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桁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桁架结构具有施工质量好,安装速度快等优点,而方管桁架因截面惯性矩相对较大,材料用量省,造型美观,防腐能力强,便于工厂化制作等特点,逐渐成为了桁架结构的首选方案。而工厂化制作,受长距离运输的交通条件限制,需要分段制作,现场组拼,但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有时会需要搭建临时施工平台,而在搭建时常常会因为桁架的长度不够而导致搭建的施工平台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而再次增加一节桁架则会受到工程施工场地的限制,该状况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利的新型桁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桁架结构,包括桁架本体,所述桁架本体包括四根方管、若干根连接杆,四根方管两两并排设置,相邻方管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四根方管与连接杆焊接后构成矩形柱框架;所述连接杆包括纵向连接杆、斜向连接杆,斜向连接杆呈倾斜状设置,斜向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方管焊接,相邻的两根斜向连接杆对称设置,相邻的两根斜向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方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纵向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方管焊接;所述矩形柱框架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呈矩形状,连接板位于四根方管内侧且连接板与四根方管焊接,连接板在方管内侧的焊接位置与方管的端头位置相距5~10cm,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穿插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三个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方管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其他桁架的连接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通孔为四个且两两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柱的长度小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方管之间焊接纵向连接管和斜向连接管的设计,在纵向连接管将方管进行连接的同时斜向连接管进一步对方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行了加强,保证了桁架的承压强度;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矩形柱框架两端设置连接板的设计,使得在需要对两个桁架进行连接时可以在两个桁架的连接板上穿过连接螺柱,从而将两个桁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在需要调节两个桁架的连接长度时,只需通过调节螺母对连接板位于连接螺柱上的位置进行控制即可,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避免了工程施工时两个桁架的连接长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状况发生,提高了工程施工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图;
图3为两个桁架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桁架与连接螺柱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桁架结构,包括桁架本体,所述桁架本体包括四根方管1、若干根连接杆,四根方管1两两并排设置,所述方管1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其他桁架的连接通孔2;相邻方管1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四根方管1与连接杆焊接后构成矩形柱框架;所述连接杆包括纵向连接杆3、斜向连接杆4,斜向连接杆4呈倾斜状设置,斜向连接杆4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方管1焊接,相邻的两根斜向连接杆4对称设置,相邻的两根斜向连接杆4之间设置有纵向连接杆3,纵向连接杆3的长度方向与方管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纵向连接杆3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方管1焊接;所述矩形柱框架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呈矩形状,连接板5位于四根方管1内侧且连接板5与四根方管1焊接,连接板5在方管1内侧的焊接位置与方管1的端头位置相距5~10cm,连接板5上设置有固定通孔8,所述固定通孔8为四个且两两并排设置,固定通孔8内穿插有连接螺柱6,连接螺柱6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三个紧固螺母7。
在两个桁架进行连接时,两个桁架的连接板相对设置,连接螺柱从第一个桁架连接板的固定通孔穿插到第二个桁架连接板的固定通孔,紧固螺母分别套接在连接螺柱上并紧固在连接板两个端面(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观察,图3中桁架去除了一根斜向连接杆),通过调节第二个桁架连接板的固定通孔在连接螺柱上的位置实现了两个桁架连接后长度的调节;当仅需要一个桁架进行平台搭建时,将连接螺柱向左端平移,将三个紧固螺母全部套接在连接螺柱上且紧固在连接板右侧(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观察,图4中桁架去除了一根斜向连接杆),连接板在方管内侧的焊接位置与方管的端头位置相距5~10cm的设计保证了紧固螺母不会凸出方管端头的位置,不会对桁架的竖直放置产生任何影响,同时避免了连接螺柱、紧固螺母在不使用时出现丢失等状况,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方管之间焊接纵向连接管和斜向连接管的设计,在纵向连接管将方管进行连接的同时斜向连接管进一步对方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行了加强,保证了桁架的承压强度;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矩形柱框架两端设置连接板的设计,使得在需要对两个桁架进行连接时可以在两个桁架的连接板上穿过连接螺柱,从而将两个桁架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在需要调节两个桁架的连接长度时,只需通过调节螺母对连接板位于连接螺柱上的位置进行控制即可,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避免了工程施工时两个桁架的连接长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状况发生,提高了工程施工的便利性。
1.一种新型桁架结构,包括桁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本体包括四根方管、若干根连接杆,四根方管两两并排设置,相邻方管之间通过连接杆焊接,四根方管与连接杆焊接后构成矩形柱框架;所述连接杆包括纵向连接杆、斜向连接杆,斜向连接杆呈倾斜状设置,斜向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方管焊接,相邻的两根斜向连接杆对称设置,相邻的两根斜向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方管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纵向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根方管焊接;所述矩形柱框架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呈矩形状,连接板位于四根方管内侧且连接板与四根方管焊接,连接板在方管内侧的焊接位置与方管的端头位置相距5~10cm,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通孔,固定通孔内穿插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三个紧固螺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侧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其他桁架的连接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通孔为四个且两两并排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柱的长度小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距离。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