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施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规定,凡是开发种植业有机农产品的,不能使用化学肥料,而应施用有机肥,如植物秸秆、农家肥、饼肥、人粪肥等;但从大量实践效果来看,仅使用上述有机肥仍存在许多不足。因茶园一般多在里城镇农村较远、交通不便的山区,要把以上这些粗大、笨重的有机肥运送至山区茶园,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而饼肥虽然体积较小,但其有效n、p、k养分含量不高,且亩施肥用量大,更进一步增加了成本,不仅如此,上述有有机肥中也存在着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危险。如对每批肥料进行检测,即增加开支,又增加工序,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

因此,根据茶园的用肥特点与要求,通过菌肥搭配有机肥的方式受到了广泛茶商们的喜爱,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还稳定了产量;但是对于菌肥的施用也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部分菌肥的施用最佳温度是25~2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同时部分菌肥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左右,即见干见湿的土壤湿度最为适宜;此外,在使用菌肥时,还应与有机肥一起施用。

目前,现有的菌肥施用装置仅能够单独实现菌肥的喷洒,功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的菌肥施用装置仅能够单独实现菌肥的喷洒,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包括肥水存储箱、混合仓以及喷杆,所述混合仓设置在肥水存储箱底部;

所述肥水存储箱内设置有储水箱和储肥箱,所述储水箱和储肥箱分别通过对应管道与混合仓连接,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喷杆的进液端与混合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喷杆的进液端设置有阀门;

所述喷杆内位于出液端处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螺旋导流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肥水存储箱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上分别穿设有连接储水箱与储肥箱的进液管。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喷杆的出液端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喷杆螺纹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喷头通过螺纹旋转形成由喷头与喷杆合围而成的、空间可调的腔室,所述腔室与喷头上设置的喷洒孔连通。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肥水存储箱上设有用于放置喷杆的固定结构。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肥水存储箱上还设有备用喷杆。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储肥箱内设有有机肥腔和菌肥腔,所述有机肥腔和菌肥腔分别通过对应管道与混合仓连接,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菌肥腔四周还设有保温腔。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肥水存储箱上设置有背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储水箱和储肥箱与混合仓的搭配使用,可以有效根据施肥点的实际情况选择洒水、施肥或者直接施肥,再或者可以根据不同施肥点进行调节菌肥浓度并进行施肥,同时喷杆的导流结构设计使得喷洒的覆盖面更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盖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盖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储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杆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肥水存储箱110储水箱120储肥箱

121有机肥腔122菌肥腔123保温腔

130管道131输水管道132有机肥管道

133菌肥管道140阀门141水箱阀门

142喷杆阀门143有机肥阀门144菌肥阀门

150箱盖151进液管152进水管

153进肥管200混合仓300喷杆

310螺旋导流结构320喷头321腔室

322喷洒孔400固定结构410凹槽

500备用喷杆600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包括肥水存储箱100、混合仓200以及喷杆300,所述混合仓200设置在肥水存储箱100底部;

所述肥水存储箱100内设置有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所述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分别通过对应管道130与混合仓200连接,所述管道130上均设置有阀门140;

所述喷杆300的进液端与混合仓200连接,在所述喷杆300的进液端设置有阀门140;

所述喷杆300内位于出液端处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螺旋导流结构310。

具体实施时,如图1-6所示,肥水存储箱100底部设置有混合仓200,所述肥水存储箱100内设置有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而所述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分别通过各自的管道130与混合仓200管道连接,而所述管道130上均设置有阀门140,所述混合仓200还与喷杆300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等,所述喷杆300与混合仓200连接的位置可以设置在混合仓200的侧边,也可以设置在混合仓200的底部,优选设置在底部,可以充分有效利用混合仓200内液体,所述喷杆300的进液端设置有阀门140;

所述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先将水与处于液体状态下的菌肥分别加入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内,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搬运或者拖车推运等多种方式将装置运输至施肥点,由于不同菌肥的施用需要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进行判断,当需要湿度较高的时,可以先打开储水箱110输水管道131上的水箱阀门141,加入适量水后在关闭水箱阀门141,此时水从储水箱110流入混合仓200,此时再打开喷杆300上的喷杆阀门142,水便通过喷杆300喷洒入土壤中,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此后,再开启储肥箱120输肥管道上的肥料阀门,进行菌肥的施加,同时根据储肥箱120预先添加的浓度,再根据不同情况的施肥点,在混合仓200内调节肥液浓度;水箱阀门141、肥料阀门以及喷杆阀门142,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随时进行开关。

不仅如此,在所述喷杆300内位于出液端处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螺旋导流结构310,如图6所示,根据喷杆300位于喷头附近结构的剖视图来看,液体从喷杆300进液端流至螺旋导流结构310,由于螺旋导流结构310的设计,限制了液体的流动行径,使得液体必须根据螺旋导流结构310进行流动,当流至喷杆300的出液口时,由于液体在出液端处于螺旋流动,因此,从出液口通过散射而出,该方式的喷洒对土壤覆盖面积较直接从出液口射出的覆盖面积更广,避免了直接喷射出的肥液过于集中,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有效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水、肥液的施用,同时还能及时根据需肥情况进行临时调整,此外,搭配喷杆300的螺旋导流设计,实现更为高效的施肥。

优选地,所述肥水存储箱100顶部设置有箱盖150,所述箱盖150上分别穿设有连接储水箱110与储肥箱120的进液管151。

具体实施时,如图1-2所示,所述肥水存储箱100的顶部设置有箱盖150,所述箱盖150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空气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导致对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内水和肥料的影响,同时还能实现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的密封;此外,由于设有箱盖150,为了便于添加以及更换肥水存储箱100内的水和肥液,在所述箱盖150上穿设有进液管151,所述进液管151分别包括与储水箱110连接的进水管152和与储肥箱120连接的进肥管153。

优选地,所述喷杆300的出液端设有喷头320,所述喷头320与喷杆300螺纹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所述喷杆300的出液端还设置有喷头320,所述喷头320与喷杆300螺纹连接,所述喷头320的设计,用于保护喷杆300出液端的螺旋导流结构310,避免该结构受到损坏影响喷洒效果。

优选地,所述喷头320通过螺纹旋转形成由喷头320与喷杆300合围而成的、空间可调的腔室321,所述腔室321与喷头320上设置的喷洒孔322连通。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所述喷头320与喷杆300通过螺纹连接,当喷头320向外旋拧时,则会形成由喷头320内侧与喷杆300外侧合围而成的一个腔室321,肥液或水通过腔室321最终从喷洒孔322射出,所述腔室321的空间大小会根据喷头320旋拧的程度发生变化,所述腔室321的作用在于,当需要采用直射喷洒的方式进行施肥时,则可以通过旋拧喷头320构成腔室321,仍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喷射施肥,从而实现一杆多用的优点。

优选地,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设有用于放置喷杆300的固定结构400。

具体实施时,如图1-2所示,在所述肥水存储箱100的侧边设置有固定结构400,所述固定结构400上设置有凹槽410,所述凹槽410仅能够容许喷杆300卡入,而喷头320由于略大于喷杆300,因此卡在固定结构400上方,进而使得喷杆300固定在该固定结构400上,实现喷杆300在无需使用时,可以进行收纳;当然,该固定结构400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设计,如抱闸结构等。

优选地,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还设有备用喷杆500。

具体实施时,在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还安置有备用喷杆500,以避免当喷杆300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更换。

优选地,所述储肥箱120内设有有机肥腔121和菌肥腔122,所述有机肥腔121和菌肥腔122分别通过对应管道130与混合仓200连接,所述管道130上均设置有阀门140。

具体实施时,所述储肥箱120内还分别设有有机肥腔121和菌肥腔122,所述有机肥腔121和菌肥腔122分别通过有机肥管道132和菌肥管道133与混合仓200连接,所述有机肥管道132上设置有有机肥阀门143,所述菌肥管道133上设置有菌肥阀门144;鉴于施用菌肥时搭配有机肥料使用,能提供充足的n、p、k及微量元素,有利于促进菌群的形成;因此,将所述储肥箱120内部空间分为两个存储腔,分别进行有机肥和菌肥的存储,当需要施肥时,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混合仓200内对水、有机肥、菌肥三者进行适应性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菌肥腔122四周还设有保温腔123。

具体实施时,如图3-5所示,由于菌肥中有的菌种需要特定的温度范围,因此,在所述菌肥腔122四周还设有保温腔123,所述保温腔123可以为密封的真空腔,也可以在该保温腔123内注入水或者其他温度调节剂等,从而实现保持菌肥腔122内菌肥的活性。

优选地,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设置有背带600。

具体实施时,在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设置有背带600,所述背带600的设置有利于人工搬运。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肥水存储箱、储水箱、储肥箱、有机肥腔、菌肥腔、保温腔、管道、输水管道、有机肥管道、菌肥管道、阀门、水箱阀门、喷杆阀门、有机肥阀门、菌肥阀门、箱盖、进液管、进水管、进肥管、混合仓、喷杆、螺旋导流结构、喷头、腔室、喷洒孔、固定结构、凹槽、备用喷杆、背带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包括肥水存储箱(100)、混合仓(200)以及喷杆(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仓(200)设置在肥水存储箱(100)底部;

所述肥水存储箱(100)内设置有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所述储水箱(110)和储肥箱(120)分别通过对应管道(130)与混合仓(200)连接,所述管道(130)上均设置有阀门(140);

所述喷杆(300)的进液端与混合仓(20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喷杆(300)的进液端设置有阀门(140);

所述喷杆(300)内位于出液端处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螺旋导流结构(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存储箱(100)顶部设置有箱盖(150),所述箱盖(150)上分别穿设有连接储水箱(110)与储肥箱(120)的进液管(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杆(300)的出液端设有喷头(320),所述喷头(320)与喷杆(30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320)通过螺纹旋转形成由喷头(320)与喷杆(300)合围而成的、空间可调的腔室(321),所述腔室(321)与喷头(320)上设置的喷洒孔(32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设有用于放置喷杆(300)的固定结构(4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还设有备用喷杆(5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肥箱(120)内设有有机肥腔(121)和菌肥腔(122),所述有机肥腔(121)和菌肥腔(122)分别通过对应管道(130)与混合仓(200)连接,所述管道(130)上均设置有阀门(1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肥腔(122)四周还设有保温腔(1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存储箱(100)上设置有背带(60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施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包括肥水存储箱、混合仓以及喷杆,所述混合仓设置在肥水存储箱底部;所述肥水存储箱内设置有储水箱和储肥箱,所述储水箱和储肥箱分别通过对应管道与混合仓连接,所述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喷杆的进液端与混合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喷杆的进液端设置有阀门;所述喷杆内位于出液端处设有用于引导液体流动的螺旋导流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园菌肥施用调节装置,能够有效适应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施肥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肥水搭配,同时,配合设有导流结构的喷杆,提升了施肥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斌;陈晓婷;丁力;孔祥海;王裕华;叶江华;张奇;贾小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岩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0.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0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