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列车密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比较高,车外噪声和气流很大,当列车高速行驶时,特别是当列车会车时,会产生压力波,车厢内会出现气压不稳的情况,如果车辆的密封性能不好,旅客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为了保证旅客在列车内的舒适度,车内车外的气压差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虽然车辆上的多个部位存在泄露的可能性,但作为乘客进出列车的入口门是旅客上下车的通道,是列车上最主要的活动部件之一,门系统的密封性是保证整车密封性能的关键环节,门系统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列车的整体密封性能。
按照列车门扇的多少分为单开塞拉门和双开塞拉门;由于城市轨道列车乘客客流量较大,单开塞拉门很难满足高峰时段的客流量,因此目前普遍采用双开塞拉门,而双开塞拉门的结构型式决定了其密封结构无法形成封闭环,在两扇门接触的部位必然存在相互交接的密封面,为了获得满意的密封效果,密封面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密封压紧力,但是如果两扇门密封胶条相互挤压力太大,又容易使密封条发生胶条突起或胶条重叠,则密封效果就被破坏。因此,在这样相互矛盾的条件下,为了保证双开塞拉门的密封很难找到相互的平衡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包括车门1,第一胶条2,第二胶条2’;其中,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厚度与车门1的厚度相同,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3卡合在车门1内侧的卡槽内,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两侧端部分别安装在车门1的前后两端;第一胶条2设置有第一凹部5、和第一凸出部6,第一凹部5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一密封部4;第二胶条2’设置有第二凹部5’和第二凸出部6’,第二凹部5’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密封部4’;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上分别设有通孔7。
进一步地,为了阻断噪声的传递,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为交错迷宫式,提高了胶条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缝隙;当关闭车门时胶条相互交错,第一胶条2的第一凹部5与第二胶条2’的第二凸出部6’相卡合,且第一密封部4紧紧贴合在第二凸出部6’上,相应的,第二胶条2’的第二凹部5’与第一胶条2的第一凸出部6相卡合,第二密封部4’紧紧贴合在第一凸出部6上,实现了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双向密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为交错迷宫式,阻断了噪声的传递,提高了胶条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缝隙;当车门关闭时胶条相互交错,实现了第一胶条和第二胶条的双向密封,同时对车门起到缓冲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关门噪声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车门;2、第一胶条;2’、第二胶条;3、燕尾结构;4、第一密封部;4’、第二密封部;5、第一凹部;5’、第二凹部;6、第一凸出部;6’、第二凸出部;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图1所示,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包括车门1,第一胶条2,第二胶条2’;其中,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厚度与车门1的厚度相同,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3卡合在车门1内侧的卡槽内,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两侧端部分别安装在车门1的前后两端;第一胶条2设置有第一凹部5、和第一凸出部6,第一凹部5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一密封部4;第二胶条2’设置有第二凹部5’和第二凸出部6’,第二凹部5’的端部还设置有第二密封部4’;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上分别设有通孔7。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7包括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均采用密封橡胶条;所述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两侧端部分别通过粘贴安装在车门1的前后两端。
为了阻断噪声的传递,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为交错迷宫式,同时提高了胶条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缝隙;当关闭车门时胶条相互交错,第一胶条2的第一凹部5与第二胶条2’的第二凸出部6’相卡合,且第一密封部4紧紧贴合在第二凸出部6’上,相应的,第二胶条2’的第二凹部5’与第一胶条2的第一凸出部6相卡合,第二密封部4’紧紧贴合在第一凸出部6上,实现了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双向密封,同时对车门起到缓冲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关门噪声的产生;而为了提高门板的隔声性能,用铝发泡芯材作为列车车门的填充材料。
1.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1),第一胶条(2),第二胶条(2’);其中,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厚度与车门(1)的厚度相同,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尾部分别通过燕尾结构(3)卡合在车门(1)内侧的卡槽内,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两侧端部分别安装在车门(1)的前后两端;第一胶条(2)设置有第一凹部(5)、和第一凸出部(6),第一凹部(5)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密封部(4);第二胶条(2’)设置有第二凹部(5’)和第二凸出部(6’),第二凹部(5’)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部(4’);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上分别设有通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采用密封橡胶条;所述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的两侧端部分别通过粘贴安装在车门(1)的前后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列车双开塞拉门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条(2)和第二胶条(2’)为交错迷宫式安装,第一胶条(2)的第一凹部(5)与第二胶条(2’)的第二凸出部(6’)相卡合,且第一密封部(4)紧紧贴合在第二凸出部(6’)上;第二胶条(2’)的第二凹部(5’)与第一胶条(2)的第一凸出部(6)相卡合,第二密封部(4’)紧紧贴合在第一凸出部(6)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