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数割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4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双数割台。



背景技术:

老式割台传动为单一链轮,割台转速不可调,动力轴转动带动动力链轮转动,动力链轮转动带动从动链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转动带动割台拉筋辊转动,玉米的品种多样性,导致玉米秸秆长短不一,收割时拉筋辊转动送入玉米秸秆,实行收割,秸秆过长,拉筋辊转速低,玉米秸秆送入慢,容易造成堵塞,秸秆过短,收割时拉筋辊转速高,玉米秸秆送入快,导致玉米与割台发生碰撞,玉米粒脱落,掉粒现象严重,浪费果实。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例如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数割台,包括:架体、传动箱、固定箱、动力轴、从动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及拉筋辊;

所述传动箱及所述固定箱设置于所述架体之间,所述传动箱位于所述固定箱上;

所述动力轴与所述固定箱相连接,所述从动轴与所述传动箱相连接;

所述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链轮直径,所述动力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链轮及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直径小于所述第四链轮直径,所述第一链轮带动所述第三链轮转动,所述第二链轮带动所述第四链轮转动,所述第三链轮与所述第一链轮的直径比大于所述第四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的直径比;

所述拉筋辊通过所述传动箱与所述从动轴相连接,所述从动轴转动带动所述拉筋辊转动。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架、驱动轮、定位轮及第一链条;

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传动箱两侧,位于所述拉筋辊上方,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传动箱上,所述定位轮设置于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传动箱一侧,所述第一链条铰接于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定位轮上,用于搂入秸秆。

优选的,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及第二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筋辊个数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绞龙,位于所述传动箱远离所述固定架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数割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割台传动为双排链轮,割台转速为可调结构,使得:

1、可以根据玉米秸秆长短,调节割台转速从而调节拉筋辊的转速。

2、提高玉米收割时的质量,秸秆过短时,降低割台转速,拉筋辊向下拉力减小,减小果实与割台的碰撞,玉米无吊粒现象,提高农民的收货率,节约粮食。

3、秸秆过长时,提高割台转速,提高拉筋辊向下拉力,增加秸秆输入速度,避免秸秆堵塞割台。

4、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数割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架体;2、传动箱;3、固定箱;4、动力轴;5、从动轴;6、第一链轮;7、第二链轮;8、第三链轮;9、第四链轮;10、拉筋辊;11、固定架;12、驱动轮;13、定位轮;14、第一链条;15、绞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双数割台,包括:架体1、传动箱2、固定箱3、动力轴4、从动轴5、第一链轮6、第二链轮7、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9及拉筋辊10;

所述传动箱2及所述固定箱3设置于所述架体1之间,所述传动箱2位于所述固定箱3上;

所述动力轴4与所述固定箱3相连接,所述从动轴5与所述传动箱2相连接;

所述从动轴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6及第二链轮7,所述第一链轮6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链轮7直径,所述动力轴4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链轮8及第四链轮9,所述第三链轮8直径小于所述第四链轮9直径,所述第一链轮6带动所述第三链轮8转动,所述第二链轮7带动所述第四链轮9转动,所述第三链轮8与所述第一链轮6的直径比大于所述第四链轮9与所述第二链轮7的直径比;

所述拉筋辊10通过所述传动箱2与所述从动轴5相连接,所述从动轴5转动带动所述拉筋辊10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11、驱动轮12、定位轮13及第一链条14;

所述固定架11设置于所述传动箱2两侧,位于所述拉筋辊10上方,所述驱动轮12设置于所述传动箱2上,所述定位轮13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1远离所述传动箱2一侧,所述第一链条14铰接于所述驱动轮12和所述定位轮13上,用于搂入秸秆。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轮6和所述第三链轮8及第二链轮7和所述第四链轮9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拉筋辊10个数为多个。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绞龙15,位于所述传动箱2远离所述固定架11一侧。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双数割台,首先,割台上设置有双排的链轮,割台转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根据收割的玉米秸秆的长短,调节拉筋辊10转速,第三链轮8与第一链轮6的直径比大于第四链轮9与第二链轮7的直径比,所以第一链轮6与第三链轮8相配合时从动轴5的转速小于第二链轮7与第四链轮9配合时的从动轴5的转速,拉筋辊10与从动轴5相铰接,通过从动轴5的转速调整拉筋辊10的转速;

其次,当秸秆的长度过短时,将第一链轮6与第三链轮8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在动力轴4转动中,第三链轮8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链轮6带动从动轴5转动,从动轴5带动拉筋辊10转动,在秸秆受到第一链条14水平带动下,拉筋辊10同时对秸秆产生向下的拉力,拉筋辊10的转速慢,向下的拉力减小,收割过程中,减小玉米果实与割台的碰撞,玉米无掉粒现象,提高农民的收货率,经拉筋辊10带动的玉米秸秆进入绞龙中进行裁切;

最后,当秸秆长度过较长时,调整第二链条使第二链轮7与第四链轮9相连接,动力轴4转动,从动轴5的转速变快,拉筋辊10转速加快,向下拉力提高,增加秸秆的输入收割速度,避免秸秆堵塞割台,可根据秸秆的长度调整适合的链轮进行传动,从而达到相匹配的拉筋辊10转速,提高收割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数割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传动箱(2)、固定箱(3)、动力轴(4)、从动轴(5)、第一链轮(6)、第二链轮(7)、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9)及拉筋辊(10);

所述传动箱(2)及所述固定箱(3)设置于所述架体(1)之间,所述传动箱(2)位于所述固定箱(3)上;

所述动力轴(4)与所述固定箱(3)相连接,所述从动轴(5)与所述传动箱(2)相连接;

所述从动轴(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6)及第二链轮(7),所述第一链轮(6)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链轮(7)直径,所述动力轴(4)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链轮(8)及第四链轮(9),所述第三链轮(8)直径小于所述第四链轮(9)直径,所述第一链轮(6)带动所述第三链轮(8)转动,所述第二链轮(7)带动所述第四链轮(9)转动,所述第三链轮(8)与所述第一链轮(6)的直径比大于所述第四链轮(9)与所述第二链轮(7)的直径比;

所述拉筋辊(10)通过所述传动箱(2)与所述从动轴(5)相连接,所述从动轴(5)转动带动所述拉筋辊(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数割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11)、驱动轮(12)、定位轮(13)及第一链条(14);

所述固定架(11)设置于所述传动箱(2)两侧,位于所述拉筋辊(10)上方,所述驱动轮(12)设置于所述传动箱(2)上,所述定位轮(13)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1)远离所述传动箱(2)一侧,所述第一链条(14)铰接于所述驱动轮(12)和所述定位轮(13)上,用于搂入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数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6)和所述第三链轮(8)及第二链轮(7)和所述第四链轮(9)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数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辊(10)个数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数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绞龙(15),位于所述传动箱(2)远离所述固定架(11)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数割台,包括:架体、传动箱、固定箱、动力轴、从动轴、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及拉筋辊;传动箱及固定箱设置于架体之间,传动箱位于固定箱上;动力轴与固定箱相连接,从动轴与传动箱相连接;从动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第一链轮直径小于第二链轮直径,动力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链轮及第四链轮,第三链轮直径小于第四链轮直径,第一链轮带动第三链轮转动,第二链轮带动第四链轮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割台传动为双排链轮,割台转速为可调结构,可以根据玉米秸秆长短,调节割台转速从而调节拉筋辊的转速,提高玉米收割时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本帅;李金山;李树鹏;王萍;凌海东;王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鑫兴农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7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