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雨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雨刮器工作时,电机的旋转运动经过减速器如蜗轮蜗杆的减速增扭后驱动摆臂再带动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使得安装在前围板上的转轴左右摆动;最后由转轴带动雨刮臂刮扫挡风玻璃。但是,该雨刮器机械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雨刮杆系设计复杂,工作量大,由于不同车型挡风玻璃形状和面积不同,每个新车型均需要重新对雨刮杆系设计和校核;并且雨刮传动杆系往往因加工误差,造成雨刮装配调整工作量大,可靠性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车辆雨刮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刮器机械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雨刮杆系设计复杂,雨刮装配调整工作量大,可靠性也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机械杆系占用的安装空间,降低雨刮杆系设计校核要求,减轻装配调整工作量,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雨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刮器,所述雨刮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具有一输出轴;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且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雨刮臂,所述雨刮臂与所述传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雨刮臂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蜗轮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蜗轮与所述转轴刚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优选的,还包括:总线,所述总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雨刮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采集磁场信号的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焊接于所述控制器朝向蜗轮的一端面上;采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结果的信号采集电路,且,所述信号采集电路与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对刮片位置进行计算,驱动动力装置运转的单片机,且,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通信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壳体相同。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磁角度传感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雨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刮器,雨刮器包括:壳体、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雨刮臂、刮片,其中,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进而可将传动装置设置在容置空间内部,传动装置包括:蜗杆和蜗轮,蜗轮与蜗杆传动连接;动力装置具有一输出轴,通过输出轴与传动装置连接,进而可将雨刮臂与传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将刮片与雨刮臂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由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中的蜗杆连接,由蜗杆带动传动装置中的蜗轮运转,蜗轮中心位置连接有转轴,且蜗轮与转轴刚性连接,转轴带动雨刮臂和刮片运转,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蜗轮的上方。因此,由电机驱动蜗轮蜗杆结构直接带动雨刮臂运转,从而取消了传统雨刮器的机械杆系,进而基于控制器取代机械杆系功能,通过控制算法判断并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雨刮臂摆动刮刷的效果,以及不同雨刮臂同步刮刷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刮器机械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雨刮杆系设计复杂,雨刮装配调整工作量大,可靠性也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机械杆系占用的安装空间,降低雨刮杆系设计校核要求,减轻装配调整工作量,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雨刮装置中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雨刮装置中雨刮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雨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控制器1,传感器11,动力装置2,蜗杆3,蜗轮4,转轴5,雨刮臂6,刮片7,壳体8,总线9。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车辆雨刮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雨刮器机械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雨刮杆系设计复杂,雨刮装配调整工作量大,可靠性也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通过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具有一输出轴;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且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雨刮臂,所述雨刮臂与所述传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雨刮臂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蜗轮的上方,从而达到了节省机械杆系占用的安装空间,降低雨刮杆系设计校核要求,减轻装配调整工作量,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雨刮装置,所述雨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刮器,请参考图1,具体如下:
所述雨刮器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具体而言,雨刮系统用于车辆在雪天或雨天时将车窗上的雨滴和雪花消除,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飞溅到前风窗上的泥水刮净,保证司机的视线,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本实施例中的雨刮系统中包括至少一个雨刮器,也就是说,每个雨刮系统含有一台或多台雨刮器,多台雨刮器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进一步的,壳体8为雨刮系统中用于容置其他元件的部件。
所述雨刮器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蜗杆3,所述蜗杆3与所述输出轴连接;蜗轮4,所述蜗轮4与所述蜗杆3传动连接。
具体而言,传动装置为雨刮系统中用于进行传动的机构,本实施例中以该传动装置为蜗轮蜗杆机构作为优选。因此,传动装置包括:蜗轮4和蜗杆3,其中,蜗杆3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进而将蜗轮4与蜗杆3进行传动连接,这样,通过蜗轮蜗杆机结构可以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蜗轮与蜗杆在其中间平面内相当于齿轮与齿条,蜗杆又与螺杆形状相似。
所述雨刮器还包括:动力装置2,所述动力装置2具有一输出轴,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2为电机。
具体而言,动力装置2为雨刮系统中提供动力的部件,本实施例中以该动力装置2为电机作为优选,且电机的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和设计,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可选择有刷直流电机。动力装置2具有一动力输出轴,通过该输出轴可以与传动装置中的蜗杆3连接,进而当电机运转时,可以驱动蜗杆3,进而带动蜗轮4运转。
所述雨刮器还包括:雨刮臂6,所述雨刮臂6与所述传动装置通过转轴5连接;刮片7,所述刮片7与所述雨刮臂6远离所述转轴5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4与所述转轴5刚性连接。
具体而言,蜗轮4与转轴5的一端刚性连接,转轴5的另一端连接有雨刮臂6,进而在雨刮臂6的另一端连接刮片7。这样,由于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3连接,由蜗杆3带动蜗轮4运转,蜗轮4中心位置连接有转轴5,且蜗轮4与转轴5刚性连接,转轴5带动雨刮臂6和刮片7运转。
因此,本实施例中取消雨刮器的机械杆系,由电机驱动蜗轮蜗杆结构直接带动雨刮臂运转,进而基于控制器取代机械杆系功能,通过控制算法判断并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雨刮臂摆动刮刷的效果,以及不同雨刮臂同步刮刷的效果。从而大量节省了机械杆系占用的安装空间,降低雨刮杆系设计校核要求,减轻装配调整工作量;可实现任意刮刷角度,最大刮刷角度可以通过程序标定,从而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
进一步的,雨刮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安装在壳体8上,且位于蜗轮4的上方,其中,所述控制器1包括:采集磁场信号的传感器11,且,所述传感器11焊接于所述控制器1朝向蜗轮4的一端面上;采集所述传感器11发送的检测结果的信号采集电路,且,所述信号采集电路与所述传感器11通信连接;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对刮片7位置进行计算,驱动动力装置2运转的单片机,且,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1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壳体8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11为磁角度传感器芯片。
具体而言,控制器1为控制系统中对前述雨刮系统进行控制的主要部件,控制器1安装在壳体8上,通过壳体8,固定于蜗轮4上方。这样,如图2所示,使得控制器1、电机2、蜗杆3、蜗轮4、转轴5等结构通过壳体8集成一体化设计。其中,雨刮控制器1外形尺寸与壳体相同,安装在壳体8上。
进一步的,控制器1包括单片机、传感器11及信号采集电路、电源处理电路等,传感器11为磁角度传感器芯片,且传感器11焊接于控制器1的背面,面向蜗轮4,即,传感器11焊接于所述控制器1朝向蜗轮4的一端面上。当蜗轮蜗杆结构运转时,通过传感器11可以检测到磁场变化,进而通过信号采集电路,将检测结果传输至单片机,单片机计算并判断刮片7的位置,控制并驱动电机正反转运转,进而电机驱动蜗轮4蜗杆3、蜗轮4带动转轴5、进而带动雨刮臂6和刮片7运转。
总线9,所述总线9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雨刮器之间。
具体而言,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的雨刮系统含有一台或多台雨刮器,如图3所示,多台雨刮器之间通过总线9连接,由主雨刮器基于总线9实时发布位置信息,从雨刮器基于总线9采集位置信息进行跟随,实现多台雨刮器同步控制。本实施例中对总线9的型号不做具体限制,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采用can总线。其中,每台雨刮器的刮片7的最大刮刷角度,可以通过控制器1根据挡风玻璃尺寸等实际情况标定,灵活调整。
因此,本实施例中取消雨刮器的机械杆系,由电机驱动蜗轮蜗杆结构直接带动雨刮臂运转,进而基于控制器取代机械杆系功能,通过控制算法判断并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雨刮臂摆动刮刷的效果,以及不同雨刮臂同步刮刷的效果。从而大量节省了机械杆系占用的安装空间,降低雨刮杆系设计校核要求,减轻装配调整工作量;可实现任意刮刷角度,最大刮刷角度可以通过程序标定,从而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提高设计和开发效率,对雨刮系统设计校核、安装精度要求大幅降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雨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刮器,雨刮器包括:壳体、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雨刮臂、刮片,其中,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进而可将传动装置设置在容置空间内部,传动装置包括:蜗杆和蜗轮,蜗轮与蜗杆传动连接;动力装置具有一输出轴,通过输出轴与传动装置连接,进而可将雨刮臂与传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将刮片与雨刮臂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由于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与传动装置中的蜗杆连接,由蜗杆带动传动装置中的蜗轮运转,蜗轮中心位置连接有转轴,且蜗轮与转轴刚性连接,转轴带动雨刮臂和刮片运转,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蜗轮的上方。因此,由电机驱动蜗轮蜗杆结构直接带动雨刮臂运转,从而取消了传统雨刮器的机械杆系,进而基于控制器取代机械杆系功能,通过控制算法判断并控制电机正反转,实现雨刮臂摆动刮刷的效果,以及不同雨刮臂同步刮刷的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刮器机械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雨刮杆系设计复杂,雨刮装配调整工作量大,可靠性也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节省机械杆系占用的安装空间,降低雨刮杆系设计校核要求,减轻装配调整工作量,快速适应不同挡风玻璃尺寸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车辆雨刮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具有一输出轴;
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部,且通过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
雨刮臂,所述雨刮臂与所述传动装置通过转轴连接;刮片,所述刮片与所述雨刮臂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上,且位于蜗轮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与所述转轴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总线,所述总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雨刮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
采集磁场信号的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焊接于所述控制器朝向蜗轮的一端面上;
采集所述传感器发送的检测结果的信号采集电路,且,所述信号采集电路与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
接收所述检测结果,并对刮片位置进行计算,驱动动力装置运转的单片机,且,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壳体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磁角度传感器芯片。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