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河北省主要产棉区,部分棉农对于本年度长势较好的棉花品种有自己留种的习惯,这样第二年既可以节省购买种子费用,又可以保证产量;第二年棉农把自留的后代棉籽用作种子,出于节省成本的考虑,棉农不会对棉籽进行脱绒,即后代棉种表皮保留了大量短绒;在播种过程中,存放在种子箱内的棉花种子被拨盘搅动靠自身重力,通过下种口坠落入土壤中,自留种由于棉籽外皮上的短绒摩擦力增大造成粘连,在使用常规棉花播种机时,棉种不会像光籽那样轻易坠落到下种口,仅靠调节种子箱内拨盘的转速大小来控制,很难做到精确掌控下种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能精确控制毛籽棉种播种时的下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包括种子箱,所述种子箱的底部设置有种子箱底板,所述种子箱底板与种子箱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种口,所述种子箱底板的顶面安装有拨盘,所述拨盘的外圈设置有若干拨盘齿,所述种子箱底板的底部固装有播种犁;所述种子箱底部位于下种口的一侧安装有精量播种控制结构;所述精量播种控制结构包括播量控制片和三角铁,所述三角铁的底面与种子箱底板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三角铁的侧壁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播量控制片位于下种口的一侧,且所述播量控制片通过轴承与螺栓的一端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角铁的侧面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栓通过螺母与三角铁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播量控制片的侧面标注设置有播量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种子箱下种口的一侧设置有精量播种控制结构,可通过调节下种口的开口大小,来精确控制播种量,且其调节使用方便,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种子箱;2、拨盘;3、拨盘齿;4、播种犁;5、下种口;6、播量控制片;7、种子箱底板;8、轴承;9、三角铁;10、螺栓;11、螺母;12、铆钉;13、播量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包括种子箱1,种子箱1的底部设置有种子箱底板7,种子箱底板7与种子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种口5,种子箱底板7的顶面安装有拨盘2,拨盘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拨盘齿3,种子箱底板7的底部固装有播种犁4;种子箱1底部位于下种口5的一侧安装有精量播种控制结构;精量播种控制结构包括播量控制片6和三角铁9,三角铁9的底面与种子箱底板7之间通过铆钉12固定连接,三角铁9的侧壁螺纹安装有螺栓10,播量控制片6位于下种口5的一侧,且播量控制片6通过轴承8与螺栓10的一端活动连接。
三角铁9的侧面设置有一通孔,通孔内焊接有螺母11,螺栓10通过螺母11与三角铁9螺纹连接。播量控制片6的侧面标注设置有播量刻度13,方便对播量控制片6进行精确调节。
具体的,播种前,根据播种量需要,转动螺栓10,根据丝杆传动原理,螺栓10沿三角铁9向左或向右移动,螺栓10的一端与播量控制片6连接,推动或倒退播量控制片6,来控制下种口5与播量控制片6重叠范围,从而控制下种口5的开口大小,进而控制播量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包括种子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箱(1)的底部设置有种子箱底板(7),所述种子箱底板(7)与种子箱(1)的连接处设置有下种口(5),所述种子箱底板(7)的顶面安装有拨盘(2),所述拨盘(2)的外圈设置有若干拨盘齿(3),所述种子箱底板(7)的底部固装有播种犁(4);所述种子箱(1)底部位于下种口(5)的一侧安装有精量播种控制结构;所述精量播种控制结构包括播量控制片(6)和三角铁(9),所述三角铁(9)的底面与种子箱底板(7)之间通过铆钉(12)固定连接,所述三角铁(9)的侧壁螺纹安装有螺栓(10),所述播量控制片(6)位于下种口(5)的一侧,且所述播量控制片(6)通过轴承(8)与螺栓(10)的一端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铁(9)的侧面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焊接有螺母(11),所述螺栓(10)通过螺母(11)与三角铁(9)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花播种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量控制片(6)的侧面标注设置有播量刻度(1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