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吸音复合铝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0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铝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穿孔吸音复合铝板。



背景技术:

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吊顶系统主要包括龙骨及搭接在龙骨上的铝板,龙骨通过吊杆固定在墙顶上;

为了减少室内噪音,防止噪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目前室内吊顶时采用穿孔铝板作为吊顶板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穿孔铝板的吸音原理为:利用声波传播时会与穿孔铝板上密布的穿孔产生摩擦,从而消耗声波的能量,使声能转化为热能,起到吸音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穿孔铝板普遍为单层结构,吸音效果不佳,且由于大量穿孔的开设会导致铝板的强度变低,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吊顶的穿孔铝板普遍为单层结构,存在吸音效果不佳及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穿孔吸音复合铝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包括铝板本体、加强板及岩棉板,所述铝板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上折弯的纵折边,所述加强板放置在铝板本体的上方,所述岩棉板放置在加强板上,所述铝板本体的纵折边向内折弯形成横折边,所述横折边压紧在岩棉板的上表面,所述铝板本体上贯穿有若干第一斜孔,所述加强板上贯穿有若干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与第二斜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斜孔和与其对应的第二斜孔连通。

本方案中利用铝板本体上第一斜孔及加强板上第二斜孔的设置,可有效延长声波从铝板本体到达岩棉板的路径,使声波预先与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孔壁产生摩擦,消耗部分声能,而后进入到岩棉板,由岩棉板对声波进行缓冲和吸收,从而降低室内噪音;同时加强板的设置可有效补偿因铝板本体开设第一斜孔而损失的强度,避免该吊顶铝板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为了提高吸音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孔与第二斜孔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将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倾斜方向相反设置,可有利于使声波在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之间来回反射冲撞,从而逐渐消耗声波的能源,达到更好的吸音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孔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斜孔从左至右向上倾斜。

为了便于使加强板上的第二斜孔和铝板本体上的第一斜孔一一对准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定位脚,所述铝板本体上贯穿有两个与所述定位脚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脚插设在与其相对应的定位孔中;通过定位脚与定位孔的设置,可实现在定位脚嵌入到定位孔中时,加强板上的第二斜孔刚好与铝板本体上的第一斜孔一一对应连通,从而便于加强板在铝板本体上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脚的底端向下凸出于铝板本体的下表面;利用定位脚凸出铝板本体下表面的部位可与龙骨形成横向限位,防止该吊顶铝板从龙骨上轻易的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的材质为钢或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利用铝板本体上第一斜孔及加强板上第二斜孔的设置,可有效延长声波从铝板本体到达岩棉板的路径,使声波预先与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孔壁产生摩擦,消耗部分声能,而后进入到岩棉板,由岩棉板对声波进行缓冲和吸收,从而降低室内噪音;同时加强板的设置可有效补偿因铝板本体开设第一斜孔而损失的强度,避免该吊顶铝板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孔吸音复合铝板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孔吸音复合铝板与龙骨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铝板本体,1-1、第一斜孔,1-2、纵折边,1-3、横折边,1-4、定位孔,2、加强板,2-1、定位脚,2-2、第二斜孔,3、岩棉板,4、龙骨,5、吊杆,6、墙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包括铝板本体1、加强板2及岩棉板3,所述铝板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上折弯的纵折边1-2,所述加强板2放置在铝板本体1的上方,所述岩棉板3放置在加强板2上,所述铝板本体1的纵折边1-2向内折弯形成横折边1-3,所述横折边1-3压紧在岩棉板3的上表面,所述铝板本体1上贯穿有若干第一斜孔1-1,所述加强板2上贯穿有若干第二斜孔2-2,所述第一斜孔1-1与第二斜孔2-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斜孔1-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斜孔2-2连通。

所述第一斜孔1-1与第二斜孔2-2的倾斜方向相反;通过将第一斜孔1-1和第二斜孔2-2的倾斜方向相反设置,可有利于使声波在第一斜孔1-1和第二斜孔2-2之间来回反射冲撞,从而逐渐消耗声波的能源,达到更好的吸音效果。

所述第一斜孔1-1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斜孔2-2从左至右向上倾斜。

所述加强板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定位脚2-1,所述铝板本体1上贯穿有两个与所述定位脚2-1相对应的定位孔1-4,所述定位脚2-1插设在与其相对应的定位孔1-4中;通过定位脚2-1与定位孔1-4的设置,可实现在定位脚2-1嵌入到定位孔1-4中时,加强板2上的第二斜孔2-2刚好与铝板本体1上的第一斜孔1-1一一对应连通,从而便于加强板2在铝板本体1上的安装。

所述定位脚2-1的底端向下凸出于铝板本体1的下表面;利用定位脚2-1凸出铝板本体1下表面的部位可与龙骨4形成横向限位,防止该吊顶铝板从龙骨4上轻易的脱落。

所述加强板2的材质为钢或铝。

本实施例中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通过铝板本体1上的横折边1-3可将岩棉板3及加强板2压紧固定在铝板本体1上,无须其他紧固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在吊顶施工时,预先将龙骨4通过吊杆5固定在墙顶6上,然后将该吊顶铝板倾斜的向上移动至龙骨4的上方,随后将吊顶铝板的左右两端分别搭接在相邻的两个龙骨4上,定位脚2-1凸出铝板本体1下表面的部位则与龙骨4的侧面接触,从而限制吊顶铝板发生左右移动,避免吊顶铝板从龙骨4上轻易的发生脱落,提高安装稳定性。

其中,吊顶铝板搭接在龙骨4上后,加强板2会与铝板本体1一并承力,加强板2的左右两端延伸至位于龙骨4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利用铝板本体1上第一斜孔1-1及加强板2上第二斜孔2-2的设置,可有效延长声波从铝板本体1到达岩棉板3的路径,使声波预先与第一斜孔1-1和第二斜孔2-2的孔壁产生摩擦,消耗部分声能,而后进入到岩棉板3,由岩棉板3对声波进行缓冲和吸收,从而降低室内噪音;同时加强板2的设置可有效补偿因铝板本体1开设第一斜孔1-1而损失的强度,避免该吊顶铝板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铝板本体(1)、加强板(2)及岩棉板(3),所述铝板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上折弯的纵折边(1-2),所述加强板(2)放置在铝板本体(1)的上方,所述岩棉板(3)放置在加强板(2)上,所述铝板本体(1)的纵折边(1-2)向内折弯形成横折边(1-3),所述横折边(1-3)压紧在岩棉板(3)的上表面,所述铝板本体(1)上贯穿有若干第一斜孔(1-1),所述加强板(2)上贯穿有若干第二斜孔(2-2),所述第一斜孔(1-1)与第二斜孔(2-2)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斜孔(1-1)和与其对应的第二斜孔(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孔(1-1)与第二斜孔(2-2)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孔(1-1)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斜孔(2-2)从左至右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一定位脚(2-1),所述铝板本体(1)上贯穿有两个与所述定位脚(2-1)相对应的定位孔(1-4),所述定位脚(2-1)插设在与其相对应的定位孔(1-4)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脚(2-1)的底端向下凸出于铝板本体(1)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2)的材质为钢或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铝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穿孔吸音复合铝板,包括铝板本体、加强板及岩棉板,铝板本体的左右两端均具有向上折弯的纵折边,加强板放置在铝板本体的上方,岩棉板放置在加强板上,铝板本体的纵折边向内折弯形成横折边,铝板本体上贯穿有若干第一斜孔,加强板上贯穿有若干第二斜孔,本实用新型利用铝板本体上第一斜孔及加强板上第二斜孔的设置,可有效延长声波从铝板本体到达岩棉板的路径,使声波预先与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的孔壁产生摩擦,消耗部分声能,而后进入到岩棉板,由岩棉板对声波进行缓冲和吸收,从而降低室内噪音;同时加强板的设置可有效补偿因铝板本体开设第一斜孔而损失的强度,避免该吊顶铝板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林伊枫;林鹏;周森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巨星铭创幕墙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3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