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0


本实用新型涉及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更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能够在变更与ecu结合的支架的结构的同时提供弹簧弹力以防止发生噪音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的各构成装置为了按照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正常工作而采用各种控制方法,近来采用电子控制技术优化汽车的发动机乃至悬架等汽车的状态。

如上所述的电子控制汽车必须使用从安装在车辆各构成装置上的传感器获得车辆的各种状态并比较判断,使执行机构驱动各构成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controlunit)。

如上所述的ecu尤其广泛适用于发动机的控制,主要通过燃料喷射量控制及点火时机控制,根据车辆及发动机的状态执行适当的控制。

另外,所述ecu并不是单独设置于发动机舱的内部,而是通过另外的支架设置。

即,现有技术如图1、图2所示,在两处用螺栓结合ecu10与支架20后设置在发动机舱的内部,但具有游动引起的噪音导致客户投诉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近来用塑料形成支架20并使用,但具有老化、随季节发生温度变化及因振动而磨损的问题。

具体来讲,用塑料形成所述支架20的情况下具有如下问题。

第一、对塑料的材质特性来讲,具有随着耐磨损难免在当前结构内随着车辆振动发生游动而发生噪音的问题。

第二、对塑料的材质特性来讲,具有组装时尺寸发生变化,缝隙随着使用环境(温度及湿度)条件及振动大幅增大而发生噪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133780号(1998.10.14.)

(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发明公报第10-0489086号(2005.05.03.)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cu的外侧面与支架的水平部隔着间隔安装且支架的支撑凸起贴紧支撑所述ecu的外侧面,从而能够防止受到外力时发生噪音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在ecu与将所述ecu安装到发动机舱的支架中,所述ecu的两侧形成有ecu结合部,所述支架的水平部与弯折形成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的支架结合部结合于所述ecu结合部,所述ecu与所述支架的水平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并且,所述支架的水平部的内侧可形成有与ecu紧贴的支撑凸起。

并且,所述支撑凸起形成于水平部的中央,所述支撑凸起可以形成为圆形凸起、椭圆形凸起、四角形凸起、多角形凸起中任意一种凸起。

并且,所述支撑凸起隔着间隔形成,与所述支撑凸起相接触的ecu的接触面可水平地形成。

并且,对应于所述支撑凸起的ecu上可形成有凸起支撑槽。

并且,所述水平部与支架结合部的连接部分可形成有曲面部。

并且,所述ecu结合部与支架结合部可套接。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不仅能够在变更与ecu结合的支架的结构的同时提供弹簧弹力以防止发生噪音,而且结构简单,因此具有能够节省制造费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是示出现有的ecu与支架的结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及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支架的实施例的正面图及平面图;

图7及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正面图及平面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受到力时弹力的作用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

200:ecu210:外侧面

220:ecu结合部230:凸起支撑槽

300:支架310:水平部

320:支架结合部330:支撑凸起

340:曲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及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便可明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及其实现方法。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能够通过不同的多种方式实现,本实施例只是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更加完整,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由技术方案的范畴定义。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用于说明实施例,目的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本说明书中若语句中未特别记载,单数型还包括复数型。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comprises)”及/或“包含的(comprising)”,是指记载的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动作及/或元件。

以下参见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及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支架的实施例的正面图及平面图,图7及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成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正面图及平面图,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受到力时弹力的作用方向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100由ecu200及结合于所述ecu200且固定于发动机舱的内部的支架300构成。

其中,所述ecu200的形状不限于附图所示的形状,可适用公知的ecu。

并且,所述ecu200的两侧形成有ecu结合部220,与所述支架300相对的外侧面210水平地形成。

在此,所述ecu结合部220可以与构成支架300的支架结合部结合成多种结合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所述ecu结合部220与支架结合部套接为例进行说明。

补充来讲,ecu结合部220与支架300的支架结合部形成套接结构使得所述ecu200与支架300在受到外力时所述支架300能够发生弹簧弹力,所述外侧面210水平地形成以用于贴紧及支撑构成支架300的支撑凸起。

并且,所述ecu200的外侧面210可形成有凸起支撑槽230。

即,在ecu200的外侧面210的一侧或中央形成所述凸起支撑槽230使得能够在引导构成所述支架300的支撑凸起的位置的同时进行固定及支撑。

在此,为了灵活地支撑构成支架300的支撑凸起且引导位置,优选的是所述凸起支撑槽230形成为大于所述支撑凸起的大小。

所述支架300结合于ecu200且固定于发动机舱的内部。

并且,所述支架300具有水平部310及弯折形成于所述水平部310的两侧的支架结合部320。

即,对所述支架300来讲,在形成为具有预定高度及大小的水平部310的两侧将支架结合部320形成为直角形状后,将支架结合部320结合到构成所述ecu200的ecu结合部220。

在此,所述支架300的水平部310与所述ecu200的外侧面210隔着间隔配置,这是为了使得所述支架300上发生板弹簧弹力。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能够灵活地前后移动,所述支架300的水平部310的内面可隔着间隔形成有半圆形、三角形、曲面中任意一个形状的槽(未示出)。

并且,所述支架300的水平部310的内侧形成有紧贴到ecu200的支撑凸起330。

即,所述支撑凸起330形成于水平部310的内侧使得外力传递到所述支架300时以所述支撑凸起330为中心在两侧形成弹性区间。

在此,所述支撑凸起330在与ecu200接触时点接触或面接触。

并且,所述支撑凸起330为圆形凸起、椭圆形凸起、四角形凸起、多角形凸起中任意一种凸起且形成于所述水平部310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中以所述支撑凸起330为圆形凸起形状且形成于所述水平部310的中央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部310与支架结合部320的连接部分为了弹性动作而可以形成有曲面部340。

以下说明如上构成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的实施例。

首先,形成两侧形成有ecu结合部220且与支架300相对的外侧面210水平地形成的ecu200。

并且形成支架300,支架300形成有具有预定的高度与大小的水平部310、弯折形成于所述水平部310的两侧的支架结合部320、向内侧凸出地形成于所述水平部310的中央的支撑凸起330及形成与所述水平部310与支架结合部320的连接部分的曲面部340。

之后,向构成所述ecu200的ecu结合部220套接支架300的支架结合部320,此时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100便组装完成。

在此,所述支架300加压至形成于水平部310的内侧的支撑凸起330紧贴到ecu200的外侧面210的部分即可。

其中,应理解可按照不同于上述组装顺序的组装顺序组装所述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

之后,构成所述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100的支架300总是拉动ecu200。

在此,所述ecu结合部220能够被构成支架300的支架结合部320磨损而发生尺寸变化,但由于通过所述支架300的弹簧弹力补偿发生的游动量,从而能够防止发生噪声。

以上说明只是例示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已,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基于技术方案的范围解释,与其相同或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在ecu与将所述ecu安装到发动机舱的支架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ecu的两侧形成有ecu结合部,

所述支架的水平部与弯折形成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的支架结合部结合于所述ecu结合部,

所述ecu与所述支架的水平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的水平部的内侧形成有与ecu紧贴的支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凸起形成于水平部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凸起为圆形凸起、椭圆形凸起、四角形凸起、多角形凸起中任意一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凸起隔着间隔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支撑凸起相接触的ecu的接触面水平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所述支撑凸起的ecu上形成有凸起支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支撑槽的大小大于支撑凸起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凸起与ecu点接触或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部与支架结合部的连接部分形成有曲面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ecu结合部与支架结合部套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部与支架结合部弯折形成为直角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部的内面隔着间隔形成有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对ECU与将所述ECU安装到发动机舱的支架来讲,所述ECU的两侧形成有ECU结合部,所述支架中水平部及弯折形成于所述水平部的两侧的支架结合部结合于所述ECU结合部,所述ECU与所述支架的水平部之间形成有缝隙。本实用新型的ECU与支架的防噪音结构不仅能够在变更与ECU结合的支架的结构的同时提供弹簧弹力以防止发生噪音,而且结构简单,因此具有能够节省制造费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禹明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48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