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曲线钢轨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铁路曲线钢轨减磨用的新型便携气动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车载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方式在全国各铁路局的推广使用,有效地减缓了曲线钢轨的磨耗,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车载式涂覆方式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等特点,目前主要适用于有旅客通过的线路。但车载式涂覆装置是安装在旅客列车的末尾车厢进行涂覆作业,为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对线路上的特殊曲线和进、出车站上的曲线有着严格禁止涂覆作业的规定。为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曾研制出一种手推式的便携气动式的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润滑剂熔化速度慢、工人作业时间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装置结构设计繁琐、工人作业不方便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提供一种新型的便携气动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解决原有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工人作业时间长,设备操作不方便的问题,而且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装置在钢轨上前后运行时不会出现左右偏移,保证喷涂位置准确,喷涂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包括走形机构、手把、风泵装置、加热器、带锂电池的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箱带锂电池,所述风泵装置、加热器与走行机构连接,风泵装置内的空气通过风管导入加热器的加热体内,风泵装置与加热器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气控制箱上,所述手把与加热器的加料管通过抱箍连接,喷油嘴与喷油管道下端连接,喷油管道与加热器内的加热体连接。

所述走形机构包括走行支架、前后方向布置的两个走行轮、两个定位轮、走行轮固定轴、定位轮固定轴,走行支架包括轮架和安装架,安装架的下部与轮架中部连接,安装架上部与加热器连接,走行轮与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定位轮与定位轮固定轴连接。

所述轮架两侧分别设有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走行轮采用套筒结构,走行轮包括轴套、与轴套一端连接的限位套,所述轴套外圆外径大于限位套外圆外径,所述轴套外圆与限位套端面连接位置采用过渡圆角面连接;

其中走行轮的内孔与走行轮固定轴一端连接,走行轮固定轴另一端通过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轮与定位轮固定轴下部连接,定位轮固定轴上部与定位轮支撑架连接,走行轮绕走行轮固定轴轴线转动,所述走行轮与走行轮固定轴两端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定位轮固定轴上端设有外螺纹,定位轮固定轴上端穿过定位轮支撑架的垂直连接孔后通过螺母与定位轮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走行轮固定轴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走行轮固定轴穿过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后通过螺母与轮架固定连接。

所述喷油嘴的竖直轴线在两个定位轮轴线所在的平面内。

所述加热器包润滑剂加料管、加料管密封塞、材质为紫铜的加热体、低阻率ptc陶瓷加热元件和保温机构,加料管上端设有加料管密封塞。

所述风泵装置与加热器通过卡环一、卡环二及螺栓安装固定在走行机构上。

所述手把采用t型设计,所述手把与加料管通过抱箍相连,手把可在抱箍内成360°方向旋转调节后固定。

所述风泵装置下部连接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走形轮采用类似l型设计,通过两个走形轮与相对应的两个定位轮分别与钢轨两侧面配合、从而限制本实用新型在钢轨两侧处于确定的位置,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装置在钢轨上前后运行时不会出现左右偏移,保证喷涂位置准确,喷涂效率高,解决了人工操作存在的滑剂熔化速度慢、工人作业时间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人作业不方便等缺陷。

2.所述喷油嘴的竖直轴线在两个定位轮轴线所在的平面内,通过设定好定位轮的圆轮半径大小实现对润滑剂在钢轨上的涂覆距离的定位和调整,定位方式简单可靠。喷油嘴的上部设计为丝杆结构,通过螺纹与喷油管道连接,同时通过丝杆螺纹调节喷油嘴上喷油孔的上下位置,来实现润滑剂在钢轨侧面的涂覆位置。

3.所述加热器上部连接有加料管,加料管上端设有加料管密封塞。其中加热器又包含润滑剂加料管、加料管密封塞、材质为紫铜的加热体、低阻率ptc陶瓷加热元件和保温机构。固体润滑剂从安装加料管密封塞的加料管上口处加入,固体润滑剂在加热器内熔化成液态,在风泵装置的气压作用下,润滑剂由喷油嘴喷出,涂覆到钢轨的侧面磨耗处。所述加热器内的加热元件为低阻率ptc陶瓷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在室温环境下的阻值为旧式干式润滑涂覆装置阻值的1/2,提高了升温速度和润滑剂的熔化速度,使同样曲线长度的涂覆作业时间节省至少1/3,加热效率高,时间短,保温性能好,保证喷涂效果和效率。

4.所述风泵装置与加热器通过卡环一、卡环二及螺栓安装固定在走行机构上,风泵装置内的空气通过风管导入加热器的加热体内,同时风泵装置与加热器电源线连接到电气控制箱上并受其控制,电气控制箱内的主体是锂电池,加热器与风泵装置之间又通过风管连接且同时与电气控制箱相连,电气控制箱控制加热器与风泵作业的开停。整个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工人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性高,极大缩减了装置重量,工人作业省时省力。

电气控制箱是整个设备的控制装置,同时是整个装置加热与气动风泵的动力来源,电气控制箱独立于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可单独装入一件背包中,便于携带和存放。

5.手把采用t型设计,所述手把与加热器的加料管通过抱箍相连,手把可在抱箍内成360°方向旋转调节后固定,极大方便不同作业人员的操作习惯。

6.所述风泵装置下部连接有支架。通过在风泵装置下部连接有支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整体结构在竖直放置时,起到支撑作用,放置装置倾斜和歪倒,避免磕碰划伤和摔坏,保证装置安全可靠地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为走形机构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左视图。

图中:1走形机构,2走行轮,3定位轮,4喷油嘴,5手把,6卡环一,7卡环二,8风泵装置,9加热器,10风管,11走行支架,12走形轮,13定位轮,14走行轮固定轴,15定位轮固定轴,16定位轮支撑架,17钢轨,18电气控制箱,19抱箍,20轴承,21支架,91加料管,92加料管密封塞,111轮架,112安装架,121轴套,122限位套,123过渡圆角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包括走形机构1、手把5、风泵装置8、加热器9、带锂电池的电气控制箱18。走形机构1包括走行支架11、前后方向布置的两个走行轮12、两个定位轮13、走行轮固定轴14、定位轮固定轴15,走行支架11包括轮架111和安装架112,安装架112的下部与轮架111中部连接,安装架112上部与加热器9连接。走行轮12与走行轮固定轴14连接,定位轮13与定位轮固定轴15连接。

所述轮架111两侧分别设有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走行轮12采用套筒结构,走行轮12包括轴套121、与轴套一端连接的限位套122,所述轴套121外圆外径大于限位套122外圆外径,所述轴套121外圆与限位套端面连接位置采用过渡圆角面123连接。

其中走行轮12的内孔与走行轮固定轴14一端连接,走行轮固定轴14另一端通过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与轮架11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轮13与定位轮固定轴15下部连接,定位轮固定轴15上部与定位轮支撑架16连接,走行轮2绕走行轮固定轴14轴线转动。所述走行轮2与走行轮固定轴14两端通过轴承20连接。

走形机构是整个装置的底座,负责整个装置的承载与固定,同时该机构上的走行轮与定位轮负责整个装置在钢轨上的运行及润滑剂喷涂位置的定位。

喷油嘴4与喷油管道下端连接,喷油管道与加热器内的加热体连接。

所述定位轮固定轴15上端设有外螺纹,定位轮固定轴上端穿过定位轮支撑架16的垂直连接孔后通过螺母与定位轮支撑架16固定连接,所述走行轮固定轴14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走行轮固定轴穿过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后通过螺母与轮架11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走形轮12采用类似l型设计,通过两个走形轮12与相对应的两个定位轮13分别与钢轨17两侧面配合、从而限制本实用新型在钢轨17两侧处于确定的位置,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装置在钢轨17上前后运行时不会出现左右偏移。

所述喷油嘴4的竖直轴线在两个定位轮13轴线所在的平面内,通过设定好定位轮13的圆轮半径大小实现对润滑剂在钢轨上的涂覆距离的定位和调整,定位方式简单可靠。喷油嘴4的上部设计为丝杆结构,通过螺纹与喷油管道连接,同时通过丝杆螺纹调节喷油嘴上喷油孔的上下位置,来实现润滑剂在钢轨17侧面的涂覆位置。

所述加热器9上部连接有加料管91,加料管91上端设有加料管密封塞92。其中加热器又包含润滑剂加料管、加料管密封塞、材质为紫铜的加热体、低阻率ptc陶瓷加热元件和保温机构。

所述风泵装置8与加热器9通过卡环一6、卡环二7及螺栓安装固定在走行机构1上,风泵装置9内的空气通过风管10导入加热器9的加热体内,同时风泵装置8与加热器9电连接到电气控制箱18上并受其控制。整个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工人操作方便快捷;极大缩减了装置重量,工人作业省时省力。加热器与风泵装置之间又通过风管连接且同时与电气控制箱相连,电气控制箱控制加热器与风泵作业的开停。

电气控制箱是整个设备的控制装置,同时是整个装置加热与气动风泵的动力来源。电气控制箱独立于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可单独装入一件背包中。

手把5采用t型设计,所述手把5与加热器9的加料管91通过抱箍19相连,手把5可在抱箍19内成360°方向旋转调节后固定,极大方便不同作业人员的操作习惯。

固体润滑剂从安装加料管密封塞92的加料管91上口处加入,固体润滑剂在加热器9内熔化成液态,在风泵装置8的气压作用下,润滑剂由喷油嘴4喷出,涂覆到钢轨17的侧面磨耗处。所述加热器9内的加热元件为低阻率ptc陶瓷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在室温环境下的阻值为旧式干式润滑涂覆装置阻值的1/2,提高了升温速度和润滑剂的熔化速度,使同样曲线长度的涂覆作业时间节省至少1/3。

所述风泵装置8下部连接有支架21。通过在风泵装置8下部连接有支架21,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整体结构在竖直放置时,起到支撑作用,放置装置倾斜和歪倒,避免磕碰划伤和摔坏,保证装置安全可靠地放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走形机构、手把、风泵装置、加热器、带锂电池的电气控制箱,所述风泵装置、加热器与走行机构连接,风泵装置内的空气通过风管导入加热器的加热体内,风泵装置与加热器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气控制箱上,所述手把与加热器的加料管通过抱箍连接,喷油嘴与喷油管道下端连接,喷油管道与加热器内的加热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走形机构包括走行支架、前后方向布置的两个走行轮、两个定位轮、走行轮固定轴、定位轮固定轴,走行支架包括轮架和安装架,安装架的下部与轮架中部连接,安装架上部与手把连接,走行轮与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定位轮与定位轮固定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轮架两侧分别设有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走行轮采用套筒结构,走行轮包括轴套、与轴套一端连接的限位套,所述轴套外圆外径大于限位套外圆外径,所述轴套外圆与限位套端面连接位置采用过渡圆角面连接;

其中走行轮的内孔与走行轮固定轴一端连接,走行轮固定轴另一端通过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轮与定位轮固定轴下部连接,定位轮固定轴上部与定位轮支撑架连接,走行轮绕走行轮固定轴轴线转动,所述走行轮与走行轮固定轴两端通过轴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轮固定轴上端设有外螺纹,定位轮固定轴上端穿过定位轮支撑架的垂直连接孔后通过螺母与定位轮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走行轮固定轴另一端设有外螺纹,走行轮固定轴穿过走行轮固定轴连接孔后通过螺母与轮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油嘴的竖直轴线在两个定位轮轴线所在的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器包润滑剂加料管、加料管密封塞、材质为紫铜的加热体、低阻率ptc陶瓷加热元件和保温机构,加料管上端设有加料管密封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风泵装置与加热器通过卡环一、卡环二及螺栓安装固定在走行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手把采用t型设计,所述手把与加料管通过抱箍相连,手把可在抱箍内成360°方向旋转调节后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风泵装置下部连接有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包括走形机构、手把、风泵装置、加热器、带锂电池的电气控制箱,所述风泵装置、加热器与走行机构连接,风泵装置内的空气通过风管导入加热器的加热体内,风泵装置与加热器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气控制箱上,所述手把与加热器的加料管通过抱箍连接,喷油嘴与喷油管道下端连接,喷油管道与加热器内的加热体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原有干式润滑涂覆装置工人作业时间长,设备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装置在钢轨上前后运行时不会出现左右偏移,保证喷涂位置准确,喷涂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曹爱提;赵雪澎;袁飞;曹传东;杨霄;张祥东;江万波;赵萍;马进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三新铁路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447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