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工具的设计与研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
背景技术:
农业科技人员日常在开展室外田间试验时,在种床上按农业技术要求播种是一项常规项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小面积的试验田无法使用机械,只能靠人工点播。多重复多水平的试验设计,小区量大,需要雇佣多名工人共同完成,需要多人按照一样的标准精准播种,由于人为误差,很难使株距、行距、播深、种子量保持一致,增加了试验误差,使科学数据不严谨,失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双人播种器,能方便在不同农业技术要求的种床上进行精准播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包括由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以及连接二者的加强杆组成的呈矩形框的播种施肥器框架,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上分别横向设有若干个等距的凸出的连接孔耳,由pvc材质制成的中空送料管分别从上向下垂直穿过上支撑杆上的连接孔耳和下支撑杆上的连接孔耳,在送料管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钢制或铁质的入土管;在上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手柄,在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脚踏板。
优化设计,在下支撑杆上至少设有两个带有刻度的株距尺。
优化设计,在上支撑杆上设有置物桶。
优化设计,在上支撑杆上设有震荡胶垫。
优化设计,入土管前部设有带刃口的尖部。
有益效果:具有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株行距稳定、节省种子、方便快捷,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由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以及连接二者的加强杆3组成的呈矩形框的播种施肥器框架,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上分别横向设有若干个等距的凸出的连接孔耳4,由pvc材质制成的中空送料管5分别从上向下垂直穿过上支撑杆1上的连接孔耳4和下支撑杆2上的连接孔耳4,在所述的送料管5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钢制或铁质的入土管6;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手柄8,在所述的下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设有脚踏板9。实际操作中,种子或者肥料沿送料管直接下落至底部,同时根据播种行距的实际需要,调整送料管,达到调整行距,两名操作人员左右同时进行播种或者施肥。
实践生产中,为了保证播种的株距,在所述的下支撑杆2上至少设有两个带有刻度的株距尺7。
实践生产中,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上设有置物桶10,方便放置种子或肥料。
实践生产中,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上设有震荡胶垫11,这样可敲击上支撑杆,使得种子或肥料顺利下行。
实践生产中,所述的入土管6前部设有带刃口的尖部,这样可以保证下土。
1.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包括由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以及连接二者的加强杆(3)组成的呈矩形框的播种施肥器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和下支撑杆(2)上分别横向设有若干个等距的凸出的连接孔耳(4),由pvc材质制成的中空送料管(5)分别从上向下垂直穿过上支撑杆(1)上的连接孔耳(4)和下支撑杆(2)上的连接孔耳(4),在所述的送料管(5)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钢制或铁质的入土管(6);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手柄(8),在所述的下支撑杆(2)的两端分别设有脚踏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下支撑杆(2)上至少设有两个带有刻度的株距尺(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上设有置物桶(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支撑杆(1)上设有震荡胶垫(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人播种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土管(6)前部设有带刃口的尖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