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7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应用于轨道交通工程、地下室、地上结构等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设计及施工方案。



背景技术:

现阶段结构梁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施工作业环境差、工序复杂、速度慢,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废弃的建筑垃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尤其对于装配式结构,结构梁采用现浇施工对整体体系施工工序、作业环境、投资、工期等影响较大。

随着科技的进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替代人力,高技术代替劳动密集型、自动控制装备代替人工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所需要的各种构件(梁、板、柱、墙)将会逐渐在工厂批量化生产,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完成。

因此,迫切需要针对结构梁进行装配式结构相关研究,以减少现场工作量、提高施工质量,尽可能实现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产业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对应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可以减少现场工作量,提高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设有凹槽,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两侧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的支撑端面,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设有第二延伸部向凹槽内延伸,并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设有凹槽,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位于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后现浇结构的上端进行限位的限位凸起,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位于凹槽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的支撑端面,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设有第二延伸部向凹槽内延伸,并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所述预制梁本体包括钢筋笼骨架和混凝土,预制梁本体的钢筋笼骨架包括若干纵筋、底部箍筋和侧边箍筋,所述底部箍筋的两侧分别设有侧边箍筋,底部箍筋两侧的侧边箍筋下端与底部箍筋部分重叠呈u型设置,底部箍筋、侧边箍筋与纵筋连接,形成u型钢筋笼骨架。

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上连接有拉筋,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拉筋向u型凹槽内延伸。

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底部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拉筋向u型凹槽内延伸或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侧边连接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拉筋向u型凹槽内延伸。

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两侧的侧边箍筋的上端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

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制牛腿;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牛腿加强筋,牛腿加强筋部分与侧边箍筋重叠,牛腿加强筋与其内侧的纵筋连接。

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的一侧或两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对预制结构板进行限位的定位台阶。

所述预制梁本体上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的凹槽为u型槽。

所述后现浇结构为t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通过将预制梁本体的梁身部分掏空预制成类似于u形的凹槽,减少预制梁构件自身重量,便于运输、吊装;设置牛腿,方便搁置预制结构板;设置定位台阶,方便预制结构板构件现场定位、安装;此外,预制梁构件钢筋布置有利于后现浇部分直接吊装钢筋笼成品,不需要现场绑扎,减少结构梁施工过程中现场大量的繁杂的工作量,并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现场拼装后,免模板、脚手架、免钢筋绑扎,施工速度快,节省工期,并能保证结构质量。采用本方案,现场施工效率高,实施效果良好。

且采用本方案的方法具有设计思路明晰、施工操作简便、施工质量易把控等优点。预制梁装配式机械化施工,干法作业,绿色环保,节能低碳,该技术为广大一线设计、施工人员找到了一个既便捷又安全合理的设计及施工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地下室、地上结构等工程,符合国家产业升级转型政策背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及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的预制梁本体配筋断面图(不含纵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1,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设有凹槽104,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两侧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2的支撑端面,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向上延伸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向凹槽延伸,并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3连接。

装配时,在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两侧的上端面上分别搁置预制结构板2,两块预制结构板2之间的空间为后现浇结构的上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结构板的钢筋笼骨架从侧面突出于预制结构板外,并伸入后现浇结构的上端部分浇筑区域,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所述预制梁本体上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的凹槽为u型槽。

所述预制结构板的钢筋笼骨架设有延伸部从侧面突出于预制结构板外,并伸入后现浇结构的上端部分浇筑区域,与后现浇结构连接,预制结构板的钢筋笼骨架的横向钢筋z1从侧面突出于预制结构板外。

进一步地,所述后现浇结构3为t型。

所述预制梁本体上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的凹槽为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后现浇结构包括钢筋笼骨架和混凝土,后现浇结构的钢筋笼骨架包括纵筋x2、第一箍筋x101、第二箍筋x102,第一箍筋x101与第二箍筋x102部分重叠呈t型设置,所述第一箍筋x101、第二箍筋x102连接形成t型架,多个t型架沿纵筋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与位于其内侧的纵筋连接,形成t型钢筋笼骨架。钢筋笼骨架中纵筋、箍筋、拉筋、牛腿加强筋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绑扎或焊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t型架的第二箍筋x102内设有第三箍筋x103,所述第三箍筋x103与第一箍筋x101连接,所述第三箍筋x103与位于其内侧的纵筋连接。本实施例第一箍筋x101、第二箍筋x102、第三箍筋x103为矩形箍筋,本实施例第一箍筋x101、第二箍筋x102、第三箍筋x103为封闭矩形箍筋。

本实施例的t型钢筋笼骨架上设有拉筋x3,拉筋x3钩住两端的纵筋x2和第二箍筋x102交点处。

本实施例的所述预制梁本体包括钢筋笼骨架和混凝土,预制梁本体的钢筋笼骨架包括纵筋、底部箍筋y101和侧边箍筋y201,底部箍筋y101两侧的侧边箍筋y201下端与底部箍筋y101部分位置重叠呈u型设置,所述底部箍筋y101的两侧分别连接侧边箍筋y201,形成u型架,多个u型架沿纵筋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与位于其内侧的纵筋连接,形成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底部连接有底部拉筋y102,所述底部拉筋y102的下端与底部箍筋y101连接,所述底部拉筋y102的上端向上延伸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两侧的上端向上延伸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进一步地,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两侧的侧边箍筋y201上端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设有侧边拉筋y202,侧边拉筋的两端分别与侧边箍筋y201内侧的两个相对的纵筋连接。

所述侧边箍筋y201为矩形箍筋,可以为开口矩形箍筋,矩形箍筋的开口朝上,也可以为封闭矩形箍筋。所述底部箍筋为矩形箍筋,本实施例底部箍筋为封闭矩形箍筋。所述侧边箍筋y201与底部箍筋y102垂直。所述牛腿加强筋y301为直角梯形,牛腿加强筋y301的梯形下边与侧边箍筋y201连接。

图上看起来重叠的箍筋之间不一定要有直接的实质性连接,如第三箍筋与第一箍筋可以绑扎连接,也可以不连接,底部箍筋y101与侧边箍筋y201可以绑扎连接,也可以不连接,只要保证整个t型钢筋笼骨架成型后稳定就行。

本实施例由底部纵筋y1和底部箍筋y101连接成底部钢筋笼骨架,所述底部钢筋笼骨架上还设有底部拉筋y102,所述底部拉筋y102的下端与底部钢筋笼骨架连接,底部拉筋y102的上端向上延伸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由侧边纵筋y2和侧边箍筋y201连接成侧边钢筋笼骨架,所述侧边钢筋笼骨架与底部钢筋笼骨架垂直,所述侧边钢筋笼骨架的下端与底部钢筋笼骨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牛腿加强筋y301,牛腿加强筋y301部分与侧边箍筋y201位置重叠,牛腿加强筋y301与其内侧的纵筋连接。牛腿加强筋y301部分与侧边箍筋y201连接。

进一步地,预制板搁置在预制梁本体设有的预制牛腿101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的两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对预制结构板进行限位的定位台阶102。

所述预制结构板可以为全预制构件。当然,所述预制结构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现浇层,即预制结构板采用预制和现浇叠合结构。预制结构板也可以全现浇。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1,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设有凹槽104,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位于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后现浇结构的上端进行限位的限位凸起103,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位于凹槽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的支撑端面,预制结构板2搁置在预制梁本体上端的支撑端面上后,在预制结构板与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另一侧的限位凸起之间的空间形成后现浇结构的上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设有第二延伸部向凹槽内延伸,并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装配时,所述预制结构板的钢筋笼骨架从侧面突出于预制结构板外,并伸入后现浇结构的上端部分浇筑区域,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的一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对预制结构板进行限位的定位台阶102。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梁的施工工艺,如下包括步骤:

1、根据结构设计计算确定预制梁本体1(含预制牛腿101)与预制结构板2尺寸及配筋,根据预制结构板2内部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制定位台阶102,在工厂实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预制梁本体1、预制结构板2的预制。

2、现场吊装预制梁本体1,并固定,吊装预制结构板2,搁置在预制梁本体1的预制牛腿101上,并利用预制的定位台阶102对预制结构板2进行定位。

3、对制备好的后现浇结构3的钢筋笼进行吊装,并安放在预制梁本体1的凹槽(u型槽)里,浇筑后现浇混凝土。

4、依次流水作业,实现装配式预制梁的施工。

针对装配式结构预制梁,需要控制预制构件重量,解决预制构件吊装、拼装问题,连接节点区钢筋连接应满足结构承载要求,并能有效保证结构耐久性,此外,现场施工工序应尽量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合理进行预制构件尺寸、形状设计,能够解决现浇梁施工质量差、施工条件受限的难题,且构件尺寸标准化,有利于产业化。

2、采用预制构件与现浇湿节点构造能够解决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结构承载能力及耐久性。

3、通过预制构件接缝处钢筋构造设计,现场拼装工序简单。

4、通过对结构梁预留定位台阶,便于预制结构板现场定位、安装,施工便利,施工速度快。

5、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建筑质量,节省劳动力,节省模板及脚手架、现场免钢筋绑扎等,具有缩短工期、节能、环保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1)的上端设有凹槽(104),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两侧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的支撑端面,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设有第二延伸部向凹槽内延伸,并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2.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1)的上端设有凹槽(104),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位于凹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后现浇结构的上端进行限位的限位凸起(103),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位于凹槽的另一侧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的支撑端面,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部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设有第二延伸部向凹槽内延伸,并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包括钢筋笼骨架和混凝土,预制梁本体的钢筋笼骨架包括若干纵筋、底部箍筋(y101)和侧边箍筋(y201),所述底部箍筋(y101)的两侧分别设有侧边箍筋(y201),底部箍筋(y101)两侧的侧边箍筋(y201)下端与底部箍筋(y101)部分重叠呈u型设置,底部箍筋(y101)、侧边箍筋(y201)与纵筋连接,形成u型钢筋笼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上连接有拉筋,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拉筋向u型凹槽内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底部连接有向上延伸的拉筋向u型凹槽内延伸或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侧边连接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拉筋向u型凹槽内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两侧的侧边箍筋(y201)的上端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1)的一侧或两侧设有预制牛腿(101);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一侧或两侧设有牛腿加强筋(y301),牛腿加强筋(y301)部分与侧边箍筋(y201)重叠,牛腿加强筋(y301)与其内侧的纵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1)位于凹槽的一侧或两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对预制结构板进行限位的定位台阶(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上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的凹槽为u型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现浇结构为t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的预制梁构件,包括预制梁本体,所述预制梁本体的上端设有凹槽,作为后现浇结构的下端部分浇筑区域,所述预制梁本体位于凹槽两侧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搁置预制结构板的支撑端面,所述预制梁本体内设有U型钢筋笼骨架,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两侧上端向上延伸突出于预制梁本体外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或/和所述U型钢筋笼骨架的内侧底部向上延伸伸入预制梁本体的凹槽内用于与后现浇结构连接。通过将预制梁本体的梁身部分掏空预制成凹槽,减少预制梁构件自身重量,便于运输、吊装。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良;徐军林;付先进;朱丹;熊朝辉;王华兵;沈婷;周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2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