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水硫酸镁造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无水硫酸镁造粒设备,存在的不足是:
辊压机连接破碎机,将无水硫酸镁粉末辊压成板状,进入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状无水硫酸镁;成粒率低,仅在20%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造粒系统,其辊压机通过斗式提升机、双向修整料仓和皮带输送机连接破碎整粒机、筛分机,板状无水硫酸镁进入双向修整料仓停留足够时间,提高硬度再破碎,成粒率大幅度提高,可达到50%左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造粒系统,其包括360对辊造粒机、斗式提升机、双向修整料仓、皮带输送机、破碎整粒机;其中:
所述360对辊造粒机连接设置在斗式提升机的一侧;
在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另一侧与皮带输送机之间连接设置有双向修整料仓;
所述皮带输送机设置于双向修整料仓的下方,并与设置于其侧下方的破碎整粒机连接。
所述双向修整料仓在一个仓体上并排设置有第一舱室、第二舱室。
所述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的上端为矩形体内腔,其下端为方锥形内腔,并带有出料口。
所述双向修整料仓通过支腿固定在基础上。
所述斗式提升机料口伸入双向修整料仓上的舱室内腔上部。
所述斗式提升机料口是一分二式,呈人字形设置。
所述斗式提升机上设置有第一料口、第二料口,分别与双向修整料仓上设置有的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相对应设置。
所述斗式提升机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物料从不同料口对应进入双向修整料仓不同舱室的气动翻板。
所述破碎整粒机与设置于其侧下方的筛分机连接。
所述筛分机与360对辊造粒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高效造粒系统中的360对辊造粒机依次连接斗式提升机、双向修整料仓和皮带输送机,再连接破碎整粒机、筛分机,筛分机还连接360对辊造粒机。板状无水硫酸镁进入双向修整料仓内进行修整,停留足够的时间,提高硬度再破碎,成粒率大幅度提高,可达到5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造粒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3为双向修整料仓示意图;
图4为斗式提升机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侧视图。
图1-图5中标记说明:
1、360对辊造粒机;2、斗式提升机;2-1、气动翻板;2-2、第一料口;2-3、第二料口;3、双向修整料仓;3-1、第一舱室;3-2、第二舱室;3-3、支腿;4、皮带输送机;5、破碎整粒机;6、筛分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高效造粒系统包括360对辊造粒机1、斗式提升机2、双向修整料仓3、皮带输送机4、破碎整粒机5、筛分机6,其中:
360对辊造粒机1连接设置在斗式提升机2的一侧,在斗式提升机2的另一侧与皮带输送机4之间连接设置有双向修整料仓3,皮带输送机4设置在双向修整料仓3的下方,皮带输送机4与破碎整粒机5连接,破碎整粒机5与筛分机6连接,筛分机6还与360对辊造粒机1连接。
360对辊造粒机1用于对物料进行压板。
斗式提升机2用于板状物料的提升、传送。
双向修整料仓3用于其舱内的板状物料停留修整,并达到足够的停留时间,使板状物料的硬度达到要求。
皮带输送机4用于将从双向修整料仓3出来的板状物料输送给破碎整粒机。
破碎整粒机5用于对板状物料进行破碎。
筛分机6用于对破碎后的物料颗粒进行筛分。
参照图3,双向修整料仓3通过支腿3-3固定在基础上。双向修整料仓3在一个仓体上并排设置有两个舱室即第一舱室3-1、第二舱室3-2;第一舱室3-1、第二舱室3-2的上端为矩形体内腔,其下端为方锥形内腔,并带有出料口。
参照图4、图5,斗式提升机2的料口是一分二式,呈人字形设置;斗式提升机2呈人字形设置的料口伸入舱室内腔上部。利用设置在斗式提升机2上的气动翻板2-1来控制物料从不同料口进入双向修整料仓不同的舱室。当双向修整料仓3上的一个舱室满料后进入另一个舱室。双向修整料仓3的容积根据生产线产量确定,至少可容一个生产班组的使用量,使板状物料充分冷却,大大提高了物料硬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成粒率。
具体是,在斗式提升机2的上端设置有气动翻板2-1、以及呈人字形设置的第一料口2-2和第二料口2-3。通过气动翻板2-1来控制物料从第一料口2-2、第二料口2-3对应下料进入双向修整料仓3上的第一舱室3-1、第二舱室3-2。工作时,气动翻板2-1可以翻转不同料口,一个舱室满料后进入另一个舱室。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参照图1-图5。
首先,物料进入360对辊造粒机1进行压板;
然后,板状物料经由斗式提升机2垂直提升后倾入双向修整料仓3上的舱内进行修整,要求停留足够的时间;
然后,将修整后硬度达到要求的板状物料,由皮带输送机4输送给破碎整粒机5进行破碎;
然后,由筛分机6对破碎后的物料颗粒进行筛分,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进入成品料仓包装,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返回到360对辊造粒机1中重新进行压板。
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1.一种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
包括360对辊造粒机、斗式提升机、双向修整料仓、皮带输送机、破碎整粒机;其中:
所述360对辊造粒机连接设置在斗式提升机的一侧;
在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另一侧与皮带输送机之间连接设置有双向修整料仓;
所述皮带输送机设置于双向修整料仓的下方,并与设置于其侧下方的破碎整粒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修整料仓在一个仓体上并排设置有第一舱室、第二舱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的上端为矩形体内腔,其下端为方锥形内腔,并带有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双向修整料仓通过支腿固定在基础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斗式提升机料口伸入双向修整料仓上的舱室内腔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斗式提升机料口是一分二式,呈人字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斗式提升机上设置有第一料口、第二料口,分别与双向修整料仓上设置有的第一舱室、第二舱室相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斗式提升机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物料从不同料口对应进入双向修整料仓不同舱室的气动翻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破碎整粒机与设置于其侧下方的筛分机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造粒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筛分机与360对辊造粒机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