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122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道路养护专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



背景技术:

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是指在高温(211℃~260℃)下拌和,依靠混合料自身的流动性摊铺成型且无须碾压的一种高沥青含量与高矿粉含量、空隙率小于1%的沥青混和物。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由于无需碾压,只需简单的摊铺整平即可完成施工,避免了推铺碾压埋下的质量隐患,如温度离析、骨料离析等。冷却后其自然形成强度,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因而,浇筑式沥青混合料适应于桥面铺装等一些特殊铺装的使用要求。

拌合楼生产出来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还需要不断地拌和、加热和保温,以免混合料发生离析和温度降低而无法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因此,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运输需要使用专门的运输设备,即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而国内现有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料箱的加热和保温主要是在料仓底部或两侧有加热点,这种结构容易造成箱体局部过热,靠近加热点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易老化,进而影响施工质量;且加热效率低,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在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有效的加热和保温,避免了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老化的现象,保证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而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口和烟气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一端的出料口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器,所述箱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围板、中间围板和内围板,所述外围板与中间围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中间围板与内围板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为搅拌器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加热腔分隔成对称的两个子加热腔,两个所述子加热腔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围板与内围板之间的火管和多个用于引导烟气呈“s”形流动的烟气导流板,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加热火管的燃烧器,所述火管的入口端伸出所述箱体的侧壁与燃烧器的出口连接;

所述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烟气导流板、中烟气导流板和上烟气导流板,所述下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烟气导流板和第二烟气导流板,所述中烟气导流板为第三烟气导流板,所述上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四烟气导流板和第五烟气导流板,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三烟气导流板和第四烟气导流板,以及第五烟气导流板之间呈交错布设。

上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四烟气导流板和第五烟气导流板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四烟气导流板和第五烟气导流板中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中间围板连接,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四烟气导流板和第五烟气导流板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由靠近中间围板一侧至远离中间围板一侧逐渐倾斜布设,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四烟气导流板和第五烟气导流板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中间围板的一端抵于内围板上,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四烟气导流板和第五烟气导流板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中间围板之间形成的锐角的取值范围为35°~75°;

所述第三烟气导流板为水平板,所述第三烟气导流板与中间围板之间呈垂直布设。

上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烟气喷射口,所述烟气喷射口包括设置在火管上的第一行喷射口和第二行喷射口,所述第一行喷射口的中心线与第二行喷射口的中心线之间呈垂直布设。

上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喷射口包括三组沿火管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一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一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的一端逐渐增大,每组所述第一喷射口均包括多个沿火管长度方向均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行喷射口包括三组沿火管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二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二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的一端逐渐增大,每组所述第二喷射口均包括多个沿火管长度方向均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二通孔。

上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上设置有对第一烟气导流板进行加固的第一加固板、对第二烟气导流板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板、对第四烟气导流板进行加固的第四加固板,以及对第五烟气导流板进行加固的第五加固板。

上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保温矿棉。

上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口,所述测温口依次穿过外围板、保温矿棉和中间围板伸入到所述加热腔中,所述测温口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烟气导流板、第二烟气导流板、第三烟气导流板和第四烟气导流板,以及第五烟气导流板之间呈交错布设,这样能够保证从烟气喷射口中喷出的高温烟气能在加热腔内呈“s”形流动,从而增加了高温烟气与箱体侧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加热的均匀性、加热效率和高温烟气的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搅拌器,能够在加热机构加热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使得箱体内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受热更加均匀,同时避免了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老化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能够在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有效的加热和保温,避免了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老化的现象,保证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而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与烟气导流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与火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围板;2—中间围板;3—内围板;

4—火管;4-1—第一行喷射口;4-2—第二行喷射口;

5—烟气导流板;5-1—第一烟气导流板;5-2—第二烟气导流板;

5-3—第三烟气导流板;5-4—第四烟气导流板;5-5—第五烟气导流板;

6-1—第一加固板;6-2—第二加固板;6-4—第四加固板;

6-5—第五加固板;7—进料口;8—烟气出口;

9—保温矿棉;10—搅拌器;11—隔板;

12—燃烧器;13—液压马达;14—出料口;

15—测温口;1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口7和烟气出口8,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一端的出料口14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器10,所述箱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围板1、中间围板2和内围板3,所述外围板1与中间围板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中间围板2与内围板3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烟气出口8连通,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为搅拌器10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13;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加热腔分隔成对称的两个子加热腔,两个所述子加热腔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围板2与内围板3之间的火管4和多个用于引导烟气呈“s”形流动的烟气导流板5,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加热火管4的燃烧器12,所述火管4的入口端伸出所述箱体的侧壁与燃烧器12的出口连接;

所述烟气导流板5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烟气导流板、中烟气导流板和上烟气导流板,所述下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烟气导流板5-1和第二烟气导流板5-2,所述中烟气导流板为第三烟气导流板5-3,所述上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三烟气导流板5-3和第四烟气导流板5-4,以及第五烟气导流板5-5之间呈交错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三烟气导流板5-3和第四烟气导流板5-4,以及第五烟气导流板5-5之间呈交错布设,这样能够保证从烟气喷射口中喷出的高温烟气能在加热腔内呈“s”形流动,从而增加了高温烟气与箱体侧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加热的均匀性、加热效率和高温烟气的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搅拌器10,能够在加热机构加热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使得箱体内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受热更加均匀,同时避免了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老化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三烟气导流板5-3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的一端固定在箱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三烟气导流板5-3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另一端不接触;所述第二烟气导流板5-2和第四烟气导流板5-4与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三烟气导流板5-3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布设位置相反,以保证从烟气喷射口中喷出的高温烟气能在加热腔内呈“s”形流动,从而增加了高温烟气与箱体的侧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面积,提高了高温烟气利用率和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围板1和中间围板2之间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减少高温烟气在加热腔中热量的损失,使高温烟气和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同时,能够在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转运车运输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保温,避免了由于靠近转运车车厢壁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损失过快而导致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产生温度离析,保证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在到达施工场地时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板1采用不锈钢拉丝装饰板,所述不锈钢拉丝装饰板同时具备耐腐蚀和耐磨的特性,因而,适用于制作料箱的外围板1。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中间围板2连接,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由靠近中间围板2一侧至远离中间围板2一侧逐渐倾斜布设,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中间围板2的一端抵于内围板3上,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中间围板2之间形成的锐角的取值范围为35°~75°;

所述第三烟气导流板5-3为水平板,所述第三烟气导流板5-3与中间围板2之间呈垂直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第一连接板与中间围板2之间形成的锐角的取值范围为35°~75°;第三烟气导流板5-3与中间围板2之间呈垂直布设,这样能使得高温烟气以最佳的流速通过烟气导流板,增加了高温烟气的换热时间,进而增加了高温烟气的换热效率,充分利用了高温烟气的热能,加强了对料箱内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效果。

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火管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烟气喷射口,所述烟气喷射口包括设置在火管4上的第一行喷射口4-1和第二行喷射口4-2,所述第一行喷射口4-1的中心线与第二行喷射口4-2的中心线之间呈垂直布设。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喷射口4-1设置在火管4靠近隔板11一侧且靠近箱体的底部,这样能保证从火管4的第一行喷射口4-1中喷出的高温烟气在中间围板2、隔板11和内围板3围成的区域内形成高温烟气环流,从而使箱体内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在箱体宽度方向上的受热更加均匀。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喷射口4-1包括三组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一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一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12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12的一端逐渐增大,每组所述第一喷射口均包括多个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行喷射口4-2包括三组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二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二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12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12的一端逐渐增大,每组所述第二喷射口均包括多个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二通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喷射口4-1包括三组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一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一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12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12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行喷射口4-2包括三组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二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二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12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12的一端逐渐增大;这样能够保证从第一行喷射口4-1和第二行喷射口4-2中喷射出的高温烟气沿火管4长度方向的温度更均匀,进而保证箱体内的浇筑式沥青混合料在箱体长度方向上的受热更加均匀。

本实施例中,在中间围板2、隔板11和内围板3围成的区域内形成的高温烟气环流与从火管4的第二行喷射口4-2中喷出的高温烟气汇合后沿着烟气导流板5向烟气出口8运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围板3上设置有对第一烟气导流板5-1进行加固的第一加固板6-1、对第二烟气导流板5-2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板6-2、对第四烟气导流板5-4进行加固的第四加固板6-4,以及对第五烟气导流板5-5进行加固的第五加固板6-5。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固板6-1、第二加固板6-2、第四加固板6-4和第五加固板6-5,能够增加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与内围板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层为保温矿棉9。所述保温矿棉19具有质轻、耐久、不燃、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从而能够保证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安全性。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口15,所述测温口15依次穿过外围板1、保温矿棉9和中间围板2伸入到所述加热腔中,所述测温口15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测温口15,并在测温口15内设置温度传感器16,使用者能够通过温度传感器16测量加热腔中高温烟气的温度,判断箱体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实际使用中,加热腔中高温烟气的温度与箱体中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之间相差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6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或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16的型号为ck-01a。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口(7)和烟气出口(8),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一端的出料口(14)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器(10),所述箱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围板(1)、中间围板(2)和内围板(3),所述外围板(1)与中间围板(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中间围板(2)与内围板(3)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烟气出口(8)连通,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为搅拌器(10)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13);

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加热腔分隔成对称的两个子加热腔,两个所述子加热腔内均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中间围板(2)与内围板(3)之间的火管(4)和多个用于引导烟气呈“s”形流动的烟气导流板(5),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加热火管(4)的燃烧器(12),所述火管(4)的入口端伸出所述箱体的侧壁与燃烧器(12)的出口连接;

所述烟气导流板(5)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烟气导流板、中烟气导流板和上烟气导流板,所述下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烟气导流板(5-1)和第二烟气导流板(5-2),所述中烟气导流板为第三烟气导流板(5-3),所述上烟气导流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三烟气导流板(5-3)和第四烟气导流板(5-4),以及第五烟气导流板(5-5)之间呈交错布设。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均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与中间围板(2)连接,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由靠近中间围板(2)一侧至远离中间围板(2)一侧逐渐倾斜布设,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中间围板(2)的一端抵于内围板(3)上,所述第一烟气导流板(5-1)、第二烟气导流板(5-2)、第四烟气导流板(5-4)和第五烟气导流板(5-5)中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中间围板(2)之间形成的锐角的取值范围为35°~75°;

所述第三烟气导流板(5-3)为水平板,所述第三烟气导流板(5-3)与中间围板(2)之间呈垂直布设。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管(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烟气喷射口,所述烟气喷射口包括设置在火管(4)上的第一行喷射口(4-1)和第二行喷射口(4-2),所述第一行喷射口(4-1)的中心线与第二行喷射口(4-2)的中心线之间呈垂直布设。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喷射口(4-1)包括三组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一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一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12)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12)的一端逐渐增大,每组所述第一喷射口均包括多个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行喷射口(4-2)包括三组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的第二喷射口,三组所述第二喷射口的直径自远离燃烧器(12)的一端向靠近燃烧器(12)的一端逐渐增大,每组所述第二喷射口均包括多个沿火管(4)长度方向均布且尺寸相同的第二通孔。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围板(3)上设置有对第一烟气导流板(5-1)进行加固的第一加固板(6-1)、对第二烟气导流板(5-2)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板(6-2)、对第四烟气导流板(5-4)进行加固的第四加固板(6-4),以及对第五烟气导流板(5-5)进行加固的第五加固板(6-5)。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保温矿棉(9)。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测温口(15),所述测温口(15)依次穿过外围板(1)、保温矿棉(9)和中间围板(2)伸入到所述加热腔中,所述测温口(15)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保温料箱,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进料口和烟气出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一端的出料口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的搅拌器,所述箱体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围板、中间围板和内围板,所述外围板与中间围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中间围板与内围板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与烟气出口连通,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为搅拌器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对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进行有效的加热和保温,避免了因局部过热而导致浇筑式沥青混合料老化的现象,保证了浇筑式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进而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加热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康权;苏翔涛;李佳;王波;安蓉;罗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