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雨刷片,尤其是涉及具有两个刮片的雨刷片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用雨刷装置包括:用于擦拭汽车玻璃表面的雨刷片和往复运动的摆动臂,雨刷片包括用于连接摆动臂的连接件、软质橡胶材质的胶条,其中胶条包括设置在连接件内的停止部和位于连接件外的刮片。当摆动臂被电机驱动左右往复摆动时,连接件带动胶条在汽车玻璃表面左右往复运动,在摩擦力作用下,刮片左右摆动的将玻璃表面的水滴刮除干净。为提高连接件与胶条之间的受力面积,在连接件和胶条之间设置钢片,在运动时,钢片对胶条可以产生向下的分压力,增加刮片与玻璃表面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刮水的效果。
对于使用两个刮片的雨刷片结构中,常见的是在胶条的停止部底部设置两个对称的刮片,刮片顶部与停止部之间通过弯曲部进行连接,通常情况下,弯曲部和刮片以相对于虚拟的垂直线配置在垂直的一条直线上。当连接件向胶条施加压力时,弯曲部会在压力作用下弯曲,从而使胶条按照摆动臂运动方向发生倾斜,由于两个胶条的弯曲部的弯曲角度相同,这样会导致在停止部上施加相同压力下,位于移动方向后端上的刮片上的压力会小于移动方向前端上的刮片压力,从而导致后端刮片对玻璃表面的摩擦力下降,相应的清除水滴效果变差,甚至不能有效除水,等同于单刮片的雨刷器的除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增加移动方向后端刮片压力的汽车用雨刷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用雨刷片,包括停止部、对称设置在停止部底部两侧的两个弯曲部、分别位于弯曲部下方的刮片,在每个所述弯曲部上设有弯折段,且弯折段位于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停止部连接端和与所述刮片连接端的更外侧。
弯曲部上设置弯折段,在受压力时可以更快的发生变形,且弯折段位于更外侧的位置上,在同方向摆动时,两个弯曲部的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弯折,移动方向前端的弯曲部更容易变形,移动方向后端的弯曲部不易变形,从而比前端弯曲部承受更多的压力,在后端刮片上施加的压力大于在前端刮片上施加的压力,从而提高后端刮片与玻璃表面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后端刮片的除水效果,通过设置弯曲部的形状,有效保证了两个刮片都能同时施压除水,提高了除水的效果。
在所述停止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且限位部的下表面为斜面,两个限位部的下表面呈八字形对称设置。限位部的下表面倾斜设置,可以在胶条摆动时对胶条产生限位效果,进一步限定移动方向后端刮片的变形程度,提高后端刮片上所受的压力,提高后端刮片的除水效果。
在所述刮片的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突出部可以在摆动时与限位部下表面更快的接触,进一步限制移动方向后端胶条的变形程度,有效提高后端胶条的除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限制移动方向后端胶条的变形程度,提高其承受的压力,确保具有足够的摩擦力,除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停止部,2、限位部,3、刮片,4、弯曲部,5、弯折段,6、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为一种汽车用雨刷片,包括停止部1、设置在停止部1两侧的限位部2、对称设置在停止部1底部两侧的两个弯曲部4、分别位于弯曲部4下方的刮片3,在每个弯曲部4上设有弯折段5,且弯折段5位于弯曲部4与停止部1连接端和与刮片3连接端的更外侧。限位部2的下表面为斜面,两个限位部2的下表面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刮片3的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6。
弯曲部4上设置弯折段5,且弯折段5位于相对更外侧的位置上,在两个刮片3同方向摆动时,两个弯曲部4的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弯折,移动方向前端的弯曲部4更容易变形,移动方向后端的弯曲部4则不易变形,从而使在后端刮片上被施加的压力大于在前端刮片上被施加的压力,提高了后端刮片与玻璃表面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后端刮片的除水效果。限位部1的倾斜下表面黑可以进一步限制后端刮片弯曲部4的变形程度,以及配合刮片3外侧突出部6的限位作用,对移动方向后端的刮片变形限位更大,从而将更多的压力传递至后端刮片上,有效保证了两个刮片都能同时施压除水,提高了除水的效果。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1.一种汽车用雨刷片,包括停止部、对称设置在停止部底部两侧的两个弯曲部、分别位于弯曲部下方的刮片,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弯曲部上设有弯折段,且弯折段位于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停止部连接端和与所述刮片连接端的更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雨刷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停止部两侧分别设有限位部,且限位部的下表面为斜面,两个限位部的下表面呈八字形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雨刷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片的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突出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