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提倡绿色施工和装配式建造的前提下,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盖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中。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施工中不仅省去了传统工艺施工的麻烦,而且其兼具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防火性好以及压型钢板组合楼盖无模板、施工快的优势,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桁架高度及钢筋直径实现更大跨度,因此作为一种成熟的新技术,桁架楼承板目前在国内外建筑中得到大量应用,在多高层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84414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拆卸自承式钢筋桁架楼承板,该装置包括模板和设置于模板上的钢筋桁架,钢筋桁架包括腹杆钢筋,腹杆钢筋弯折形成弯角,弯角横向延伸,且抵触模板,弯角上设置有压板,模板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穿设模板,并螺纹连接于压板。该桁架楼承板方便工作人员拆卸,且拆卸下的模板可以重复利用,以减少资源浪费。
但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模板与桁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将模板拆下时,需要先将模板上的螺栓一个一个拧下,才能拆下模板,模板拆卸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卡接组件将桁架和底板连接起来,让底板的拆卸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底板和卡接组件,所述桁架上固设有至少一个内部中空的卡接盒,卡接盒上开有卡接槽一,卡接槽一包括滑槽一,滑槽一的一端沿滑槽一的两边扩大形成卡接口一,底板上开有与卡接槽一形状相同的卡接槽二,卡接组件穿过卡接槽一和卡接槽二将桁架和底板连接在一起;卡接组件包括能沿滑槽一滑动的卡接杆,卡接杆的一端固定有能放入卡接口一内且能被滑槽一卡住的卡接件一,卡接杆上布置有宽于滑槽二的卡接件二,卡接件一与卡接件二之间的距离略等于卡接盒壁厚与底板厚度之和;安装时,相邻两块底板边缘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板上的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拆下底板时,只需要将卡接件一从卡接槽一滑到卡接槽口一内,再将卡接组件从卡接槽一和卡接槽二内取出,就可以实现底板和桁架之间的分离,相比拧松螺栓操作简单,使得底板的拆卸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了底板的拆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件一和卡接件二为垂直于卡接杆的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接件一和卡接件二设置为平板,可以让卡接组件将底板与卡接盒卡接的更稳,避免出现轻易松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盒有三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卡接盒,可以增加桁架与底板之间的受力点,提高桁架楼承板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杆远离卡接件一的一端固接有拉杆,拉杆将沿桁架长度方向布置的卡接杆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底板时,使用者可以不用去拉动每个卡接组件,只需要拉动拉杆,拉杆带动多个卡接组件同时滑出卡接槽一和卡接槽二,即可将底板和桁架分开,从而减少了使用者的劳动量,进一步提高了底板的拆卸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桁架与底板之间距离为1-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底板上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有桁架上的钢筋漏出,影响后期的装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的边缘向布置有桁架的一面弯折形成翻边,相邻两底板之间布置有用于将相邻两翻边夹固的底板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混凝土从相邻底板间的间隙漏出,影响楼层板的质量。此外,底板夹能够将相邻两块底板拼接处进行保护,拆除时避免两个底板拼接处因混凝土固定,方便拆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沿长度方向设有凸起,底板夹内设置为波纹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底板夹将翻边夹夹的更紧,让翻边不容易从底板夹中滑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与底板夹之间设置有弹性的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让地板上混凝土中的水泥浆不容易从底板间的间隙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该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卡接组件将桁架和底板连接起来,让底板的拆卸更加方便,提高了拆卸的工作效率;
2.通过在底板的的边缘设置翻边,再用底板夹将相邻两翻边夹住,可以避免混凝土从相邻底板间的间隙漏出,进而提高了楼板的质量;
3.该楼承板中的桁架不与底板接触,可以避免底板上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有钢筋漏出影响后期的装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显示桁架与底板结构关系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卡接组件与底板结构关系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卡接组件与卡盒结构的爆炸图;
图4是图1中a-a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1、桁架;11、上弦钢筋;12、下弦钢筋;13、连接钢筋;14、安装板;2、底板;21、卡接槽二;211、滑槽二;212、卡接口二;22、翻边;221、凸起;3、卡接盒;31、卡接槽一;311、滑槽一;312、卡接口一;4、卡接组件;41、卡接杆;42、卡接件二;43、卡接件一;5、拉杆;6、底板夹;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1、卡接组件4和矩形底板2,桁架1和底板2之间通过卡接组件4连接,卡接组件4之间连接有拉杆5。当钢筋桁架1楼承板上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需要拆下底板2时,推动拉杆5,即可将多个卡接组件4同时从桁架1和底板2之间拆下,提高了拆卸底板2的效率。
参照图1和图3,与底板2连接的桁架1至少为两个,此处为三个桁架1,桁架1与桁架1之间平行布置且平行于底板2的一边。桁架1包括上弦钢筋11和两根下弦钢筋12,三根钢筋之间相互平行,从钢筋的端部沿钢筋轴线方向观察,三者成三角分布。当桁架1安装在底板2上时,用两根下弦钢筋12靠近底板2安装,且两根下弦钢筋12组成的平面平行于底板2。
桁架1还包括连接钢筋13,一个桁架1上有两根连接钢筋13,分别使两根下弦钢筋12固定连接于上弦钢筋11,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连接钢筋13呈正弦曲线状布置于上弦钢筋11和下弦钢筋12之间,且连接钢筋13沿下弦钢筋12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钢筋13的波峰端固定于上弦钢筋11,而连接钢筋13的波谷端弯折延伸至下弦钢筋12的下方与下弦钢筋12固定,同时连接钢筋13的波谷端向桁架1外侧延伸3-5cm。
参照图3,两下弦钢筋12之间固定有至少一块矩形安装板14,此处为五块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下弦钢筋12上,五块安装板14沿下弦钢筋12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同时安装板14平行于两下弦钢筋12构成的平面。安装板14背离上弦钢筋11的一面上贴合固定有内部中空的卡接盒3,卡接盒3背离桁架1的一面上开有卡接槽一31,卡接槽一31包括平行于下弦钢筋12的滑槽一311,卡接盒3上滑槽一311的一端向两边延伸形成矩形卡接口312,卡接口312与滑槽一311形成t形;底板2开有数量与桁架1上卡接槽一31数量相同的卡接槽二21,卡接槽二21包括与滑槽一311长度相同的滑槽二211,滑槽二211的一端向两边延伸形成与卡接口312形状相同的卡接口二212,同时所有滑槽二211沿长度方向位于一条直线上,相邻卡接槽二21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两卡接槽一31之间的距离,所有卡接口312位于滑槽二211的同一端。
当桁架1安装在底板2上时,卡接盒3与底板2贴合布置,将卡接槽一31和卡接槽二21对齐,即卡接盒3上的滑槽一311和底板2上的滑槽二211对齐,卡接口312和卡接口二212可以对齐,卡接组件4就可以穿过卡接槽一31和卡接槽二21将桁架1安装在底板2上。为避免底板2上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有钢筋漏出影响后期的装修,桁架1与底板2组装后,桁架1上的钢筋应避免与底板2接触,桁架1与底板2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5cm。
参照图3和图4,卡接组件4包括卡接杆41,卡接杆41的一端固接有平行设置的卡接件一43和卡接件二42,此处卡接件一43和卡接件二42皆为垂直于卡接杆41的矩形平板,卡接件一43与卡接件二42之间的距离等于卡接盒3壁厚与底板2厚度之和,同时卡接杆41的数量与卡接盒3数量相同,拉杆5固接在卡接杆41远离卡接件一43的一端,且拉杆5将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卡接杆41连接为一个整体。将桁架1安装在底板2上时,卡接盒3与底板2贴合布置,将卡接槽一31和卡接槽二21对齐,再将卡接组件4上的卡接件一43先后穿过卡接口二212和卡接口312进入卡接盒3内,让卡接件二42位于底板2背离桁架1一侧,然后让卡接杆41滑入滑槽一311和滑槽二211内,卡接盒3靠近底板2的侧壁和底板2就被卡接件一43和卡接件二42卡在中间,从而将桁架1安装在底板2上;当需要拆除底板2时,只需拉动拉杆5让卡接件一43从滑槽一311滑到卡接口312内,再将卡接组件4从卡接口312内取出,即可让桁架1和底板2分离。
参照图4,底板2上平行下弦钢筋12的两边向桁架1的一面弯折形成垂直于底板2的翻边22,翻边22面向桁架1的一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凸起221,相邻钢筋桁架1楼承板配合安装时,翻边22背离桁架1的一面贴合布置,相邻两底板2拼接处的翻边22上夹有截面为c形的底板夹6,底板夹6内设置为波纹状,同时翻边22与底板夹6之间垫有垫片,垫片可以为1-2mm厚的橡胶片,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底板2上浇灌的混凝土不易从两底板2间的缝隙中流出。
同时,在底板2背离桁架1的一面上固接有至少一个拉环7,此处为四个拉环7,四个拉环7分别布置于底板2的四个角上,拆除卡接组件4后,可以拉动拉环7让底板2从混凝土上脱落下来,使得底板2的拆除更方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生产该装配式钢筋桁架1楼承板时,为制造方便,将桁架1、底板2和卡接组件4先分开制造,然后再按单元组装。组装时,首先将卡接槽一31和卡接槽二21对齐,再将卡接组件4上的卡接件一43先后穿过卡接口二212和卡接口312进入卡接盒3内,让卡接件二42位于底板2背离桁架1一侧,然后让卡接杆41滑入滑槽一311和滑槽二211内,卡接盒3靠近底板2的侧壁和底板2就被卡接件一43和卡接件二42卡在中间,从而将桁架1和底板2组装在一起。
在施工时,将钢筋桁架1楼承板单元并排放在支撑架上,底板2上翻边22背离桁架1的一面贴合布置,再将底板夹6配合垫片夹在翻边22上,从而防止底板2上浇灌的混凝土从两底板2间装配的缝隙流出。
当混凝土硬化符合强度要求需要拆除底板2时,只需拉动拉杆5让卡接件一43从滑槽一311滑到卡接口312内,再将卡接组件4从卡接口312内取出,桁架1和底板2就能够分离,此时再拉动拉环7就可以让底板2从混凝土上脱落下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桁架(1)、底板(2)和卡接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上固设有至少一个内部中空的卡接盒(3),卡接盒(3)上开有卡接槽一(31),卡接槽一(31)包括滑槽一(311),滑槽一(311)的一端沿滑槽一(311)的两边扩大形成卡接口一(312),底板(2)上开有与卡接槽一(31)形状相同的卡接槽二(21),卡接组件(4)穿过卡接槽一(31)和卡接槽二(21)将桁架(1)和底板(2)连接在一起;卡接组件(4)包括能沿滑槽一(311)滑动的卡接杆(41),卡接杆(41)的一端固定有能放入卡接口一(312)内且能被滑槽一(311)卡住的卡接件一(43),卡接杆(41)上布置有宽于滑槽二的卡接件二(42),卡接件一(43)与卡接件二(42)之间的距离略等于卡接盒(3)壁厚与底板(2)厚度之和;安装时,相邻两块底板(2)边缘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一(43)和卡接件二(42)为垂直于卡接杆(41)的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盒(3)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杆(41)远离卡接件一(43)的一端固接有拉杆(5),拉杆(5)将沿桁架(1)长度方向布置的卡接杆(41)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与底板(2)之间距离为1-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边缘向布置有桁架(1)的一面弯折形成翻边(22),相邻两底板(2)之间布置有用于将相邻两翻边(22)夹固的底板夹(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2)沿长度方向设有凸起(221),底板夹(6)内设置为波纹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22)与底板夹(6)之间设置有弹性的垫片。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