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现有的钢梁与立柱连接节点结构,安装起来较为麻烦,且安装的稳定性弱,容易受到剪切破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钢梁与立柱连接节点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坚固、稳定,可靠性高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另外,由于节点钢筋纵横交错,本实用新型在提高整体牢固度、抗震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包括第一格构柱、第二框架柱,第一格构柱围成矩形状,第二框架柱为l型,第二框架柱设置在第一格构柱所围成的矩形的拐角外侧;

第一格构柱上设有抗剪切钢筋,第二框架柱上固定设有栓钉;

相邻的第一格构柱与第二框架柱之间的贯穿有第一梁钢筋组;

第二框架柱外侧设置有第二梁钢筋组,第二梁钢筋围成框后向外延伸,上下相邻的第二梁钢筋组之间连接有连接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梁钢筋组、第二梁钢筋组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一梁钢筋组、第二梁钢筋组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抗剪切钢筋呈矩形阵列式分布在第一格构柱的外表面,矩形阵列式抗剪切钢筋的下方设有钢牛腿,钢牛腿为倒梯形的形状,钢牛腿的顶部设有平板,钢牛腿顶部的平板下方设有一对斜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抗剪切钢筋的下方第一格构柱上设有一对竖板,钢牛腿底部的斜板设于一对竖板之间且与相邻的竖板贴合,钢牛腿顶部的平板设于一对竖板的上方,斜板通过螺栓与竖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二钢筋组通过连接件与连接筋相连,连接件包括中心板、第一抱环、第二抱环,中心板由纵板、横板构成;

纵板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抱环相对称的凹槽,纵板的其中一端部设有第一安装凸台,第一抱环上的安装槽与第一安装凸台相匹配,第一安装凸台置于第一抱环的安装槽内后通过销轴与第一抱环相连接,纵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抱环连接;

横板底部设有与第二抱环相对称的凹槽,横板的其中一端部设有第二安装凸台,第二抱环上的安装槽与第二安装凸台相匹配,第二安装凸台置于第二抱环的安装槽内后通过销轴第二抱环相连接,横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抱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第一格构柱、第二框架柱,双层构造的立柱,结构坚固稳定,安全性高;

2、l型第二框架柱设置在第一格构柱所围成的矩形的拐角外侧,钢立柱的拐角处坚固、可靠;

3、抗剪切钢筋用于钢立柱和梁的交界处,提高了梁的抗剪切性能,抗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安全性能高;

4、钢板强度较高,钢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不足,栓钉设置在第二框架柱的表面,以共同工作,起到增大连接面积,增加接触面抗剪强度的作用,便于后期钢材与混凝土机械咬合,使钢柱与混凝土表层牢固结合、共同受力,使得钢立柱更加坚固,增加了整体的可靠性;

5、第一梁钢筋组、第二梁钢筋组,纵横交错设置,使得受力能够均分,提高整体可靠性、稳定性;

6、钢牛腿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的可靠性,牢固、安全;

7、钢牛腿的斜板通过螺栓与竖板固定连接,在增加了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8、通过第一抱环、第二抱环将第二钢筋组、连接筋进行连接固定,使钢立柱和梁整体更加牢固,同时方便施工。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件的俯视图;

其中,1-第一格构柱;2-第二框架柱;3-抗剪切钢筋;4-栓钉;5-第一梁钢筋组;6-第二梁钢筋组;8-钢牛腿;9-竖板;10-斜板;11-平板;12-连接筋;13-连接件;131-中心板;132-第一抱环;133-第二抱环;134-纵板;135-横板;136-第一安装凸台;137-第二安装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4,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包括第一格构柱1、第二框架柱2,第一格构柱1围成矩形状,第二框架柱2为l型,第二框架柱2设置在第一格构柱1所围成的矩形的拐角外侧;

第一格构柱1上设有抗剪切钢筋3,第二框架柱2上固定设有栓钉4;

相邻的第一格构柱1与第二框架柱2之间的贯穿有第一梁钢筋组5;

第二框架柱2外侧设置有第二梁钢筋组6,第二梁钢筋组6围成框后向外延伸,上下相邻的第二梁钢筋组6之间连接有连接筋12。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钢立柱和梁交接处,设置第一格构柱1、第二框架柱2,双层的钢结构,使得钢立柱的结构更加的坚固;通过抗剪切钢筋3、栓钉4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抗震效果好,安全性能高。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梁钢筋组5、第二梁钢筋组6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第一梁钢筋组5、第二梁钢筋组6交错设置,增加了受力的均衡。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抗剪切钢筋3呈矩形阵列式分布在第一格构柱1的外表面,矩形阵列式抗剪切钢筋3的下方设有钢牛腿8,钢牛腿8为倒梯形的形状,钢牛腿8的顶部设有平板11,钢牛腿8顶部的平板11下方设有一对斜板10,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可靠性和坚固度。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抗剪切钢筋3的下方第一格构柱1上设有一对竖板9,钢牛腿8底部的斜板10设于一对竖板9之间且与相邻的竖板9贴合,钢牛腿8顶部的平板11设于一对竖板9的上方,斜板10通过螺栓与竖板9固定连接;在钢立柱和梁的节点处,由于钢筋纵横交错,在提高整体的可靠性、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便捷性。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梁钢筋组6通过连接件13与连接筋12相连,使钢立柱和梁整体更加牢固,同时方便施工;具体的,连接件13包括中心板131、第一抱环132、第二抱环133,中心板131由纵板134、横板135构成;

纵板134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抱环132相对称的凹槽,纵板134的其中一端部固定设有第一安装凸台136,第一抱环132上的安装槽与第一安装凸台136相匹配,第一安装凸台136置于第一抱环132的安装槽内后通过销轴与第一抱环132相连接,纵板13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抱环132连接;

横板135底部设有与第二抱环133相对称的凹槽,横板135的其中一端部设有第二安装凸台137,第二抱环133上的安装槽与第二安装凸台137相匹配,第二安装凸台137置于第二抱环133的安装槽内后通过销轴第二抱环133相连接,横板13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抱环133连接。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第一格构柱1、第二框架柱2,双层构造的立柱,结构坚固稳定,安全性高;

2、l型第二框架柱2设置在第一格构柱1所围成的矩形的拐角外侧,钢立柱的拐角处坚固、可靠;

3、抗剪切钢筋3用于钢立柱和梁的交界处,提高了梁的抗剪切性能,抗震效果好,稳定性高,安全性能高;

4、钢板强度较高,钢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不足,栓钉4设置在第二框架柱2的表面,以共同工作,起到增大连接面积,增加接触面抗剪强度的作用,便于后期钢材与混凝土机械咬合,使钢柱与混凝土表层牢固结合、共同受力,使得钢立柱更加坚固,增加了整体的可靠性;

5、第一梁钢筋组5、第二梁钢筋组6,纵横交错设置,使得受力能够均分,提高整体可靠性、稳定性;

6、钢牛腿8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整体的可靠性,牢固、安全;

7、钢牛腿8的斜板10通过螺栓与竖板9固定连接,在增加了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

8、通过第一抱环132、第二抱环133将第二钢筋组7、连接筋12进行连接固定,使钢立柱和梁整体更加牢固,同时方便施工。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格构柱(1)、第二框架柱(2),所述第一格构柱(1)围成矩形状,所述第二框架柱(2)为l型,所述第二框架柱(2)设置在第一格构柱(1)所围成的矩形的拐角外侧;

所述第一格构柱(1)上设有抗剪切钢筋(3),所述第二框架柱(2)上固定设有栓钉(4);

相邻的所述第一格构柱(1)与第二框架柱(2)之间的贯穿有第一梁钢筋组(5);

所述第二框架柱(2)外侧设置有第二梁钢筋组(6),所述第二梁钢筋组(6)围成框后向外延伸,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二梁钢筋组(6)之间连接有连接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钢筋组(5)、第二梁钢筋组(6)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一梁钢筋组(5)、第二梁钢筋组(6)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切钢筋(3)呈矩形阵列式分布在第一格构柱(1)的外表面,矩形阵列式所述抗剪切钢筋(3)的下方设有钢牛腿(8),所述钢牛腿(8)为倒梯形的形状,所述钢牛腿(8)的顶部设有平板(11),所述钢牛腿(8)顶部的平板(11)下方设有一对斜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切钢筋(3)的下方第一格构柱(1)上设有一对竖板(9),所述钢牛腿(8)底部的斜板(10)设于一对竖板(9)之间且与相邻的竖板(9)贴合,所述钢牛腿(8)顶部的平板(11)设于一对竖板(9)的上方,所述斜板(10)通过螺栓与竖板(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钢筋组(6)通过连接件(13)与连接筋(12)相连,所述连接件(13)包括中心板(131)、第一抱环(132)、第二抱环(133),所述中心板(131)由纵板(134)、横板(135)构成;

所述纵板(134)上表面设有与第一抱环(132)相对称的凹槽,所述纵板(134)的其中一端部设有第一安装凸台(136),所述第一抱环(132)上的安装槽与第一安装凸台(136)相匹配,所述第一安装凸台(136)置于第一抱环(132)的安装槽内后通过销轴与第一抱环(132)相连接,所述纵板(13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抱环(132)连接;

所述横板(135)底部设有与第二抱环(133)相对称的凹槽,所述横板(135)的其中一端部设有第二安装凸台(137),所述第二抱环(133)上的安装槽与第二安装凸台(137)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凸台(137)置于第二抱环(133)的安装槽内后通过销轴第二抱环(133)相连接,所述横板(13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抱环(133)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立柱与梁的节点结构,包括第一格构柱、第二框架柱,第一格构柱围成矩形状,第二框架柱为L型,第二框架柱设置在第一格构柱所围成的矩形的拐角外侧;第一格构柱上设有抗剪切钢筋,第二框架柱上固定设有栓钉;相邻的第一格构柱与第二框架柱之间的贯穿有第一梁钢筋组;第二框架柱外侧设置有第二梁钢筋组,第二梁钢筋围成封闭式结构,第二梁钢筋组的拐角向外延伸第三钢筋组,上下相邻的第三钢筋组之间连接有连接筋。本实用新型整体牢固度、抗震性能好,安全可靠性高,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军;丁伟;陈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2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