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铝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天花吊顶是目前室内装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美观、隔热、保温等优点,同时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报警管线等工程的隐蔽层,梯形吊顶属于天花吊顶的一种,其整体呈内凹式设计,具有优越的聚光效果,能够使室内更加明亮,减少室内的昏暗感,且风格迥异,立体感强,因此梯形吊顶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铝单板作为一种优质材料受到了装修各界的极大关注,目前,梯形天花吊顶则正是采用铝单板进行拼接而成,即整个梯形天花吊顶可由一个或多个梯形单元组成,现有的梯形天花吊顶中的梯形单元主要包括水平铝板及两个倾斜的倾斜铝板组成,而倾斜铝板普遍则为底端固定在吊杆上,其顶端无任何固定结构,且还用于支撑住水平铝板,实际上就是倾斜铝板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力,也就是说水平铝板的自重及倾斜铝板的自重全部会施加到倾斜铝板的底端,致使倾斜铝板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无法支撑住水平铝板,导致水平铝板容易发生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梯形天花吊顶中梯形单元的倾斜铝板为单侧固定结构,水平铝板的自重及倾斜铝板的自重全部会施加到倾斜铝板的底端,致使倾斜铝板容易发生弯曲变形,无法支撑住水平铝板,导致水平铝板容易发生脱落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包括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左铝板、水平铝板、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右铝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及固定于墙顶上的左吊杆和右吊杆;
所述左吊杆的底端固定有左连接件,所述左支撑板固定在左吊杆上,且位于左连接件的上方,所述左铝板的底端搭接在左连接件上,所述左铝板的顶端搭接在左支撑板上,且通过螺钉与左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右吊杆的底端固定有右连接件,所述右支撑板固定在右吊杆上,且位于右连接件的上方,所述右铝板的底端搭接在右连接件上,所述右铝板的顶端搭接在右支撑板上,且通过螺钉与右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铝板的左端搭接在左铝板的顶端,水平铝板的右端搭接在右铝板的顶端。
本方案中通过左连接件支撑住左铝板的底端,左支撑板固定并支撑住左铝板的顶端,同样通过右连接件支撑住右铝板的底端,右支撑板固定并支撑住右铝板的顶端,使左铝板及右铝板的上下两端均被支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左铝板及右铝板的承载能力,使其不易弯曲变形,从而稳定的支撑住水平铝板,以此避免水平铝板发生脱落,且安装时只需要将左铝板及右铝板沿横向移动到位后,通过螺钉固定即可,安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左铝板的底端向上折弯有左下折边,所述左下折边的下表面与左连接件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左铝板的顶端向上折弯有左上折边,所述左上折边的下表面与左支撑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左铝板顶端的螺钉穿过左上折边,并与左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铝板的左端向外折弯有水平左折边,所述水平左折边的下表面与左上折边的上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右铝板的底端向上折弯有右下折边,所述右下折边的下表面与右连接件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右铝板的顶端向上折弯有右上折边,所述右上折边的下表面与右支撑板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右铝板顶端的螺钉穿过右上折边,并与右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铝板的右端向外折弯有水平右折边,所述水平右折边的下表面与右上折边的上表面接触。
为了便于根据不同安装高度的左铝板及右铝板,对应调整左支撑板及右支撑板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左吊杆的中间部位设有左上外螺纹,所述左上外螺纹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左上螺母,所述左支撑板位于两个左上螺母之间;
所述右吊杆的中间部位设有右上外螺纹,所述右上外螺纹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右上螺母,所述右支撑板位于两个右上螺母之间。
为了便于根据不同安装高度的左铝板及右铝板,对应调整左连接件及右连接件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左吊杆的底端设有左下外螺纹,所述左下外螺纹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左下螺母,所述左连接件的左连接部位于两个左下螺母之间;
所述右吊杆的底端设有右下外螺纹,所述右下外螺纹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右下螺母,所述右连接件的右连接部位于两个右下螺母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通过左连接件支撑住左铝板的底端,左支撑板固定并支撑住左铝板的顶端,同样通过右连接件支撑住右铝板的底端,右支撑板固定并支撑住右铝板的顶端,使左铝板及右铝板的上下两端均被支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左铝板及右铝板的承载能力,使其不易弯曲变形,从而稳定的支撑住水平铝板,以此避免水平铝板发生脱落,且安装时只需要将左铝板及右铝板沿横向移动到位后,通过螺钉固定即可,安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f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左铝板,1-1、左下折边,1-2、左上折边;
2、水平铝板,2-1、水平左折边,2-2、水平右折边;
3、右铝板,3-1、右下折边,3-2、右上折边;
4、左吊杆,4-1、左上外螺纹,4-2、左下外螺纹;
5、右吊杆,5-1、右上外螺纹,5-2、右下外螺纹;
6、左连接件,6-1、左连接部;
7、右连接件,7-1、右连接部;
8、左支撑板,9、右支撑板,10、螺钉,11、左上螺母,12、右上螺母,13、左下螺母,14、右下螺母,15、墙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包括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左铝板1、水平铝板2、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右铝板3、左支撑板8、右支撑板9及固定于墙顶15上的左吊杆4和右吊杆5;
所述左吊杆4的底端固定有左连接件6,所述左支撑板8固定在左吊杆4上,且位于左连接件6的上方,所述左铝板1的底端搭接在左连接件6上,所述左铝板1的顶端搭接在左支撑板8上,且通过螺钉10与左支撑板8固定连接;
所述右吊杆5的底端固定有右连接件7,所述右支撑板9固定在右吊杆5上,且位于右连接件7的上方,所述右铝板3的底端搭接在右连接件7上,所述右铝板3的顶端搭接在右支撑板9上,且通过螺钉10与右支撑板9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铝板2的左端搭接在左铝板1的顶端,水平铝板2的右端搭接在右铝板3的顶端。
所述左铝板1的底端向上折弯有左下折边1-1,所述左下折边1-1的下表面与左连接件6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左铝板1的顶端向上折弯有左上折边1-2,所述左上折边1-2的下表面与左支撑板8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左铝板1顶端的螺钉10穿过左上折边1-2,并与左支撑板8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铝板2的左端向外折弯有水平左折边2-1,所述水平左折边2-1的下表面与左上折边1-2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右铝板3的底端向上折弯有右下折边3-1,所述右下折边3-1的下表面与右连接件7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右铝板3的顶端向上折弯有右上折边3-2,所述右上折边3-2的下表面与右支撑板9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右铝板3顶端的螺钉10穿过右上折边3-2,并与右支撑板9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铝板2的右端向外折弯有水平右折边2-2,所述水平右折边2-2的下表面与右上折边3-2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左吊杆4的中间部位设有左上外螺纹4-1,所述左上外螺纹4-1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左上螺母11,所述左支撑板8位于两个左上螺母11之间;从而通过两个左上螺母11将左支撑板8夹持固定在左吊杆4上,以便于在调节左支撑板8的高度时,只需相应的改变两个左上螺母11的高度即可,进而便于左支撑板8适应不同高度的左铝板1。
所述右吊杆5的中间部位设有右上外螺纹5-1,所述右上外螺纹5-1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右上螺母12,所述右支撑板9位于两个右上螺母12之间;从而通过两个右上螺母12将右支撑板9夹持固定在右吊杆5上,以便于在调节右支撑板9的高度时,只需相应的改变两个右上螺母12的高度即可,进而便于右支撑板9适应不同高度的右铝板3。
所述左吊杆4的底端设有左下外螺纹4-2,所述左下外螺纹4-2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左下螺母13,所述左连接件6的左连接部6-1位于两个左下螺母13之间;从而通过两个左下螺母13将左连接件6的左连接部6-1夹持固定在左吊杆4上,以便于在调节左连接件6的高度时,只需相应的改变两个左下螺母13的高度即可,进而便于左连接件6适应不同高度的左铝板1;
所述右吊杆5的底端设有右下外螺纹5-2,所述右下外螺纹5-2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右下螺母14,所述右连接件7的右连接部7-1位于两个右下螺母14之间;从而通过两个右下螺母14将右连接件7的右连接部7-1夹持固定在右吊杆5上,以便于在调节右连接件7的高度时,只需相应的改变两个右下螺母14的高度即可,进而便于右连接件7适应不同高度的右铝板3。
本实施例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的安装过程如下:
调节好左支撑板8、左连接件6、右支撑板9及右连接件7的高度后;将左铝板1移动到安装高度,向左移动左铝板1,使其左下折边1-1搭在左连接件6上,左上折边1-2搭在左支撑板8上,然后通过螺钉10将左上折边1-2固定在左支撑板8上即可;同样将右铝板3移动到安装高度,向右移动右铝板3,使其右下折边3-1搭在右连接件7上,右上折边3-2搭在右支撑板9上,然后通过螺钉10将右上折边3-2固定在右支撑板9上即可;最后将水平铝板2倾斜的移动到左铝板1及右铝板3的上方,然后将水平铝板2水平放置到左铝板1及右铝板3上,使水平铝板2的水平左折边2-1搭在左铝板1的左上折边1-2上,水平铝板2的水平右折边2-2搭在右铝板3的右上折边3-2上,即可完成梯形结构的组装,安装方便快捷;
本实施通过左连接件6支撑住左铝板1的底端,左支撑板8固定并支撑住左铝板1的顶端,同样通过右连接件7支撑住右铝板3的底端,右支撑板9固定并支撑住右铝板3的顶端,使左铝板1及右铝板3的上下两端均被支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左铝板1及右铝板3的承载能力,使其不易弯曲变形,从而稳定的支撑住水平铝板2,以此避免水平铝板2发生脱落。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向上倾斜的左铝板(1)、水平铝板(2)、从右至左向上倾斜的右铝板(3)、左支撑板(8)、右支撑板(9)及固定于墙顶(15)上的左吊杆(4)和右吊杆(5);
所述左吊杆(4)的底端固定有左连接件(6),所述左支撑板(8)固定在左吊杆(4)上,且位于左连接件(6)的上方,所述左铝板(1)的底端搭接在左连接件(6)上,所述左铝板(1)的顶端搭接在左支撑板(8)上,且通过螺钉(10)与左支撑板(8)固定连接;
所述右吊杆(5)的底端固定有右连接件(7),所述右支撑板(9)固定在右吊杆(5)上,且位于右连接件(7)的上方,所述右铝板(3)的底端搭接在右连接件(7)上,所述右铝板(3)的顶端搭接在右支撑板(9)上,且通过螺钉(10)与右支撑板(9)固定连接;
所述水平铝板(2)的左端搭接在左铝板(1)的顶端,水平铝板(2)的右端搭接在右铝板(3)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铝板(1)的底端向上折弯有左下折边(1-1),所述左下折边(1-1)的下表面与左连接件(6)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左铝板(1)的顶端向上折弯有左上折边(1-2),所述左上折边(1-2)的下表面与左支撑板(8)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左铝板(1)顶端的螺钉(10)穿过左上折边(1-2),并与左支撑板(8)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铝板(2)的左端向外折弯有水平左折边(2-1),所述水平左折边(2-1)的下表面与左上折边(1-2)的上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铝板(3)的底端向上折弯有右下折边(3-1),所述右下折边(3-1)的下表面与右连接件(7)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右铝板(3)的顶端向上折弯有右上折边(3-2),所述右上折边(3-2)的下表面与右支撑板(9)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右铝板(3)顶端的螺钉(10)穿过右上折边(3-2),并与右支撑板(9)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铝板(2)的右端向外折弯有水平右折边(2-2),所述水平右折边(2-2)的下表面与右上折边(3-2)的上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吊杆(4)的中间部位设有左上外螺纹(4-1),所述左上外螺纹(4-1)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左上螺母(11),所述左支撑板(8)位于两个左上螺母(11)之间;
所述右吊杆(5)的中间部位设有右上外螺纹(5-1),所述右上外螺纹(5-1)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右上螺母(12),所述右支撑板(9)位于两个右上螺母(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梯形铝板安装对接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吊杆(4)的底端设有左下外螺纹(4-2),所述左下外螺纹(4-2)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左下螺母(13),所述左连接件(6)的左连接部(6-1)位于两个左下螺母(13)之间;
所述右吊杆(5)的底端设有右下外螺纹(5-2),所述右下外螺纹(5-2)处螺纹有连接两个右下螺母(14),所述右连接件(7)的右连接部(7-1)位于两个右下螺母(14)之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