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房屋建筑体系楼层具有多种类型,其中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在其外观、结构以及功能上都具备良好的使用性价值,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外观特征为m型设计理念,表现出结构的曲线美,此外带饰面楼层中的饰面工程就是将人造的、天然的块料镶贴于楼层表面形成装饰层。块料的种类很多。
现有的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特殊的m型曲线形状,在雨雪天气中,雨水、积雪会对整个结构造成荷载伤害,雨雪不易清除,长期堆积会对结构造成很大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不易清除上方表面的雨雪,对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包括m型楼层板和屋檐板,所述m型楼层板安装在屋檐板上,所述m型楼层板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饰面砖,所述m型楼层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引流器,所述引流器上设置有引流杆,所述引流杆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电线,所述引流杆的最前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高流口,所述引流杆的最后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低流口,所述高流口和低流口通过引流槽固定连接,所述屋檐板的下端设置有墙体,所述屋檐板靠近四角处的下端外壁上墙体的内部设置有立柱,所述墙体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瓷砖,所述墙体的前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入口,所述入口的上端设置有雨棚盖,所述雨棚盖的前端设置有雨棚檐口,所述入口最下侧前端设置有阶梯,所述发热电线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雨棚盖的宽度为二十五厘米,所述雨棚盖和墙体之间的夹角为八十度。
优选的,所述立柱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立柱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发热电线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发热电线的形状大小相同,四个所述发热电线的长度为四米,所述引流杆的长度略大于发热电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雨棚檐口的长度为一点二米,所述雨棚檐口的长度等于雨棚盖的长度,所述雨棚檐口和雨棚盖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阶梯的高度为四十厘米,所述阶梯的宽度为一点二米。
与现有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在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上新增加了引流器,该引流器上设置有低流口、高流口、引流槽、引流杆和发热电线等,当天气下雨时,雨水顺着m型楼层板流入到引流杆上的引流槽中,利用高流口和低流口的高度差,使得雨水自动从引流槽中顺势往下流出,使得雨水不会堆积在m型楼层板中间位置,对m型楼层板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另外,当为下雪天气时,积雪会对整个m型楼层板造成很大的荷载,情况严重的话会使得m型楼层板倒塌,因此,本实用新型上引流杆内部的发热电线通电后可以产生温度,传递到引流杆上端的引流槽表面,使得积雪能够缓慢融化,顺着引流槽流下来,提高了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的安全系数,对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具有一定的保护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在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上新增加了引流器,该引流器上设置有低流口、高流口、引流槽、引流杆和发热电线等,通过引流器的作用来解决雨雪天气对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的损害,当遇到暴雨天气时,雨水打在饰面楼层容易造成堆积,而致使楼层产生渗漏的情况,此时,雨水会从m型楼层板流入到引流杆上的引流槽中,利用高流口和低流口的高度差,使得雨水自动从引流槽中顺势往下流出,使得雨水不会堆积在m型楼层板中间位置,持续不断的将雨水引流到地上,保证雨水不会长时间滞留在楼层上,当正在进行暴雪天气时,或者即将遇到暴雪天气时,提前接通电源,使得引流杆内部的发热电线通入电流开始工作,产生热量传递到引流杆上端,使得m型楼层板上的积雪融化缓慢下滑到引流杆上,进过引流槽流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引流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器;2、饰面砖;3、m型楼层板;4、屋檐板;5、瓷砖;6、立柱;7、雨棚檐口;8、墙体;9、阶梯;10、雨棚盖;11、入口;12、低流口;13、引流槽;14、高流口;15、引流杆;16、发热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包括m型楼层板3和屋檐板4,m型楼层板3安装在屋檐板4上,m型楼层板3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饰面砖2,m型楼层板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引流器1,引流器1上设置有引流杆15,引流杆15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电线16,发热电线16共设置有四个,四个发热电线16的形状大小相同,四个发热电线16的长度为四米,引流杆15的长度略大于发热电线16的长度,四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发热电线16在接通外部电源后,其内部通入电流,从而产生热量传递给引流槽13,使得上面的积雪融化流出,引流杆15的最前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高流口14,引流杆15的最后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低流口12,高流口14和低流口12通过引流槽13固定连接,屋檐板4的下端设置有墙体8,屋檐板4靠近四角处的下端外壁上墙体8的内部设置有立柱6,立柱6共设置有四个,四个立柱6的形状大小均相同,四个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立柱6为整个建筑结构提高竖向荷载承载力,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墙体8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瓷砖5,墙体8的前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入口11,入口11的上端设置有雨棚盖10,雨棚盖10的宽度为二十五厘米,雨棚盖10和墙体8之间的夹角为八十度,雨棚盖10的适宜宽度,使得入口11上端空间免受雨水的淋打,雨棚盖10和墙体8之间的夹角使得雨水能够随着角度顺势流下,增加雨水的流逝速度,雨棚盖10的前端设置有雨棚檐口7,雨棚檐口7的长度为一点二米,雨棚檐口7的长度等于雨棚盖10的长度,雨棚檐口7和雨棚盖10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五度,雨棚檐口7的长度和雨棚盖10的长度相等,这样使得雨棚檐口7和雨棚盖1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牢固,且,雨棚檐口7和雨棚盖10之间适宜的夹角,可以有效的防止雨水从雨棚盖10的内壁上回流的情况,入口11最下侧前端设置有阶梯9,阶梯9的高度为四十厘米,阶梯9的宽度为一点二米,阶梯9的适宜高度和宽度使得行走时的省力方便,空间足够,并且防止雨水溅射到屋内,发热电线16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一种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在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使得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更加具备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现有的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上新增加了引流器1,当天气下雨时,雨水顺着m型楼层板3流入到引流杆15上的引流槽13中,利用高流口14和低流口12的高度差,使得雨水自动从引流槽13中顺势往下流出,使得雨水不会堆积在m型楼层板3的中间位置,对m型楼层板3起到保护作用,使得m型楼层板3不会受雨水堆积造成损坏,下雪天时,积雪会对整个m型楼层板3造成很大的荷载,情况严重的话会使得m型楼层板3倒塌,利用引流杆15内部的发热电线16通电后可以产生温度,传递到引流杆15上端的引流槽13表面,使得积雪能够缓慢融化,顺着引流槽13流下来,提高了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的安全系数,对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具有一定的保护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墙体8的前端外壁上的瓷砖5对墙体8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雨水淋打发生渗漏,入口11下侧的阶梯9提供行人行走,雨棚盖10和雨棚檐口7防止下雨天雨水进入屋内,m型楼层板3上端外壁的饰面砖2防止雨水渗漏到屋内,本实用新型一种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上设置有引流器1,该引流器1上设置有低流口12、高流口14、引流槽13、引流杆15和发热电线16等,通过引流器1的作用来解决雨雪天气对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的损害,当遇到暴雨天气时,雨水打在饰面楼层容易造成堆积,而致使楼层产生渗漏的情况,此时,雨水会从m型楼层板3流入到引流杆15上的引流槽13中,利用高流口14和低流口12的高度差,使得雨水自动从引流槽13中顺势往下流出,使得雨水不会堆积在m型楼层板3中间位置,持续不断的将雨水引流到地上,保证雨水不会长时间滞留在楼层上,当正在进行暴雪天气时,或者即将遇到暴雪天气时,提前接通电源,使得引流杆15内部的发热电线16通入电流开始工作,产生热量传递到引流杆15上端,使得m型楼层板3上的积雪融化缓慢下滑到引流杆15上,经过引流槽13流出,不会使得积雪长时间在m型楼层板3上堆积,对整个建筑结构造成荷载压力,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包括m型楼层板(3)和屋檐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m型楼层板(3)安装在屋檐板(4)上,所述m型楼层板(3)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饰面砖(2),所述m型楼层板(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引流器(1),所述引流器(1)上设置有引流杆(15),所述引流杆(15)的内部设置有发热电线(16),所述引流杆(15)的最前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高流口(14),所述引流杆(15)的最后侧上端外壁上设置有低流口(12),所述高流口(14)和低流口(12)通过引流槽(13)固定连接,所述屋檐板(4)的下端设置有墙体(8),所述屋檐板(4)靠近四角处的下端外壁上墙体(8)的内部设置有立柱(6),所述墙体(8)的前端外壁上设置有瓷砖(5),所述墙体(8)的前端外壁内部设置有入口(11),所述入口(11)的上端设置有雨棚盖(10),所述雨棚盖(10)的前端设置有雨棚檐口(7),所述入口(11)最下侧前端设置有阶梯(9),所述发热电线(16)通过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盖(10)的宽度为二十五厘米,所述雨棚盖(10)和墙体(8)之间的夹角为八十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立柱(6)的形状大小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线(16)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发热电线(16)的形状大小相同,四个所述发热电线(16)的长度为四米,所述引流杆(15)的长度略大于发热电线(16)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檐口(7)的长度为一点二米,所述雨棚檐口(7)的长度等于雨棚盖(10)的长度,所述雨棚檐口(7)和雨棚盖(10)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二十五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m型结构建筑体系带饰面楼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9)的高度为四十厘米,所述阶梯(9)的宽度为一点二米。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