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清摄像头在汽车上的不断运用,其所承担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单位车辆高清摄像头使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摄像头给车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线束方面,目前普遍使用的高清摄像头为数字lvds信号,信号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同轴屏蔽线束进行传输,整个传输过程,从连接器到线束都必须进行屏蔽设计,整体对线束的屏蔽要求较高。因此,也导致这种线束的价格非常昂贵,进而导致整个摄像头相关系统在车上整体价格居高不下。

而在现有c2b方案中,可以采用的非屏蔽的双绞线和非屏蔽的连接器,这在连接器和线束上成本都可以得到很大的降低,但现有的非屏蔽连接器大部分只能通过内部软线与板端连接器连接,这样需要线束的一端采用小的连接器,一端连接大的连接器。由于不同的连接器对线径要求不一样,线束需要做大小线转接,提高了线束制作难度,并且导致线束在结构上抗拉强度较弱,组装过程非常容易损坏,造成产品不合格返工或报废的情况。

在使用上,大小线转接的线束内部小线和线束转接位置的部分线束无法双绞,因此信号会受到干扰且容易衰减,导致摄像头的性能不佳,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在转接组装时,需要将线束小的连接器穿过后盖接入电路板,再组装摄像头的壳体,组装过程存在盲操作,容易损坏产品,且效率低下,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主体、板端连接器和线束连接器;所述摄像头主体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板端连接器通过排针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排针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连接孔与排针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嵌接,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安装孔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的排针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板端连接器通过排针与对接孔的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针通过焊接将所述板端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在安装孔外周还设置有与线束连接器的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件,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第一定位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定位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与密封圈相匹配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置在线束连接器与所述定位槽的对应处;所述密封圈套接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法兰孔,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法兰孔相对应,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第一定位件与法兰孔的配合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件,所述后盖通过第二定位件可拆卸安装在前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后盖上。

进一步的,所述板端连接器上排针的个数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结构通过排针完成线束连接器与电路板间的连接,大大提高线束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的抗拉强度,不易出现断裂,能有效保证摄像头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且排针连接方式实现了连接器的整体双绞,大大增加了摄像头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有效保证了整体线束的传输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本结构的排针贯穿设置在壳体的安装孔上,组装时排针位置清晰明显,能保证线束连接器与排针的快速校准组装,组装过程不存在盲操作,解决了线束组装过程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

(3)本结构在线束连接槽处设置密封槽和密封圈,防止水货外部杂物通过安装孔进入摄像头主体,提高了产品的防水性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局部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线束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1摄像头主体、2板端连接器、3线束连接器、4第一定位件、5密封圈、6第二定位件、11壳体、12电路板、21排针、31连接孔、32密封槽、33法兰孔、111前盖、112后盖、1121安装孔、112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线束固定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线束固定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凸4示出了本实施例线束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

参阅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主体1,板端连接器2和线束连接器3;摄像头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电路板12,电路板12设置在壳体11的内部,具体的,电路板12为isppcb板(in-systemprogramming,在线编程;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12)摄像头通过isppcb板进行内部信息与操作的编程、控制和处理,壳体11内还设置有传感器电路板(图未标),所述电路板12通过螺丝固定在传感器电路板上,从而固定在壳体11中,当然,电路板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壳体11中。

另外的,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21,且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排针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同时,壳体11上设置有与板端连接器2相对应的安装孔1121,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电路板12上,排针2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安装孔1121内,排针21配合嵌入连接孔31中,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与排针21的配合与板端连接器2相嵌接,线束连接器3内的导线通过排针21与板端连接器2相连接,从而完成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电性连接。具体的,连接孔31的大小与排针21的大小相匹配,当排针21嵌入连接孔31中,连接孔31与排针21间形成一定的紧固力,同时排针21能对线束连接器3进行水平限位,有效防止线束连接器3在组装过程意外滑落,而出现脱离摄像头主体1或板端连接器2的情况。

该结构的好处在于,本实施例在设置在壳体11内的电路板12上安装板端连接器2,且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排针21,电路板12通过排针21与壳体11外部的线束连接器3电性连接,大大简化了车载摄像头线束的组装结构。同时,本结构的通过排针21直接实现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连接,相比市场线束连接的大小线转接方式,本结构的大大提高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抗拉强度,不易出现断裂,能有效保证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且本结构的通过排针21实现了整体双绞,大大增强了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有效保证整条线束的传输性能。另外的,本结构的排针21贯穿设置在壳体11的安装孔1121上,在组装时,从外部即可清晰的看到排针21位置,从而将线束连接器3和排针21快速对位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不存在盲操作的情况,解决了线束连接器3盲组装时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摄像头线束连接器3的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2上设置有与板端连接器2的排针21相对应的对接孔(图未标),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插入到对接孔中,从而完成板端连接器2与电路板12之间的电性连接。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限位稳固在电路板12上,不容易从电路板12中脱落,保证了摄像头内部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针21通过焊接将板端连接器2固定在电路板12上,当然,排针21与电路板12之间也可以通过胶水粘贴或其他合适的方式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排针21与电路板12之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进一步的牢固板端连接器2与电路板12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的外表面在安装孔1121的外周处还设置有与线束连接器3连接处形状相匹配的定位槽1122,且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件4,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套接在排针21上,并通过第一定位件4可拆卸定位在定位槽1122上,从而实现线束连接器3在摄像头主体1上的牢固安装。具体的,第一定位件4可以为螺丝,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定位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4为螺丝。且定位槽1122上设置有和螺丝相对应的螺孔(图未标),线束连接器3通过螺丝与螺孔的螺接完成与摄像头主体1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密封圈5,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密封圈5相匹配的密封槽32,即密封槽32的形状与大小和密封圈5相同,且密封槽32设置在线束连接器3与壳体11的连接处,具体的,密封槽32设置在线束连接器3与壳体11的定位槽1122的对应位置上,即线束连接器3与外壳表面的安装孔1121外周的对应位置上。密封圈5套接设置在密封槽32内,密封圈5可以防止外部的水或灰尘等杂物通过安装孔1121进入到摄像头的内部,保证线束连接器3与摄像头主体1之间的完好密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法兰孔33,具体的,法兰孔33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法兰孔33沿线束连接器3的中心相对设置。法兰孔33设置在线束连接器3与壳体11连接端的外周上,且法兰孔33与第一定位件4相匹配,第一定位件4穿过法兰孔33,将线束连接孔31安装在壳体11上。线束连接孔31能够通过第一定位件4与法兰孔33形成的法兰结构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1上,大大简化线束连接器3的组装,提高了线束连接器3与摄像头主体1之间的组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包括前盖111和后盖112,而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件6,后盖112通过第二定位件6可拆卸安装在前盖111上,当然,也可以是前盖111通过第二定位件6安装在后盖112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的后盖112通过可拆卸安装在前盖111上,从而将电路板12和其他摄像头组件限位在壳体11内部。具体的,第二定位件6为螺丝,前盖111上设置有和第二定位件6相匹配的通孔,前盖111与后盖112通过第二定位件6和通孔的配合相卡接,完成壳体11的组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1121设置在后盖112上,即线束通过后盖112与摄像头主体1连接,更为具体的,定位槽1122也设置在后盖112上,线束连接器3安装在背面,可以保证产品的正面结构完整,保证产品的实用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2上的排针21的个数为四个,当然也可以根据电路板12的需要调整排针21个数,在本实施例中,板端连接器2的排针21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排针21成矩形状均匀设置,线束连接器3上的连接孔31的个数和位置与排针21的个数和位姿相匹配。

为了更好的操作体验,提供本实施例中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的组装步骤:在组装时,将电路板12与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一端固定连接,再将电路板12、板端连接器2和其他摄像头组件安装在前盖111上,将后盖112盖合在前盖111上,板端连接器2的排针21另一端贯穿设置在安装孔1121内,通过第二定位件6固定前盖111和后盖112,完成摄像头主体1的组装。将线束连接器3的连接孔31与对应的排针21校准,将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与排针21的配合安装进安装孔1121中,完成线束连接器3与电路板12之间的电性连接,同时通过第一定位件4将线束连接器3固定在定位槽1122中,完成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的组装。同时,线束连接器3与摄像头组件连接的另一端引出线束,并与外部电源或设备连接,完成摄像头主体1与外部电源或设备之间的连接。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主体(1)、板端连接器(2)和线束连接器(3);所述摄像头主体(1)包括壳体(11)和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所述板端连接器(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21);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相对应的安装孔(1121),所述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的一端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12)上,所述排针(21)的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121)内;所述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21)相匹配的连接孔(31),所述线束连接器(3)通过连接孔(31)与排针(21)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相嵌接,并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安装孔(11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12)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2)的排针(21)相对应的对接孔,所述板端连接器(2)通过排针(21)与对接孔的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路板(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21)通过焊接将所述板端连接器(2)固定在所述电路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在安装孔(1121)外周还设置有与线束连接器(3)的相匹配的定位槽(1122);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件(4),所述线束连接器(3)通过第一定位件(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定位槽(1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密封圈(5);所述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与密封圈(5)相匹配的密封槽(32),所述密封槽(32)设置在线束连接器(3)与所述定位槽(1122)的对应处;所述密封圈(5)套接设置在所述密封槽(3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连接器(3)上设置有法兰孔(33),所述第一定位件(4)与所述法兰孔(33)相对应,所述线束连接器(3)通过第一定位件(4)与法兰孔(33)的配合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前盖(111)和后盖(112),所述线束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二定位件(6),所述后盖(112)通过第二定位件(6)可拆卸安装在前盖(1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21)设置在所述后盖(1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端连接器(2)上排针(21)的个数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线束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主体、板端连接器和线束连接器;所述板端连接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排针,所述线束连接器上设置有与所述排针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板端连接器通过排针电性连接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排针贯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线束连接器通过连接孔与排针的配合与所述板端连接器相嵌接。本结构大大提高线束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的抗拉强度,能有效保证摄像头的可靠性和牢固性,且排针连接方式实现了连接器的整体双绞,大大增加了摄像头信号的抗干扰性能,有效保证了整体线束的传输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林益金;黄海晨;董育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4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