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承重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房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框架式结构的房屋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在支撑柱之间架设承重梁,以便支撑起楼层建筑的重量。而现有的房建承重梁结构设计比较传统,内部结构都是简单地使用钢筋编织成框架,其承重能力一般,使用在较高的房屋建筑中会由于承重过大而下陷。尤其是承重梁的中心部位,由于距离支撑柱的支撑点较远,更加容易凹陷变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能大幅度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的承重能力,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梁体、支撑柱连接板、托板及设置在梁体内的支撑结构;一对支撑柱连接板分别对称设置在梁体的下表面两侧,托板覆盖在梁体的上表面上;支撑结构包括斜撑柱、弧形拱板、横撑柱和竖撑柱;弧形拱板的中部向托板方向拱起呈弧面结构,弧形拱板的两端向下方两侧延伸并与一对支撑柱连接板连接;若干根斜撑柱分别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的上表面与托板的下表面之间,若干根横撑柱分别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内,若干根竖撑柱分别间隔设置在支撑柱连接板与托板之间。

所述的横撑柱与托板平行设置,横撑柱连接在弧形拱板的凹面两端之间。

所述的横撑柱由结构钢制造,若干根横撑柱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弧形拱板的凹面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竖撑柱竖直设置在梁体内,并与支撑柱连接板与托板垂直连接固定。

所述的支撑柱连接板、托板和竖撑柱均由结构钢制造,若干根竖撑柱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柱连接板和托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梁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的若干根斜撑柱均沿弧形拱板的径向设置。

所述的斜撑柱由结构钢制成,若干根斜撑柱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托板和弧形拱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弧形拱板由弹簧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支撑柱连接板与房建支撑柱顶部的钢结构焊接连接,来固定好梁体。在托板上部铺设建筑物顶部结构,建筑物的重量施加在托板上,托板通过斜撑柱将重量分摊给弧形拱板,弧形拱板将重量传递给支撑柱连接板,再通过竖撑柱分摊给支撑柱连接板,从而将重量大部分都集中传递给支撑柱,可大幅度提高梁体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的承重能力,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房建承重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房建承重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1梁体,2支撑柱连接板,3托板,4斜撑柱,5弧形拱板,6横撑柱,7竖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梁体1、支撑柱连接板2、托板3及设置在梁体1内的支撑结构;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分别对称设置在梁体1的下表面两侧,托板3覆盖在梁体1的上表面上;支撑结构包括斜撑柱4、弧形拱板5、横撑柱6和竖撑柱7;弧形拱板5的中部向托板3方向拱起呈弧面结构,弧形拱板5的两端向下方两侧延伸并与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固定连接;若干根斜撑柱4分别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5的上表面与托板3的下表面之间,若干根横撑柱6分别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5内,若干根竖撑柱7分别间隔设置在支撑柱连接板2与托板3之间。

所述的横撑柱6与托板3平行设置,横撑柱6连接在弧形拱板5的凹面两端之间,能提高弧形拱板5的下部稳定性,并将弧形拱板5受到的载重分散到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上。

所述的若干根斜撑柱4均沿弧形拱板5的径向设置,能均匀的将托板3上的载重分散到弧形拱板5上。

所述的竖撑柱7竖直设置在梁体1内,并与支撑柱连接板2与托板3垂直连接固定,可提高梁体1两端的承重能力。

所述的梁体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可根据建筑设计需要采用现有技术的浇筑方式浇筑而成,坚固耐用,造型容易。

所述的弧形拱板5可采用弹簧钢制成,硬度大,弹性良好,承重能力好。

所述的托板3和斜撑柱4均可采用结构钢制成,若干根斜撑柱4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托板3和弧形拱板5固定连接,坚固耐用,韧性良好,承重能力强。

所述的支撑柱连接板2、横撑柱6和竖撑柱7均可采用结构钢制造,若干根竖撑柱7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柱连接板2和托板3固定连接,若干根横撑柱6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弧形拱板5的凹面两端固定连接,坚固耐用,韧性良好,承重能力强。

使用时,可以通过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与房建支撑柱顶部的钢结构焊接连接,来固定好梁体1。在托板3上部铺设建筑物顶部结构,使建筑物的重量施加在托板3上,托板3通过若干根斜撑柱4将重量分摊给弧形拱板5,弧形拱板5将重量传递给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托板3再通过若干根竖撑柱7传递重量给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从而将重量大部分都集中传递给支撑柱,可有效提高梁体1的承重能力。本实用新型可大幅度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的承重能力,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梁体(1)、支撑柱连接板(2)、托板(3)及设置在梁体(1)内的支撑结构;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分别对称设置在梁体(1)的下表面两侧,托板(3)覆盖在梁体(1)的上表面上;支撑结构包括斜撑柱(4)、弧形拱板(5)、横撑柱(6)和竖撑柱(7);弧形拱板(5)的中部向托板(3)方向拱起呈弧面结构,弧形拱板(5)的两端向下方两侧延伸并与一对支撑柱连接板(2)连接;若干根斜撑柱(4)分别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5)的上表面与托板(3)的下表面之间,若干根横撑柱(6)分别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5)内,若干根竖撑柱(7)分别间隔设置在支撑柱连接板(2)与托板(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撑柱(6)与托板(3)平行设置,横撑柱(6)连接在弧形拱板(5)的凹面两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横撑柱(6)由结构钢制造,若干根横撑柱(6)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弧形拱板(5)的凹面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竖撑柱(7)竖直设置在梁体(1)内,并与支撑柱连接板(2)与托板(3)垂直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柱连接板(2)、托板(3)和竖撑柱(7)均由结构钢制造,若干根竖撑柱(7)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支撑柱连接板(2)和托板(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梁体(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根斜撑柱(4)均沿弧形拱板(5)的径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斜撑柱(4)由结构钢制成,若干根斜撑柱(4)的两端均通过焊接与托板(3)和弧形拱板(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房建承重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弧形拱板(5)由弹簧钢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建承重梁结构,包括梁体(1)、支撑柱连接板(2)、托板(3)及设置在梁体内的支撑结构;一对支撑柱连接板对称设置在梁体的下表面两侧,托板覆盖在梁体的上表面上;支撑结构包括斜撑柱(4)、弧形拱板(5)、横撑柱(6)和竖撑柱(7);弧形拱板的中部向托板方向拱起呈弧面结构,弧形拱板的两端向下方两侧延伸并与一对支撑柱连接板连接;若干根斜撑柱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的上表面与托板的下表面之间,若干根横撑柱间隔设置在弧形拱板内,若干根竖撑柱间隔设置在支撑柱连接板与托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度提高承重梁的承重能力,尤其提高了承重梁远离支撑柱支撑点的中心部位的承重能力,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稳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峰;张宁;王波;吴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2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