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及除尘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除尘是在将大米经过精加工后,需要进行的步骤,一般常见的大米除尘装置为离心集尘器,由内圆筒、外圆筒、圆锥筒以及进气口、排灰口所组成,内、外圆筒和排灰口位于同一条轴线上;内圆筒上周向均布有米粒不能通过的排尘孔,将部分大米放入到内筒中,大米在内圆筒中作自上而下的螺旋形高速旋转。在旋转中,尘粒在较大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外圆筒内壁并与壁面碰撞、摩擦而速度逐渐降低为零,然后在重力作下,沿着筒壁降落到锥体部分,后由底部排灰口排出。

目前,以上大米加工领域的离心集尘器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下,灰尘与外圆筒壁之间相互作用力较大,灰尘容易贴附在外圆筒壁上并堆积,不易清理,严重影响除尘效果;另一方面内、外圆筒的高速旋转,也容易将大米打碎,导致大米的整体质量下降。

而且以往对大米进行除尘操作的步骤为:1、先将部分大米投入到内圆筒内;2、旋转内圆筒,将灰尘从大米上分离,并将灰尘甩入到外圆筒壁上;3、灰尘由排灰口排出;4、还需要将干净的大米从内圆筒排出,之后再填入新的带有灰尘的大米;以上第2步中,内圆筒在旋转时,大米之间出现相互的摩擦活动,由此会导致大米磨损严重,而且额外增加扬粉;以上第4步时,由于内圆筒内是一个较大的空间,在内圆筒转动的时候,内圆筒内的大米不能有规律均布在内圆筒内,因此需要对大米进行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除尘,才可达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出完尘之后,又需要将干净的大米排出,之后再加入带有灰尘的大米,从而使得内圆筒不能连续除灰,影响了工作效率。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及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常见的大米除尘装置除尘效果差,大米磨损严重,除尘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及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包括卧式除尘箱、位于卧式除尘箱内的双向风翼板组和风机构成,所述风机安装在卧式除尘箱的一端并呈密封配合,所述卧式除尘箱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卧式除尘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导向筒,所述锥形导向筒的出口端高于卧式除尘箱且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卧式除尘箱的两侧贯穿连接有四棱锥形套且大端位于卧式除尘箱内,所述分流管的外表壁通过两个回流弯管和两个四棱锥形套的小端连通,所述分流管的一端连接有风阀,两个所述回流弯管的外表壁均连接有过滤套,所述双向风翼板组上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板,两个所述方形板的相反侧为外凸曲面,所述外凸曲面和四棱锥形套的大端配合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双向风翼板组上包括双向伸缩杆,所述双向伸缩杆由定位套、两个和定位套滑动连接的导向杆和弹簧构成,两个所述导向杆相反的一端与两个方形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套的内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滚槽,所述滚槽内滚动连接有和导向杆外表壁滚动配合的滚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套的外表壁且位于顶部通过悬挂杆和卧式除尘箱内的顶表壁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回流弯管为锥形管状且大端和分流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卧式除尘箱上风机所在的一侧安装有泄压过滤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流管的一端连接有风阀,所述风阀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分布的风管,所述风管的底部连接有关风器。

本案中的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料:使用螺旋输送机将大米通过进料口输送至卧式除尘箱内,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为300-450r/min;

步骤二,定量: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内后,大米体积不得超过卧式除尘箱内容积的三分之一;

步骤三,送风:风机以风速为11-15m/s,风量为3400-3500m3/h向卧式除尘箱内送风。

步骤四,除尘:气流进入卧式除尘箱内吹扫大米,大米在锥形导向筒的导向下经过两个回流弯管经过双向风翼板组的气流控制,回流到卧式除尘箱内,并保持3-5min。

步骤五,出料:开启分流管的一端的风阀,借助风力进行卸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二中,使用地磅称量整个除尘装置的毛重,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内后称总重量,总重量和毛重对比,进行换算大米在卧式除尘箱内所占的容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五中,使用关风器辅助卸料。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卧式除尘箱的一端设置风机,另一端设置锥形导向筒,锥形导向筒的出口端高于卧式除尘箱,并通过两个回流弯管和卧式除尘箱连通,同时回流弯管上设置过滤套,大米在卧式除尘箱循环流动时,通过过滤套排出粉尘,卧式除尘箱内设置有双向风翼板组,采用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风机以以风速为11-15m/s,吹动风量为3400-3500m3/h向卧式除尘箱1内送风,由此可带动大米流动,双向风翼板组上的两个方形板利用其相反侧的曲面结构,实现风力控制四棱锥形套的启闭,从而控制回流弯管内大米的汇流,此种利用风力吹扫除尘的装置及工艺,除尘效果佳,防止卧式除尘箱内出现积尘,同时不会破损大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的双向风翼板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的卧式除尘箱左视图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卧式除尘箱;11、锥形导向筒;111、分流管;12、四棱锥形套;13、进料口;14、泄压过滤管;2、双向风翼板组;21、方形板;211、外凸曲面;22、双向伸缩杆;221、定位套;2211、悬挂杆;222、导向杆;2212、滚珠;223、弹簧;3、回流弯管;31、过滤套;4、风阀;5、风管;6、关风器;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包括卧式除尘箱1、位于卧式除尘箱1内的双向风翼板组2和风机7构成,风机7安装在卧式除尘箱1的一端并呈密封配合,风机7用来向卧式除尘箱1内送风,卧式除尘箱1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料口13,用来注入大米,进料口13上设置有密封盖,注入大米后进行封装,卧式除尘箱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导向筒11,锥形导向筒11的出口端高于卧式除尘箱1且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1,大米在气流的吹扫下沿着锥形导向筒11内的斜面上升到高于卧式除尘箱1的位置,卧式除尘箱1的两侧贯穿连接有四棱锥形套12且大端位于卧式除尘箱1内,分流管111的外表壁通过两个回流弯管3和两个四棱锥形套12的小端连通,位于分流管111位置的大米在风力的作用下,同时利用自重沿着回流弯管3滑落并重新回到卧式除尘箱1内,分流管111的一端连接有风阀4,风阀4用来封堵和卸料,两个回流弯管3的外表壁均连接有过滤套31,两个过滤套31靠近分流管111位置设置,过滤套31和回流弯管3连通,用于排尘,双向风翼板组2上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板21,两个方形板21的相反侧为外凸曲面211,外凸曲面211和四棱锥形套12的大端配合使用,两个方形板21在双向风翼板组2滑动配合,其一侧为外凸曲面211一侧为平面,由此气流通过方形板21时,外凸曲面211封堵四棱锥形套12,阻止回流弯管3内的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气流减小时,两个方形板21对向运动,回流弯管3内的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具有气流自动控制循环除尘作用,除尘效果好,而且不会破坏米粒;

双向风翼板组2上包括双向伸缩杆22,双向伸缩杆22由定位套221、两个和定位套221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22和弹簧223构成,两个导向杆222相反的一端与两个方形板2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223的作用是保持两个方形板21对向受拉力的作用;

定位套221的内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滚槽,滚槽内滚动连接有和导向杆222外表壁滚动配合的滚珠2212,滚珠2212可以减小导向杆222和定位套221之间的阻力;

定位套221的外表壁且位于顶部通过悬挂杆2211和卧式除尘箱1内的顶表壁固定连接,定位套221处于悬挂状态,不会增加对大米的阻力;

回流弯管3为锥形管状且大端和分流管111固定连接,回流弯管3内管径为锥形状,由此其小端的风速大,便于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

本案中的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料:使用螺旋输送机将大米通过进料口输送至卧式除尘箱1内,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为300-450r/min,通过螺旋输送机送料,避免输送过程中二次污染,在此转速下输送,可实现快速上料;

步骤二,定量: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后,大米体积不得超过卧式除尘箱1内容积的三分之一,此种容量方便风机7的吹扫,过多容易出现堵塞,过少除尘效率低下,使用地磅称量整个除尘装置的毛重,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后称总重量,总重量和毛重对比,进行换算大米在卧式除尘箱内所占的容积,由此可进行标准化操作,操作简单;

步骤三,送风:风机7以风速为11-15m/s,此种风速可以带动轻质的大米粒快速流动,吹动风量为3400-3500m3/h向卧式除尘箱1内送风,此风量可以覆盖整个卧式除尘箱1,实现无死角吹扫;

步骤四,除尘:气流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吹扫大米,大米在锥形导向筒11的导向下经过两个回流弯管3经过双向风翼板组2的气流控制,回流到卧式除尘箱1内,并保持3-5min,此时间为大米在卧式除尘箱1内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回流弯管3流动循环,循环时大米中的粉尘通过过滤套31排出;

步骤五,出料:开启分流管111的一端的风阀4,借助风力进行卸料。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包括卧式除尘箱1、位于卧式除尘箱1内的双向风翼板组2和风机7构成,风机7安装在卧式除尘箱1的一端并呈密封配合,风机7用来向卧式除尘箱1内送风,卧式除尘箱1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料口13,用来注入大米,进料口13上设置有密封盖,注入大米后进行封装,卧式除尘箱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导向筒11,锥形导向筒11的出口端高于卧式除尘箱1且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1,大米在气流的吹扫下沿着锥形导向筒11内的斜面上升到高于卧式除尘箱1的位置,卧式除尘箱1的两侧贯穿连接有四棱锥形套12且大端位于卧式除尘箱1内,分流管111的外表壁通过两个回流弯管3和两个四棱锥形套12的小端连通,位于分流管111位置的大米在风力的作用下,同时利用自重沿着回流弯管3滑落并重新回到卧式除尘箱1内,分流管111的一端连接有风阀4,风阀4用来封堵和卸料,两个回流弯管3的外表壁均连接有过滤套31,两个过滤套31靠近分流管111位置设置,过滤套31和回流弯管3连通,用于排尘,双向风翼板组2上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板21,两个方形板21的相反侧为外凸曲面211,外凸曲面211和四棱锥形套12的大端配合使用,两个方形板21在双向风翼板组2滑动配合,其一侧为外凸曲面211一侧为平面,由此气流通过方形板21时,外凸曲面211封堵四棱锥形套12,阻止回流弯管3内的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气流减小时,两个方形板21对向运动,回流弯管3内的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具有气流自动控制循环除尘作用,除尘效果好,而且不会破坏米粒;

双向风翼板组2上包括双向伸缩杆22,双向伸缩杆22由定位套221、两个和定位套221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22和弹簧223构成,两个导向杆222相反的一端与两个方形板2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弹簧223的作用是保持两个方形板21对向受拉力的作用;

定位套221的内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滚槽,滚槽内滚动连接有和导向杆222外表壁滚动配合的滚珠2212,滚珠2212可以减小导向杆222和定位套221之间的阻力;

定位套221的外表壁且位于顶部通过悬挂杆2211和卧式除尘箱1内的顶表壁固定连接,定位套221处于悬挂状态,不会增加对大米的阻力;

回流弯管3为锥形管状且大端和分流管111固定连接,回流弯管3内管径为锥形状,由此其小端的风速大,便于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

卧式除尘箱1上风机7所在的一侧安装有泄压过滤管14,泄压过滤管14同样为带有过滤网的连接管,由此,当风力过大时,卧式除尘箱1内的气流通过泄压过滤管14释放,具有缓冲的作用;

风阀4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分布的风管5,风管5顶部设置过滤大米的过滤网,风管5的底部连接有关风器6,由此,在卸料排米时,大米不会飞出外部,进而通过关风器6无冲击卸料。

本案中的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料:使用螺旋输送机将大米通过进料口输送至卧式除尘箱1内,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为300-450r/min,通过螺旋输送机送料,避免输送过程中二次污染,在此转速下输送,可实现快速上料;

步骤二,定量: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后,大米体积不得超过卧式除尘箱1内容积的三分之一,此种容量方便风机7的吹扫,过多容易出现堵塞,过少除尘效率低下,使用地磅称量整个除尘装置的毛重,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后称总重量,总重量和毛重对比,进行换算大米在卧式除尘箱内所占的容积,由此可进行标准化操作,操作简单;

步骤三,送风:风机7以风速为11-15m/s,此种风速可以带动轻质的大米粒快速流动,吹动风量为3400-3500m3/h向卧式除尘箱1内送风,此风量可以覆盖整个卧式除尘箱1,实现无死角吹扫;

步骤四,除尘:气流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吹扫大米,大米在锥形导向筒11的导向下经过两个回流弯管3经过双向风翼板组2的气流控制,回流到卧式除尘箱1内,并保持3-5min,此时间为大米在卧式除尘箱1内在风力的作用下通过回流弯管3流动循环,循环时大米中的粉尘通过过滤套31排出;

步骤五,出料:开启分流管111的一端的风阀4,借助风力进行卸料,并使用关风器6辅助卸料,开启风阀4后大米在风管5中堆积,并通过关风器6无冲击排出。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2,其区别在于;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送风:风机7以风速为11m/s,风量为3400m3/h向卧式除尘箱内送风;

步骤四,除尘:气流进入卧式除尘箱内吹扫大米,大米在锥形导向筒的导向下经过两个回流弯管3经过双向风翼板组2的气流控制,回流到卧式除尘箱1内,并保持5min,由此可判断风机7的风速和风量直接影响除尘的时间。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2,其区别在于;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送风:风机7以风速为15m/s,风量为3500m3/h向卧式除尘箱内送风;

步骤四,除尘:气流进入卧式除尘箱内吹扫大米,大米在锥形导向筒的导向下经过两个回流弯管3经过双向风翼板组2的气流控制,回流到卧式除尘箱1内,并保持3min。

工作原理:除尘装置使用时,首先将过滤套31和泄压过滤管14接通外部的除尘设备,将大米通过进料口13送入卧式除尘箱1,然后开启风机7,风机7产生的气流吹扫大米,大米在风力的作用下沿着锥形导向筒11向上滚动,并在分流管111的导向下分别进入两个回流弯管3,回流弯管3的壁上设置有过滤套31,流动的大米经过过滤套31的位置时排出粉尘,同时回流到四棱锥形套12内,同时两个方形板21在风力的作用下,利用流体力学,曲面211侧的气流流速大,,两个方形板21反向运动封堵四棱锥形套12,待回流弯管灌满时,过滤套31堵塞,卧式除尘箱1内气流减小,两个方形板21在弹簧223的作用下复位,四棱锥形套12内的大米重新进入卧式除尘箱1内进行循环除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除尘箱(1)、位于卧式除尘箱(1)内的双向风翼板组(2)和风机(7)构成,所述风机(7)安装在卧式除尘箱(1)的一端并呈密封配合,所述卧式除尘箱(1)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料口(13),所述卧式除尘箱(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导向筒(11),所述锥形导向筒(11)的出口端高于卧式除尘箱(1)且固定连接有分流管(111),所述卧式除尘箱(1)的两侧贯穿连接有四棱锥形套(12)且大端位于卧式除尘箱(1)内,所述分流管(111)的外表壁通过两个回流弯管(3)和两个四棱锥形套(12)的小端连通,所述分流管(111)的一端连接有风阀(4),两个所述回流弯管(3)的外表壁均连接有过滤套(31),所述双向风翼板组(2)上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方形板(21),两个所述方形板(21)的相反侧为外凸曲面(211),所述外凸曲面(211)和四棱锥形套(12)的大端配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风翼板组(2)上包括双向伸缩杆(22),所述双向伸缩杆(22)由定位套(221)、两个和定位套(221)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22)和弹簧(223)构成,两个所述导向杆(222)相反的一端与两个方形板(2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221)的内表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滚槽,所述滚槽内滚动连接有和导向杆(222)外表壁滚动配合的滚珠(2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221)的外表壁且位于顶部通过悬挂杆(2211)和卧式除尘箱(1)内的顶表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弯管(3)为锥形管状且大端和分流管(1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除尘箱(1)上风机(7)所在的一侧安装有泄压过滤管(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阀(4)的一端连接有竖直分布的风管(5),所述风管(5)的底部连接有关风器(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装置,包括卧式除尘箱、位于卧式除尘箱内的双向风翼板组和风机构成,所述风机安装在卧式除尘箱的一端并呈密封配合,所述卧式除尘箱的外表壁设置有进料口;还公开了一种风翼式大米除尘工艺,步骤一,上料:使用螺旋输送机将大米通过进料口输送至卧式除尘箱内,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为300‑450r/min;步骤二,定量:大米进入卧式除尘箱内后,大米体积不得超过卧式除尘箱内容积的三分之一;步骤三,送风:风机以风速为11‑15m/s,风量为3400‑3500m³/h向卧式除尘箱内送风,此种利用风力吹扫除尘的装置及工艺,除尘效果佳,防止卧式除尘箱内出现积尘,同时不会破损大米。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清;胡代娟;龙彬;石晓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道福香米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9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