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采光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公共建筑大厅多设置高挑空,大进深的中央大厅,张弦梁结构以其结构体系简单,轻质高强,受力性能好,适用于大跨度空间的优点被广泛采用。典型的张弦梁结构由张弦梁梁体、钢拉杆、高钒索以及索具组成,张弦梁中部起拱,采光顶安装幕墙后,降水排至两侧,但当采光顶面积较大时,汇水面积会较大,落水口为整个张弦梁末端边缘玻璃幕墙处,不利于有组织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解决现有的张弦梁采光顶利用自身拱度进行排水而使得落水位置为整个采光顶的边缘而不利于有组织排水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包括:
架设于屋顶处对应结构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张弦梁;
支设于所述张弦梁侧部、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次梁,所述次梁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张弦梁的设置位置;
设于所述张弦梁顶部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内形成有沿所述张弦梁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天沟,且所述排水组件的端部部分置于对应的次梁上;以及
铺设于所述次梁之上的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与所述排水组件对应的端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张弦梁的顶部设置排水天沟,并利用支设于张弦梁侧部的次梁安装玻璃幕墙,从而玻璃幕墙上的水可集中导流至排水天沟内,进而由排水天沟统一向外排出,减小了采光顶的汇水面积,明确了排水路径,实现了有组织的排水。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张弦梁的侧部固设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上立设有供与所述次梁连接的支杆。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次梁两端处的支杆的高度不同,从而使得所述次梁呈倾斜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铺设于所述次梁之上的玻璃幕墙也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玻璃幕墙的表面向着所述排水天沟找坡。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内部形成所述排水天沟,所述第一u型板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玻璃幕墙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向所述排水天沟找坡。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u型板相对设置的第二u型板,
所述第二u型板与所述张弦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u型板还与对应的所述次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u型板和所述第一u型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两个次梁之间支撑连接有拉结件;
所述第二u型板的端部与对应的拉结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排水天沟底部的融雪机构。
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天沟的底部从中部向两端部找坡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张弦梁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张弦梁与次梁连接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一个张弦梁处与次梁连接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排水天沟及底部设置的融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一张弦梁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一张弦梁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用于解决传统的张弦梁采光顶的汇水面积大,不利于组织排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采光顶结构在张弦梁上设置次梁,从而利用张弦梁与次梁固定连接排水组件,在张弦梁的顶部设置通常的排水天沟,通过排水天沟实现统一排水。玻璃幕墙安装在次梁上,并向着排水天沟找坡,保证了雨水流淌的通畅。在排水天沟的底部设置有融雪机构,避免积雪,使积雪融化后而通过排水天沟排出。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小了采光顶的汇水面积,实现了暴雨时排水路径明确通畅。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张弦梁处的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中张弦梁与次梁连接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置于屋顶对应的结构10上,该屋顶对应的结构10较佳为结构梁,设于墙体的顶部,用于支撑采光顶结构。结合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采光顶结构包括张弦梁21、次梁22、排水组件23以及玻璃幕墙24,张弦梁21夹设于屋顶处对应的结构10上,且张弦梁21有多个,多个张弦梁21间隔设置;较佳地,在屋顶对应的结构10上立设有支座11,张弦梁21的端部置于支座11上并与支座11紧固连接。张弦梁21的底部固设有长度不等的拉杆12,拉杆12的端部设有索具14,张弦梁21的两端拉结连接钒索13,钒索13依次穿过对应的拉杆12端部的索具14,该钒索13呈弧形。次梁22支设于张弦梁21的侧部,且次梁22也设有多个,多个次梁22沿着张弦梁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次梁22的设置位置高于张弦梁21的设置位置,从而设于张弦梁两侧部的次梁22与张弦梁21一起围合呈u型槽,用于设置排水组件23。排水组件23设于张弦梁21的顶部,该排水组件23内形成有沿张弦梁21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天沟231,且排水组件23的端部部分置于对应的次梁22上。玻璃幕墙24铺设于次梁22之上,该玻璃幕墙24与排水组件23对应的端部密封连接,从而在采光顶结构上设有与张弦梁21相对应的排水天沟231,排水天沟231的设置方向与张弦梁21的设置方向相同,从而在采光顶结构上利用多个排水天沟231统一排水,减小了采光顶的汇水面积,明确了排水路径。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述,张弦梁21的侧部固设有承托件211,在承托件211上立设有供与次梁22连接的支杆212。具体地,在张弦梁21的侧部固定连接承托件211,而后将支杆212立设固定在承托件211上,且支杆212与张弦梁21对应的侧部相贴,次梁22的端部放置于支杆212的顶部并与支杆212固定连接。利用支杆212而使得次梁22的设置位置高于张弦梁21的设置位置。较佳地,承托件211采用牛腿,焊接于张弦梁21上。支杆212采用方钢,与承托件211和次梁22采用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次梁22两端处的支杆212的高度不同,从而使得次梁22呈倾斜状设置。次梁22支设于相邻的两个张弦梁21之间,在一个张弦梁21两侧的支杆212的高度不同,即一侧的支杆212高而另一侧的支杆212低,这样次梁22再与对应的支杆212连接后,该次梁22的一端高另一端低,从而形成了次梁22向着一侧的张弦梁21找坡。
再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铺设于次梁22之上的玻璃幕墙24也呈倾斜状设置,使得玻璃幕墙24的表面向着排水天沟231找坡。通过玻璃幕墙24的表面向着排水天沟231找坡,而使得玻璃幕墙24上的雨水能够快速地流入到排水天沟231内,进而通过排水天沟231排出屋顶。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排水组件23包括第一u型板232,该第一u型板231的内部形成排水天沟231,第一u型板232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板2321,该连接板2321与对应的玻璃幕墙24密封连接。第一u型板231内部形成有u型空间,该u型空间即为排水天沟231,第一u型板231置于张弦梁21的顶部,从而在张弦梁21的顶部形成排水天沟231,连接板2321置于对应的次梁22之上并与对应的玻璃幕墙24密封连接,以避免连接处漏水。
进一步地,连接板2321向着排水天沟231找坡。连接板2321位于排水天沟231的两侧,两侧的连接板2321均向着该排水天沟231找坡设置,以便于雨水流入排水天沟231内。
再进一步地,排水组件23还包括与第一u型板232相对设置的第二u型板233,该第二u型板233与张弦梁21的顶部固定连接,且该第二u型板233还与对应的次梁22固定连接;第二u型板233和第一u型板232之间填充有保温层234。第二u型板233的端部也向外弯折形成于连接板2321相对应的拉结板,拉结板和连接板2321之间也填充有保温层234,该排水组件23的截面呈几字型。
较佳地,第一u型板232和第二u型板233采用镀锌钢板。利用两层镀锌钢板之间夹设一层保温层,从而形成排水组件,较佳地,该保温层234采用保温岩棉。为提高结构稳定性,在保温层234的顶层设置横向角钢,利用横向角钢与第一u型板23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在安装排水组件23时,将排水组件卡入次梁22与张弦梁21形成的u型槽内,再将排水组件与次梁22和张弦梁21固定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次梁22之间支撑连接有拉结件25,利用拉结件25安装玻璃幕墙24。排水组件23上的第二u型板233的端部与对应的拉结件25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二u型板233的拉结板的端部向上弯折形成一与拉结件25的侧部相贴的翼板,该翼板与拉结件25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第一u型板232的连接板2321的端部向下弯折形成一竖板,该竖板与对应的玻璃幕墙24的端部相对设置,竖板和玻璃幕墙24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拉结件25固定连接,在竖板和玻璃幕墙24的端部之间填充泡沫棒及密封胶,以实现密封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排水组件23还包括固设于排水天沟231底部的融雪机构26。利用融雪机构26保证冬季正常排水。较佳地,该融雪机构26采用电伴热系统。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排水天沟231的底部从中部向两端部找坡设置。使得排水天沟231内汇集的雨水,能够向两端排出。进一步地,在屋顶处对应结构10上设置有与排水天沟231的端部连通的导流槽,在墙体的外立面上设置有竖向的排水管路,将导流槽与排水管路连通,从而排水天沟231内的雨水经过导流槽和排水管路而直接排至地面。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排水天沟的采光顶结构的安装过程进行说明。
在张弦梁上依据设置次梁的位置固定连接牛腿及支杆,张弦梁两侧的支杆一高一低,而后将张弦梁吊装至屋顶,并安装张弦梁、拉杆、钒索以及索具。接着在相邻的两个张弦梁之间安装次梁,次梁呈倾斜状设置,一个张弦梁两侧的次梁所形成的平面是具有坡度的且高低一致坡向向同一方向。在次梁之间垂直连接拉结件,在拉结件上设置连接件以安装玻璃幕墙,接着依序安装排水组件和玻璃幕墙,排水组件内的保温岩棉用于避免冷桥,实现节能效果,玻璃幕墙和排水组件对接处进行密封处理,玻璃幕墙安装好后其坡度同次梁的坡度。本实用新型的采光顶结构的排水路径为:雨水落至采光顶的玻璃幕墙上后,通过玻璃幕墙的找坡而使得雨水向着对应的排水天沟流入,经过排水组件上的连接板而流入到排水天沟内,在排水天沟内的雨水,从排水天沟的中部相两端部流淌,进而从排水天沟的端部排出。在排水天沟的端部设置落水口,进而直接将雨水直接排至地面。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设于屋顶处对应结构上、且间隔设置的多个张弦梁;
支设于所述张弦梁侧部、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次梁,所述次梁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张弦梁的设置位置;
设于所述张弦梁顶部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内形成有沿所述张弦梁长度方向设置的排水天沟,且所述排水组件的端部部分置于对应的次梁上;以及
铺设于所述次梁之上的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与所述排水组件对应的端部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弦梁的侧部固设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上立设有供与所述次梁连接的支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两端处的支杆的高度不同,从而使得所述次梁呈倾斜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铺设于所述次梁之上的玻璃幕墙也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玻璃幕墙的表面向着所述排水天沟找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包括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的内部形成所述排水天沟,所述第一u型板的端部向外弯折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对应的所述玻璃幕墙密封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向所述排水天沟找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u型板相对设置的第二u型板,
所述第二u型板与所述张弦梁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u型板还与对应的所述次梁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u型板和所述第一u型板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次梁之间支撑连接有拉结件;
所述第二u型板的端部与对应的拉结件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排水天沟底部的融雪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排水天沟的张弦梁采光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天沟的底部从中部向两端部找坡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