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油门与刹车并例排在脚下方,为人们行驶时脚操作使用,其功能作用完全相反,油门是加速行驶,而刹车是紧急制动,而对于一些刚学会开车的新手而言,由于经验缺乏,在极度慌张时需要紧急刹车,却反而加大油门加速将车向前冲去,造成撞车或者撞墙事故造成悲剧。
现有的汽车均是采用钢板材料或者合成树脂材料做成保险杠,其抗撞击能力强,但是在一定速度撞击时,撞击力会超出汽车保险杠所承受的范围,则会对造车车体损伤,并且较大的撞击力会震碎汽车的挡风玻璃,从而对车内的人员造成伤害。
基于上述问题,现亟待需要车辆防撞安全装置来减轻车辆在高速度撞击时所产生的撞击力,减小车辆自身的损伤以及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车辆瞬间的撞击力首先会被接触软垫吸收部分,其次使滑块在内滑槽内不断压缩压缩弹簧再次被吸收部分,从而使车头在撞击时的撞击力减小,避免挡风玻璃由于震动力过大而破裂,保护了车内人员的安全的优点,解决了车辆在一定速度撞击时,撞击力会超出汽车保险杠所承受的范围,则会对造车车体损伤,并且较大的撞击力会震碎汽车的挡风玻璃,从而对车内的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红外线收发器,所述红外线收发器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内滑槽中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柱两侧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的外壁设置有接触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远离安全挡板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且在末端连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内滑槽中的连接杆外壁上嵌套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安全挡板一侧的连接杆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内滑槽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滑块间固定连接有同位板,所述同位板的中部卡接在定位机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同位板设置在凹槽的底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上部槽壁两端均匀排布有多个阻挡丝,所述阻挡丝的两端均贯穿槽壁,且分别与设置在卡座内部的熔断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熔断器均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红外线收发器进行检测,在车辆进行碰撞时,会通过汽车内部系统打开车辆防撞安全装置,打开后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中的缓冲机构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连接杆伸长,使安全挡板顶出车辆的车头,这样车辆在撞击时首先会与安全挡板相接触,瞬间的撞击力首先会被接触软垫吸收部分,其次使滑块在内滑槽内不断压缩压缩弹簧再次被吸收部分,从而使车头在撞击时的撞击力减小,避免挡风玻璃由于震动力过大而破裂,保护了车内人员的安全;
2、定位机构在平时能够使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其主要是通过阻挡丝将同位板束缚在凹槽内部,在发生碰撞前,汽车内部系统会发送指令至熔断器,这时熔断器快速将保险丝熔断,致使阻挡丝两端被释放,在撤去阻挡丝的外力时,同位板被释放即完成车辆防撞安全装置的开启;
3、红外线收发器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主要是需了解车辆在行驶时的速度,在车速达至30km/h时,汽车内部系统发送启动指令至红外线收发器,红外线收发器在2-3m以内接收到红外反射光,则会将信号发送至汽车内部系统,汽车内部系统再将启动信号发送至熔断器,熔断器使用的是快速熔断器,即启动车辆防撞安全装置,来减小保护车辆的撞击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中定位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1-固定板、2-缓冲机构、3-连接板、4-红外线收发器、5-安装座、6-定位机构、7-固定柱、8-内滑槽、9-连接杆、10-滑块、11-压缩弹簧、12-安全挡板、13-限位块、14-卡座、15-凹槽、16-同位板、17-阻挡丝、18-熔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机构2,两个缓冲机构2远离固定板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远离固定板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红外线收发器4,红外线收发器4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红外线收发器4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型号的产品;
具体的,红外线收发器4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主要是需了解车辆在行驶时的速度,在车速达至30km/h时,汽车内部系统发送启动指令至红外线收发器4,红外线收发器4在2-3m以内接收到红外反射光,则会将信号发送至汽车内部系统,依靠这样的关系,可以避免车辆在倒车、低于30km/h时行驶时,车辆防撞安全装置的启动,而且在路上行驶时,车辆低于30km/h时,红外线收发器4便会关闭,从而避免在路口停车时车辆防撞安全装置的启动,若在30km/h时发生碰撞,现有汽车的保险杠完全能够承受住其撞击力,因此本技术方案主要是在较高车速行驶中撞击时来保障车内人员安全的。
缓冲机构2包括固定柱7,固定柱7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内滑槽8,内滑槽8中贯穿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柱7两侧的外部;
连接杆9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连接有安全挡板12,安全挡板12的外壁设置有接触软垫,这样在车辆在撞击时首先会与安全挡板12相接触,瞬间的撞击力首先会被接触软垫吸收部分,减小撞击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9远离安全挡板1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且在末端连接固定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的直径大于连接杆9,这样连接杆9在限位块13作用下不会脱离缓冲机构2。
具体的,内滑槽8中的连接杆9外壁上嵌套有滑块10,滑块10远离安全挡板12一侧的连接杆9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的一端与内滑槽8侧壁相连接,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11能够在外力撤销时快速实现回位,从而吸收撞击力。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滑块10间固定连接有同位板16,同位板16的中部卡接在定位机构6内,同位板16给两个滑块10的移动实现了同步性,保证了其所吸收的撞击力相同,使车辆的损伤减少。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机构6包括卡座14,卡座14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凹槽15,同位板16设置在凹槽15的底壁上;
具体的,凹槽15的上部槽壁两端均匀排布有多个阻挡丝17,阻挡丝17的两端均贯穿槽壁,且分别与设置在卡座14内部的熔断器18相连接,阻挡丝17两端与熔断器18中的保险丝相连接,这样熔断器18将保险丝烧断,即阻挡丝17既能够被释放,完成定位机构6释放缓冲机构2,汽车内部系统接收红外线收发器4所发射的信号再将启动信号发送至熔断器18,熔断器18使用的是快速熔断器,即启动车辆防撞安全装置,来减小保护车辆的撞击力。
具体的,定位机构6设置在安装座5上,安装座5的一侧安装在固定板1上,保证定位机构6的长度能够束缚住缓冲机构2。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熔断器18均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汽车内部系统发送烧断信号,即熔断器18启动,且熔断器18为快速熔断器,快速熔断器的熔丝除了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丝外,还会在上面点上某种材质的焊点,其目的为了使熔丝在过载情况下迅速断开。
使用时,通过红外线收发器4进行检测,在车辆进行碰撞时,会通过汽车内部系统打开车辆防撞安全装置,打开后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中的缓冲机构2在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使连接杆9伸长,使安全挡板12顶出车辆的车头,这样车辆在撞击时首先会与安全挡板12相接触,瞬间的撞击力首先会被接触软垫吸收部分,其次使滑块10在内滑槽8内不断压缩压缩弹簧11再次被吸收部分,从而使车头在撞击时的撞击力减小,避免挡风玻璃由于震动力过大而破裂,保护了车内人员的安全,定位机构6在平时能够使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处于压缩状态,其主要是通过阻挡丝17将同位板16束缚在凹槽15内部,在发生碰撞前,汽车内部系统会发送指令至熔断器18,这时熔断器18快速将保险丝熔断,致使阻挡丝17两端被释放,在撤去阻挡丝17的外力时,同位板16被释放即完成车辆防撞安全装置的开启,即在碰撞时减小了碰撞力。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缓冲机构,两个所述缓冲机构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中部设置有红外线收发器,所述红外线收发器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贯穿设置有内滑槽,所述内滑槽中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柱两侧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安全挡板,所述安全挡板的外壁设置有接触软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远离安全挡板的一端贯穿固定板,且在末端连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槽中的连接杆外壁上嵌套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安全挡板一侧的连接杆外壁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内滑槽侧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间固定连接有同位板,所述同位板的中部卡接在定位机构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卡座,所述卡座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同位板设置在凹槽的底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部槽壁两端均匀排布有多个阻挡丝,所述阻挡丝的两端均贯穿槽壁,且分别与设置在卡座内部的熔断器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安装在固定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检测技术的车辆防撞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熔断器均与汽车内部系统电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