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单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



背景技术:

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目前吊顶系统主要包括由龙骨搭接而成的框架及安装在框架上的吊顶板,龙骨则通过吊杆固定在墙顶上,显然龙骨在吊顶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承载要求;

现有的吊顶系统中的龙骨主要为木质龙骨(木方)和钢质龙骨,木质龙骨主要适用于家装,在一些大型吊顶系统中,为了保证整个吊顶系统具有足够的强度,常采用c型钢作为吊顶龙骨,然而由于c型钢龙骨自身重量却较大,存在c型钢龙骨在提升至墙顶进行安装作业的难度大,且无疑会增加整个吊顶系统的负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吊顶系通常采用c型钢作为吊顶龙骨,而c型钢龙骨自身重量较大,导致整个吊顶系统的负载变大及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包括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所述铝单板本体的上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上条形凹槽,所述铝单板本体的下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下条形凹槽,所述上条形凹槽及下条形凹槽均从铝单板本体的左端端面延伸至右端端面,所述上条形凹槽及下条形凹槽内均对应嵌入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钢条;

所述铝单板本体的左端及右端均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上端与上条形凹槽正对的部位处对应螺纹连接有压紧螺钉,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与下条形凹槽正对的部位处对应向上凸出有压紧块,所述压紧螺钉紧抵住与其对应的上条形凹槽内所配置的钢条,所述压紧块紧抵住与其对应的下条形凹槽内所配置的钢条。

本方案中利用在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上配置钢条,并通过连接套上的压紧螺钉和压紧块实现便捷的将钢条压紧在铝单板本体上,使钢条与方形铝单板本体结合为一体,以便钢条能够更好的与铝单板本体一起承压,从而实现该承载铝单板同时拥有质量相对较轻及强度较高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吊顶系统的整体负载,且由于质量相对较轻,也便于该承载铝单板提升至墙顶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的外侧端部延伸有侧边,位于铝单板本体左端的连接套上的侧边与铝单板本体的左端端部接触,位于铝单板本体右端的连接套上的侧边与铝单板本体的右端端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铝单板本体的内孔中设有中心管部,所述中心管部的外壁与内孔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连接翼,相邻两个连接翼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电线的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钢条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利用在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上配置钢条,并通过连接套上的压紧螺钉和压紧块实现便捷的将钢条压紧在铝单板本体上,使钢条与方形铝单板本体结合为一体,以便钢条能够更好的与铝单板本体一起承压,从而实现该承载铝单板同时拥有质量相对较轻及强度较高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吊顶系统的整体负载,且由于质量相对较轻,也便于该承载铝单板提升至墙顶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在连接套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中铝单板本体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是本实用新型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中连接套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铝单板本体,1-1、上条形凹槽,1-2、下条形凹槽,1-3、中心管部,1-4、连接翼,1-5、内腔,2、钢条,3、连接套,3-1、压紧块,3-2、侧边,4、压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包括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1,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上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上条形凹槽1-1,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下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下条形凹槽1-2,所述上条形凹槽1-1及下条形凹槽1-2均从铝单板本体1的左端端面延伸至右端端面,所述上条形凹槽1-1及下条形凹槽1-2内均对应嵌入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钢条2;

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左端及右端均套设有连接套3,所述连接套3的上端与上条形凹槽1-1正对的部位处对应螺纹连接有压紧螺钉4,所述连接套3的下端与下条形凹槽1-2正对的部位处对应向上凸出有压紧块3-1,所述压紧螺钉4紧抵住与其对应的上条形凹槽1-1内所配置的钢条2,所述压紧块3-1紧抵住与其对应的下条形凹槽1-2内所配置的钢条2。

所述连接套3的外侧端部延伸有侧边3-2,位于铝单板本体1左端的连接套3上的侧边3-2与铝单板本体1的左端端部接触,位于铝单板本体1右端的连接套3上的侧边3-2与铝单板本体1的右端端部接触;连接套3上侧边3-2的设置,可对铝单板本1的边缘进行保护,可有效的防止该承载铝单板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铝单板本体1的两端边缘被碰伤至变形;同时,铝单板本体1左右两端连接套3上的侧边3-2会分别与钢条2的两端接触,对钢条2形成轴向限位,提高钢条2在铝单板本体1上的稳固性。

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内孔中设有中心管部1-3,所述中心管部1-3的外壁与内孔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连接翼1-4,相邻两个连接翼1-4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电线的内腔1-5;中心管部1-3及连接翼1-4的设置可有效的增强承载铝单板的强度,同时中心管部1-3的内部及相邻两个连接翼1-4之间所形成的内腔1-5可用于穿设电线,可将不同类的通信电线、电力电线等隔开,避免隐藏在吊顶中的电线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并可对电线形成保护。

具体地,所述钢条2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实施例中的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主要用于作为吊顶中的龙骨,其在钢条2与铝单板本体1进行组装时,首先钢条2对应嵌入到铝单板本体1上方的上条形凹槽1-1和下条形凹槽1-2中,然后将两个连接套3分别套在铝单板本体1的左右两端,此时上条形凹槽1-1中的钢条2分别与连接套3上的压紧螺钉4相对应,下条形凹槽1-2中的钢条2分别与连接套3上的压紧块3-1相对应,而后通过拧紧压紧螺钉4,压紧螺钉4会对应抵在上条形凹槽1-1内的钢条2上,使铝单板本体1上方的钢条2牢牢的抵紧在上条形凹槽1-1中,且,在压紧螺钉4拧紧时,连接套3会整体相对铝单板本体1上移,其下方的压紧块3-1则会逐渐将铝单板本体1下方的钢条2牢牢的抵紧在下条凹槽中,从而实现只需拧紧压紧螺钉4,即可实现将铝单板本体1上方和下方的钢条2一并固定在铝单板本体1上,提高了钢条2在铝单板本体1上的安装效率。

本实施中巧妙的通过连接套3将钢条2与方形铝单板本体1结合为一体,以便钢条2能够更好的与铝单板本体1一起承压,从而实现该承载铝单板同时拥有质量相对较轻及强度较高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吊顶系统的整体负载,且由于质量相对较轻,也便于该承载铝单板提升至墙顶进行安装。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1),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上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上条形凹槽(1-1),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下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下条形凹槽(1-2),所述上条形凹槽(1-1)及下条形凹槽(1-2)均从铝单板本体(1)的左端端面延伸至右端端面,所述上条形凹槽(1-1)及下条形凹槽(1-2)内均对应嵌入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钢条(2);

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左端及右端均套设有连接套(3),所述连接套(3)的上端与上条形凹槽(1-1)正对的部位处对应螺纹连接有压紧螺钉(4),所述连接套(3)的下端与下条形凹槽(1-2)正对的部位处对应向上凸出有压紧块(3-1),所述压紧螺钉(4)紧抵住与其对应的上条形凹槽(1-1)内所配置的钢条(2),所述压紧块(3-1)紧抵住与其对应的下条形凹槽(1-2)内所配置的钢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3)的外侧端部延伸有侧边(3-2),位于铝单板本体(1)左端的连接套(3)上的侧边(3-2)与铝单板本体(1)的左端端部接触,位于铝单板本体(1)右端的连接套(3)上的侧边(3-2)与铝单板本体(1)的右端端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单板本体(1)的内孔中设有中心管部(1-3),所述中心管部(1-3)的外壁与内孔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连接翼(1-4),相邻两个连接翼(1-4)之间形成用于穿设电线的内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条(2)的横截面呈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单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轻质高强度承载铝单板,包括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铝单板本体的上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上条形凹槽,铝单板本体的下端面至少设有两个下条形凹槽,上条形凹槽及下条形凹槽内均对应嵌入有一与其相匹配的钢条;本实用新型利用在中空结构的方形铝单板本体上配置钢条,并通过连接套上的压紧螺钉和压紧块实现便捷的将钢条压紧在铝单板本体上,使钢条与方形铝单板本体结合为一体,以便钢条能够更好的与铝单板本体一起承压,从而实现该承载铝单板同时拥有质量相对较轻及强度较高的优点,有效的降低了吊顶系统的整体负载,且由于质量相对较轻,也便于该承载铝单板提升至墙顶进行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林伊枫;林鹏;周森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巨星铭创幕墙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5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