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羊肚菌加工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
背景技术:
羊肚菌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世界上比较珍贵的珍稀食用菌,属于高级营养补品,刚采收回来的羊肚菌其大小等级不一,在加工前需要对羊肚菌的大小进行分选,以便于后续的自动化设备对其进行加工。目前羊肚菌的分选工作均是由人工来完成,而人工分选的方式效率低下、一致性差,无法满足目前的自动化需求;另外,羊肚菌分拣属于短时高效的工作,一年的工作时间少,如果采用固定员工分选,其成本高,如采用临时工则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其成本同样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羊肚菌分选效率和分选一致性的分选振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包括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盘体;所述盘体底部设置有螺旋向上的滑道。滑道上设置有两根挡条,两根挡条沿滑道的末端延伸并伸出滑道,且两根挡条之间形成导向轨道;所述滑道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位于两根挡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的宽度等于导向轨道的宽度。
两根所述挡条的两端均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弯折,使导向轨道的两端形成喇叭状。
所述导向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柱,导向轨道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挡柱,第一挡柱和第二挡柱交错设置。
所述滑道上设置有导向筋;所述导向筋位于导向轨道外部且靠近盘体中心的一侧,导向筋远离导向轨道的一端向导向轨道的末端倾斜。
所述挡条的高度为3~8mm。
所述基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片。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羊肚菌放入到盘体内,盘体在振动时羊肚菌则沿滑道向上移动,羊肚菌达到滑道最上层时则沿导向轨道移动,由于第一挡柱和第二挡柱的阻挡,沿导向轨道移动的羊肚菌朝向分布一致,小于导向轨道的羊肚菌落入到导向轨道中并在移动到下料口时从下料口掉落,大于导向轨道的羊肚菌则搁置在挡条上并在挡条上移动,最终从导向轨道末端掉落,如此则将较小的羊肚菌筛选出来;相对人工分选,本实用新型分选效率更高,且分选一致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支撑片,2—基座,3—盘体,4—滑道,5—挡条,6—导向筋,7—第一挡柱,8—第二挡柱,9—下料口,10—羊肚菌,11—下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包括基座2,安装在基座2上的盘体3,所述盘体3底部设置有螺旋向上的滑道4。该基座2采用传统振盘的基座,其通常包括电磁铁、主振弹簧等部件,由于为传统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陈述;本申请主要对盘体3的结构进行改进,并对其结构作详细说明。
具体的,滑道4上设置有两根挡条5,两根挡条5沿滑道4的末端延伸并伸出滑道4,且两根挡条5之间形成导向轨道。本实施例中,挡条5设置在滑道4的最上面一层;挡条5为不锈钢圆条,其表面圆润光滑,工作时羊肚菌可在其上移动。
挡条5的高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会影响羊肚菌的正常移动,过低则无法起到导向作用,因此挡条5相对滑道4表面的高度为3~8mm,本实施例中挡条5的高度为5mm。工作过程中,当羊肚菌移动到滑道的最上面一层时,由于挡条5的导向作用,羊肚菌沿挡条5移动。
所述滑道4上开设有下料口9,所述下料口9位于两根挡条5之间,该下料口9的宽度等于导向轨道的宽度。工作时,直径小于导向轨道宽度的羊肚菌10则在导向轨道内移动,到达下料口时从下料口掉落,大于导向轨道的羊肚菌10则搁置在挡条上并在挡条上移动,最终从导向轨道末端掉落,如此则将较小的羊肚菌筛选出来。
两根所述挡条5的两端均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弯折,使得导向轨道的两端形成喇叭状;如此则可以使更多的羊肚菌进入到导向轨道。
另外,远离盘体中心的那条挡条也可紧贴滑道壁设置,另一条挡条5的两端则均向盘体中心一侧弯折,这样也可使更多的羊肚菌进入到导向轨道。由于两条挡条5之间的宽度小于滑道的宽度,本实施例的滑道4上设置有导向筋6,该导向筋6位于导向轨道外部且靠近盘体3中心的一侧,同时导向筋6远离导向轨道的一端向导向轨道的末端倾斜。在上述结构中,没有进入导向轨道或没有搁置在挡条5上的羊肚菌在移动的过程中会被导向筋阻挡而掉回盘体3的底部,重新沿滑道向上移动,防止羊肚菌没有经过筛选就从滑道末端掉落。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羊肚菌横向排布在挡条5上,此时即使羊肚菌的直径小于下料口9,羊肚菌也不会从下料口9掉落,起不到分选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导向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柱7,导向轨道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挡柱8,第一挡柱7和第二挡柱8交错设置。如果羊肚菌的朝向为横着时,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一挡柱7和第二挡柱8的阻挡,羊肚菌的朝向变为竖着,即沿导向轨道的长度方向分布,此时直径小于导向轨道宽度的羊肚菌则顺利落入到两根挡条5之间,并向前移动,直径大于导向轨道宽度的羊肚菌则沿导向轨道长度方向搁置在两根挡条5上,并向前移动,实现分选。第一挡柱7和第二挡柱8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
经过实验,由于挡条5表面圆润光滑,且挡条5的高度合适,直径与导向轨道宽度差不多的羊肚菌在后一个羊肚菌的推动下能顺利沿导向轨道移动,移动过程中并不会卡在两根挡条5之间;又由于羊肚菌10的柄部较短,大直径的羊肚菌在移动过程中其柄部不会掉入到下料口中,造成导向轨道堵塞。
盘体3的外侧可设置两个下料斗11,分别位于下料口9的下方和导向轨道的末端,分选出来的小直径羊肚菌和大直径羊肚菌从下料斗11滑下,并进行收集。
所述基座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片1,以提高分选振盘的振动效果。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施本实用新型。
1.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包括基座(2),安装在基座(2)上的盘体(3);所述盘体(3)底部设置有螺旋向上的滑道(4),其特征在于:滑道(4)上设置有两根挡条(5),两根挡条(5)沿滑道(4)的末端延伸并伸出滑道(4),且两根挡条(5)之间形成导向轨道;所述滑道(4)上开设有下料口(9),所述下料口(9)位于两根挡条(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9)的宽度等于导向轨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挡条(5)的两端均向相互远离的一侧弯折,使导向轨道的两端形成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柱(7),导向轨道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第二挡柱(8),第一挡柱(7)和第二挡柱(8)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4)上设置有导向筋(6);所述导向筋(6)位于导向轨道外部且靠近盘体(3)中心的一侧,导向筋(6)远离导向轨道的一端向导向轨道的末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5)的高度为3~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羊肚菌分选的分选振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片(1)。
技术总结