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包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室内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矩形包柱。



背景技术:

在日常中室内(如承重柱、大堂中的支撑柱)会存在用于支撑的柱子,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应柱子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大多采用包柱对柱子进行包裹装饰,现有包柱结构如图1所示,其通过一个铝制大圆弧角结构分别与两块相互垂直的彩钢板连接,铝制大圆弧角结构上设有分别与两块彩钢板连接的卡槽,彩钢板插接在卡槽中。

上述包柱结构虽然能够起到固定彩钢板进而包裹并装饰柱子的作用,但由于铝制大圆弧角结构需要依靠卡槽与彩钢板连接固定,使得卡槽的两侧边与彩钢板不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突出的卡槽边缘不但影响包柱整体的美观,而且其结构锋利,容易划伤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包柱,取代了现有利用铝制大圆弧角结构固定彩钢板,能够实现彩钢板的稳固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固定后的彩钢板所构成的包柱表面平滑,造型美观。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矩形包柱,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彩钢板和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彩钢板,相邻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彩钢板上与第二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彩钢板上与第一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开口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插接有一中字插条,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经中字插条连接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彩钢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彩钢板的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彩钢板夹设在两块第二彩钢板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开口宽度等于第二定位槽的开口宽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字插条包括与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配合定位的定位环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定位环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定位环的表面,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头部设有一圆形定位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形定位头的直径为1~1.5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彩钢板的连接处设置定位卡槽,并通过中字插条凭借两个定位卡槽,从而实现两块彩钢板的固定连接,取代了现有利用铝制大圆弧角结构固定彩钢板,能够实现彩钢板的稳固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固定后的彩钢板所构成的包柱表面平滑,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包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包柱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彩钢板;2、第二彩钢板;3、第一定位槽;4、第二定位槽;5、中字插条;6、定位环;7、连接杆;8、圆形定位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2所示,一种矩形包柱,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彩钢板1和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彩钢板2,相邻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彩钢板上与第二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槽3,所述第二彩钢板上与第一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槽4,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开口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插接有一中字插条5,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经中字插条连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一彩钢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彩钢板的长度。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彩钢板夹设在两块第二彩钢板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开口宽度等于第二定位槽的开口宽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字插条包括与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配合定位的定位环6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定位环两侧的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定位环的表面,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头部设有一圆形定位头8。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定位头的直径为1~1.5mm。

本实用新型的包柱在安装时,先将中字插条的定位环的一端插入第一彩钢板的第一定位槽中,再将第二彩钢板的第二定位槽卡接到中字插条的定位环的另一端上,实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的拼接,再在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的接缝处涂抹密封胶,进一步美化其外观,依照上述操作完成整个包柱的拼接安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上述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矩形包柱,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彩钢板和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彩钢板,相邻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垂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彩钢板上与第二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彩钢板上与第一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开口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插接有一中字插条,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经中字插条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彩钢板的长度小于第二彩钢板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矩形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彩钢板夹设在两块第二彩钢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开口宽度等于第二定位槽的开口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字插条包括与第一定位卡槽和第二定位卡槽配合定位的定位环以及分别对称设置在定位环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定位环的表面,每个所述连接杆的头部设有一圆形定位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矩形包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定位头的直径为1~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矩形包柱,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彩钢板和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彩钢板,相邻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彩钢板上与第二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彩钢板上与第一彩钢板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开口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插接有一中字插条,所述第一彩钢板与第二彩钢板经中字插条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取代了现有利用铝制大圆弧角结构固定彩钢板,能够实现彩钢板的稳固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固定后的彩钢板所构成的包柱表面平滑,造型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魏千智;魏千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力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8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