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测力设备主要检测弹簧的伸张力,其广泛应用于与弹簧相关的企业,如汽车、家具、医疗、模具、机械类等公司。弹簧测力设备是工业上使用比较普及的一种测量伸张力仪表。对其选用既要满足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又要安全可靠、经济耐用。由于弹簧广泛应用,其检测设备少,难以准确测量。使用到弹簧的大多数公司,对弹簧的伸张力、形变力没有检测设备,从而在选型时不好判断选取那种弹簧。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加上机械和控制技术的进步,促使弹簧测力设备有了新的发展,测试弹簧的伸张力无需要复杂的设备,弹簧的形状和结构也不受约束,极大地缩短了新产品选型和开发的周期,降低了成本,解决了弹簧难测量,变形大和选型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依靠人手采用拉力计测试弹簧不仅只能测试弹簧的拉力值,而且还无法测试弹簧在压缩状态时的测试数据。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类似用于测试弹簧压缩状态数据的设备或者装置也存在安装与使用不方便的缺陷。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对弹簧压缩进行检测的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用以实现对弹簧在压缩状态下的数据检测,降低弹簧在检测时的安装难度,提高检测过程中弹簧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两个导引杆,配置手轮的丝杆,设置于底座上的测力计,以及数显刻度尺;
所述测力计配置延伸过第一固定板的顶针,所述顶针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对向面配置彼此呈同轴设置部分延伸入弹簧内部的第一凸柱与第二凸柱,并通过锁止件固定第一凸柱及第二凸柱与弹簧的两端端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贯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导引杆,所述第二固定板嵌设丝杆套,所述丝杆通过在丝杆套中的转动,以推动第二固定板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侧部通过支架固定所述数显刻度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柱与第二凸柱的纵向长度之和为弹簧未压缩前纵向长度的1/4~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用于收容顶针的收容座,所述收容座形成收容顶针的盲孔,所述收容座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止件包括:自第一连接板凸伸设置并围合第一凸柱的第一限位环,以及自第二连接板凸伸设置并围合第二凸柱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一凸柱以及第二限位环与第二凸柱分别形成共同围合弹簧端部的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板面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置缓冲环,所述丝杆贯穿缓冲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悬空设置于底座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供导引杆贯穿的第一光轴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供导引杆贯穿的第二光轴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本体,丝杆帽,固定圆盘,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
所述本体形成凹设用于完全收容丝杆帽的第一盲孔,所述丝杆帽凹设用于收容第一螺栓的台阶孔,所述第一螺栓纵向贯穿丝杆帽并与丝杆的端部所配置的第三盲孔螺接;
所述固定圆盘形成供丝杆贯穿的通孔,并通过第二螺栓横向贯穿固定圆盘并与本体上所设置的第四盲孔螺接,以限制通过固定圆盘压持丝杆帽;
所述第一盲孔与台阶孔的开口方向对向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圆盘整体容置于本体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数显刻度尺通过两个分离的支架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的侧部,所述丝杠远离第二固定板的末端设置用于驱动丝杆轴向转动的手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实现了对弹簧在压缩状态下的数据检测,降低了弹簧在检测时的安装难度,并显著地提高了检测过程中弹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标号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在一种变形例中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正方向”、“负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图1至图3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0,设置于底座10上的第一固定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与第二固定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之间设置两个导引杆26,配置手轮27的丝杆271,设置于底座10上的测力计20,以及数显刻度尺25。具体的,该测力计20的型号为nk-500n。第一固定板21的底面配置具内螺纹的盲孔211,底座10内部使用螺栓227延伸入底座10的壳体并与盲孔211螺接,从而对第一固定板21起到固定作用。同理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底面配置具内螺纹的盲孔242,底座10内部使用螺栓110延伸入底座10的壳体并与盲孔242螺接,从而对第二固定板24起到固定作用。
测力计20配置延伸过第一固定板21的顶针202,顶针202与第一连接板22连接。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的对向面配置彼此呈同轴设置部分延伸入弹簧内部的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并通过锁止件固定第一凸柱29及第二凸柱30与弹簧的两端端部,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4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贯穿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的导引杆26,所述第二固定板24嵌设丝杆套241,丝杆271通过在丝杆套241中的转动,以推动第二固定板23压缩弹簧28,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的侧部通过支架固定所述数显刻度尺25。
如图1及图2所示,该测力计20配置圆形的显示区域201及复位键203,以通过该复位键203校正测力计20。测力计20的顶针202纵向顶住收容座220。当第二连接板23向弹簧28施加纵向压力时,弹簧28向第一连接板22施加向左的压力,并由第一连接板22向收容座220施加向左的压力。压力被顶针202所探测到,并在显示区域201上显示弹簧28在被压缩过程中的压缩力的实时数值。
水平设置的两个导引杆26中间通过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插入弹簧28两端的圆形通道以夹紧弹簧28。两个导引杆26水平横向贯穿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并且导引杆26的两端端部被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4所夹持。第二连接板23在该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对弹簧28的压缩过程中进行检测时,第二连接板23向第一连接板22水平移动,并在第二连接板23水平移动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导引含26起到对第二连接板23的导引作用,以提高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对向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28被均匀的实现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丝杆271的转动以驱动第二连接板23面向第一连接板22执行对向运动,从而减少了摩擦。丝杆271沿着丝杆套241驱动第二连接板23向第一连接板22的方向予以运动并压缩弹簧28,从而通过测力计20观察弹簧28的压缩弹力与压缩距离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对弹簧的压缩力和弹簧移动轨迹的位置关系的检测,而弹簧28的压缩量可通过数显刻度尺25予以实时显示。
具体的,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的纵向长度之和为弹簧未压缩前纵向长度的1/4~1/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的纵向长度之和为弹簧未压缩前纵向长度的1/3。第一连接板22设置用于收容顶针202的收容座220,所述收容座220形成收容顶针202的盲孔(未示出),所述收容座220通过螺栓(未示出,数量可为两个)与第一连接板22固定连接。
同时,结合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锁止件包括:自第一连接板22凸伸设置并围合第一凸柱29的第一限位环221,以及自第二连接板23凸伸设置并围合第二凸柱30的第二限位环222。第一限位环221与第一凸柱29以及第二限位环222与第二凸柱30分别形成共同围合弹簧端部的环形凹槽10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提高了弹簧28在被压缩过程中的稳定性,并通过该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贯穿弹簧28的内部,从而起到了内部导引的作用,防止弹簧28在压缩过程中发生扭曲。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还可将上述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以适应压缩量非常大的弹簧使用,防止因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因纵向抵接而无法进一步压缩弹簧28的现象,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对弹簧28在压缩过程中的压缩力的检测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出的环形凹槽100仅仅是术语“锁止件”的一般概念或者下位概念,锁止件还可为目前现有技术中能够用于锁定弹簧28端部的其他组件,例如卡环、贯穿第一凸柱29和/或第二凸柱30的销柱等等,在本实施例中不一一枚举。进一步的,还可将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配置为能够彼此纵向收容的结构。例如,将第一凸柱29配置为圆柱形的实心结构,同时将第二凸柱30配置为具圆柱形收容腔体的圆筒状结构,在弹簧28在被挤压过程中,将第一凸柱29纵向压入第二凸柱30内部所配置的圆柱形收容腔体中。由于不同的弹簧在直径、材质、有效圈数、线径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压缩力数据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纵向长度较短的前提下对不同弹簧进行压缩力的检测需求,以检测不同弹簧28的压缩弹力。这种技术改进能够明显改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的纵向长度,从而降低了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的制造成本,具有极佳的实用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23包括:本体231,丝杆帽232,固定圆盘233,第一螺栓282及第二螺栓292。本体231形成凹设用于完全收容丝杆帽232的第一盲孔230,所述丝杆帽232凹设用于收容第一螺栓282的台阶孔239,所述第一螺栓282纵向贯穿丝杆帽232并与丝杆271的端部所配置的第三盲孔270螺接。固定圆盘233形成供丝杆271贯穿的通孔234,并通过第二螺栓292横向贯穿固定圆盘233并与本体231上所设置的第四盲孔235螺接,以限制通过固定圆盘233压持丝杆帽232。第一盲孔230与台阶孔239的开口方向对向布置。同时为了防止弹簧28因被压缩所产生的回弹力而导致第二连接板23在松开弹簧28时所导致的第二连接板23对第二固定板24造成冲击,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固定板24面向第二连接板23的一侧设置缓冲环240,丝杆271贯穿缓冲环240。具体的,该缓冲环240可采用橡胶或者硅胶制成。同时,固定圆盘233整体容置于本体231的内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连接板23与丝杆271的装配更为方便与可靠。在安装待检测的弹簧28时,只需要卸下第二螺栓292并移除固定圆盘233,从而解除固定圆盘233对丝杆帽232的轴向限制,以将本体231与丝杆帽232予以分离。同时,通过转动手轮27,以调节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之间的纵向距离,以将未被压缩的弹簧28装配到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之间对向设置的环形凹槽100中,从而满足了对不同长度的弹簧28进行压缩力的检测需求,以检测不同弹簧28的压缩弹力。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悬空设置于底座10上方。通过这种设计减少了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对底座10所造成的摩擦。第一连接板22设置供导引杆26贯穿的第一光轴滑块31,所述第二连接板23设置供导引杆26贯穿的第二光轴滑块32。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在执行对向运动过程中更为平顺。
数显刻度尺25通过两个分离的支架,即与第一连接板22连接的支架51以及与第二连接板52固定的支架52。支架51与支架52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2及第二连接板23的侧部。数显刻度尺25具有刻度尺250,刻度尺250分别使用螺栓与支架51及支架52进行固定。丝杠271远离第二固定板24的末端设置用于驱动丝杆271轴向转动的手轮27。从而通过转动手轮27以驱动丝杆27在丝杆套241中作纵向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的“纵向”所指方向是指丝杆271的纵长延伸方向。
实施例二:
参图4所示,本实施例示出了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的一种变形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所揭示的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省略了实施例一中在第一限位环221与第一凸柱29以及第二限位环222与第二凸柱30分别形成共同围合弹簧端部的环形凹槽100,并仅由第一凸柱29及第二凸柱30纵向延伸入弹簧28两端端部的圆形中空通道中,以起到固定弹簧28的作用。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中相同部分的技术方案,请参实施例一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设置于底座(10)上的第一固定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连接板(23)与第二固定板(24),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之间设置两个导引杆(26),配置手轮(27)的丝杆(271),设置于底座(10)上的测力计(20),以及数显刻度尺(25);
所述测力计(20)配置延伸过第一固定板(21)的顶针(202),所述顶针(202)与第一连接板(2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的对向面配置彼此呈同轴设置部分延伸入弹簧内部的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并通过锁止件固定第一凸柱(29)及第二凸柱(30)与弹簧的两端端部,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与第二固定板(24)之间固定连接两个贯穿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的导引杆(26),所述第二固定板(24)嵌设丝杆套(241),所述丝杆(271)通过在丝杆套(241)中的转动,以推动第二固定板(24)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的侧部通过支架固定所述数显刻度尺(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柱(29)与第二凸柱(30)的纵向长度之和为弹簧未压缩前纵向长度的1/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设置用于收容顶针(202)的收容座(220),所述收容座(220)形成收容顶针(202)的盲孔,所述收容座(220)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板(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自第一连接板(22)凸伸设置并围合第一凸柱(29)的第一限位环(221),以及自第二连接板(23)凸伸设置并围合第二凸柱(30)的第二限位环(222),所述第一限位环(221)与第一凸柱(29)以及第二限位环(222)与第二凸柱(30)分别形成共同围合弹簧端部的环形凹槽(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4)面向第二连接板(23)的一侧设置缓冲环(240),所述丝杆(271)贯穿缓冲环(24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第二连接板(23)悬空设置于底座(10)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设置供导引杆(26)贯穿的第一光轴滑块(31),所述第二连接板(23)设置供导引杆(26)贯穿的第二光轴滑块(3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3)包括:本体(231),丝杆帽(232),固定圆盘(233),第一螺栓(282)及第二螺栓(292);
所述本体(231)形成凹设用于完全收容丝杆帽(232)的第一盲孔(230),所述丝杆帽(232)凹设用于收容第一螺栓(282)的台阶孔(239),所述第一螺栓(282)纵向贯穿丝杆帽(232)并与丝杆(271)的端部所配置的第三盲孔(270)螺接;
所述固定圆盘(233)形成供丝杆(271)贯穿的通孔(234),并通过第二螺栓(292)横向贯穿固定圆盘(233)并与本体(231)上所设置的第四盲孔(235)螺接,以限制通过固定圆盘(233)压持丝杆帽(232);
所述第一盲孔(230)与台阶孔(239)的开口方向对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盘(233)整体容置于本体(231)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压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显刻度尺(25)通过两个分离的支架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连接板(22)及第二连接板(23)的侧部,所述丝杆(271)远离第二固定板(24)的末端设置用于驱动丝杆(271)轴向转动的手轮(2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