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2


本实用新型涉及壳体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见汽车安全性能)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安全气囊总成主要由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气袋、饰盖、线束和安全气囊控制器等组成。安全气囊是汽车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控制器作为安全气囊的控制单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安全气囊控制器牢固可靠地固定在汽车车身上,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将控制器的pcb板固定在壳体上,然后壳体固定在汽车车身上。

目前的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固定效果较差,不具有装配防错功能,安全防护效果较差,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固定效果较差,不具有装配防错功能,安全防护效果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盖板是由顶部块和底部块所共同组成,顶部块呈长方体结构,顶部块是由第一薄壁、第二薄壁、第三薄壁和第四薄壁所共同组成,第四薄壁上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三薄壁上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薄壁与第三薄壁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三缺口,第一薄壁与第四薄壁的交界处设置有第四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内部均安装有实心体,实心体内部设置有金属螺母,所述底部块是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共同组成,第二侧壁的表面设置有缝隙,第四侧壁的表面设置有三个缝隙,所述下固定板是由底板、第一翻边、第二翻边、第三翻边所共同组成;三个翻边用于和上盖板的底部的四个侧壁相配合,形成一个封闭腔体。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和下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优选的,四个所述实心体下表面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均设有pcb板固定孔,四个pcb板固定孔略微上凸,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

这样pcb板就被牢固地夹在上盖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更加稳定有效。

优选的,每两个相邻翻边间隔处的底板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在一起的底板固定孔,底板固定孔的数量为三个,三点式固定,从受力来说,形成一个三角形,受力更加稳定;此外,三点式固定,不是对称结构,还具有物理防错功能,只能三个孔同时对齐才能安装。

优选的,所述金属螺母通过螺栓与pcb板固定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盖板有四个实心体,四个实心体的下表面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下固定板有4个pcb板固定孔,并且4个pcb板固定孔略微上凸,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这样pcb板就被牢固地夹在上盖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更加稳定有效,此外,下固定板有三个固定孔,可以用螺栓与车身连接在一起,三点式固定,从受力来说,形成一个三角形,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控制器与车身较好地固定在一起,底板固定孔旁边的翻边,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使下固定板底板强度更高,抵抗车身冲击带来的撞击和变形,安全气囊控制器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正确感受到车身的碰撞信号,而不能因自身固定不稳,出现信号偏差;

(2)下固定板的底板固定孔,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在一起,由于有三个固定点,可以避免错误安装,形成防错的效果;

(3)上盖板的底部由四个第一侧壁组成,并且第一侧壁上开有一些缝隙,这四个缝隙和下固定板翻边结合,再加上pcb板的接插件,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这个腔体可以避免pcb板受到细小颗粒物,如粉尘、盐雾和湿气等的干扰,达到较高的工业产品防护等级;

(4)下固定板是金属做成,pcb板固定孔的凸起与pcb板接触,pcb板上产生的静态,可以通过固定孔的凸起,传导到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与车身金属连接,从而形成一个pcb板接地的效果,起到消除pcb板静电的作用(pcb板与固定孔的凸起接触的区域,有金属裸露部分,便于将静电导出,避免由于静电而产生误触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板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固定板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爆炸图。

图中:1、上盖板;2、第一缺口;3、第一侧壁;4、缝隙;5、实心体;6、底部块;7、第一薄壁;8、顶部块;9、金属螺母;10、底板;11、pcb板固定孔;12、底板固定孔;13、下固定板;14、第一翻边,15、第二翻边、16、第三翻边;201、第二缺口;202、第三缺口;203、第四缺口;301、第二侧壁;302、第三侧壁;303、第四侧壁;701、第二薄壁;702、第三薄壁;703、第四薄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包括上盖板1和下固定板13,上盖板1是由顶部块8和底部块6所共同组成,顶部块8呈长方体结构,顶部块8是由第一薄壁7、第二薄壁701、第三薄壁702和第四薄壁703所共同组成,第一薄壁7与第三薄壁702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三缺口202,第一薄壁7与第四薄壁703的交界处设置有第四缺口203,第三薄壁702上设置有第二缺口201,第四薄壁703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第一缺口2、第二缺口201、第三缺口202和第四缺口203内部均安装有实心体5,实心体5内部设置有金属螺母9,底部块6是由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301、第三侧壁302和第四侧壁303所共同组成,第二侧壁301的表面设置有缝隙4,第四侧壁303的表面设置有三个缝隙4;所述下固定板13是由底板10、第一翻边14、第二翻边15、第三翻边16所共同组成,底板10的表面设置有pcb板固定孔11;三个翻边用于和上盖板的底部的四个侧壁相配合,形成一个封闭腔体。

进一步,上盖板1和下固定板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上盖板上设置有四个实心体,四个实心体的下表面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下固定板有4个pcb板固定孔,并且4个pcb板固定孔略微上凸,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这样pcb板就被牢固地夹在上盖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更加稳定有效。

进一步,底板10的拐角处设置有底板固定孔12,底板固定孔12设置有三个,下固定板13有三个底板固定孔12,可以用螺栓与车身连接在一起,三点式固定,从受力来说,形成一个三角形,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控制器与车身较好地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金属螺母9通过螺栓与pcb板固定孔11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上盖板1是由顶部块8和底部块6所共同组成,上盖板1和下固定板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顶部块8是由四个第一薄壁7所组成,第一薄壁7的表面设置有第一缺口2,第一缺口2内部安装有实心体5,实心体5内部设置有金属螺母9,底部块6是由四个第一侧壁3所共同组成,第一侧壁3的表面设置有缝隙4,这四个缝隙4和下固定板13的三个翻边结合,再加上pcb板17的接插件18,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这个腔体可以避免pcb板受到细小颗粒物,如粉尘、盐雾和湿气等的干扰,达到较高的工业产品防护等级,下固定板13是由底板10和翻边14所共同组成,底板固定孔12旁边的翻边,可以起到加强的作用,使下固定板13的底板10强度更高,抵抗车身冲击带来的撞击和变形,安全气囊控制器最关键的就是能够正确感受到车身的碰撞信号,而不能因自身固定不稳,出现信号偏差,底板10的拐角处设置有底板固定孔12,底板固定孔12设置有三个,下固定板13有三个底板固定孔12,可以用螺栓与车身连接在一起,三点式固定,可以避免错误安装,形成防错的效果,从受力来说,形成一个三角形,受力更加稳定,从而可以将安全气囊控制器与车身较好地固定在一起,下固定板13有4个pcb板固定孔11,并且4个pcb板固定孔11略微上凸,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这样pcb板就被牢固地夹在上盖板1和下固定板13之间,固定更加稳定有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包括上盖板(1)和下固定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是由顶部块(8)和底部块(6)所共同组成,顶部块(8)呈长方体结构,顶部块(8)是由第一薄壁(7)、第二薄壁(701)、第三薄壁(702)和第四薄壁(703)所共同组成,第四薄壁(703)上设置有第一缺口(2),第三薄壁(702)上设置有第二缺口(201),第一薄壁(7)与第三薄壁(702)的交界处设置有第三缺口(202),第一薄壁(7)与第四薄壁(703)的交界处设置有第四缺口(203);所述第一缺口(2)、第二缺口(201)、第三缺口(202)和第四缺口(203)内部均安装有实心体(5),实心体(5)内部设置有金属螺母(9),所述底部块(6)是由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301)、第三侧壁(302)和第四侧壁(303)所共同组成,第二侧壁(301)的表面设置有缝隙(4),第四侧壁(303)的表面设置有三个缝隙(4),所述下固定板(13)是由底板(10)和间断连接在底板上的第一翻边(14)、第二翻边(15)、第三翻边(16)所共同组成;三个翻边用于和上盖板底部的四个侧壁相配合,形成一个封闭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和下固定板(1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实心体(5)下表面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四角处均设有pcb板固定孔(11),四个pcb板固定孔略微上凸,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翻边间隔处的底板(10)上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在一起的底板固定孔(12),底板固定孔(12)的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母(9)通过螺栓与pcb板固定孔(1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控制器壳体,包括上盖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盖板是由顶部块和底部块所共同组成,顶部块呈长方体结构,顶部块是由第一薄壁、第二薄壁、第三薄壁和第四薄壁所共同组成,所述底部块是由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共同组成,第二侧壁的表面设置有缝隙,第四侧壁的表面设置有三个缝隙,所述下固定板是由底板和翻边所共同组成,底板的表面设置有PCB板固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盖板设置有四个实心体,四个实心体的下表面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下固定板有4个PCB板固定孔,并且4个PCB板固定孔略微上凸,与PCB板的上表面贴合,这样PCB板就被牢固地夹在上盖板和下固定板之间,固定更加稳定有效。

技术研发人员:谢书港;李红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维思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