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防护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4


本申请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防护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港口内使用大量用于集装箱转用的牵引车。集装箱是从岸桥或者场桥上由吊具抓取并放置在由牵引车头拖动的拖车上。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岸桥和场桥的驾驶员离地高度高,对箱过程主要是根据经验来对集装箱进行放置,这样的情况下,存在集装箱可能会跌落在驾驶室上方,对牵引车驾驶员的生命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防护装置及车辆,用于对驾驶室内的驾驶员进行安全防护,防止坠物砸伤驾驶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用防护装置,用于货物牵引车,所述车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可断连接件;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货物牵引车的车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货物牵引车的驾驶室处且所述支撑架的高度高于所述驾驶室预定距离;

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可断连接件,所述可断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车架连接;

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部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围设成后视窗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第一梁主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彼此套设,所述立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梁主体间隔开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通过所述可断连接件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缓冲构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均开设有腔体,所述第一缓冲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立柱连接部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横梁向所述第一支撑柱运动时,所述第一缓冲构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梁主体的运动缓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包括第二梁主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彼此套设,所述立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梁主体间隔开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通过所述可断连接件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缓冲构件;

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的立柱连接部均开设有腔体,所述第二缓冲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当所述第一支撑柱向所述第二横梁运动时,所述第二缓冲构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运动缓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第一横梁及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阻挡外界环境腐蚀所述连接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梁连接部和车架连接部,所述横梁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车架连接部与所述车架的主梁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横梁连接部对应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横梁连接部通过螺纹构件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具体来说,车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可断连接件,其中支撑架作为主体支撑结构安装在驾驶室处,具体应用中,支撑架安装在驾驶室后方的车架的左、右车梁上,且位于驾驶室和货物平台之间。支撑架的高度高于驾驶室的高度预定距离。当集装箱等货物掉落在驾驶室的上方时,由于支撑架的高度高于驾驶室,就在驾驶室内部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目的。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横梁组件和支撑组件,横梁组件和支撑组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可断连接件。当货物从高处掉落产生较大的能量时,连接处的可断连接件可以断裂失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可断连接件断裂会吸收货物掉落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缓冲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车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和可断连接件,在货物掉落在驾驶室的上方时,能够对货物缓冲并在驾驶室处形成安全空间,以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本申请还提供了车辆,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车辆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车用防护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1-支撑架;102-可断连接件;103-车架;104-驾驶室;105-横梁组件;106-支撑组件;107-第一横梁;108-第二横梁;109-第一支撑柱;110-第二支撑柱;111-减震垫;112-后视窗口;113-第一梁主体;114-第一连接部;115-立柱连接部;116-第一缓冲构件;117-第二梁主体;118-第二连接部;119-第二缓冲构件;120-密封件;121-连接件;122-横梁连接部;123-车架连接部;124-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车用防护装置,用于货物牵引车,车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01和可断连接件102;支撑架101与货物牵引车的车架103相连接,支撑架101位于货物牵引车的驾驶室104处且支撑架101的高度高于驾驶室104预定距离;支撑架101包括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之间设置有可断连接件102,可断连接件102用于连接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

具体来说,车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101和可断连接件102,其中支撑架101作为主体支撑结构安装在驾驶室104处,具体应用中,支撑架101安装在驾驶室104后方的车架103的左、右车梁上,且位于驾驶室104和货物平台之间。支撑架101的高度高于驾驶室104的高度预定距离,参见图1所示,a处为预定距离,a优选地大于或等于300mm。当集装箱等货物掉落在驾驶室104的上方时,由于支撑架101的高度高于驾驶室104,就在驾驶室104内部形成一个安全的空间,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目的。进一步地,支撑架101包括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的连接处设置有可断连接件102,优选地,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开设有腰形孔,可断连接贯穿腰形孔以连接横梁组件105和支撑组件106,以保证发生碰撞时有足够的缓冲行程。当货物从高处掉落产生较大的能量时,连接处的可断连接件102可以断裂失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可断连接件102断裂会吸收货物掉落产生的能量,从而实现缓冲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车用防护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101和可断连接件102,在货物掉落在驾驶室104的上方时,能够对货物缓冲并在驾驶室104处形成安全空间,以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横梁组件105包括第一横梁107和第二横梁108,支撑组件106包括第一支撑柱109和第二支撑柱110,第一横梁107的顶面设置有减震垫111,第二横梁108与车架103连接;第一横梁107和第二横梁108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柱109连接第一横梁107和第二横梁108;第二支撑柱110和第一支撑柱109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柱110的顶部与第一横梁107连接,第二支撑柱110的底部与第一支撑柱109连接,例如,第二支撑柱110的底部可以与第一支撑柱109的中部连接,第一横梁107的部分、第一支撑柱109和第二支撑柱110围设成后视窗口112。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09的数量为两根,然而不限于此,第一支撑柱109的数量可以为三根。

在该实施例中,横梁组件105包括第一横梁107和第二横梁108。其中,第一横梁107位于顶部,且与驾驶室104的长度适配。第一横梁107上安装有减震垫111,减震垫111可受压变形,对掉落的货物进一步吸能缓冲,具体地,减震垫111与第一横梁107之间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可选地,减震垫111可以由橡胶或者其他刚度较小并具有一定延展性的材料形成。第二横梁108位于底部并与车架103的车梁连接,第二横梁108与车架103的尺寸适配,第一支撑柱109用于连接第一横梁107和第二横梁108,优选地,第一支撑柱109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用于保证支撑架101的结构稳定。

说要说明的是,对于部分集装箱专用的牵引车来说,驾驶室104偏移设置在车体左边,驾驶室104后方设置有后视车窗,第一横梁107、第一支撑柱109和第二支撑柱110围设成后视窗口112,后视窗口112与后视车窗相对设置,第二支撑柱110在增加了保护结构的同时,不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一横梁107包括第一梁主体113和第一连接部114,第一支撑柱109和第二支撑柱110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连接部115;第一连接部114和立柱连接部115彼此套设,立柱连接部115与第一梁主体113间隔开第一预设距离,且第一连接部114和立柱连接部115通过可断连接件1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4和立柱连接部115彼此套设,立柱连接部115与第一梁主体113间隔开第一预设距离,参见图3所示,b为第一预设距离。在货物掉落在支撑架101时,可断连接件102受力。在可断连接件102受力断裂吸能后,第一梁主体113下落并落于立柱连接部115上,立柱连接部115能够对第一梁主体113进行支撑,维持支撑架101的主体结构稳定,防止支撑架101的结构散落。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一缓冲构件116;第一连接部114和立柱连接部115均开设有腔体,第一缓冲构件116位于腔体内并与立柱连接部115相连接,当第一横梁107向第一支撑柱109运动时,第一缓冲构件116能够对第一梁主体113的运动缓冲。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缓冲效果,在第一连接部114和立柱连接部115之间设置有腔体,用于容置第一缓冲构件116。图示中第一缓冲构件为缓冲弹性件,在可断连接件102受力断裂吸能后,缓冲弹性件受到冲击而被压缩,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可断连接件102断裂会消耗货物掉落产生的部分能量,缓冲弹性件被压缩也能吸收一部分能量。可选地,此处也可将第一缓冲构件116替换为气囊或液压缸,实现吸能缓冲。

第一支撑柱109和第二支撑柱110的中部结构可为实心或者空心结构,图示结构为空心结构,立柱连接部115设置了底板用于支撑第一缓冲构件116,底板可焊接于该位置。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中的车用防护装置是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的改进,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也属于该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4所示,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第二横梁108包括第二梁主体117和第二连接部118,第一支撑柱109的底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115;第二连接部118和立柱连接部115彼此套设,立柱连接部115与第二梁主体117间隔开第二预设距离,且第二连接部118和立柱连接部115通过可断连接件102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8和立柱连接部115彼此套设,立柱连接部115与第二梁主体117间隔开第二预设距离,参见图4所示,c为第二预设距离。在货物掉落在支撑架101时,此处可断连接件102受力。在可断连接件102受力断裂吸能后,立柱连接部115下落并落于第二梁主体117上,第二梁主体117能够对立柱连接部115进行支撑,维持支撑架101的主体结构稳定,防止支撑架101的结构散落。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第二缓冲构件119;第二连接部118和第一支撑柱109的底部的立柱连接部115均开设有腔体,第二缓冲构件119位于腔体内,当第一支撑柱109向第二横梁108运动时,第二缓冲构件119能够对第一支撑柱109的运动缓冲。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缓冲效果,在第二连接部118和立柱连接部115之间设置有腔体,用于容置第二缓冲构件119,图示中第二缓冲构件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座与第二梁主体117连接,液压缸的活塞安装座与立柱连接部115相连接;具体地液压缸可为油缸。在该处的可断连接件102受力断裂吸能后,液压缸收到冲击开始压缩缸内油液,从而吸收货物跌落的能量。货物接触驾驶室104顶部时,减小其冲击能量,进而到达保护驾驶人员的目的。可选地,此处也可将第二缓冲构件119替换为气囊或弹性件,实现吸能缓冲。

第一支撑柱109和第二支撑柱110的中部结构可为实心或者空心结构,图示结构为空心结构,立柱连接部115设置了底板用于与液压缸的活塞安装座连接。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密封件120;第一横梁107及第二横梁108与第一支撑柱109及第二支撑柱110之间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件120,密封件120用于阻挡外界环境腐蚀连接处。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横梁107及第二横梁108与第一支撑柱109及第二支撑柱110之间的连接处具有缝隙,外界环境中的灰尘、雨水等杂质能够从缝隙进入第一支撑柱109及第二支撑柱110内部,导致其内部受到腐蚀,设置了密封件120能够将缝隙包裹密封,从而保证支撑架101不易受到腐蚀。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支撑架101和车架10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121;连接件121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梁连接部122和车架连接部123,横梁连接部122与支撑架101相连接,车架连接部123与车架103的主梁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101和车架103之间通过l形的连接件121相连接,具体地,分别在车架103的左、右梁处设置连接件121。横梁连接部122和车架连接部123之间可设置加强铁以增加连接件121的强度。横梁连接部122需要根据第二横梁108的长度适配,以使连接件121可以增加支撑架101的防护范围。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支撑架101和连接件12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24;连接板124与支撑架101焊接连接,连接板124和横梁连接部122对应开设有腰形孔,连接板124和横梁连接部122通过螺纹构件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101和连接件121之间设置有连接板124,在支撑架101的安装过程中,先在车架103上安装连接件121,在第二横梁108上焊接连接板124,并将连接板124和连接件121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孔设置为腰形孔,实现对连接板124和连接件121安装位置的调节。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用防护装置,因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用防护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防护装置,用于货物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可断连接件;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货物牵引车的车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货物牵引车的驾驶室处且所述支撑架的高度高于所述驾驶室预定距离;

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可断连接件,所述可断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横梁的顶面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车架连接;

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部分、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围设成后视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第一梁主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均设置有立柱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彼此套设,所述立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梁主体间隔开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通过所述可断连接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缓冲构件;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均开设有腔体,所述第一缓冲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立柱连接部相连接,当所述第一横梁向所述第一支撑柱运动时,所述第一缓冲构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梁主体的运动缓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包括第二梁主体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立柱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彼此套设,所述立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梁主体间隔开第二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立柱连接部通过所述可断连接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缓冲构件;

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撑柱的底部的立柱连接部均开设有腔体,所述第二缓冲构件位于所述腔体内,当所述第一支撑柱向所述第二横梁运动时,所述第二缓冲构件能够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运动缓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第一横梁及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及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处均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阻挡外界环境腐蚀所述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梁连接部和车架连接部,所述横梁连接部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接,所述车架连接部与所述车架的主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架焊接连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横梁连接部对应开设有腰形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横梁连接部通过螺纹构件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用防护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防护装置及车辆。车用防护装置用于货物牵引车,所述车用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可断连接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货物牵引车的车架相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货物牵引车的驾驶室处且所述支撑架的高度高于所述驾驶室预定距离;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梁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可断连接件,所述可断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横梁组件和所述支撑组件。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架和可断连接件,在货物掉落在驾驶室的上方时,能够对货物缓冲并在驾驶室处形成安全空间,以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黄志威;马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3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