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扣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薄型扣板。



背景技术:

扣板主要被用在装饰房屋内顶部、厨房内顶部或者阳台内顶部等,其先在各顶部架设供扣板嵌装的龙骨,而后,将各扣板沿其嵌卡翻边安装至龙骨上。现有的扣板制作厚度薄,尺寸精准,使得拼接完成后,缝隙小,当部分顶部设置有取暖、吹风、照明电器等,在电器长时间使用出现故障后,需要对其更换,而直接将电器从顶部取下较为困难,因此,需要在安装电器的旁边取下适量扣板,但由于现有扣板存在上述优点,包括制作厚度薄,尺寸精准,拼接缝隙小,致使扣板不能轻易取下,较为繁琐、费时,影响电器的维护或更换,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薄型扣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薄型扣板,该扣板具有厚度薄,安装拆卸便捷,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超薄型扣板,包括呈矩形状的扣板主体,扣板主体具有扣板外端面和扣板内端面,所述扣板主体的边沿上分别具有背向扣板内端面垂直延伸的嵌卡翻边,所述扣板主体上设有与扣板主体部分连接的手掰片,手掰片具有与所述扣板主体为一体的联接部以及与扣板主体分离的分离边沿,分离边沿与所述扣板主体间形成分离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板内端面上贴设有盖合分离间隙的贴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纸为棉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板外端面上设有位于联接部的折弯槽,折弯槽沿所述联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掰片的数量为两块且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扣板主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取下适量扣板以便于电器的拆卸或维护时,按压手掰片,将其压入扣板,形成一供手部伸入的手掰孔,便于扣板的拆卸;

2.贴纸的设置,用于闭合分离间隙,达到手掰片未压入时扣板的密封;

3.贴纸采用棉贴,易经挤压后撑破,便于手掰片压入扣板;

4.折弯槽的开设,对处在折弯状态下的手掰片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手掰片的折弯;

5.对称设置的两块手掰片,便于双手伸入,拆卸扣板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体现手掰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验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超薄型扣板,包括呈矩形状的扣板主体1,扣板主体1具有扣板外端面2和扣板内端面3,所述扣板主体1的边沿上分别具有背向扣板内端面3垂直延伸的嵌卡翻边4,所述扣板主体1上设有与扣板主体1部分连接的手掰片5,手掰片5具有与所述扣板主体1为一体的联接部51以及与扣板主体1分离的分离边沿52,分离边沿52与所述扣板主体1间形成分离间隙6。

在本实施方案中,针对一同被架设在龙骨上的电器和扣板主体1,当需要对电器维护或更换时,由于电器多连接有通电导线,因此,多需要将其周边的适量扣板取下,以便再将电器取下后维护或更换;通过将手部按压手掰片5,手掰片5相对扣板主体1向内折弯,致使手掰片5凸出于扣板内端面3,也使得原先手掰片5位置形成供手部伸入的手掰孔,以便扣板主体1上的嵌卡翻边4从龙骨上拔出;

其中,当需要在龙骨上复位扣板时,可更换新扣板或者手动复位手掰片5,将其盖合供手部伸入的手掰孔,再在将电器更换完的周边扣板进行再次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扣板内端面3上贴设有盖合分离间隙6的贴纸7,贴纸7的设置,用于闭合分离间隙6,达到手掰片5未压入时扣板主体1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贴纸7为棉贴,贴纸7采用棉贴,易经挤压后撑破,便于手掰片5压入扣板主体1。

进一步的,所述扣板外端面2上设有位于联接部51的折弯槽8,折弯槽8沿所述联接部51的长度方向延伸,折弯槽8的开设,对处在折弯状态下的手掰片5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手掰片5的折弯。

进一步的,所述手掰片5的数量为两块且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扣板主体1上,对称设置的两块手掰片5,便于双手伸入,拆卸扣板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超薄型扣板,通过当需要取下适量扣板以便于电器的拆卸或维护时,按压手掰片,将其压入扣板,形成一供手部伸入的手掰孔,便于扣板的拆卸;通过贴纸的设置,用于闭合分离间隙,达到手掰片未压入时扣板的密封;通过贴纸采用棉贴,易经挤压后撑破,便于手掰片压入扣板;通过折弯槽的开设,对处在折弯状态下的手掰片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手掰片的折弯;通过对称设置的两块手掰片,便于双手伸入,拆卸扣板更便捷。

如无特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型扣板,包括呈矩形状的扣板主体,扣板主体具有扣板外端面和扣板内端面,所述扣板主体的边沿上分别具有背向扣板内端面垂直延伸的嵌卡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主体上设有与扣板主体部分连接的手掰片,手掰片具有与所述扣板主体为一体的联接部以及与扣板主体分离的分离边沿,分离边沿与所述扣板主体间形成分离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内端面上贴设有盖合分离间隙的贴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纸为棉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超薄型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外端面上设有位于联接部的折弯槽,折弯槽沿所述联接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型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掰片的数量为两块且分别左右对称设置在扣板主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型扣板,包括呈矩形状的扣板主体,扣板主体具有扣板外端面和扣板内端面,所述扣板主体的边沿上分别具有背向扣板内端面垂直延伸的嵌卡翻边,所述扣板主体上设有与扣板主体部分连接的手掰片,手掰片具有与所述扣板主体为一体的联接部以及与扣板主体分离的分离边沿,分离边沿与所述扣板主体间形成分离间隙。该扣板具有厚度薄,安装拆卸便捷,使用方便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马再良;马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乡博凡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9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