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窑领域,尤其是一种推板窑。
背景技术:
推板窑,又称推板炉或推板式隧道窑,是一种连续式加热烧结设备,按照烧结产品的工艺要求,布置所需的温区及功率,组成设备的热工部分,满足产品对热量的需求。目前推板窑使用的输送装置为直线设置,上料卸料距离远,需要多工位作业,影响人工成本。输送装置的运输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输送装置为轨道传输,辊筒传输和普通输送机传输。
轨道传输,在传输通道上设置凹槽,在推板上设置轨道,将装有待烧结产品如电池原材料的容器放在推板上,通过推力机构推动推板,完成输送。由于运输重量大,数量多,推动阻力大,容易造成容器偏离、倒塌和阻滞,还容易造成推板损害,而且不能控制产品运输的速度停留等。而且在运输过程和烧结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灰尘粉末,当这些灰尘粉末掉入凹槽内,会严重影响推板的运行,而且清理也相当麻烦。
辊筒传输,使用辊筒来代替滑轨来完成输送,同样存在阻力大,运行不稳定,不能控制产品运输的速度停留。
普通输送带传输,由于运输重量大,数量多,阻力大,运输过程中皮带容易打滑导致产品阻滞不前,影响生产。
综上,推板窑在输送装置上需要进一步改进,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电池原材料在推板窑烧结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浪费人力以及运输过程中传输阻力大,运行不稳定,不能控制运输的速度和停留的问题,提供一种推板窑,能够有效地减少作业工位而且运输平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板窑,包括窑体、加热系统和输送装置,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窑体内,所述输送装置穿过窑体设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若干输送单元。所述若干输送单元围成一矩形形状,且相邻输送单元首尾相接,使得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重合,减少人员走动。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机,滚动板,控制系统及若干推送油缸。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输送机和推送油缸的运行;所述滚动板设置于输送机尾部,且滚动方向和平面高度与输送机一致,有利于物料从输送机上传输到滚动板上。所述推送油缸垂直设置于滚动板侧边,用于将输送至滚动板的装有带烧结产品的容器推到另一个输送单元上。所述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传动辊、若干从动辊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辊连接,作为驱动力。输送带套于传动辊和若干从动辊上;所述传动辊为多边形辊;所述输送带为金属网带,增大传动辊和输送带的摩擦力从而增大输送能力。
使用时,启动输送装置,多边形辊带动金属网带转动。将待烧结的产品装入容纳箱内并放置于输送机上,容纳箱随着输送带输送到输送机末端,依靠惯性和后面容纳箱的挤压进入滚动板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输送机停止运行,推送油缸将容纳箱推至另一个输送单元,推送油缸收回复位,控制系统再次启动输送机运转,不断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板包括若干辊筒和矩形框架;所述辊筒可转动的设置于矩形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辊沿轴向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有利于传动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两侧边各设置有第一挡板,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装有产品的容纳箱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动板后端设有第二挡板,挡住并阻止装有产品的容纳箱前进,为后续推送油缸推动推动容纳箱做准备。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产品到达滚动板指定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推送油缸是否复位的第二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滚动板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推送油缸的缸体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的材质为耐热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板的辊筒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增加辊筒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为:
1、输送装置的若干输送单元首尾垂直呈环形设置,可以使得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重合,减少人员走动,提高工作效率。
2、所述传动辊为多边形辊;所述输送带为金属网带,增大传动辊和输送带的摩擦力。输送带下方设置多根从动辊,增加传输带的承压力,从而增大输送能力。
3、输送机两侧边各设置有第一挡板,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装有产品的容纳箱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边形辊和金属网带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输送带,2-传动辊,3-从动辊,4-驱动电机,5-辊筒,6-第二挡板,7-矩形框架,8-滚动板,9-第一位置传感器,10-推送油缸,11-第二位置传感器,12-窑体,13-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板窑,包括窑体12、加热系统和输送装置13,加热系统设置于窑体12内,输送装置13穿过窑体12设置。
输送装置13包括若干输送单元。本实施例使用四个输送单元相邻之间首尾围成一个矩形状使得上料工位和卸料工位重合,减少人员走动。
如图2所示,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机,滚动板8,控制系统及若干推送油缸10。控制系统控制输送机和推送油缸10的运行。滚动板8设置于输送机尾部,且滚动方向和平面高度与输送机一致,有利于物料从输送机上传输到滚动板8上。推送油缸10垂直设置于滚动板8侧边,用于将输送至滚动板8的装有带烧结产品的容器推到另一个输送单元上。
如图2图3所示,输送机包括输送带1、传动辊2、若干从动辊3和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与传动辊2连接,作为驱动力。输送带1套于传动辊2和若干从动辊3上。传动辊2沿轴向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本实施例使用正八边形辊,输送带1为金属网带,金属网带的材质为耐热合金。多边形辊与金属网带1配合使用有利于增大传动辊2和输送带1的摩擦力,有效较少传动辊2和输送带1之间打滑的隐患,从而增大输送能力。
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装有产品的容纳箱掉落,输送机两侧边各设置有第一挡板。
如图2所示,滚动板8包括若干辊筒5、第二挡板6和矩形框架7,辊筒5可转动的设置于矩形框架7上。滚动板的辊筒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第二挡板6设置在滚动板8后端,挡住并阻止装有产品的容纳箱前进,为后续推送油缸10推动推动容纳箱做准备。
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产品到达滚动板8指定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9,用于检测推送油缸10是否复位的第二位置传感器11和控制器。第一位置传感器9固定在滚动板8的第二挡板6上。第二位置传感器11固定在推送油缸10的缸体上。第一位置传感器9和第二位置传感器11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第一位置传感器可使用m18激光传感器sym18j-d50n1、jr31-20n光电开关传感器、红外线漫反射传感器e3f-ds300c4等。
第二位置传感器可以使用气缸行程传感器-ah0013、气缸磁感应开关传感器[ah006-s/ah006-n]、气缸磁性开关fh-10acz731等。
工作流程及原理:
使用时,启动输送装置13,多边形辊带动金属网带转动。将待烧结的产品装入容纳箱内并放置于输送机上,容纳箱随着输送带1输送到输送机末端,依靠惯性和后面容纳箱的挤压进入滚动板8。当设置在第二挡板6的第一位置传感器9检测到容纳箱到达指定位置时,传输电信号至控制控制器,断掉输送机运行电路,输送机停止运行。启动推送油缸10,将容纳箱推至另一个输送单元后,推送油缸10收缩复位,当设置在推送油缸10缸体上的第二位置传感器11检测到推送油缸10复位后,将电信号传输到控制器,连通输送机运行电路,再次启动输送机运转,不断循环。通过推送油缸10来达到容纳箱传输方向改变的目的,使得输送装置13呈一个环绕形状,起点和终点位于同一个或者相近的位置,来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解决了传输过程中物料容易阻滞的问题,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推板窑,包括窑体、加热系统和输送装置,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窑体内,所述输送装置穿过窑体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若干输送单元;所述若干输送单元围成一矩形形状,且相邻输送单元首尾相接;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机,滚动板,控制系统及推送油缸;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输送机和推送油缸的运行;所述滚动板设置于输送机尾部,且滚动方向和平面高度与输送机一致;所述推送油缸垂直设置于滚动板侧边;所述输送机包括输送带、传动辊、若干从动辊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辊连接,输送带套于传动辊和若干从动辊上;所述传动辊为多边形辊;所述输送带为金属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板包括若干辊筒和矩形框架;所述辊筒可转动的设置于矩形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辊沿轴向的截面为正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两侧边各设置有第一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板后端设有第二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产品到达滚动板指定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推送油缸是否复位的第二位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滚动板上;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固定在推送油缸的缸体上;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材质为耐热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板的辊筒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