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需要使用专用的汽车部件,如电源总开关、高压配电盒(分线盒)等,为实现这些汽车部件的可靠搭载,一般需专门设计汽车部件集成支架总成。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的汽车部件集成支架总成通常采用型材或折弯件,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连接而成,而此种形式的汽车部件集成支架总成为达到一定的机械性能要求,一般使用的材料较厚,整体重量较大,不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经济性;同时,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质量差,焊接效率低,对产品表面质量影响较大。

同时,在汽车上所装配的部件很多,汽车车身构造复杂,为固定这些零部件需在复杂的车身结构上进行开孔或者焊接,容易出现偏差,导致零部件安装与设计状态不一致,影响最终的安装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以便于电源总开关及周边部件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车辆的电源总开关,所述电源总开关具有呈长方体状的壳体,以及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上表面贴合相接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正交布置、且与所述壳体的侧面间距设置的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正交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壳体安装部,以及构成对所述开关让位的让位部,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朝向所述电源总开关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并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以与所述上表面贴合相接的橡胶垫;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所述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固定于车身上的支架安装部,且所述壳体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分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并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高压分线盒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的分线盒安装部。

进一步的,所述让位部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的u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安装部为分置于所述u形槽两侧的安装孔,且其一所述安装孔为圆形孔,另一的所述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长度方向和所述开关于所述u形槽内的嵌装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两个第一线束安装孔,其一的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为位于所述壳体安装部的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一侧、并平行于所述条形孔布置的长条孔,另一的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为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布置、并垂直于所述条形孔布置的长条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安装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间距设置的两个圆形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连接部为形成有加强筋,且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与所述圆形孔的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板呈“l”形,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连的横板,以及与所述横板一体成型的纵板,所述分线盒安装部为两个方形孔,且两个所述方形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横板和所述纵板上。

进一步的,相对于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有折板,所述折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分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两侧,并于所述折板上形成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线束进行固定的第二线束安装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并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固设以与外部构件贴合相接的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一体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身构架上增设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分别构造有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用以固定电源总开关和高压分线盒等构件,多条线路从支架主体各侧延伸,且限定的约束孔处于不同平面,采用分层和立体设计的方式,避免零件之间相互干涉,同时确保其内部构件的安装,使车体内的的线束管路排布更规整,可提高零部件在汽车车身上的安装精度及布置美观性。

(2)让位部为开设于第一安装板上的u形槽,可减小内部安装占用空间,使零部件排序更整齐。

(3)壳体安装部包括一侧的圆形安装孔和另一侧的条形孔,如此可使电源总开关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微调,方便其位置的固定。

(4)于第一安装板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一线束安装孔,方便对穿设于固定支架内的线束进行固定。

(5)支架安装部为间距设置的圆形孔,方便加工且装配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

(6)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连接部位形成有加强筋,可增强固定支架的整体强度。

(7)分线盒安装部为两个方形孔,方便加工且装配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

(8)第三安装板上一端弯折形成有折板,并于折板上形成有第二线束安装孔,方便将线束进行固定。

(9)于第二安装板背向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且凹槽内固设有橡胶垫,可本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与外部构件连接的部位形成缓冲,有利于降低噪音。

(10)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一体成型,板厚较薄,可减轻汽车固定支架的整体质量,并可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主视图;

图7为图3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第三安装板,4-电源总开关,5-高压分线盒;

101-壳体安装部,111-圆形孔,121-条形孔,102-让位部,103-第一凹槽,104-第一线束安装孔;

201-支架安装部,202-加强筋,203-第二凹槽;

301-横板,302-纵板,303-分线盒安装部,313-第一方形孔,323-第二方形孔,306-折板,307-第二线束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如图1,其结构主要包括第一安装板1,第二安装板2和第三安装板3,用以固定汽车内部的电源总开关4,高压分线盒5及线束,并增强零部件在汽车车身上的安装精度及布置美观性。

电源总开关4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壳体,参照图1和图2,在壳体上表面还设置有开关,用以控制汽车电源。第一安装板1与壳体的上表面贴合相接,其整体呈长方形,第一安装板1上构造有让位部102,在此,让位部102为在第一安装板1上贴合电源总开关4的一端开设的u形槽,可更好的对电源总开关4进行固定;当然,根据不同的电源总开关4的形状,让位部102的形状可随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

第一安装板1上还构造有壳体安装部101,用于对电源总开关4进行安装固定,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安装部101在此为分置于所述让位部102的u形槽两边的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分别靠近于第一安装板1宽度方向的两端布置。其一的安装孔设置为圆形孔111,另一的安装孔设置为条形孔121,且所示条形孔121的长度方向和上述电源总开关4在让位部102的u形槽内的嵌装方向一致。在壳体安装部101中设置条形孔121,可使电源总开关4在安装过程中,对其方向位置进行微调,方便安装固定。

于第一安装板1朝向电源总开关4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凹槽103,参照图5所示,于第一凹槽103内固定有于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贴合相接的橡胶垫,第一凹槽103内固定有橡胶垫,可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第一安装板1与壳体直接接触而降低两者间的噪音。

为了方便对电源总开关周围线束进行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上还开设有两个第一线束安装孔104,如图6,其一的第一线束安装孔104位于壳体安装部101的远离下述第三安装板3的一侧,并平行于所述条形孔121布置,另一的第一线束安装孔104位于靠近下述第二安装板2、并垂直于壳体安装部101的条形孔121布置,且两个第一线束安装孔104可与线束固定夹配合,而对贴附并配置在第一安装板1下表面的线束进行固定,在此,线束固定夹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用线束固定夹即可。

在电源总开关4固定支架上还包括第二安装板2,如图2所示,第二安装板2与第一安装板1正交布置,并与上述电源总开关4壳体的侧面间距设置,且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通过圆角过渡连接。

于第二安装板2上设置有支架安装部201,如图2所示,其为分别沿第二安装板2长度方向开设的两个圆形孔111,方便用于将电源总开关4固定支架固定在汽车车身上。且于上述第二安装板2背向第一安装板1的一侧还构造有第二凹槽203,如图2所示,并沿第二凹槽203周边还固设有与外部构件贴合相接的橡胶垫,在固定支架与外部构件连接时,贴合的橡胶垫可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颠簸震动时,对固定支架和外部构件相接的部位进行缓冲,对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同时,在第二安装板2和第一安装板1连接部位上还构造有加强筋202,如图2和图6所示,加强筋202呈现为向安装板内部凹进的厚层部位,且加强筋202的数量于在第二安装板2上设置的支架安装部201的圆形孔111数量对应,加强筋202可进一步加强电源总开关4固定支架的结构强度。

于第一安装板1正交布置且与上述壳体的侧面间距还设置有第三安装板3,如图3和图7所示,且第三安装板3和上述第二安装板2正交布置,并位于第一安装板1靠近让位部102的一侧,其整体呈“l”型,并包括与第一安装板1固连的横板301,其沿第一安装板1长度方向通过圆角横向过渡连接,还包括与所述横板301连接有一体成型的纵板302,以便安装分线盒。

具体结构上,在第三安装板3上还构造有分线盒安装部303,如图3和图6所示,分线盒安装部303包括横板301上远离让位部102一端开设的第一方形孔313和纵板302上朝向让位部102的方向开设的第二方形孔323,高压分线盒5和两个方形孔的配合结构可参照现有的技术进行连接,在此本实施例通过使用方形塑料卡扣与自攻钉配合,如此还可以减少背焊螺母的使用和整车的重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安装板3和高压分线盒5连接的部位也可设置橡胶垫,用于对高压分线盒5和固定支架的减震和缓冲。

相对于连接上述第一安装板1的一端,第三安装板3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有折板306,如图3和图5所示,折板306和第一安装板1分置于第三安装板3的两侧,并于折板306上还形成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使线束进行固定的第二线束安装孔307。在此,第二线束安装孔307与上述的第一线束安装孔104构造相同,同时第二线束安装孔307和线束的固定方式与上述第一线束安装孔104和线束的固定方式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源总开关4和高压分线盒5固定在一体铸造成型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上,并可对电源总开关4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行固定,可减少车身开孔数量,提高电源总开关4、高压分线盒5的安装孔之间的精度,同时,线束可从支架下方进行集成整理,最终线束被固定支架遮挡,提高车架内支架的布置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车辆的电源总开关,所述电源总开关(4)具有呈长方体状的壳体,以及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包括与所述上表面贴合相接的第一安装板(1),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正交布置、且与所述壳体的侧面间距设置的第二安装板(2)和第三安装板(3),所述第二安装板(2)和所述第三安装板(3)正交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的壳体安装部(101),以及构成对所述开关让位的让位部(102),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朝向所述电源总开关(4)的表面形成有第一凹槽(103),并于所述第一凹槽(103)内固定有以与所述上表面贴合相接的橡胶垫;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所述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固定于车身上的支架安装部(201),且所述壳体安装部(10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分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两端,并于所述第三安装板(3)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高压分线盒(5)固定于所述第三安装板(3)上的分线盒安装部(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部(102)为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的u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安装部(101)为分置于所述u形槽两侧的安装孔,且其一所述安装孔为圆形孔(111),另一的所述安装孔为条形孔(121),所述条形孔(121)长度方向和所述开关于所述u形槽内的嵌装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上形成有两个第一线束安装孔(104),其一的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104)为位于所述壳体安装部(101)的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板(3)的一侧、并平行于所述条形孔(121)布置的长条孔,另一的所述第一线束安装孔(104)为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板(2)布置、并垂直于所述条形孔(121)布置的长条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安装部(201)为形成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且间距设置的两个圆形孔(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的连接部位形成有加强筋(202),且所述加强筋(202)的数量与所述圆形孔(111)的数量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板(3)呈“l”形,并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固连的横板(301),以及与所述横板(301)一体成型的纵板(302),所述分线盒安装部(303)为两个方形孔,且两个所述方形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横板(301)和所述纵板(30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一端,所述第三安装板(3)的另一端弯折形成有折板(306),所述折板(306)和所述第一安装板(1)分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3)的两侧,并于所述折板(306)上形成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线束进行固定的第二线束安装孔(30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安装板(2)背向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槽(203),并于所述第二凹槽(203)内固设以与外部构件贴合相接的橡胶垫。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所述第二安装板(2)和所述第三安装板(3)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用于固定车辆的电源总开关,且电源总开关包括长方体状的壳体和配置于壳体上表面的开关。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包括与上表面贴合相接的第一安装板,以及与第一安装板正交布置,且与壳体的侧面间距设置的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正交布置;于第一安装板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壳体固定在第一安装板上的壳体安装部,于第二安装板上构造有可与外部构件配合而将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固定于车身上的支架安装部,并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构造有分线盒安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身构架内设置电源总开关固定支架,便于电源总开关及周边部件的布置并可提升安装线束的美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朋;周道辉;王军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4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