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材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砌墙砖。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711135394.1名称为《一种易定位的快速砌墙砖》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易定位的快速砌墙砖,包括砖本体,所述砖本体为立方体,砖本体的顶面上设有顶部凹槽,所述砖本体的底面设有底部凹槽,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的投影面积重叠,所述顶部凹槽和底部凹槽之间设有贯通的内部灌浆通道,所述砖本体的顶面凸设有定位块,所述砖本体的底面内凹形成有定位槽,相邻两块快速砌墙砖上下拼接时,其中一块快速砌墙砖的定位块插入另一块快速砌墙砖的定位槽内。可以明显加快泥工砌墙的速度,同时相互拼接定位时更加精确。然而,该砌墙砖拼接在一起时结构不够牢固,因此该砌墙砖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砖体之间连接牢固的砌墙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砌墙砖,包括砖体,在所述砖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对称设置在砖体的一组对边上的两个连接凹部,两个连接凹部分别贯穿对应的砖体侧壁,在任一连接凹部的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凸部,一个砖体的开口凸部能伸入另一个砖体的连接凹部中并与所述另一个砖体的开口凸部卡扣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砖体可优选是长方体,所述的两个连接凹部分别位于长方体的对应长侧壁上,一个砖体的连接凹部能卡入另外两个砖体的开口凸部。
进一步改进,卡在同一个连接凹部中的两个砖体的侧壁距离可优选为30~50mm。
进一步改进,卡入连接凹部的砖体侧壁顶面至对应连接凹部的底面的间距可优选为5~15mm。
作为改进,在长方体的短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填充砂浆的侧壁凹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凹部的深度可优选为35~45mm,所述侧壁凹部的底角为不易磨损的圆弧角。
作为改进,在所述砖体中可优选设置有能减轻砖体重量的通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可优选是方形孔,方形孔的宽度为110~130mm,所述方形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形孔能保持砖体重心稳定地相对于砖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开口凸部的底面可优选是倾斜面,开口凸部底面与连接凹部侧壁的夹角为130~140°。
进一步改进,所述砖体与开口凸部可优选为墙体脱落灰渣一次加工制成的整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砖体与砖体之间通过砂浆粘接,砖体上的开口凸部能与另一个砖体的开口凸部卡扣在一起,加强不同砖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砖体连接更为牢固,从而制作出结构更为牢固的墙体;开口凸部的底面与连接凹部侧壁的夹角为130~140°,开口凸部能同时产生向连接凹部的纵向拉力和横向拉力,提高不同砖体的连接稳定性;在侧壁凹部上可以填充更多的砂浆,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在砖体上设置有通孔,可以坚强砖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与另两个砖体连接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互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砌墙砖,包括砖体1,在所述砖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包括对称设置在砖体1的一组对边上的两个连接凹部11,两个连接凹部11分别贯穿对应的砖体侧壁,在任一连接凹部11的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凸部12,一个砖体1的开口凸部12能伸入另一个砖体1的连接凹部11中并与所述另一个砖体1的开口凸部12卡扣在一起。砖体1是长方体,所述的两个连接凹部11分别位于长方体的对应长侧壁上,一个砖体1的连接凹部11能卡入另外两个砖体1的开口凸部12。卡在同一个连接凹部11中的两个砖体的侧壁距离s1为30~50mm。卡入连接凹部的砖体侧壁顶面至对应连接凹部的底面的间距s2为5~15mm。在长方体的短侧壁上设置有能填充砂浆的侧壁凹部13。所述侧壁凹部13的深度h为35~45mm,所述侧壁凹部13的底角为不易磨损的圆弧角。在所述砖体1中设置有能减轻砖体重量的通孔14。通孔14是方形孔,方形孔的宽度s3为110~130mm,所述方形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形孔能保持砖体重心稳定地相对于砖体中心线l对称设置。开口凸部12的底面是倾斜面,开口凸部底面与连接凹部侧壁的夹角m为130~140°。砖体1与开口凸部12为墙体脱落灰渣一次加工制成的整体结构。不同砖体之间的缝隙中填充砂浆,从而将不同砖体粘接在一起。
1.一种砌墙砖,包括砖体(1),在所述砖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对称设置在砖体(1)的一组对边上的两个连接凹部(11),两个连接凹部(11)分别贯穿对应的砖体侧壁,在任一连接凹部(11)的侧壁顶部分别设置有开口凸部(12),一个砖体(1)的开口凸部(12)能伸入另一个砖体(1)的连接凹部(11)中并与所述另一个砖体(1)的开口凸部(12)卡扣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是长方体,所述的两个连接凹部(11)分别位于长方体的对应长侧壁上,一个砖体(1)的连接凹部(11)能卡入另外两个砖体(1)的开口凸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卡在同一个连接凹部(11)中的两个砖体的侧壁距离(s1)为30~5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卡入连接凹部的砖体侧壁顶面至对应连接凹部的底面的间距(s2)为5~15mm。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在长方体的短侧壁上设置有能填充砂浆的侧壁凹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凹部(13)的深度(h)为35~45mm,所述侧壁凹部(13)的底角为不易磨损的圆弧角。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砖体(1)中设置有能减轻砖体重量的通孔(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4)是方形孔,方形孔的宽度(s3)为110~130mm,所述方形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形孔能保持砖体重心稳定地相对于砖体中心线(l)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凸部(12)的底面是倾斜面,开口凸部底面与连接凹部侧壁的夹角(m)为130~1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砌墙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与开口凸部(12)为墙体脱落灰渣一次加工制成的整体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