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的发展,垃圾的产生也随之越来越多,各种不同种类的垃圾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对于垃圾的回收利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628211u,公告日:2016.10.12)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分选回收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机体,机体上侧设有进料筒,进料筒上侧左端设有进料漏斗,在进料筒内部设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螺杆和设置在进料螺杆外壁上的螺杆叶片,进料螺杆左端与电机连接,在进料筒靠右的一段上设有预粉碎机构,预粉碎机构包括在进料筒外壁上对称设置的四个半球形凹槽、设置在半球形凹槽中心的滚切转轴和设置在滚切转轴外壁上的滚切刀片,该实用新型建筑垃圾分选回收处理一体化装置,能够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之后筛选收集进行再利用,能够实现自动进料,在进料过程中对废料进行预粉碎,粉碎效果好、效率高,且粉碎效果好、效率,实现了废料的再利用。但是该装置在对垃圾进行分选时,结构过于复杂,制造与生产成本较高,垃圾处理量一般,垃圾分类处理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包括箱体、支架、下料管道、进料口;所述箱体的内顶部右侧开设有一组出风口,出风口用于箱体内部的空气的疏通。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一组强力风扇,箱体的内底部左右两侧向下开设有两组垃圾收集槽,垃圾收集槽中用于储存无法进行风选的较重的垃圾。箱体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一组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顶端向左穿过箱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料口,通过进料口可将待风选的垃圾输入到下料管道中。下料管道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磁铁,磁铁的设置用于吸附风选过程中垃圾中的磁性物质。位于下料管道左右两侧的箱体的外侧壁上自下而上连通有三组垃圾收集袋,垃圾收集袋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位于与垃圾收集袋相同的高度下料管道的外圈套装有风向板,风向板的设置用于引导强力风扇中产生的风向对应的每组垃圾收集袋的方向流动。首先在垃圾输入到下料管道中之前,启动强力风扇产生风,然后不断的向上流动,然后当垃圾进入到下料管道中,落入到下料管道的底端,也就是强力风扇的正上方时,在风力的吹动下,垃圾根据自身重量的多少,分别落入到垃圾收集槽中,或者向上依次进入到垃圾收集袋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箱体的底部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架,支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强力风扇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呈锥形结构的防护罩,防护罩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通过设置防护罩在保护强力风扇的同时,也不影响强力风扇产生的风向上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垃圾收集袋与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滤网的设置用于过滤进入到垃圾收集袋中的垃圾,防止较大的杂质堵塞垃圾收集袋的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箱体内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组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吸风口,通过在箱体的内顶部设置吸风口和风机便于加快箱体内部的风自下而上流动的力度,进而提高风选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进料口的底部左侧外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热风机,热风机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有热风出口,当进入到下料管道中的垃圾在经过进料口时,通过热风机对其进行烘干,便于后续进行风选的精度,防止垃圾因潮湿而影响风选的分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下料通道将垃圾输送到强力风扇的上方,进行风选,速度快,操作简单,效率高,并且可源源不断的输入垃圾,适用于大量的垃圾风选使用;通过设置六组垃圾收集袋和两组垃圾收集槽,便于垃圾进行多样分类;通过设置磁铁便于除去垃圾中的磁性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中下料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中热风机与进料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箱体10,支架11,垃圾收集槽12,垃圾收集袋13,下料管道14,进料口15,吸风口16,出风口17,风机18,滤网19,风向板20,防护罩21,强力风扇22,热风机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包括箱体10、支架11、下料管道14、进料口15;箱体10的底部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架11,支架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箱体10的内顶部右侧开设有一组出风口17,出风口17用于箱体10内部的空气的疏通。箱体10的内底部设置有一组强力风扇22,强力风扇22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呈锥形结构的防护罩21,防护罩21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通过设置防护罩21在保护强力风扇22的同时,也不影响强力风扇22产生的风向上流动。箱体10的内底部左右两侧向下开设有两组垃圾收集槽12,垃圾收集槽12中用于储存无法进行风选的较重的垃圾。箱体10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一组下料管道14,下料管道14的顶端向左穿过箱体10的侧壁连通有进料口15,通过进料口15可将待风选的垃圾输入到下料管道14中。下料管道14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磁铁,磁铁的设置用于吸附风选过程中垃圾中的磁性物质。位于下料管道14左右两侧的箱体10的外侧壁上自下而上连通有三组垃圾收集袋13,垃圾收集袋13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位于垃圾收集袋13与箱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19,滤网19的设置用于过滤进入到垃圾收集袋13中的垃圾,防止较大的杂质堵塞垃圾收集袋13的进口。位于与垃圾收集袋13相同的高度下料管道14的外圈套装有风向板20,风向板20的设置用于引导强力风扇22中产生的风向对应的每组垃圾收集袋13的方向流动。首先在垃圾输入到下料管道14中之前,启动强力风扇22产生风,然后不断的向上流动,然后当垃圾进入到下料管道14中,落入到下料管道14的底端,也就是强力风扇22的正上方时,在风力的吹动下,垃圾根据自身重量的多少,分别落入到垃圾收集槽12中,或者向上依次进入到垃圾收集袋13中。箱体10内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组风机18,风机18的输出端连通有吸风口16,通过在箱体10的内顶部设置吸风口16和风机18便于加快箱体10内部的风自下而上流动的力度,进而提高风选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垃圾输入到下料管道14中之前,启动强力风扇22产生风,然后不断的向上流动,然后当垃圾进入到下料管道14中,落入到下料管道14的底端,也就是强力风扇22的正上方时,在风力的吹动下,垃圾根据自身重量的多少,分别落入到垃圾收集槽12中,或者向上依次进入到垃圾收集袋13中。

实施例二

参阅图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进料口15的底部左侧外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热风机23,热风机23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有热风出口,当进入到下料管道14中的垃圾在经过进料口15时,通过热风机23对其进行烘干,便于后续进行风选的精度,防止垃圾因潮湿而影响风选的分类。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包括箱体(10)、支架(11)、下料管道(14)、进料口(15);箱体(10)的内顶部右侧开设有一组出风口(17),箱体(10)的内底部设置有一组强力风扇(22),箱体(10)的内底部左右两侧向下开设有两组垃圾收集槽(12),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一组下料管道(14),下料管道(14)的顶端向左穿过箱体(10)的侧壁连通有进料口(15),下料管道(14)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磁铁,位于下料管道(14)左右两侧的箱体(10)的外侧壁上自下而上连通有三组垃圾收集袋(13),垃圾收集袋(13)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位于与垃圾收集袋(13)相同的高度下料管道(14)的外圈套装有风向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0)的底部下表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的支架(11),支架(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强力风扇(22)的上侧设置有一组呈锥形结构的防护罩(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垃圾收集袋(13)与箱体(10)的连接处设置有滤网(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10)内顶部左侧设置有一组风机(18),风机(18)的输出端连通有吸风口(1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5)的底部左侧外部固定安装有一组热风机(23),热风机(23)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有热风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公开了一种垃圾回收用一体化风选装置,包括箱体、支架、下料管道、进料口;箱体的内顶部右侧开设有一组出风口,箱体的内底部设置有一组强力风扇,箱体的内底部左右两侧向下开设有两组垃圾收集槽,箱体的内部中部设置有一组下料管道,下料管道的顶端向左穿过箱体的侧壁连通有进料口,下料管道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磁铁,位于下料管道左右两侧的箱体的外侧壁上自下而上连通有三组垃圾收集袋,垃圾收集袋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位于与垃圾收集袋相同的高度下料管道的外圈套装有风向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垃圾分类速度快,效率高,适合连续不断的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再生徐州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8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