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化水稻直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排种器。
背景技术:
我国耕地面积广阔,耕地的种类也很多,其中水田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以水稻种植为主,常年种植面积约4.5亿亩,全年稻谷总产量近2.1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6%。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过38%,近年来随着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迅速发展,通过排种器将稻种“成行成穴”排布在田间的种植方式因省去了育秧移栽环节,节本增效,日益受到农民欢迎。
由于双季稻区品种种类繁多,物理机械特性差异大,现有排种器难以满足不同粒型稻种精量播种的要求,普遍存在播量调节不便,卸种不便,排种不畅或清种困难的问题。因此,为同时满足以上作业要求或弥补以上缺陷,亟需实用新型一种对常规稻、杂交稻不同播量要求适应性强、播量调节便捷、清种便捷的排种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排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稻排种器,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播量控制机构、卸种机构、清种高度调节机构、护种机构、传动系统、卸种导流体及种箱,其中,播量控制机构通过一对端面轴承支撑横向贯穿壳体的腔体,卸种机构设置在壳体前端下方,清种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上方,并嵌套在壳体左侧壁面上以实现上下滑动,种箱设置在清种高度调节机构上方;护种机构挂接在壳体后端,且与播量控制机构同心贴合摩擦传动,卸种导流体设置在壳体底部;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壳体中,壳体上部区域设置有用于将充种室与清种室隔开的限流卡槽,且在清种室一侧设置有清种导槽,限流板通过螺钉限位嵌套在清种导槽内,以在清种导槽内上下滑动调节开度,壳体后端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挂接护种机构的内壁沉头沟槽;
所述播量控制机构中,播种轮上设有多组充种孔,用于传送种子的型孔内芯前端与充种孔一一对应活塞式套接,调节主轴上嵌套有顶杆滑块,顶杆滑块外沿分别与型孔内芯末端一一嵌套连接;调节主轴左端设置有设深度刻度环,右端设置有凹槽调节螺纹,同时凹槽调节螺纹贯穿播种轮;并在顶杆滑块与播种轮内端面之间设置有回程弹簧,播种轮端盖贯穿调节主轴左端且固接在播种轮开口端;支撑端盖固接在壳体右端面,调节螺母与调节主轴的凹槽调节螺纹端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径向设置有用于放置限位钢珠的限位锥孔,限位锥孔内还设置有用于挤压限位钢珠使限位钢珠紧贴调节主轴的防松组件,通过限位钢珠与调节主轴间的挤压力促使调节螺母调节至指定位置后保持运行时不发生移位;
所述卸种机构中,底板上端通过底板铰接销轴贯穿与壳体铰接,止位板通过止位轴与壳体铰接,并通过平键传动;止位手柄一端通过卡簧与止位轴嵌套固接,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止位销,通过拉起弹簧止位销同时拨动止位手柄以实现底板的开启和闭合,且止位手柄位于充种室下方;
所述清种高度调节机构中,清种轮通过顶丝传动设置在清种传动轴左端,从动带轮通过顶丝传动设置在清种传动轴右端,清种传动轴通过一对轴承支撑与高度调节滑块内孔同轴心嵌套;调节螺栓贯穿调节挡板中心孔与高度调节滑块螺纹连接,同时高度调节滑块与调节挡板嵌套在壳体的清种室侧壁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栓控制高度调节滑块的高度;
所述护种机构中,护种支架挂接在壳体的内壁沉头沟槽上,同时在护种支架四个外角处分别设有铰接通孔,双轴承辊轮通过辊轮轴铰接在护种支架的铰接通孔内;
所述传动系统中,动力输入齿轮外圈通过一对轴承支撑嵌套在壳体上,且动力输入齿轮与型孔从动齿轮啮合,型孔主动带轮固接在型孔从动齿轮端面上,同时型孔主动带轮通过pu传动带与清种高度调节机构的从动带轮连接传动,型孔从动齿轮安装在播种轮上;张紧轮与pu传动带贴合铰接在张紧动导板前端,设置在张紧动导板末端的张紧弹簧挤压嵌套在张紧定导槽内,张紧定导槽固接在壳体上;
所述卸种导流体为由三块卸种导流主板合围形成的开放式三面结构,并在开放式三面结构上端开口中部设有筋板,强磁铁固接在筋板上,卸种导流主板通过强磁铁吸附在壳体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前端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挂接槽口,同时在位于上部的挂接槽口处开有挂接锁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播种轮上设有八组充种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顶杆滑块上设置有内圈凹槽,内圈凹槽嵌套在调节主轴上设置的轴肩凸台上,由开口挡圈对嵌套后的内圈凹槽与轴肩凸台进行轴向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凹槽调节螺纹贯穿播种轮的右端面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回程弹簧上同轴心嵌套有滑块限位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播种轮右端面与支撑端盖之间设置有型孔定位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支撑端盖与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限位环。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松组件包括防松顶丝与防松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中,护种支架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两组圆柱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中,双轴承辊轮上嵌套贴合有橡胶带。
在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输入齿轮中间设置有用于外部传动六方轴动力孔位输入的六方通孔。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以壳体为主体,其余关键部件嵌套安装,具备拆装便捷、各项参数调节方便、通用性强,能很好适应各种机具配套挂架,同时可延展使用于其他玉米、花生等作物播种;
2)本实用新型中播量控制机构,可实现型孔深度快速可调,突破种子长宽比限制,实现多品种级播量无级可调;
3)本实用新型中卸种导流体用于实现一键便捷卸种,经卸种导流板引流接种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中清种高度调节机构,实现清种高度调节简便,清种轮作为易损件采用开口导轨式拆卸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播量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卸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清种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护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卸种导流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包括壳体1、播量控制机构2、卸种机构3、清种高度调节机构4、护种机构5、传动系统6、卸种导流体7、种箱8及端面轴承9,其中,播量控制机构2通过一对端面轴承9支撑横向贯穿壳体1的腔体,卸种机构3设置在壳体1前端下方,清种高度调节机构4设置在壳体1上方,并嵌套在壳体1左侧壁面上可实现上下滑动,种箱8设置在清种高度调节机构4上方;护种机构5嵌套挂接在壳体1后端,且与播量控制机构2同心贴合摩擦传动;播量控制机构2与清种高度调节机构4由传动系统6驱动,卸种导流体7设置在壳体1底部;
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充种室10、清种室11、限流卡槽12、清种导槽13、限流板14、内壁沉头沟槽15、挂接槽口16及挂接锁定孔17,其中,充种室10与清种室11设置在壳体1上部区域并通过限流卡槽12隔开,且在清种室11一侧设置有清种导槽13,限流板14通过螺钉限位嵌套在清种导槽13内,以在清种导槽13内上下滑动调节开度,内壁沉头沟槽15设在壳体1后端两侧内壁上;挂接槽口16分别设于壳体1前端的上部和底部,同时在位于上部的挂接槽口16处开有挂接锁定孔17;
如图3所示,所述播量控制机构2包括播种轮18、型孔内芯19、顶杆滑块20、调节主轴21、开口挡圈22、回程弹簧23、滑块限位环24、播种轮端盖25、播种轮定位环26、支撑端盖27、调节螺母限位环28、调节螺母29、限位钢珠30、防松弹簧31、防松顶丝32、充种孔33、内圈凹槽34、轴肩凸台35、深度刻度环36、凹槽调节螺纹37及限位锥孔38,其中,播种轮18上设有八组充种孔33,用于传送种子的型孔内芯19前端与充种孔33一一对应活塞式套接;顶杆滑块20外沿分别与型孔内芯19末端一一嵌套连接,且顶杆滑块20上设置的内圈凹槽34与调节主轴21上设置的轴肩凸台35嵌套,由开口挡圈22对嵌套后的内圈凹槽34与轴肩凸台35进行轴向限位;调节主轴21左端设置有设深度刻度环36,右端设置有凹槽调节螺纹37,同时凹槽调节螺纹37贯穿播种轮18的右端面通孔;回程弹簧23与滑块限位环24同轴心嵌套,并置于顶杆滑块20与播种轮18内端面之间;播种轮端盖25贯穿调节主轴21左端固接在播种轮18开口端;型孔定位环设置在播种轮18右端面与支撑端盖27之间,支撑端盖27固接在壳体1右端面;调节螺母限位环28设置在支撑端盖27与调节螺母29之间,调节螺母29与调节主轴21的凹槽调节螺纹37端螺纹连接;调节螺母29径向设置有限位锥孔38,限位钢珠30置于限位锥孔38内同时通过防松顶丝32和防松弹簧31挤压使之紧贴调节主轴21,再通过限位钢珠30与调节主轴21间的挤压力促使调节螺母29调节至要求位置后保持运行时不发生移位;
如图4所示,所述卸种机构3包括底板39、底板铰接销轴40、止位板41、止位轴42、止位手柄43及弹簧止位销44,其中,底板39上端通过底板铰接销轴40贯穿与壳体1铰接,止位板41通过止位轴42与壳体1铰接,并通过平键传动;止位手柄43一端通过卡簧与止位轴42嵌套固接,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止位销44,通过拉起弹簧止位销44同时拨动止位手柄43以实现底板39的开启和闭合,且止位手柄43位于充种室10下方;
如图5所示,所述清种高度调节机构4包括清种轮45、清种传动轴46、高度调节滑块47、从动带轮48、调节螺栓49及调节挡板50,其中,清种轮45通过顶丝传动设置在清种传动轴46左端,清种传动轴46通过一对轴承支撑与高度调节滑块47内孔同轴心嵌套;从动带轮48通过顶丝传动设置在清种传动轴46右端;调节螺栓49贯穿调节挡板50中心孔与高度调节滑块47螺纹连接,高度调节滑块47与调节挡板50嵌套在壳体1的清种室11侧壁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栓49控制高度调节滑块47的高度;
如图6所示,所述护种机构5包括护种支架51、双轴承辊轮52、辊轮轴53、橡胶带54及圆柱卡扣55,其中,护种支架51左右两侧端面分别设有两组圆柱卡扣55,护种支架51四个外角处分别设有铰接通孔;双轴承辊轮52通过辊轮轴53铰接在护种支架51的铰接通孔内;橡胶带54内圈分别与双轴承辊轮52嵌套贴合;护种支架51通过圆柱卡扣55与壳体1上的内壁沉头沟槽15挂接;
如图7所示,所述传动系统6包括动力输入齿轮56、型孔从动齿轮57、型孔主动带轮58、pu传动带59、张紧轮60、张紧动导板61、张紧定导槽62、张紧弹簧63及六方通孔64,其中,动力输入齿轮56中间设置有用于外部传动六方轴动力孔位输入的六方通孔64,以向动力输入齿轮56输入动力,动力输入齿轮56外圈通过一对轴承支撑嵌套在壳体1上,且动力输入齿轮56与型孔从动齿轮57啮合,型孔主动带轮58固接在型孔从动齿轮57端面上,型孔从动齿轮57安装在播种轮18上;型孔主动带轮58通过pu传动带59与清种高度调节机构4的从动带轮48进行带传动;张紧轮60与pu传动带59贴合铰接在张紧动导板61前端,张紧动导板61末端的张紧弹簧63挤压嵌套在张紧定导槽62内;张紧定导槽62固接在壳体1上;
如图8所示,所述卸种导流体7包括卸种导流主板65、筋板66及强磁铁67,其中,卸种导流体7为由三块卸种导流主板65合围形成的开放式三面结构,在开放式三面结构上端开口中部设有筋板66,强磁铁67固接在筋板66上,卸种导流主板65通过强磁铁67吸附在壳体1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水稻排种器的工作运行流程如下:
首先将水稻预催芽芽种装入种箱8,水稻预催芽芽种自由流动进入水稻排种器壳体1的充种室10并与播种轮18接触,此时卸种机构3为关闭状态;通过播量控制机构2调节型孔内芯19的高度以控制型孔内芯19的容积,从而控制水稻预催芽芽种充入型孔内芯19的粒数;安装在播种轮18上的型孔从动齿轮57与动力输入齿轮56啮合,外部六方轴驱动动力输入齿轮56,从而带动播种轮18逆时转动将水稻预催芽芽种从充种室10运移至清种室11,由清种轮45将堆积在型孔内芯19上多余的水稻预催芽芽种清回至充种室10从而保证每组型孔内芯19内水稻预催芽芽种数量相当,而后型孔内芯19内的水稻预催芽芽种经护种机构5包裹至正下方卸种处自由落入泥面,至此完成播量无级可调间歇性播种;当作业完成还有剩余水稻预催芽芽种时,顺时针转动充种室10底部卸种机构3的止位手柄43,剩余水稻预催芽芽种经底板39引流至卸种嘴处进行卸种。
1.一种水稻排种器,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播量控制机构、卸种机构、清种高度调节机构、护种机构、传动系统、卸种导流体及种箱,其特征在于,播量控制机构横向贯穿壳体的腔体,卸种机构设置在壳体前端下方,清种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壳体上方,并嵌套在壳体左侧壁面上,种箱设置在清种高度调节机构上方;护种机构挂接在壳体后端,且与播量控制机构同心贴合摩擦传动,卸种导流体设置在壳体底部;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壳体中,壳体上部区域设置有用于将充种室与清种室隔开的限流卡槽,且在清种室一侧设置有清种导槽,限流板嵌套在清种导槽内,壳体后端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挂接护种机构的内壁沉头沟槽;
所述播量控制机构中,播种轮上设有多组充种孔,用于传送种子的型孔内芯前端与充种孔一一对应活塞式套接,调节主轴上嵌套有顶杆滑块,顶杆滑块外沿分别与型孔内芯末端一一嵌套连接;调节主轴左端设置有设深度刻度环,右端设置有凹槽调节螺纹,同时凹槽调节螺纹贯穿播种轮;并在顶杆滑块与播种轮内端面之间设置有回程弹簧,播种轮端盖贯穿调节主轴左端且固接在播种轮开口端;支撑端盖固接在壳体右端面,调节螺母与调节主轴的凹槽调节螺纹端螺纹连接,调节螺母径向设置有用于放置限位钢珠的限位锥孔,限位锥孔内还设置有用于挤压限位钢珠使限位钢珠紧贴调节主轴的防松组件;
所述卸种机构中,底板上端通过底板铰接销轴贯穿与壳体铰接,止位板通过止位轴与壳体铰接;止位手柄一端通过卡簧与止位轴嵌套固接,另一端安装有弹簧止位销,且止位手柄位于充种室下方;
所述清种高度调节机构中,清种轮设置在清种传动轴左端,从动带轮设置在清种传动轴右端,且清种传动轴与高度调节滑块内孔同轴心嵌套;调节螺栓贯穿调节挡板中心孔与高度调节滑块螺纹连接,同时高度调节滑块与调节挡板嵌套在壳体的清种室侧壁上;
所述护种机构中,护种支架挂接在壳体的内壁沉头沟槽上,同时在护种支架四个外角处分别设有铰接通孔,双轴承辊轮通过辊轮轴铰接在护种支架的铰接通孔内;
所述传动系统中,动力输入齿轮中间设置有用于外部传动六方轴动力孔位输入的六方通孔,动力输入齿轮外圈嵌套在壳体上,且动力输入齿轮与型孔从动齿轮啮合,型孔主动带轮固接在型孔从动齿轮端面上,同时型孔主动带轮通过pu传动带与清种高度调节机构的从动带轮连接,型孔从动齿轮安装在播种轮上;张紧轮与pu传动带贴合铰接在张紧动导板前端,设置在张紧动导板末端的张紧弹簧挤压嵌套在张紧定导槽内,张紧定导槽固接在壳体上;
所述卸种导流体为由三块卸种导流主板合围形成的开放式三面结构,并在开放式三面结构上端开口中部设有筋板,强磁铁固接在筋板上,卸种导流主板通过强磁铁吸附在壳体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前端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挂接槽口,同时在位于上部的挂接槽口处开有挂接锁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播种轮上设有八组充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顶杆滑块上设置有内圈凹槽,内圈凹槽嵌套在调节主轴上设置的轴肩凸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回程弹簧上同轴心嵌套有滑块限位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在播种轮右端面与支撑端盖之间设置有型孔定位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端盖与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母限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防松组件包括防松顶丝与防松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双轴承辊轮上嵌套贴合有橡胶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