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吸声板。
背景技术:
建筑隔板是一种人造板材,它是用多种专用纸张经过化学处理后,用高温高压胶合剂制成的热固性层积塑料,板面具有各种木纹或图案,光亮平整,色泽鲜艳美观,同时具有较高的耐磨、耐热、耐寒、防火等良好的物理性能。
现代的影剧院、多功能会堂、综合性体育场馆、录音室、音乐厅等不但对吸声效果有特殊要求,而且对美观效果也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矿棉吸声板、金属穿孔板等都有吸声作用;但吸声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在美观效果上也不容易满足用户的要求。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建筑隔板一般仅为美观作用不具有吸声的功能,或者是仅具有吸声功能不具有美观作用,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吸声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隔板无法同时满足吸声和美观功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合吸声板,包括依次粘合连接的隔潮层、基板、第一吸声层、蜂窝芯层、第二吸声层、防火层和表面层,其中:
所述第一吸声层靠近所述蜂窝芯层一侧设置有半球形吸声槽;
所述第二吸声层上贯穿设置有吸声孔和共振孔,所述共振孔内放置有软质共振件;
所述第二吸声层内具有吸声腔,所有的所述吸声孔和所述共振孔均与所述吸声腔连通;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防火层、所述第二吸声层、所述蜂窝芯层、所述第一吸声层、所述基板和所述隔潮层后延伸进入到待安装位置内;所述固定件上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六个连杆,每个所述连杆末端设置有倒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有的所述吸声腔沿所述第二吸声层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吸声腔的规格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腔内具有隔音凸起,所述隔音凸起为半球形或半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孔规格小于所述共振孔规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吸声孔规格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所述共振孔规格相同或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孔和/或所述共振孔规则分布或不规则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孔和所述共振孔交替成排设置,且相邻两排的所述吸声孔和所述共振孔错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孔和/或所述共振孔轴向截面为波浪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声孔为喇叭形孔或阶梯形孔,且所述吸声孔大口端朝向所述第二吸声层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蜂窝芯层与所述第二吸声层和所述第一吸声层之间还设置有无纺布吸声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共振件为圆环形结构,且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和所述隔潮层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四周端面上设置有卡柱或卡槽,相邻两块所述基板之间通过所述卡柱插入到所述卡槽内实现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表面层具有图案、色彩或花纹形状,用以对不同应用场合起到不同的美观效果,也可根据用户需要选择不同外观的表面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吸声板,通过设置隔潮层、第一吸声层、蜂窝芯层、第二吸声层、防火层和表面层,使得复合吸声板不仅具有美观功能,而且还具有吸声降噪、隔潮、防火等功能,且通过设置吸声孔、半球形吸声槽、蜂窝芯层、共振孔、软质共振件和吸声腔,大大提高吸声效果,满足不同场合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吸声板的侧面局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吸声板中第二吸声层的侧面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吸声板中第二吸声层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吸声板中第二吸声层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吸声板中基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中1、隔潮层;2、基板;21、卡柱;22、卡槽;3、第一吸声层;31、吸声槽;4、蜂窝芯层;5、第二吸声层;51、吸声孔;52、共振孔;53、共振件;54、吸声腔;541、隔音凸起;6、防火层;7、表面层;8、固定件;81、连杆;82、倒钩;9、无纺布吸声层;10、减震层;100、待安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吸声板,包括依次粘合连接的隔潮层1、基板2、第一吸声层3、蜂窝芯层4、第二吸声层5、防火层6和表面层7,隔潮层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如无纺布或网格布挂胶制成板状的隔潮层1,防火层6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具有阻燃功能的材料制成的板状防火层6。表面层7表面为各种花纹或图案,表面层7采用pvc或纸制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吸声层3靠近蜂窝芯层4一侧设置有半球形吸声槽31;当然吸声槽31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如半椭圆形、圆锥形等;第二吸声层5上贯穿设置有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共振孔52内放置有软质共振件53;软质共振件5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吸声效果,第二吸声层5内具有吸声腔54,所有的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均与吸声腔54连通;
为了提高复合吸声板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与待安装位置100的连接强度,还包括固定件8,固定件8依次穿过防火层6、第二吸声层5、蜂窝芯层4、第一吸声层3、基板2和隔潮层1后延伸进入到待安装位置100内;固定件8上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六个连杆81,每个连杆81末端设置有倒钩82。通过设置挂钩82和连杆81提高固定件8与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吸声腔5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有的吸声腔54沿第二吸声层5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吸声腔54的规格相同或不同。如图1所示,所有的吸声腔54规格均相同,均为长方体形状。
如图1所示,吸声腔54长度小于第二吸声层5长度,且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设置在对应吸声腔54位置的第二吸声层5上,所有的吸声腔54长度均相同。
如图2所示,吸声腔54内具有隔音凸起541,隔音凸起541为半球形或半椭圆形。
如图1所示,吸声孔51规格小于共振孔52规格。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有的吸声孔51规格相同或不同。所有的共振孔52规格相同或不同。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吸声孔51规格相同,所有的共振孔52规格相同,且均为圆孔。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吸声孔51和/或共振孔52规则分布或不规则分布。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交替成排设置,且相邻两排的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错位设置,如图3所示。
吸声孔51和/或共振孔52轴向截面为波浪形,如图4所示,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轴向截面均为波浪形。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吸声孔51为喇叭形孔或阶梯形孔(未在附图中示出),且吸声孔51大口端朝向第二吸声层5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蜂窝芯层4与第二吸声层5和第一吸声层3之间还设置有无纺布吸声层9。
共振件53为圆环形结构,且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基板2和隔潮层1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层10。
其中,减震层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为了方便拆装,如图5所述,基板2四周端面上设置有卡柱21或卡槽22,相邻两块基板2之间通过卡柱21插入到卡槽22内实现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粘合连接的隔潮层(1)、基板(2)、第一吸声层(3)、蜂窝芯层(4)、第二吸声层(5)、防火层(6)和表面层(7),其中:
所述第一吸声层(3)靠近所述蜂窝芯层(4)一侧设置有半球形吸声槽(31);
所述第二吸声层(5)上贯穿设置有吸声孔(51)和共振孔(52),所述共振孔(52)内放置有软质共振件(53);
所述第二吸声层(5)内具有吸声腔(54),所有的所述吸声孔(51)和所述共振孔(52)均与所述吸声腔(54)连通;
还包括固定件(8),所述固定件(8)依次穿过所述防火层(6)、所述第二吸声层(5)、所述蜂窝芯层(4)、所述第一吸声层(3)、所述基板(2)和所述隔潮层(1)后延伸进入到待安装位置(100)内;所述固定件(8)上沿长度方向还设置有六个连杆(81),每个所述连杆(81)末端设置有倒钩(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腔(5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有的所述吸声腔(54)沿所述第二吸声层(5)厚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吸声腔(54)的规格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孔(51)规格小于所述共振孔(52)规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孔(51)为喇叭形孔或阶梯形孔,且所述吸声孔(51)大口端朝向所述第二吸声层(5)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芯层(4)与所述第二吸声层(5)和所述第一吸声层(3)之间还设置有无纺布吸声层(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件(53)为圆环形结构,且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和所述隔潮层(1)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层(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层(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吸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2)四周端面上设置有卡柱(21)或卡槽(22),相邻两块所述基板(2)之间通过所述卡柱(21)插入到所述卡槽(22)内实现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