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及吊顶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扣及吊顶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卫生间的吊顶通常采用集成吊顶,换气扇、灯等电器都会集成在吊顶上,达到较为美观和节省空间的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换气扇,需要通过在换气扇的两侧安装卡扣,通过卡扣卡在龙骨上进行固定,现有的卡扣通常为固定的大小,为了可以卡紧在龙骨上,卡扣的宽度通常会比龙骨的宽度窄,在安装时需要依靠卡扣本身的弹力撑开扣在龙骨上,在长时间使用后,回弹力会越来越小,导致不能够有效卡紧龙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活动的卡扣,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卡扣长时间使用后会失效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长期保持卡紧力并且易于拆装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卡扣,包括:

第一卡扣体,所述第一卡扣体的一端为第一铰接部,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卡紧部;

第二卡扣体,所述第二卡扣体的一端为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铰接,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二卡紧部和第二卡紧部之间形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二铰接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卡紧空间的方向延伸出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和所述第二卡紧部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处的左右两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体还包括一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一卡紧部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抵顶部穿过的开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连接部上还开设有安装孔。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部、水平连接部和第一卡紧部依序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卡紧空间弯曲形成所述抵顶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铰接部和第二卡紧部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抵顶部向所述第一卡扣体的一侧倾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紧部和第二卡紧部的末端均延伸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向外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吊顶固定结构,其包括:

壳体;

上述的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

龙骨,所述龙骨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壳体两侧的卡扣可卡在对应的龙骨上;

其中,所述抵顶部抵顶在所述龙骨的顶部,使所述第二卡扣体具有向龙骨旋转的趋势,从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体共同夹紧龙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在安装时,通过产品的重力下压卡扣,使所述抵顶部抵顶着龙骨产生使第二卡扣体往龙骨向内转动的趋势,从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体产生夹紧力,夹紧龙骨,而且产品的重力越大,夹紧力越大,在拆卸时,只需要向上顶起产品,卡扣失去压力,便能够松开龙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吊顶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吊顶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卡扣与龙骨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卡扣,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卡扣长时间使用后会失效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卡扣容易失效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卡扣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其中,所述第二卡扣体的向卡紧空间延伸处抵顶部,利用待安装产品本身的重力结合杠杆原理,以所述抵顶部为受力点,当抵顶部受压时会使所述第二卡扣体产品向龙骨靠近的方向转动的趋势,与所述第一卡扣体形成夹紧力,夹紧龙骨,并且产品的重量越大,夹紧力越大,在拆卸时,只需顶起产品,便可以松开卡扣。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卡扣的主视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具体包括:

第一卡扣体1,所述第一卡扣体1的一端为第一铰接部11,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卡紧部12,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11用于与外部铰接,所述第一卡紧部12弯曲处形成卡位,可以卡在龙骨上。

第二卡扣体2,所述第二卡扣体2的一端为第二铰接部21,所述第二铰接部21与所述第一铰接部11铰接,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二卡紧部22,所述第二卡紧部22和第一卡紧部之间形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二铰接部21的末端朝向所述卡紧空间的方向延伸出抵顶部23,所述抵顶部23和所述第二卡紧部22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11和第二铰接部21铰接处的左右两端,因此,当所述抵顶部23受到向上的压力时,产生有向上的转动的趋势,所述第二卡紧部22则会具有向下转动的趋势,使第二卡紧部22夹向所述卡紧空间,从而产生夹紧力。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扣体1还包括一水平连接部13,所述水平连接部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部11和第一卡紧部12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13靠近所述第一铰接部11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抵顶部23穿过的开口。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扣体1还包括一水平连接部13,所述水平连接部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部11和第一卡紧部12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13靠近所述第一铰接部11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抵顶部穿过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部11、水平连接部13和第一卡紧部12依序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水平连接部13上还开设有安装孔15,可以通过螺丝等紧固件把卡扣安装到外部结构上。

所述第二铰接部21的末端朝向所述卡紧空间弯曲形成所述抵顶部23,所述第二铰接部21和第二卡紧部22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铰接部11和第二铰接部21通过一转轴3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铰接部11和第二铰接部21铰接后,所述抵顶部23从所述第一铰接部11的开口伸出到所述卡紧空间中。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抵顶部23向所述第一卡扣体1的一侧倾斜,可以保证当所述抵顶部23受到下方的压力时,向远离所述转轴3的方向旋转,即保证所述第二卡紧部22是向靠近所述转轴3的方向旋转,从而产生夹紧力。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卡紧部12和第二卡紧部22的末端均延伸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向外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从所述第一卡紧部12延伸出的第一把手部14和从所述第二卡紧部22延伸出的第二把手部24。所述把手部的设置便于对卡扣进行位置调整,和安装等操作。

如图3至图5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吊顶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吊顶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所述卡扣与龙骨的配合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吊顶固定结构,包括卡扣100、壳体200和龙骨300,其中,所述卡扣100为上述的卡扣,包括所述第一卡扣体1和第二卡扣体2,所述壳体200可以为各种电器的壳体,包括但不限于换气扇、加热器和照明灯等。

多个所述卡扣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200的两侧,所述龙骨300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200的两侧,所述壳体200两侧的卡扣100可卡在对应的龙骨300上。

安装时,所述各个卡扣100的抵顶部23抵顶在所述龙骨300的顶部,使所述第二卡扣体2具有向龙骨300旋转的趋势,从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体1共同夹紧龙骨300。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在安装时,通过产品的重力下压卡扣,使所述抵顶部抵顶着龙骨产生使第二卡扣体往龙骨向内转动的趋势,从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体产生夹紧力,夹紧龙骨,而且产品的重力越大,夹紧力越大,在拆卸时,只需要向上顶起产品,卡扣失去压力,便能够松开龙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卡扣体,所述第一卡扣体的一端为第一铰接部,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一卡紧部;

第二卡扣体,所述第二卡扣体的一端为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另一端弯曲形成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二卡紧部和第一卡紧部之间形成卡紧空间,所述第二铰接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卡紧空间的方向延伸出抵顶部,所述抵顶部和所述第二卡紧部位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铰接处的左右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体还包括一水平连接部,所述水平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一卡紧部连接,所述水平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铰接部的一端开设有供所述抵顶部穿过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连接部上还开设有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水平连接部和第一卡紧部依序连接,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的末端朝向所述卡紧空间弯曲形成所述抵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部和第二卡紧部为一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部向所述第一卡扣体的一侧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紧部和第二卡紧部的末端均延伸有把手部,所述把手部向外倾斜设置。

9.一种吊顶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

龙骨,所述龙骨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壳体两侧的卡扣可卡在对应的龙骨上;

其中,所述抵顶部抵顶在所述龙骨的顶部,使所述第二卡扣体具有向龙骨旋转的趋势,从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体共同夹紧龙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扣及吊顶固定结构,所述卡扣包括互相铰接的第一卡扣体和第二卡扣体,在安装时,通过产品的重力下压卡扣,使所述抵顶部抵顶着龙骨产生使第二卡扣体往龙骨向内转动的趋势,从而与所述第一卡扣体产生夹紧力,夹紧龙骨,而且产品的重力越大,夹紧力越大,在拆卸时,只需要向上顶起产品,卡扣失去压力,便能够松开龙骨,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创;梁金儒;解博超;李清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5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