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
背景技术:
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是一种高强度墙体,具有墙体透气性好,体积稳定,强度高等特点。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所用夹芯墙板是在一种在特制的三维空间钢丝网架中,以天然形成的憎水膨胀珍珠岩制品和加气轻质砼或矿(岩)棉质品为板芯,构成钢丝网架芯板,安装固定到施工现场后,在芯板的两侧铺抹或喷涂防裂水泥砂浆,而形成完整的建筑构件。
钢丝网架夹芯整体墙的强度主要由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承压性能来决定,对于钢筋网架的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进行了许多创新。如天津冀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钢筋网架(207512915u),包括连接球轴,为球形结构,连接球轴的侧面位置开设有安装螺孔,安装螺孔的内部装配有支撑杆,支撑杆由限位环、护筒、防水筒、加强筒、加强杆以及限位条组成,护筒的侧面位置开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为横截面呈半圆形的环状结构,护筒的内壁与防水筒的外壁贴合在一起,防水筒的内壁与加强筒的外壁贴合在一起,通过添加安装螺孔便于对支撑杆进行安装固定,其中护筒与防水筒的添加则起到了隔离雨水与空气的目的,进而起到了抗腐蚀的目的,进而大大的提高了该实用新型使用的时长,而位于加强筒内部的限位条则起到了加强本实用新型承受横向载荷的幅值,进而防止由于承载幅值过大造成支撑杆弯曲的情况出现。
又如109577557a、208152341u等专利,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钢筋网架进行了创新。
但是现有的自承板式钢筋网架技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在承受瞬间压力时,由于自身的空间结构构架原因,很容易因压力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承受压力过大而导致钢筋网架结构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因此,承压能力差,不耐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所述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捆扎在一起,所述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底层横向分布筋和底层纵向分布筋,每个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和底层纵向分布筋之间均以垂直角度焊接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底层纵向分布筋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和底层纵向分布筋之间形成多个正方形空格区域。
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筋,每个所述支撑筋均沿中心处弯折°,每个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均沿相反方向各自弯折°形成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所述支撑筋放置在正方形空格区域内,所述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均紧贴底层纵向分布筋设置,所述紧固钢丝将底层纵向分布筋、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捆扎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顶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固定筋,每个所述下固定筋均焊接在支撑筋中间弯折部的内侧壁上,所述下固定筋靠近支撑筋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多个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均靠近支撑筋设置,所述加强筋垂直下固定筋设置,所述支撑筋远离下固定筋的一侧壁上焊接有上固定筋,所述上固定筋正对下固定筋设置。
优选的,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横向紧固环。
优选的,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下固定筋和上固定筋的两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纵向紧固环。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筋的外侧壁上卡接有多个扁钢u形卡,多个所述扁钢u形卡的两端内对称设有两个高压射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顶架结构在承受压力后将压力传递给支撑结构,并将压力均分给每个支撑筋,从而避免单个支撑筋承受压力过大而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
2、中心处弯折60°设置的支撑筋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中间弯折部两端筋上沿倾斜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经由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将作用力的一部分施加到底架结构的纵向分布筋上,进而借助焊接牢固的底架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使得支撑筋能够承受较强的瞬间压力作用,并且不容易变形,承压能力强。
3、前弯折端和后弯折端还能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筋保持竖直站立状态,从而方便支撑筋的摆放和安装,并加强支撑筋的抗倾斜方向应力能力。
4、借助扁钢u形卡和高压射钉,可以方便的将整个钢筋网架固定到墙壁或梁柱上,且固定效果良好,从而方便了钢丝网架夹心整体墙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扁钢u形卡和高压射钉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层横向分布筋,2-底层纵向分布筋,3-支撑筋,4-前弯折端,5-后弯折端,6-下固定筋,7-加强筋,8-横向紧固环,9-上固定筋,10-纵向紧固环,11-紧固钢丝,12-扁钢u形卡,13-高压射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11捆扎在一起,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每个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均以垂直角度焊接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底层横向分布筋1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的间距一致。
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形成多个正方形空格区域,底架结构用于对支撑结构进行限位,配合紧固钢丝11,对支撑结构进行固定,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筋3,每个支撑筋3均沿中心处弯折60°,每个支撑筋3的两端均沿相反方向各自弯折90°形成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支撑筋3放置在正方形空格区域内,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均紧贴底层纵向分布筋2设置。
紧固钢丝11将底层纵向分布筋2、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捆扎固定在一起,承受压力时,中心处弯折60°设置的支撑筋3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中间弯折部两端筋上沿倾斜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经由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将作用力的一部分施加到底架结构的纵向分布筋2上,从而借助焊接牢固的底架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使得支撑筋3能够承受较强的瞬间压力作用,并且不容易变形,承压能力强。
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还能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筋3保持竖直站立状态,从而方便支撑筋3的摆放和安装,并加强支撑筋3的抗倾斜方向应力能力,顶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固定筋6,每个下固定筋6均焊接在支撑筋3中间弯折部的内侧壁上,下固定筋6靠近支撑筋3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多个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7,每个加强筋7均靠近支撑筋3设置,加强筋7垂直下固定筋6设置。
通过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7,对支撑筋3进行限位固定,通过将加强筋7焊接在下固定筋6上,增强下固定筋6和支撑筋3之间焊接的牢固度,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加强筋7的两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横向紧固环8,在将加强筋7焊接到下固定筋6上之前,先通过横向紧固环8将两个一组的加强筋7紧固到一起,对其进行限位固定,使其排列整齐,方便焊接,支撑筋3远离下固定筋6的一侧壁上焊接有上固定筋9。
上固定筋9正对下固定筋6设置,每两个相邻设置的下固定筋6和上固定筋9的两端上均对称设有两个纵向紧固环10,在将上固定筋9焊接到支撑筋3上之前,先通过纵向紧固环10将上固定筋9和下固定筋6紧固到一起,对其进行限位固定,使其排列整齐,方便焊接,顶架结构用于对支撑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并起到直接承压作用,在承受压力之后,将压力传递给支撑结构,并将压力均分给每个支撑筋3,从而避免单个支撑筋3承受压力过大而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
上固定筋9的外侧壁上卡接有多个扁钢u形卡12,多个扁钢u形卡12的两端内对称设有两个高压射钉13,借助高压射钉13,可以方便快速的将扁钢u形卡12固定到墙壁或梁柱上,从而借助卡接在扁钢u形卡12内的上固定筋9,完成对整个钢筋网架在墙壁或梁柱上的安装固定,且固定效果良好,从而方便了钢丝网架夹心整体墙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中,顶架结构在承受压力后将压力传递给支撑结构,并将压力均分给每个支撑筋3,从而避免单个支撑筋3承受压力过大而出现变形损坏的情况,接着,中心处弯折60°设置的支撑筋3可以将压力转换成中间弯折部两端筋上沿倾斜方向的作用力,从而经由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将作用力的一部分施加到底架结构的纵向分布筋2上,进而借助焊接牢固的底架结构对压力进行缓解;
使得支撑筋3能够承受较强的瞬间压力作用,并且不容易变形,承压能力强,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还能相互配合,使得支撑筋3保持竖直站立状态,从而方便支撑筋3的摆放和安装,并加强支撑筋3的抗倾斜方向应力能力,借助扁钢u形卡12和高压射钉13,可以方便的将整个钢筋网架固定到墙壁或梁柱上,且固定效果良好,从而方便了钢丝网架夹心整体墙的施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包括底架结构、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紧固钢丝(11)捆扎在一起,所述支撑结构和顶架结构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每个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均以垂直角度焊接在一起,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1)之间的间距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的间距一致,所述底层横向分布筋(1)和底层纵向分布筋(2)之间形成多个正方形空格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支撑筋(3),每个所述支撑筋(3)均沿中心处弯折60°,每个所述支撑筋(3)的两端均沿相反方向各自弯折90°形成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所述支撑筋(3)放置在正方形空格区域内,所述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均紧贴底层纵向分布筋(2)设置,所述紧固钢丝(11)将底层纵向分布筋(2)、前弯折端(4)和后弯折端(5)捆扎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结构包括多个等间距设置的下固定筋(6),每个所述下固定筋(6)均焊接在支撑筋(3)中间弯折部的内侧壁上,所述下固定筋(6)靠近支撑筋(3)的一侧壁上焊接有多个两两一组设置的加强筋(7),每个所述加强筋(7)均靠近支撑筋(3)设置,所述加强筋(7)垂直下固定筋(6)设置,所述支撑筋(3)远离下固定筋(6)的一侧壁上焊接有上固定筋(9),所述上固定筋(9)正对下固定筋(6)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加强筋(7)的两端之间均通过横向紧固环(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每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下固定筋(6)和上固定筋(9)的两端之间均通过纵向紧固环(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承板式钢筋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筋(9)的外侧壁上卡接有多个扁钢u形卡(12),多个所述扁钢u形卡(12)的两端内对称设有两个高压射钉(1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