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和车辆。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是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为了使得行车记录仪安装在汽车内更加紧凑、美观,节省安装空间,越来越多的行车记录仪被设置到了汽车内后视镜中,从而形成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由于现有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通常仅拍摄车辆前方的画面,如果想要多方位拍摄,则需要增加摄像头的数量和拍摄方位,从而过多地占用汽车内的安装空间,且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能够仅用一个摄像头就可以拍摄车辆周围多方位的画面,且装配方便,节省车辆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具有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包括后视镜本体和鱼眼摄像头,鱼眼摄像头安装于后视镜本体的下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与鱼眼摄像头相匹配的安装座,第二支架包括与后视镜本体相连接的固定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还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安装座固定设置于安装板的第一侧;

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安装板的第二侧,固定部朝向背离安装板的一侧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的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开设有让位槽,让位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后视镜本体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将第二支架与后视镜本体固定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还包括转向折弯部,转向折弯部与固定部一体成型,转向折弯部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为车辆行进方向,固定部朝向与第一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以使鱼眼摄像头安装于后视镜本体的下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向折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均朝向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上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安装板开设有与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紧固件依次穿设第四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后视镜本体包括前壳、后壳及莲花瓣,前壳与后壳扣合形成容纳腔,后壳底部开设有安装孔,莲花瓣固定设置于容纳腔内,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还包括安装支架,鱼眼摄像头通过安装支架与莲花瓣固定连接,且鱼眼摄像头的至少部分露出安装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鱼眼摄像头包括鱼眼镜头和壳体,壳体具有凸台段,鱼眼镜头露出安装孔,凸台段与安装孔过盈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还包括显示组件和电路板,显示组件和电路板固定于容纳腔内,电路板位于莲花瓣背离后壳的一侧,显示组件位于电路板背离莲花瓣的一侧,电路板与显示组件电连接,鱼眼摄像头与电路板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意一项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例如:

通过将鱼眼摄像头安装于后视镜本体的下方,根据鱼眼摄像头的特性,以使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仅使用一个摄像头就可以拍摄到车辆行进方向所在的水平面内360°范围内的影像,扩大了拍摄角度范围,减少了摄像头的数量,且简化装配结构,节省汽车内部的安装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中后视镜本体、鱼眼摄像头及安装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安装支架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安装支架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后视镜本体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后视镜本体;11-前壳;12-后壳;125-安装孔;128-卡槽盖;13-莲花瓣;135-第二连接孔;14-显示组件;141-玻璃;142-触摸tp;143-显示屏;144-pcb支架;15-电路板;16-鱼眼摄像头;163-鱼眼镜头;165-凸台段;17-安装支架;18-第一支架;181-安装板;182-第一侧;183-第二侧;184-第四连接孔;185-安装座;19-第二支架;191-固定部;192-让位槽;193-第一连接孔;195-转向弯折部;196-第一支臂;197-第二支臂;198-第三连接孔;20-第一方向;21-第二方向;25-后视镜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的剖视图,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

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包括后视镜本体10和鱼眼摄像头16。其中,鱼眼摄像头16安装于后视镜本体10的下方。

由于后视镜本体10安装于车辆前挡风玻璃141的上部,鱼眼摄像头16位于后视镜本体10的下方,根据鱼眼摄像头16的拍摄角度广、视野范围大的摄像特性,可以拍摄到车辆在行进方向的水平面内360°范围内的影像,从而实现在只有一个摄像头的情况下增大拍摄视角。

进一步地,鱼眼摄像头16通过安装支架17安装于后视镜本体10的下方。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中后视镜本体10、鱼眼摄像头16及安装支架17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

安装支架1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后视镜本体10包括前壳11、后壳12及莲花瓣13,其中,前壳11与后壳12扣合形成容纳腔,莲花瓣13固定设置于容纳腔内,鱼眼摄像头16通过安装支架17固定连接于莲花瓣13上,且鱼眼摄像头16的鱼眼镜头163朝向下方设置。

图5为安装支架17中第一支架18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安装支架17中第二支架19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5和图6所示。

具体的,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可拆卸连接,通过安装支架17转变鱼眼摄像头16的朝向方位。第一支架18包括安装板181和安装座185,第二支架19包括固定部191和转向弯折部195。其中,安装座185用于和鱼眼摄像头16相配合连接,安装板181用于和第二支架19的转向弯折部195固定连接,固定部191用于和后视镜本体10的莲花瓣13固定连接。

安装板181为平板状结构,安装板181与安装座185固定连接,安装板18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82和第二侧183,安装座185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81的第一侧182。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85为空心圆柱状结构,安装座185开设有内螺纹孔,鱼眼摄像头16的支架设置有外螺纹,以使鱼眼摄像头16和安装座185螺纹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鱼眼摄像头16与安装座185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例如:鱼眼摄像头16的支架上设置有内螺纹,安装座185设置有外螺纹,或者,鱼眼摄像头16与安装座185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只要将鱼眼摄像头16安装于安装板181的第一侧182,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即可。

进一步地,安装板181上设置有与第二支架19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81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184。

第二支架19固定连接于安装板181的第二侧183,第二支架19中的固定部191朝向背离安装板181的一侧延伸,以使固定部191与莲花瓣13固定连接。

该第二支架19为弯折结构,起到转向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大致为s型结构,且固定部191与转向折弯部为一体成型。

其中,转向折弯部朝向第一方向20延伸,固定部191朝向第二方向21延伸。具体的,当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安装在车辆上时,第一方向20为车辆的行进方向,第二方向21与第一方向20具有夹角,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20与第二方向21垂直,从而将鱼眼摄像头16安装于后视镜本体10的下方。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20与第二方向21可以形成锐角,根据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后视镜的角度及鱼眼摄像头16的拍摄范围需求而定,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固定部191的远离安装板181的一端开设有让位槽192,该让位槽192与莲花瓣13上的安装位置相匹配,且让位槽19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93。后视镜本体10中的莲花瓣1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35,其中,第二连接孔135与第一连接孔193相对应,通过紧固件依次穿设第一连接孔193和第二连接孔135,从而将第二支架19与后视镜本体10的莲花瓣1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孔19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也可以是让位槽192的两侧均开设一个第一连接孔193,具体的开设数量不做限定,只要满足第一支架18上固定部191的第一连接孔193与莲花瓣13上的第二连接孔135相对应,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能够将其固定即可。

进一步地,转向折弯部折弯后朝向第一方向20延伸,该转向折弯部用于和第一支架18的安装板181固定连接。具体的,转向折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臂196和第二支臂197,第一支臂196和第二支臂197同时朝向第一方向20延伸,且第一支臂196和第二支臂197位于同一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臂196和第二支臂197上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198,如上所述,安装板181上开设有与第三连接孔198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184,采用类似螺栓、螺钉等紧固件从下向上依次穿设第四连接孔184和第三连接孔198,将第一支架18与第二支架19固定连接。该转向折弯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连接稳固。

图7为后视镜本体10中后壳12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7所示。

后壳1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孔125,该安装孔125用于和鱼眼摄像头16配合,以使鱼眼摄像头16通过安装支架17与莲花瓣13固定连接,且使鱼眼摄像头16的至少部分外露于安装孔125,增大拍摄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鱼眼摄像头16包括鱼眼镜头163和壳体,壳体与第一支架18的安装座185配合连接,且壳体具有凸台段165,凸台段165与后壳12底部的安装孔125过盈配合,以使鱼眼镜头163外露于安装孔125,该第一支架18结构简单,第一支架18与鱼眼摄像头16装配后能够增大拍摄的视角范围,且外形美观,节省车辆的内部空间。

请继续参照图4所示。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还包括显示组件14和电路板15,显示组件14和电路板15设置于容纳腔内。具体的,电路板15位于莲花瓣13背离后壳12的一侧,显示组件14位于电路板15背离莲花瓣13的一侧。电路板15与显示组件14电连接,鱼眼摄像头16与电路板15电连接。

进一步地,显示组件14包括玻璃141、触摸tp142、显示屏143及pcb支架144。玻璃141、触摸tp142、显示屏143及pcb支架144依次分布,且触摸tp142与玻璃141粘接,显示屏143的显示面一侧与触摸tp142粘接,显示屏143的非显示面与pcb支架144抵接。该显示组件14设置于后视镜本体10的前壳11内,且使玻璃141与前壳11的内侧抵接。同时,pcb支架144的边缘设置有凸起,该凸起正好可以伸进前壳11的扣位,从而实现pcb支架144与前壳11扣合将显示组件14卡在前壳11内。

具体的,显示屏143的显示面的轮廓尺寸与玻璃141的反射面轮廓尺寸相同,有利于在后视镜上形成全屏显示效果;触摸tp142的轮廓尺寸与玻璃141的反射面轮廓尺寸相同,有利于触摸tp142操作。

进一步地,pcb支架144的背离显示屏143的一侧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电路板15固定连接,从而将电路板15和显示组件14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还包括后视镜支架25,后视镜本体10的后壳12的背离前壳11一侧开设有贯通孔,后视镜支架25穿过贯通孔以球铰方式压入莲花瓣13内,与莲花瓣13形成球铰形式。

可选的,后视镜本体10的后壳12顶部还开设有沉槽,沉槽的开口端设置有卡槽盖128,该卡槽盖128与沉槽开口端扣合,该沉槽用于插设sim卡、内存卡、地图卡等,操作方便,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的安装过程为:

将鱼眼摄像头16的螺纹端伸入后壳12底部的安装孔125,螺纹端与第一支架18的安装座185螺纹连接,第一支架18的安装板181与第二支架19的转向弯折部195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19的固定部191与莲花瓣13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鱼眼摄像头16的凸台段165与安装孔125过盈配合,从而将鱼眼摄像头16固定在后视镜的下方且鱼眼镜头163外露朝下,然后安装电路板15和显示组件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设计合理、巧妙,结构简单,采用一个鱼眼摄像头16朝下外露于后视镜本体10底部的方式,可以获取车辆在行进方向的水平面上360°视角的图像,从而增加摄像头的拍摄范围,装配方便,节省车辆内的安装空间,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所示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100,外形美观,结构简单,能够拍摄车辆行进方向的水平面上360°视角的图像,在使用一个摄像头的基础上,增加拍摄范围,节省车辆内的安装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和车辆,使用方便,装配简单,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本体和鱼眼摄像头,所述鱼眼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下方;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鱼眼摄像头相匹配的安装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后视镜本体相连接的固定部;

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安装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侧,所述固定部朝向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转向折弯部,所述转向折弯部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转向折弯部朝向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车辆行进方向,所述固定部朝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夹角的第二方向延伸,以使所述鱼眼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后视镜本体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后视镜本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后视镜本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折弯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上均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安装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孔,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将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本体包括前壳、后壳及莲花瓣,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扣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后壳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莲花瓣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鱼眼摄像头通过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莲花瓣固定连接,且所述鱼眼摄像头的至少部分露出所述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摄像头包括鱼眼镜头和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凸台段,所述鱼眼镜头露出所述安装孔,所述凸台段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行车记录仪还包括显示组件和电路板,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莲花瓣背离所述后壳的一侧,所述显示组件位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莲花瓣的一侧,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组件电连接,所述鱼眼摄像头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后视镜行车记录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和车辆,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包括后视镜本体和鱼眼摄像头。鱼眼摄像头安装于后视镜本体的下方。该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结构简单,外形美观,装配方便,其能够仅用一个摄像头就可以拍摄车辆周围多视角的画面,降低生产成本,节省车辆的内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歌美迪实业有限公司;张丽娜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5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