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踏板模拟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动踏板模拟器。



背景技术:

车辆驾驶模拟器不但能够为体验者及相关工作者提供真实的驾驶体验,而且还可以进行相关测试工作以得到真实的数据反馈。目前市场上车辆驾驶模拟器采用的制动踏板多为游戏踏板,游戏踏板采用单根弹簧或者液压泵模拟踏板的踏板力,但是该踏板力只能模拟车辆制动踏板的单段力,与真实车辆的分为例如温和制动与紧急制动等不同的制动状态相差较远,大大减小了真实的驾驶体感,同时也降低了模拟器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踏板模拟器,该制动踏板模拟器能够真实模拟车辆驾驶过程中的不同制动状态,提高驾驶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动踏板模拟器,包括:

第一支撑架,用作底部支撑件;

第二支撑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

脚踏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导向杆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向下转动时可沿轴向移动;以及

弹性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架向下转动并带动所述导向杆轴向移动时提供回弹力,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串联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具有不同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可转动连接,第二端通过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支撑板的朝向所述连接块的一侧之间,所述连接块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紧固孔,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以能够抵顶在所述支撑板的背离所述连接块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簧靠近所述连接块设置,所述第二弹簧靠近所述支撑板设置,所述连接块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性件径向限位的弹簧轴套,所述弹簧轴套同轴套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外部且与所述导向杆间隙配合。

可选地,所述弹簧轴套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弹性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且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簧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簧的刚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制动踏板模拟器的初始制动力的调节件。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形成有所述通孔的第一平板和从所述第一平板的两端同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平板,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形成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平板铰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所述支撑块位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形成有水平延伸的腰形孔,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腰形孔和所述支撑块以将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还包括固定在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一销轴,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支撑块的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销轴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块并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安装板,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连接块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上。

可选地,所述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本体下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与所述脚踏板本体连接的第三平板和从所述第三平板的两端同向延伸的两个第四平板,两个所述第四平板位于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并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用于调节所述脚踏板的安装角度的弧形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安装板,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并通过第三销轴铰接。

可选地,所述制动踏板模拟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电位器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二连杆,所述电位器具有可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位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踩动脚踏板时,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架相对于第一支撑架向下转动,同时带动导向杆沿轴向移动,弹性件套设在导向杆上,从而在导向杆轴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压缩提供回弹力,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具有不同的刚度,从而能够通过提供不同大小的回弹力以模拟不同的制动状态,给驾驶者真实的驾驶体验。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制动踏板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制动踏板模拟器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弹性件);

图3是图1示出的制动踏板模拟器的俯视图(未示出弹性件及导向杆等)。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支撑架,110-第一安装板,111-腰形孔,120-支撑块,130-第一紧固件,140-第一销轴,150-第一连杆,200-第二支撑架,210-第二安装板,220-第二销轴,300-脚踏板,310-脚踏板本体,320-连接板,321-第三平板,322-第四平板,323-弧形孔,330-第二紧固件,400-导向杆,410-连接块,420-支撑板,421-第一平板,422-第二平板,430-弹簧轴套,431-第一段,432-第二段,440-调节件,500-弹性件,510-第一弹簧,520-第二弹簧,600-第三销轴,700-电位器,710-第二连杆,720-转轴,73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根据制动踏板模拟器的正常使用状态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以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动踏板模拟器,包括第一支撑架100、第二支撑架200、脚踏板300、导向杆400以及弹性件500。其中,第一支撑架100可以用作制动踏板模拟器的各部件的底部支撑件,以对其进行支撑,保证制动踏板模拟器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架100可以放置在水平工作面上;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架100,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向下转动;脚踏板300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200上,从而可以将驾驶者的踩踏力传递至第二支撑架200使其转动;导向杆4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连接,并且导向杆400在第二支撑架20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向下转动时可沿轴向移动,即第二支撑架200向下转动时可以带动导向件400同时轴向移动,且导向杆40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从而能够保证第二支撑架200转动的可实现性;弹性件500用于在第二支撑架200向下转动并带动导向杆400轴向移动时提供回弹力,即导向杆400沿轴向移动时可以使得弹性件500压缩以产生回弹力,从而提供给驾驶者制动的感觉,弹性件500可以包括套设在导向杆400上的串联的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具有不同的刚度,从而可以通过提供不同大小的回弹力而模拟车辆的不同制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导向杆400的“可沿轴向运动”指的是其位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连接长度的变化,即导向杆400的两端除了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连接之外,其至少一端还可以相对于相应的连接点轴向移动,从而使得导向杆400的位于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构成的两个连接点之间的长度可以发生变化,以实现第二支撑架200的相对转动。而弹性件500套设在导向杆400上指的是弹性件500套设在导向杆400的位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部分,即弹性件500始终位于导向杆400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构成的两个连接点之间,从而使得当第二支撑架20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向下转动并带动导向杆400沿轴向移动时,导向杆400位于第一支撑架100和第二支撑架200之间的连接长度减小,进而可以使得弹性件500随之产生压缩以适应导向杆400长度的变化。其中,弹性件500具有初始状态的回弹力,一方面可以提供初始的踏板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弹性件500的两端弹性抵顶在导向杆400的两个端部之间,间接实现弹性件500在导向杆400上的固定。对于串联的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而言,由于二者的刚度不同,从而在产生回弹力的过程中刚度较小的弹簧首先被压缩,而当其压缩行程达到极限时刚度较大的弹簧开始被压缩,从而可以提供给驾驶者两种大小不同的回弹力感觉,以相应模拟例如车辆的温和制动和紧急制动。本公开对弹性件500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其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弹簧,各个弹簧的刚度可以设置为不同,从而可以模拟车辆的多种不同的制动状态。另外,对于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的刚度、螺距以及初始长度等参数均可以根据真实车辆踏板力与踏板角度的关系预先计算得出,从而可以进一步提供给驾驶者真实的驾驶体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驾驶者向下踩动脚踏板300时,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架20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向下转动,同时带动导向杆400沿轴向移动,弹性件500套设在导向杆400上,从而在导向杆400轴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压缩提供回弹力,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具有不同的刚度,从而能够通过提供不同大小的回弹力以模拟不同的制动状态,给驾驶者真实的驾驶体验。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第一支撑架100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安装板110,第二支撑架200也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安装板210,两块第二安装板210可以位于两块第一安装板110之间并通过第三销轴600铰接。第三销轴600可以包括抵顶在两块第一安装板110之间的具有内螺纹的圆柱销,例如螺栓等螺纹紧固件可以从两块第一安装板110相背离的一侧穿过第一安装板110并与圆柱销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两块第一安装板110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210可转动地套设在圆柱销的外部,且位于两块第二安装板210之间的圆柱销上还可以套设有轴套,从而不仅能够对第三销轴600进行保护,还可以限制第二安装板210的轴向移动。第一安装板110和第二安装板2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垫片,以减小二者之间的磨损及噪声。第一安装板110和第二安装板210的铰接点可以设置在其相应的端部位置处,从而可以为导向杆400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并且初始安装状态时,第二安装板210可以与第一安装板110之间形成有小于90°的倾斜角度,以适应驾驶者的踩踏方向。另外,第一安装板110可以构造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立板,其底端还可以连接有水平板,以能够稳固地支撑在工作面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导向杆40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连接块410与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连接,第二端可以通过支撑板420与第一支撑架100可转动连接,即连接块410相对于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支撑板42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可转动。其中,弹性件500可以位于连接块410和支撑板420的朝向连接块410的一侧之间,连接块410上可以形成有用于与导向杆4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紧固孔,支撑板420上可以相应形成有供导向杆400穿过的通孔,导向杆400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以能够抵顶在支撑板420的背离连接块410的一侧。即在该实施例中,导向杆400的第一端可以形成为与连接块410相对固定的固定端,其可以随连接块410同步转动,导向杆400的第二端可以相应形成为可相对于支撑板420轴向移动的自由端,其在随支撑板420同步转动的同时还可以相对于支撑板420轴向移动。安装时,导向杆400的第一端穿过通孔并与连接块410固定连接,导向杆400的第二端依靠弹性件500的弹性力抵顶在支撑板420背离连接块410的一侧,从而实现导向杆400的初始固定。当第二支撑架200向下转动时,其带动连接块410和导向杆400同步向下移动,导向杆400沿通孔实现轴向移动,其第二端逐渐远离支撑板420。其中,导向杆400例如可以构造为具有部分外螺纹的螺栓形式,外螺纹可以形成在靠近第一端的位置,连接块410上的紧固孔可以相应为螺纹孔,从而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导向杆400第一端与连接块410的相对固定,而螺栓的头部正好可以抵顶固定在支撑板420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导向杆400的第一端可沿轴向移动,第二端相对固定,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第一弹簧510可以靠近连接块410设置,第二弹簧520可以靠近支撑板420设置,导向杆400的外部还可以同轴套设有用于对弹性件500径向限位的弹簧轴套430,以防止弹性件500在压缩过程中沿径向窜动。弹簧轴套430可以与导向杆400间隙配合,以避免阻碍导向杆400的轴向移动。其中,弹簧轴套430可以包括多个,例如可以为三个,三个弹簧轴套430分别位于连接块410和第一弹簧510之间、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之间、以及第二弹簧520和支撑板420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的两个端部均可以受到弹簧轴套430的限位作用,充分保证弹性件500的轴向压缩,并且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之间的弹簧轴套430还能够起到连接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的作用。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2,弹簧轴套430可以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第一段431的外径大于第二段432的外径,即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呈阶梯结构。其中,弹性件500的内径大于第二段432的外径,以能够将构造为弹簧的弹性件500套设固定在第二段432上,并且弹性件500的外径小于第一段431的外径,以能够使构造为弹簧的弹性件500的端部抵顶在相应的弹簧轴套430上。第二段432的外径可以依据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的内径适应性设计,例如位于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之间的弹簧轴套43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段431两侧的两个第二段432,两个第二段432的外径分别与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的内径匹配设置。这样,第二支撑架200向下转动时,连接块410施加的力依次传递至与其相邻的弹簧轴套430、第一弹簧510、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之间的弹簧轴套430、第二弹簧520、与支撑板420相邻的弹簧轴套430,从而完成第一弹簧510或第二弹簧520的压缩。

在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可以设置第一弹簧510的刚度大于第二弹簧520的刚度。这样,车辆温和制动时,第二弹簧520产生压缩提供回弹力,第一弹簧510同步向下移动,即该过程只需要第二弹簧520提供回弹力即可;车辆紧急制动时,第二弹簧520首先产生压缩提供回弹力,第一弹簧510同步向下移动,当第二弹簧520的压缩行程达到极限时,第一弹簧510开始压缩提供回弹力,从而可以提供大小区别于第二弹簧520的回弹力,给驾驶者不同的力度体感。

另外,参照图1,连接块410和弹性件50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制动踏板模拟器的初始制动力的调节件440。具体地,调节件440可以设置在连接块410和与其相邻的弹簧轴套430之间,调节件440固定套设在导向杆400上,通过调整调节件440在导向杆400上的上下位置,可以使弹性件500具有不同的初始回弹力,从而可以模拟不同的初始踏板力。在上述的导向件400构造为螺栓的实施例中,调节件440可以相应构造为能够与螺栓的螺纹部分配合的螺母,从而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其与导向杆400的相对固定。

根据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支撑板420可以包括形成有上述通孔的第一平板421和从第一平板421的两端同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平板422,即支撑板420可以构造为u形板,第二平板422的延伸方向背离导向杆400,以能够提供给导向杆400一定的移动空间。其中,第一支撑架100上可以安装有支撑块120,支撑块120可以形成有开口向上的u形槽,u形槽的两个侧壁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二平板422铰接,以实现导向杆400与第一支撑架100的可转动连接。第二平板422与u形槽的每个侧壁可以通过单独的旋转轴铰接,以为导向杆400的轴向移动预留足够的空间。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3,支撑块120可以位于第一支撑架100的两块第一安装板110之间,第一安装板110上可以形成有水平延伸的腰形孔111,第一紧固件130依次穿过腰形孔111和支撑块120以将第一安装板110与支撑块120固定连接。其中,支撑块120的与第一安装板110相接触的两个面上可以分别形成有螺纹孔,例如螺栓等第一紧固件130穿过腰形孔111并伸入到螺纹孔中以将第一安装板110和支撑块120螺纹连接。螺栓的头部直径大于腰形孔111的孔径,以抵止在第一安装板110的背离支撑块120的外侧面上。通过设置腰形孔111,可以使得支撑块120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可调,从而可以调整第二支撑架200相对于第一支撑架100的初始角度,即可以调整脚踏板300的初始角度,以适用于对不同车辆的仿真模拟。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3,为将支撑块120牢靠地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0上,防止其产生转动,第一支撑架100还可以包括固定在两块第一安装板110之间的第一销轴140,以及连接于第一销轴140和支撑块120的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杆150,第一连杆150的一端可以套设在第一销轴140上,另一端可以穿过支撑块120并与支撑块120固定连接。第一销轴140可以具有与上述的第三销轴600相同的结构形式,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两块第一安装板110连接强度。第一连杆150上可以形成有外螺纹,支撑块120内部可以相应形成有水平延伸的供第一连杆150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杆150穿过支撑块120并可以通过分别抵顶在支撑块120的通孔所在的两个面上的螺母实现支撑块120沿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即当支撑块120的位置需要调节时,可以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松动螺母;当支撑块120的位置固定时,可以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拧紧螺母,从而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杆150的外螺纹的螺纹配合将支撑块120固定在预设位置。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第二支撑架200的两块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可以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220,连接块410可以相应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二销轴220上。第二销轴220也可以具有与上述的第三销轴600相同的结构形式,从而可以进一步保证两块第二安装板210的连接强度。第二销轴220的外部也可以套设有轴套,轴套可以采用尼龙等塑料材质制成,以减小连接块410和第二销轴220之间的刚性磨损。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脚踏板300可以包括脚踏板本体310和固定连接在脚踏板本体310下方的连接板320,脚踏板本体310用于供驾驶者施加踩踏力,连接板320可以实现脚踏板本体310与第二支撑架200的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板320可以包括用于与脚踏板本体310连接的第三平板321和从第三平板321的两端同向延伸的两个第四平板322,两个第四平板322可以位于两块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并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330与相应的第二安装板210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330例如可以为螺栓,其依次穿过第二安装板210和第四平板322并与相应的螺母配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板320上还可以形成有用于调节脚踏板300的初始安装角度的弧形孔323。弧形孔323可以设置在第四平板322上,其可以朝向第二紧固件330弯曲,从而可以以第二紧固件330作为旋转轴而调整安装角度。即当脚踏板300的安装角度需要调节时,可以松动第二紧固件330后将脚踏板300沿弧形孔323旋转至预设位置,然后再拧紧第二紧固件330完成脚踏板300与第二支撑架200的固定连接。

参照图1至图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动踏板模拟器还可以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00上的电位器700,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撑架200上的第二连杆710,电位器700具有可转动的转轴720,转轴720可以通过连接件730与第二连杆710可转动连接,从而可以将脚踏板300的旋转角度转化为电位器700的转轴720的旋转角度。具体地,第二连杆71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安装板210,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730;连接件73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连杆710,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720;电位器700的壳体可以固定在第一安装板110上,转轴720伸出壳体并与连接件730固定连接,并且转轴720可相对于壳体转动,从而当第二支撑架200向下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杆710、连接件730和转轴720同时转动。

进一步地,电位器700可以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以将转轴720的旋转角度转化为电信号输送至控制面板,从而可以将制动踏板模拟器的仿真模拟等相关数据以直观的形式反馈至控制面板。

综上,本公开提供的制动踏板模拟器结构简单,各部件可以采用钣金折弯件及3d打印件,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该制动踏板模拟器尤其可以用于智能驾驶车辆的仿真模拟测试,能够有效提高智能驾驶仿真测试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架(100),用作底部支撑件;

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

脚踏板(30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00)上;

导向杆(400),所述导向杆(4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导向杆(400)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00)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向下转动时可沿轴向移动;以及

弹性件(500),用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00)向下转动并带动所述导向杆(400)轴向移动时提供回弹力,所述弹性件(500)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00)上的串联的第一弹簧(510)和第二弹簧(520),所述第一弹簧(510)和所述第二弹簧(520)具有不同的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00)的第一端通过连接块(410)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00)可转动连接,第二端通过支撑板(420)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500)位于所述连接块(410)和所述支撑板(420)的朝向所述连接块(410)的一侧之间,所述连接块(410)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端固定连接的紧固孔,所述支撑板(420)上形成有供所述导向杆(400)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以能够抵顶在所述支撑板(420)的背离所述连接块(4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10)靠近所述连接块(410)设置,所述第二弹簧(520)靠近所述支撑板(420)设置,所述连接块(410)和所述第一弹簧(510)之间、所述第一弹簧(510)和所述第二弹簧(52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弹簧(520)和所述支撑板(420)之间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弹性件(500)径向限位的弹簧轴套(430),所述弹簧轴套(430)同轴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00)的外部且与所述导向杆(400)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轴套(430)包括沿轴向设置的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所述弹性件(500)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432)的外径,且所述弹性件(500)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段(431)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10)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簧(520)的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10)和所述弹性件(500)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制动踏板模拟器的初始制动力的调节件(44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20)包括形成有所述通孔的第一平板(421)和从所述第一平板(421)的两端同向延伸的两个第二平板(422),所述第一支撑架(100)上安装有支撑块(120),所述支撑块(120)形成有u形槽,所述u形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平板(422)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板(110),所述支撑块(120)位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上形成有水平延伸的腰形孔(111),第一紧固件(130)依次穿过所述腰形孔(111)和所述支撑块(120)以将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与所述支撑块(12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还包括固定在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之间的第一销轴(14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销轴(140)和所述支撑块(120)的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杆(150),所述第一连杆(150)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销轴(140)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块(120)并与所述支撑块(120)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安装板(210),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销轴(220),所述连接块(410)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22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300)包括脚踏板本体(310)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脚踏板本体(310)下方的连接板(320),所述连接板(320)包括用于与所述脚踏板本体(310)连接的第三平板(321)和从所述第三平板(321)的两端同向延伸的两个第四平板(322),两个所述第四平板(322)位于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210)之间并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330)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安装板(210)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20)上形成有用于调节所述脚踏板(300)的安装角度的弧形孔(323)。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一安装板(110),所述第二支撑架(2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第二安装板(210),两块所述第二安装板(210)位于两块所述第一安装板(110)之间并通过第三销轴(600)铰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踏板模拟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0)上的电位器(700)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00)上的第二连杆(710),所述电位器(700)具有可转动的转轴(720),所述转轴(720)通过连接件(730)与所述第二连杆(710)可转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动踏板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700)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动踏板模拟器,包括:第一支撑架,用作底部支撑件;第二支撑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架;脚踏板,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可转动连接,并且导向杆在第二支撑架相对于第一支撑架向下转动时可沿轴向移动;以及弹性件,用于在第二支撑架向下转动并带动导向杆轴向移动时提供回弹力,弹性件包括套设在导向杆上的串联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具有不同的刚度。这样,踩动脚踏板能够带动第二支撑架相对于第一支撑架向下转动,同时带动导向杆沿轴向移动,进而使得弹性件压缩提供回弹力,并且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够提供不同大小的回弹力进而模拟不同的制动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张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当家移动绿色互联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50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