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粒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干法制粒机。
背景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大多数原料呈粉末状,并且原料具有且具有粒度不均等缺点。因此在制作药片前,一般会采用制粒机进行造粒。干法制粒机为常用制粒机的其中一种,会对原料进行压片、破碎和整粒等操作。对一些湿度较大的原料进行压片时,原料会粘在挤压辊上,因此使用者需要定期对挤压辊进行清洁。对现有的干法制粒机进行清洁时,需要打开机壳,将挤压辊取出以进行清洁,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的干法制粒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法制粒机,包括机壳、入料机构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挤压机构、破碎机构和整粒机构,所述挤压机构的进料端与入料机构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的入料端与所述挤压机构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的出料端与整粒机构的入料端连通;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挤压辊、与第一挤压辊平行设置的第二挤压辊、用于驱动第一挤压辊转动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二挤压辊转动的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一挤压辊下方的第一刮刀、用于带动第一刮刀移动的第一连杆、设置于第二挤压辊下方的第二刮刀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刮刀移动的第二连杆,第一刮刀的刀锋用于抵触第一挤压辊的外周,第二刮刀的刀锋用于抵触第二挤压辊的外周,所述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均与机壳转动连接,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均与机壳滑动连接,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形成有挤压通道,挤压通道的入料端与入料机构的出料端连通,挤压通道的出料端与破碎机构的入料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刮刀凸出形成有凸柱,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凸柱滑动连接的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突伸出机壳外部的抓握部,第一连杆与机壳的连接处至抓握部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杆与机壳的连接处至连接槽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设有用于抵触第一刮刀的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用于抵触第一刮刀。
作为优选,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漏斗、搅拌轴、搅拌杆、清洁刮刀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转动的搅拌电机,所述漏斗设有与挤压通道的入料端连通的出料口,所述搅拌轴插设于所述出料口的内部,所述清洁刮刀的刀锋用于抵触漏斗的内壁,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所述清洁刮刀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轴的外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的外周设有螺旋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漏斗连接有振动发生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设有供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显露出机壳外部的视察窗,所述视察窗设有透明板。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转动连接有旋钮,旋钮的一端位于机壳的内部,旋钮的另一端位于机壳的外部,所述旋钮的外周连接有用于抵压透明板表面的清洁棒,清洁棒设于旋钮位于机壳的内部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挤压辊的下方和第二挤压辊的下方分别设置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并使得使用者能够利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移动,以使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需要清洁时靠近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而在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正常工作时远离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从而达到便于使用者清洁干法制粒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入料机构、挤压机构、破碎机构以及整粒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机壳;11、限位块;12、透明板;2、入料机构;21、漏斗;22、搅拌轴;221、螺旋叶片;23、搅拌杆;24、清洁刮刀;25、搅拌电机;3、挤压机构;31、第一挤压辊;32、第二挤压辊;33、第一电机;34、第二电机;35、第一刮刀;351、凸柱;36、第一连杆;361、连接槽;362、抓握部;37、第二刮刀;38、第二连杆;39、缓冲弹簧;4、破碎机构;5、整粒机构;6、振动发生器;7、旋钮;71、清洁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干法制粒机,包括机壳1、入料机构2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的挤压机构3、破碎机构4和整粒机构5,所述挤压机构3的进料端与入料机构2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4的入料端与所述挤压机构3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4的出料端与整粒机构5的入料端连通;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第一挤压辊31、与第一挤压辊31平行设置的第二挤压辊32、用于驱动第一挤压辊31转动的第一电机33、用于驱动第二挤压辊32转动的第二电机34、设置于第一挤压辊31下方的第一刮刀35、用于带动第一刮刀35移动的第一连杆36、设置于第二挤压辊32下方的第二刮刀37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刮刀37移动的第二连杆38,第一刮刀35的刀锋用于抵触第一挤压辊31的外周,第二刮刀37的刀锋用于抵触第二挤压辊32的外周,所述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均与机壳1转动连接,第一刮刀35和第二刮刀37均与机壳1滑动连接,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之间形成有挤压通道,挤压通道的入料端与入料机构2的出料端连通,挤压通道的出料端与破碎机构4的入料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杆36的中部与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刮刀35凸出形成有凸柱351,所述第一连杆36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凸柱351滑动连接的连接槽361,所述第一连杆36的另一端设有突伸出机壳1外部的抓握部362,第一连杆36与机壳1的连接处至抓握部362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杆36与机壳1的连接处至连接槽361的距离。
以清洁第一挤压辊31为例,当需要清洁时,向下拉动抓握部362,使得第一刮刀35靠近第一挤压辊31,启动第一电机33使得第一挤压辊31转动,第一刮刀35的刀锋刮去第一挤压辊31上的原料。当不需清洁时,带动第一刮刀35在重力的作用下远离第一挤压辊31即可。本实用新型中令第一连杆36与机壳1的连接处至抓握部362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杆36与机壳1的连接处至连接槽361的距离,有效使得使用者驱动第一刮刀35时更省力。第二连杆38的结构与第一连杆36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机壳1设有用于抵触第一刮刀35的限位块11;当第一刮刀35的刀锋与第一挤压辊31的外周抵触时,限位块11抵触第一刮刀35,防止第一刮刀35过于靠近第一挤压辊31导致第一挤压辊31被刮损。
如图2所示,所述挤压机构3还包括缓冲弹簧39,所述缓冲弹簧39的一端与限位块11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9的另一端用于抵触第一刮刀35。防止使用者用力过猛时第一刮刀35强烈撞击限位块11。使用者令第一刮刀35靠近第一挤压辊31时,缓冲弹簧39压缩,当使用者放开抓握部362时,缓冲弹簧39恢复形变并驱动第一刮刀35远离第一挤压辊31。
如图1所示,所述入料机构2包括漏斗21、搅拌轴22、搅拌杆23、清洁刮刀24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22转动的搅拌电机25,所述漏斗21设有与挤压通道的入料端连通的出料口,所述搅拌轴22插设于所述出料口的内部,所述清洁刮刀24的刀锋用于抵触漏斗21的内壁,所述搅拌杆23的一端与所述清洁刮刀24连接,所述搅拌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轴22的外周连接。当原料湿度较大时,会粘在漏斗21内壁上,本实用新型利用清洁刮刀24来自动刮去漏斗21内壁上的原料,无需人工操作。同时利用搅拌杆23来搅拌原料,使得原料能够更均匀。
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轴22的外周设有螺旋叶片221。螺旋叶片221旋转时对原料施压,加快原料从漏斗21出料的速度。
如图1所示,所述漏斗21连接有振动发生器6,振动发生器6驱动漏斗21振动,一方面使得原料更均匀,另一方能够加快原料从漏斗21出料的速度。
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1设有供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显露出机壳1外部的视察窗,所述视察窗设有透明板12,便于使用者观察压片情况。
如图1所示,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有旋钮7,旋钮7的一端位于机壳1的内部,旋钮7的另一端位于机壳1的外部,所述旋钮7的外周连接有用于抵压透明板12表面的清洁棒71,清洁棒71设于旋钮7位于机壳1的内部的一端,即清洁棒71位于机壳1内。制药时的原料多为粉末状,原料飞散会粘在透明板12上,导致使用者难以观察压片情况,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能够通过转动旋钮7来使得清洁棒71以旋钮7为旋转轴转动,清洁棒71在透明板12上移动相当于擦拭透明板12,有效使得透明板12保持清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入料机构(2)以及均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部的挤压机构(3)、破碎机构(4)和整粒机构(5),所述挤压机构(3)的进料端与入料机构(2)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4)的入料端与所述挤压机构(3)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破碎机构(4)的出料端与整粒机构(5)的入料端连通;
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第一挤压辊(31)、与第一挤压辊(31)平行设置的第二挤压辊(32)、用于驱动第一挤压辊(31)转动的第一电机(33)、用于驱动第二挤压辊(32)转动的第二电机(34)、设置于第一挤压辊(31)下方的第一刮刀(35)、用于带动第一刮刀(35)移动的第一连杆(36)、设置于第二挤压辊(32)下方的第二刮刀(37)以及用于带动第二刮刀(37)移动的第二连杆(38),第一刮刀(35)的刀锋用于抵触第一挤压辊(31)的外周,第二刮刀(37)的刀锋用于抵触第二挤压辊(32)的外周,所述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均与机壳(1)转动连接,第一刮刀(35)和第二刮刀(37)均与机壳(1)滑动连接,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之间形成有挤压通道,挤压通道的入料端与入料机构(2)的出料端连通,挤压通道的出料端与破碎机构(4)的入料端连通;
所述第一连杆(36)的中部与机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刮刀(35)凸出形成有凸柱(351),所述第一连杆(36)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凸柱(351)滑动连接的连接槽(361),所述第一连杆(36)的另一端设有突伸出机壳(1)外部的抓握部(362),第一连杆(36)与机壳(1)的连接处至抓握部(362)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杆(36)与机壳(1)的连接处至连接槽(361)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设有用于抵触第一刮刀(35)的限位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3)还包括缓冲弹簧(39),所述缓冲弹簧(39)的一端与限位块(11)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9)的另一端用于抵触第一刮刀(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机构(2)包括漏斗(21)、搅拌轴(22)、搅拌杆(23)、清洁刮刀(24)以及用于驱动搅拌轴(22)转动的搅拌电机(25),所述漏斗(21)设有与挤压通道的入料端连通的出料口,所述搅拌轴(22)插设于所述出料口的内部,所述清洁刮刀(24)的刀锋用于抵触漏斗(21)的内壁,所述搅拌杆(23)的一端与所述清洁刮刀(24)连接,所述搅拌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搅拌轴(22)的外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2)的外周设有螺旋叶片(2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21)连接有振动发生器(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设有供第一挤压辊(31)和第二挤压辊(32)显露出机壳(1)外部的视察窗,所述视察窗设有透明板(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法制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转动连接有旋钮(7),旋钮(7)的一端位于机壳(1)的内部,旋钮(7)的另一端位于机壳(1)的外部,所述旋钮(7)的外周连接有用于抵压透明板(12)表面的清洁棒(71),清洁棒(71)设于旋钮(7)位于机壳(1)的内部的一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