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单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
背景技术:
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吊顶系统主要包括龙骨及搭接在龙骨上的铝板,龙骨通过吊杆固定在墙顶上;相应的,在室内采用吊顶装修时,室内的灯具通常为安装在吊顶铝板上,目前,安装灯具的吊顶铝板的结构为在其中间部位开设安装孔,以放置灯具,然而吊顶铝板的中间部位开设安装孔后,会导致吊顶铝板的安装孔处变为薄弱部位,在此基础上还要额外承受灯具的重量,从而导致吊顶铝板容易发生向下拱起变形,及安装孔被灯具撑大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灯具从被撑大的安装孔处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灯具的吊顶铝板其安装灯具的安装孔处容易发生向下拱起变形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包括铝板本体、上压环及下压环,所述铝板本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下压环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中空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中间部位为安装孔,所述下压环的连接部穿过中心通孔,并与上压环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环的下表面与铝板本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压环的上表面与铝板本体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铝板本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折弯有纵折边,所述纵折边向上折弯有横折边,所述上压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的下表面和与其所在侧的横折边的上表面接触。
本方案中利用上压环和下压环从中心通孔处夹持住铝板本体,使上压环及下压环同时固定在铝板本体上,提高铝板本体的中心通孔处及整体的强度,实现可将灯具放置到上压环上,并由上压环及受力杆来承担灯具的重量,同时下压环对铝板本体具有托持的作用,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有效的避免了铝板本体发生向下拱起变形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横段、纵段及上横段,所述上横段位于下横段的上方,所述受力杆上的上横段的下表面和与其所在侧的横折边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压环上开设有与下横段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下横段嵌入到所述安装槽中,所述下横段通过螺钉与上压环固定连接;通过上压环上安装槽的设置,可便于受力杆在上压环上的快速定位,从而实现在受力杆的下横段放置到上压环上的安装槽中,即可实现受力杆在上压环上的定位,以便于通过螺钉将受力杆快速固定在上压环上,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段上螺钉顶面的高度低于上压环上表面的高度;从而可确保上压环的上表面的平整性,使灯具能够平稳的放置在上压环上。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杆上的纵段和与其所在侧的纵折边接触;从而可将上压环周向固定在铝板本体上,便于下压环的拧紧,同时还能提高该吊顶铝板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压环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上的外螺纹和上压环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利用上压环和下压环从中心通孔处夹持住铝板本体,使上压环及下压环同时固定在铝板本体上,提高铝板本体的中心通孔处及整体的强度,实现可将灯具放置到上压环上,并由上压环及受力杆来承担灯具的重量,同时下压环对铝板本体具有托持的作用,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有效的避免了铝板本体发生向下拱起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的一侧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的另一侧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铝板本体,1-1、中心通孔,1-2、纵折边,1-3、横折边,2、上压环,2-1、安装槽,3、下压环,3-1、连接部,3-11、安装孔,4、受力杆,4-1、下横段,4-2、纵段,4-3、上横段,5、螺钉,6、灯具,7、龙骨,8、吊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包括铝板本体1、上压环2及下压环3,所述铝板本体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中心通孔1-1,所述下压环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中空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的中间部位为安装孔3-11,所述下压环3的连接部3-1穿过中心通孔1-1,并与上压环2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环2的下表面与铝板本体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压环3的上表面与铝板本体1的下表面接触;其中,灯具6发出的光则会从连接部3-1的安装孔3-11处向下照射。
所述铝板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折弯有纵折边1-2,所述纵折边1-2向上折弯有横折边1-3,所述上压环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受力杆4,所述受力杆4的下表面和与其所在侧的横折边1-3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受力杆4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横段4-1、纵段4-2及上横段4-3,所述上横段4-3位于下横段4-1的上方,所述受力杆4上的上横段4-3的下表面和与其所在侧的横折边1-3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压环2上开设有与下横段4-1相匹配的安装槽2-1,所述下横段4-1嵌入到所述安装槽2-1中,所述下横段4-1通过螺钉5与上压环2固定连接;通过上压环2上安装槽2-1的设置,可便于受力杆4在上压环2上的快速定位,从而实现在受力杆4的下横段4-1放置到上压环2上的安装槽2-1中,即可实现受力杆4在上压环2上的定位,以便于通过螺钉5将受力杆4快速固定在上压环2上,提高安装效率。
所述下横段4-1上螺钉5顶面的高度低于上压环2上表面的高度;从而可确保上压环2的上表面的平整性,使灯具6能够平稳的放置在上压环2上。
所述受力杆4上的纵段4-2和与其所在侧的纵折边1-2接触;从而可将上压环2周向固定在铝板本体1上,便于下压环3的拧紧,同时还能提高该吊顶铝板的强度。
所述连接部3-1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压环2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3-1上的外螺纹和上压环2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在使用时,其两个横折边1-3均搭接在龙骨7上,龙骨7通过吊杆8固定在墙顶上,灯具6放置在上压环2上,从而实现由受力杆4及上压环2来承载灯具6的重量,并由下压环3从下方对铝板本体1进行托持,从而有效的避免了铝板本体1发生向下拱起变形的情况,同时也方便更换灯具6,在更换灯具6时只需将下压环3从上压环2上旋开,即可移开上压环2,从而将灯具6从铝板本体1的中心孔处取下。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1.一种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板本体(1)、上压环(2)及下压环(3),所述铝板本体(1)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中心通孔(1-1),所述下压环(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有中空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的中间部位为安装孔(3-11),所述下压环(3)的连接部(3-1)穿过中心通孔(1-1),并与上压环(2)螺纹连接,所述上压环(2)的下表面与铝板本体(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下压环(3)的上表面与铝板本体(1)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铝板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向上折弯有纵折边(1-2),所述纵折边(1-2)向上折弯有横折边(1-3),所述上压环(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受力杆(4),所述受力杆(4)的下表面和与其所在侧的横折边(1-3)的上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4)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横段(4-1)、纵段(4-2)及上横段(4-3),所述上横段(4-3)位于下横段(4-1)的上方,所述受力杆(4)上的上横段(4-3)的下表面和与其所在侧的横折边(1-3)的上表面接触,所述上压环(2)上开设有与下横段(4-1)相匹配的安装槽(2-1),所述下横段(4-1)嵌入到所述安装槽(2-1)中,所述下横段(4-1)通过螺钉(5)与上压环(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段(4-1)上螺钉(5)顶面的高度低于上压环(2)上表面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4)上的纵段(4-2)和与其所在侧的纵折边(1-2)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震高强度吊顶中空铝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压环(2)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部(3-1)上的外螺纹和上压环(2)上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