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及楼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6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及楼层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的外墙可采用条板、外挂大板、轻钢龙骨复合墙体。其中,轻钢龙骨复合墙体包括面板和龙骨架体,面板与龙骨架体通过自攻螺钉连接,龙骨架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钢梁和混凝土楼板相连。

然而,由于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有些部位存在混凝土楼板挑出尺寸较小的问题,比如在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拐角部位,包括阴角、阳角位置,这些部位没有空间能够让复合墙体固定在混凝土楼板上,复合墙体的安装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及楼层结构,解决了复合墙体安装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设置于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钢柱上,以将复合墙体固定于钢柱;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件和包边件,所述定位件用于与钢柱连接,所述包边件用于与复合墙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件设置于钢柱的远离钢结构建筑内部的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件沿钢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所述定位件沿钢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定位件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中部,所述定位板用于与钢柱连接,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包边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定位件包括三个固定板,三个所述固定板依次连接构成三角形,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用于与钢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包边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依次连接且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分别与不同的复合墙体连接,以使不同的复合墙体之间成夹角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楼层结构,包括钢柱、复合墙体以及如前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所述复合墙体通过所述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钢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连接部的定位件和包边件分别与钢柱和复合墙体连接,从而将复合墙体连接在钢柱上,既实现了复合墙体的安装,又能够将钢柱包裹或遮挡,避免钢柱外露,方便了复合墙体的安装,解决了复合墙体安装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的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的定位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00-钢柱;

200-复合墙体;

310-定位件;

320-包边件;

311-定位板;

312-连接板;

31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内”、“外”、“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设置于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钢柱100上,以将复合墙体200固定于钢柱100;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件310和包边件320,定位件310用于与钢柱100连接,包边件320用于与复合墙体200连接。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拐角部位经常布置有钢柱100。本实施例的连接部的定位件310和包边件320分别与钢柱100和复合墙体200连接,从而将复合墙体200连接在钢柱100上,既实现了复合墙体200的安装,又能够将钢柱100包裹或遮挡,避免钢柱100外露,方便了复合墙体200的安装,解决了复合墙体200安装困难的问题,还使得钢结构建筑整体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部的位置及连接情况可根据施工需要而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施工的容错率,降低了对施工精度的要求,能够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位件310设置于钢柱100的远离钢结构建筑内部的侧面上。

本实施例的定位件310设置在钢柱100的外侧面,即相对朝向钢结构建筑外部的侧面上,将复合墙体200安装在钢柱100的外侧,即安装在钢结构建筑外侧,作为钢结构建筑的外墙。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位件3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件310沿钢柱1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的多个定位件310沿钢柱1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钢柱100的侧面上,使得定位件310很少破坏甚至不破坏钢柱100表面的防火涂料,从而减小对钢柱100的防火性能的影响。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多个定位件310沿钢柱1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定位件310的间距相等。

本实施例的多个定位件310沿钢柱100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钢柱100及复合墙体200的受力均更加均衡,复合墙体200的固定更加稳定。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位件310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

结合图4,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位件310包括定位板311和连接板312,连接板31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定位板311的中部,定位板311用于与钢柱100连接,连接板312用于与包边件320连接。

本实施例的连接板31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定位板311的中部,连接板312相对于定位板311不易弯折,连接板312与定位板311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使得连接部对于复合墙体200的连接更加稳定。

可以理解,连接板31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定位板311的中部,连接板312的另一端与包边件320连接,定位板311的一端与钢柱100连接,定位板的另一端可同时与包边件320连接。

并且,可选地,采用较薄的定位板311与钢柱100连接,使得定位板311不会突出钢柱100表面的防火涂料,能够很少破坏甚至不破坏钢柱100表面的防火涂料,能够减小对于钢柱100的防火性能的影响。

其中,定位板311与钢柱100可采用焊接连接;连接板312与定位板311可采用焊接连接,或二者一体成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位件310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结合图5,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定位件310包括三个固定板313,三个固定板313依次连接构成三角形,并且,其中一个固定板313用于与钢柱100连接。

本实施例的定位件310的三个固定板313依次连接构成三角形,该三角形可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固定板313用于与钢柱100连接,与该固定板313相对的角部用于与复合墙体200连接,三角形的定位件310的结构稳定,对于复合墙体200与钢柱100的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包边件320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依次连接且成夹角设置,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用于分别与不同的复合墙体200连接,以使不同的复合墙体200之间成夹角连接。

本实施例的包边件320沿钢柱100的延伸方向整层通高设置,包边件320的第一连接片与第二连接片成夹角设置,将不同的复合墙体200之间成夹角连接,从而能够适应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拐角部位的墙体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包边件320与钢柱100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定位件310连接,多个定位件310共同与包边件320连接,对包边件320进行固定,进而共同对复合墙体200进行固定,复合墙体200的安装更加可靠。

其中,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可焊接连接,二者也可一体成型,构成包边件320。

并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均可通过自攻螺丝连接于复合墙体200边缘,优选与复合墙体200的面板连接。

以下,提供一种楼层结构,包括钢柱100、复合墙体20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中,复合墙体200通过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固定于钢柱100。

在本实施例中,钢柱100竖向设置,通常与横向设置的钢梁构成钢结构建筑的主体结构,复合墙体200及混凝土楼板设置在该主体结构上,其中,复合墙体200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固定于钢柱100,复合墙体200的安装更加方便,尤其是对于钢结构建筑外立面拐角部位的复合墙体200的安装,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使得钢结构建筑整体更加地美观,具有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设置于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钢柱上,以将复合墙体固定于钢柱;

所述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件和包边件,所述定位件用于与钢柱连接,所述包边件用于与复合墙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设置于钢柱的远离钢结构建筑内部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定位件沿钢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件沿钢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定位件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形状为“t”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定位板的中部,所述定位板用于与钢柱连接,所述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包边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三个固定板,三个所述固定板依次连接构成三角形,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用于与钢柱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件包括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依次连接且成夹角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分别与不同的复合墙体连接,以使不同的复合墙体之间成夹角连接。

10.一种楼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复合墙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所述复合墙体通过所述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固定于所述钢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及楼层结构。该复合墙体连接装置包括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设置于钢结构建筑外立面的钢柱上,以将复合墙体固定于钢柱;连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定位件和包边件,定位件用于与钢柱连接,包边件用于与复合墙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墙体连接装置,连接部的定位件和包边件分别与钢柱和复合墙体连接,从而将复合墙体连接在钢柱上,既实现了复合墙体的安装,又能够将钢柱包裹或遮挡,避免钢柱外露,方便了复合墙体的安装,解决了复合墙体安装困难的问题,适于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温凌燕;李娜;刘博文;李倩;娄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中电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8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