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0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的的优劣对于汽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影响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汽车发动机上中有很多轮轴结构,尤其是其中的惰轮结构,在设计生产后需要经过严格的疲劳试验验证,才能判断其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对于发动机中的轮系的疲劳测试,难以在测试过程中改变皮带的张紧强度,进而一方面造成了发动机轮系抗压能力测试的缺位,另一方面也测试过程变得漫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难以在轮子的测试过程中改变皮带的张紧强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及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测试皮带、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试轮摇杆部件和配重组件;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且由所述测试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试轮摇杆部件的中部与所述固定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试轮摇杆部件的第一端头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所述测试皮带的内部,所述第一端头上设置有连接待测发动机轮系的连接轴,所述试轮摇杆部件的第二端头与所述配重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件上还连接有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第四惰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惰轮和所述第三导向轮依次设置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三惰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端头之间;所述第四惰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所述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二惰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

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包括支架、电机、动力皮带和前面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中的一种;所述电机和所述固定部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动力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试验仓和加热装置;所述试验仓密封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仓上设置有观察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的外围还固定设置有恒温装置。

在以上各种情况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的上方。

在以上各种情况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粉尘发生装置,所述粉尘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中引入试轮摇杆部件和配重组件,可以在测试过程中,通过改变配重来改变测试皮带对待测轮子的张紧力,从而改变待测轮子的工作负荷,无需停车;

2.可以按照要求对待测轮子进行不同重量的配重,测试其在皮带对其施加不同压力下的使用寿命;

3.通过配重加大待测轮子疲劳强度,从而缩短试验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4.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相关皮带的寿命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动轮;11-测试皮带;2-待测轮子;31-第一从动轮;32-第二从动轮;41-试轮摇杆部件;411-连接支点;42-配重组件;51-第一惰轮;511-定位轴;512-张紧臂;513-惰轮体;52-第二惰轮;53-第三惰轮;54-第四惰轮;61-第一导向轮;62-第二导向轮;63-第三导向轮;64-第四导向轮;7-恒温罩;8-电机;81-动力皮带;9-试验仓;9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说明,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便,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为对相同或相似结构,或者起相似功能的对应结构的称谓区分,不是对这些结构重要性的排列,也没有排序、或比较大小、或其他含义。

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结构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思路,联系本方案上下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测试皮带11、主动轮1、第一从动轮31、第二从动轮32、试轮摇杆部件41和配重组件42;主动轮1、第一从动轮31和第二从动轮32均安装在固定部件上且由测试皮带11传动连接;试轮摇杆部件41的中部设有连接支点411,连接支点411与固定部件转动连接,使试轮摇杆部件41起到一个类似杠杆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中部指的不局限于试轮摇杆部件41的中心位置,而是其除了两端之外的其他部位统称为中部,具体实施时可按需设置具体位置;试轮摇杆部件41的第一端头位于第一从动轮32和第二从动轮32之间的测试皮带11的内部,第一端头上设置有连接待测发动机轮系的连接轴,试轮摇杆部件41的第二端头与配重组42件连接。

使用时,将待测轮子2安装到连接轴上,通过在配重组件42上配置不同的重量,起到张紧测试皮带或者增加待测轮子2负荷的作用,然后通过主动轮1带动待测轮子2转动,对其进行疲劳测试。加大负荷不仅可以测试待测轮子2的载荷能力,还可以通过高强度的负荷加速疲劳测试的进程,节约试验时间,并且配重组件42远离测试皮带11,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增减重量,无需停车。此外,本套测试装置还能够测试相关皮带的抗疲劳性。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型,为了改进技术效果,还可对本实施的基本型做如下改进,以下改进没有矛盾的地方均可相互结合。

为了更好的模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对待测轮子2造成的影响,固定部件上还连接有第一惰轮51、第二惰轮52、第三惰轮53、第四惰轮54、第一导向轮61、第二导向轮62、第三导向轮63和第四导向轮64,这些惰轮均为类似于张紧轮的现有结构,以第一惰轮51为例说明,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轴511、张紧臂512和惰轮体513,其中定位轴511连接在固定部件上,惰轮体513抵接在测试皮带11的内侧,起到张紧测试皮带11的作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张紧的需求抵接在张紧皮带11的外侧,其他惰轮的作用与此相同,结构也与此相同,只不过具体是抵接在测试皮带11的内侧还是外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张紧需要设置,本处不再赘述;第一导向轮61、第一惰轮51和第三导向轮63依次设置于主动轮1与第一从动轮31之间;第三惰轮53设置于第一从动轮31与第一端头之间;第四惰轮54设置于第一端头与第二从动轮32之间;第四导向轮64、第二惰轮52和第二导向轮62依次设置于第二从动轮32与主动轮1之间。

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包括支架91、电机8、动力皮带81和前面各种实施例中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之一;电机8和固定部件均固定设置于支架91上;电机8与主动轮1通过动力皮带81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是对前面各种实施例中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进行组成系统上的集成和功能上的优化,更加便于操作;是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的基本型,为了改进技术效果,还可对本实施的基本型做如下改进,以下改进没有矛盾的地方均可相互结合。

由于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为模拟实际效果,使测试效果更据参考价值,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还包括试验仓9和加热装置;试验仓9密封设置于加热装置和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的外部。

为了便于观察试验过程及结果,试验仓9上设置有观察口,甚至整个试验仓9的正面均为钢化玻璃。

由于测试的结果主要看待测轮子2的疲劳耐受力,对于主动轮1需要进行防疲劳保护,本实施例在主动轮1的外围还固定设置有恒温罩7,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其他恒温装置。

由于汽车行驶可能遇到各种恶劣天气,例如日晒雨淋等,为模拟实际环境,在以上基本型和各种改进型的基础上,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设置于第一端头的上方,毋庸多言,自然是在试验仓9的内部,能够向待测轮子上喷水。

同样为了模拟粉尘、扬沙天气,在以上基本型和各种改进型的基础上,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还包括粉尘发生装置,粉尘发生装置设置于第一端头的上方,毋庸多言,自然是在试验仓9的内部,能够向待测轮子上喷灰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测试皮带、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安装在所述固定部件上且由所述测试皮带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轮摇杆部件和配重组件,所述试轮摇杆部件的中部与所述固定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试轮摇杆部件的第一端头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的所述测试皮带的内部,所述第一端头上设置有连接待测发动机轮系的连接轴,所述试轮摇杆部件的第二端头与所述配重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上还连接有第一惰轮、第二惰轮、第三惰轮、第四惰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惰轮和所述第三导向轮依次设置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所述第三惰轮设置于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端头之间;所述第四惰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所述第四导向轮、所述第二惰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之间。

3.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包括支架、电机和动力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所述电机和所述固定部件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动力皮带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试验仓和加热装置;所述试验仓密封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仓上设置有观察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外围还固定设置有恒温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粉尘发生装置,所述粉尘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头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检测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及其系统,汽车发动机轮系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测试皮带、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试轮摇杆部件和配重组件;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均安装在固定部件上且由测试皮带传动连接;试轮摇杆部件的中部与固定部件转动连接,试轮摇杆部件的第一端头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测试皮带的内部,第一端头上设置有连接待测发动机轮系的连接轴,试轮摇杆部件的第二端头与配重组件连接;通过配置不同的重量,起到张紧测试皮带或者增加待测轮子负荷的作用;不仅可以测试待测轮子的载荷能力,还可以通过高强度的负荷加速疲劳测试的进程,节约试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利;王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庆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4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