艺措施,进一步的影响油井产能的发挥。套管整形技术因此而出现,对于缩径和凸起变形,目前采用液压套管整形技术代替大修进行修理,从而节约油井生产成本,但是目前套管整形技术,在地面试验没有虑到套管外部压力的影响,导致试验数据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套管外部压力模拟,以提高试验准确性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包括:
模拟变形套管,其具有径向变形管段;
模拟井筒,其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且所述模拟井筒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模拟井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空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
上压盖,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相接,所述上压盖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上端,所述上压盖的外缘对应于所述环空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各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环空;
下压盖,其呈环状,所述下压盖密封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相接,所述下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下端,所述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井筒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压力检测口的位置连接有压力表接头。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上压盖上还设有轴向螺纹孔,所述轴向螺纹孔内螺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模拟变形套管。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下端能拆装的连接有模拟直套管。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直套管通过接箍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相接。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调节螺纹孔的上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环面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相贴合。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内螺纹,所述上压盖的外周面设有上压盖外螺纹,通过所述上端内螺纹与所述上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所述上压盖与所述模拟井筒相接。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设有下端内螺纹,所述下压盖的外周面设有下压盖外螺纹,通过所述下端内螺纹与所述下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所述下压盖与所述模拟井筒相接。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下压盖的下部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环凸,所述限位环凸的上端面能抵接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
如上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中,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连接槽设有连接内螺纹,通过所述连接外螺纹与所述连接内螺纹的螺纹配合,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变形套管、模拟井筒、上压盖和下压盖围成形成密封的环腔,并通过调节螺杆调节环腔内压力液的压力,能够实现套管的外部压力的模拟,使地面试验更接近于现场实际,有效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设置顶杆,使得顶出整形工具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模拟变形套管的第一种径向变形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模拟变形套管的第二种径向变形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模拟变形套管的第三种径向变形管段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模拟变形套管;11、径向变形管段;
2、模拟井筒;21、环空;22、压力检测口;23、压力表接头;
3、上压盖;31、连接槽;32、密封圈;33、调节螺杆;34、顶杆;
4、下压盖;41、限位凸环;
5、模拟直套管;
6、接箍;
7、整形工具;71、锚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上”和“下”、“内”和“外”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包括模拟变形套管1、模拟井筒2、上压盖3和下压盖4,其中:
模拟变形套管1具有径向变形管段11,以模拟实际套管的变形,径向变形管段11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仅有一处凹陷,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有两处凹陷,且两凹陷对称设置,还可以是如图6所示的呈椭圆形;
模拟井筒2套设于模拟变形套管1的外部,且模拟井筒2与模拟变形套管1之间形成有环空21,模拟井筒2的侧壁上设有与环空21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22;
上压盖3能拆装的与模拟井筒2的上端相接,上压盖3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31,模拟变形套管1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连接槽31内,即连接槽31的侧壁夹设于模拟变形套管1与模拟井筒2之间,且连接槽31能对模拟变形套管1起到定位的作用,压盖能密封环空21的上端,上压盖3的外缘对应于环空21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即各调节螺纹孔的下端均与环空21相连通,各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33,调节螺杆33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环空21,具体的,转动调节螺杆33,以使调节螺杆33相对调节螺纹孔转动,从而使得调节螺杆33相对调节螺纹孔上下移动,实现调节螺杆33的下端移出或伸入环空21;
下压盖4呈环状,下压盖4密封套设于模拟变形套管1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模拟井筒2的下端相接,即模拟变形套管1通过下压盖4与模拟井筒2的下端相接,以避免试验过程中,模拟变形套管1相对于模拟井筒2晃动,下压盖4能密封环空21的下端,即环空21的上下两端分别由上压盖3和下压盖4进行密封,以使得模拟变形套管1、模拟井筒2、上压盖3和下压盖4围成形成密封的环腔,压力检测口22位于上压盖3与下压盖4之间,即压力检测口22与环腔连通,压力检测设备(如压力表)能密封连接于压力检测口22处,以检测环空21内的压力。
在使用时,经由压力检测口22向环空21内注入压力液,然后将压力表密封连接于压力检测口22处,具体密封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然后如图2所示,转动调压螺杆将压力调节到预设压力,具体的,当压力表检测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转动调节螺杆33使其向环空21内移动挤压压力液,以使环空21内压力增加,直至压力表检测的压力等于预设压力时,停止转动即可,当压力表检测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转动调节螺杆33使其向环空21外部移动,以使环空21内压力减小,直至压力表检测的压力等于预设压力时,停止转动即可,最后,如图3所示,将整形工具7伸入模拟变形套管1,并通过整形工具7对模拟变形套管1进行整形,其中整形工具7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直至整形工作完成后,将模拟变形套管1拆下,即可完成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变形套管1、模拟井筒2、上压盖3和下压盖4围成形成密封的环腔,并通过调节螺杆33调节环腔内压力液的压力,能够实现套管的外部压力的模拟,使地面试验更接近于现场实际,有效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进一步,如图1所示,调节螺纹孔的上端设有密封圈32,密封圈32的内环面与调节螺杆33的外表面相贴合,即调节螺杆33通过密封圈32与调节螺纹孔密封连接,以确保对环空21的密封性,从而使得模拟地层压力更加准确。
进一步,模拟井筒2的上端设有上端内螺纹(图中未示出),上压盖3的外周面设有上压盖外螺纹(图中未示出),通过上端内螺纹与上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上压盖3与模拟井筒2相接,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使得模拟井筒2与上压盖3之间的拆装简单方便,并且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够增加上压盖3与模拟井筒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模拟井筒2的下端设有下端内螺纹(图中未示出),下压盖4的外周面设有下压盖外螺纹(图中未示出),通过下端内螺纹与下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下压盖4与模拟井筒2相接,同样的,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使得模拟井筒2与下压盖4之间的拆装简单方便,并且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够增加下压盖4与模拟井筒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上压盖3与模拟井筒2之间的连接处、模拟井筒2与下压盖4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密封环,以确保密封性能。
当然,上压盖3和下压盖4也可以分别采用连接销与模拟井筒2相接。
再进一步,如图1所示,下压盖4的下部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环凸41,限位环凸41的上端面能抵接于模拟井筒2的下端,限位环凸41能够对下压盖4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以避免下压盖4过度旋入模拟井筒2内,导致拆卸困难,此外,限位环凸还便于工作人员握持,方便了工作人员安装及拆卸下压盖4。
进一步,模拟变形套管1的上端设有连接外螺纹(图中未示出),连接槽31设有连接内螺纹(图中未示出),通过连接外螺纹与连接内螺纹的螺纹配合,模拟变形套管1的上端连接于连接槽31内,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使得模拟变形套管1与连接槽31之间的拆装简单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压力表的安装,如图1所示,在模拟井筒2的外表面对应于压力检测口22的位置连接有压力表接头23,具体的,压力表接头23焊接于模拟井筒2的外表面,压力表密封连接于压力表接头23上,其中,压力表接头23的具体结构及其与压力表之间密封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将整形工具7移出模拟变形套管1,如图1所示,上压盖3上还设有轴向螺纹孔(图中未示出),轴向螺纹孔内螺设有顶杆34,顶杆34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模拟变形套管1,具体的,通过转动顶杆34,由于轴向螺纹孔相对于顶杆34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使得顶杆34相对于轴向螺纹孔上下移动,即顶杆34的下端伸入或移出模拟变形套管1,当顶杆34的下端不断伸入模拟变形套管1时,能够将位于模拟变形套管1内的整形工具7顶出模拟变形套管1,当顶杆34的下端移出模拟变形套管1时,整形工具7能够伸入模拟变形套管1进行整形处理。
进一步,在整形过程中,为了便于下入其他工具,以便于试验,如图1所示,模拟变形套管1的下端能拆装的连接有模拟直套管5,具体的,在整形工具7与模拟直套管5之间设有锚定装置71,以便于固定整形工具7与模拟变形套管1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如图1所示,模拟直套管5通过接箍6与模拟变形套管1相接,这样,能够使得模拟直套管5与模拟变形套管1的内部连接成等径的贯通孔,以便于整形工具7的下入。
当然,模拟直套管5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于模拟变形套管1的下端,或者模拟直套管5通过连接销与模拟变形套管1相接。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的使用过程:
在使用时,经由压力表接头23向环空21内注入压力液,然后将压力表密封连接于压力表接头23上,然后如图2所示,转动调压螺杆将压力调节到预设压力,具体的,当压力表检测的压力小于预设压力时,转动调节螺杆33使其向环空21内移动挤压压力液,以使环空21内压力增加,直至压力表检测的压力等于预设压力时,停止转动即可,当压力表检测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时,转动调节螺杆33使其向环空21外部移动,以使环空21内压力减小,直至压力表检测的压力等于预设压力时,停止转动即可,之后,如图3所示,将整形工具7伸入模拟变形套管1,并向模拟直套管5的下端打入压力液,使锚定装置71锚定,继续打压,使整形工具7工作,即对套变位置进行整定,直至整形工作完成后,转动顶杆34,使顶杆34的下端不断伸入模拟变形套管1内,直至将整形工具7顶出模拟直套管5,最后将模拟变形套管1拆下,即可完成试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模拟变形套管、模拟井筒、上压盖和下压盖围成形成密封的环腔,并通过调节螺杆调节环腔内压力液的压力,能够实现套管的外部压力的模拟,使地面试验更接近于现场实际,有效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有利于液压套管整形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通过设置顶杆,使得顶出整形工具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1.一种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包括:
模拟变形套管,其具有径向变形管段;
模拟井筒,其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且所述模拟井筒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模拟井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环空相连通的压力检测口;
上压盖,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相接,所述上压盖的底面凹设有连接槽,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能拆装的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上端,所述上压盖的外缘对应于所述环空的位置间隔设有至少两个调节螺纹孔,各所述调节螺纹孔内螺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环空;
下压盖,其呈环状,所述下压盖密封套设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外部并能拆装的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相接,所述下压盖能密封所述环空的下端,所述压力检测口位于所述上压盖与所述下压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井筒的外表面对应于所述压力检测口的位置连接有压力表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压盖上还设有轴向螺纹孔,所述轴向螺纹孔内螺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能伸入或移出所述模拟变形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下端能拆装的连接有模拟直套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直套管通过接箍与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螺纹孔的上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环面与所述调节螺杆的外表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井筒的上端设有上端内螺纹,所述上压盖的外周面设有上压盖外螺纹,通过所述上端内螺纹与所述上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所述上压盖与所述模拟井筒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设有下端内螺纹,所述下压盖的外周面设有下压盖外螺纹,通过所述下端内螺纹与所述下压盖外螺纹的旋接配合,所述下压盖与所述模拟井筒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压盖的下部外周面设有向外凸出的限位环凸,所述限位环凸的上端面能抵接于所述模拟井筒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整形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连接槽设有连接内螺纹,通过所述连接外螺纹与所述连接内螺纹的螺纹配合,所述模拟变形套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